《427-类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27-类经- 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督脉也,囟会、前项、百会、后顶、强间,共五穴。次两行者,本经也,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左右各五穴。 
又次两行者,少阳经也,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左右各五穴。共二十五穴也。行音杭。)项中大筋两旁各一, 
(天柱二穴也。)风府两旁各一,(风府,督脉穴。两旁各一,足少阳风池二穴也。按∶此穴与太阳无涉,今此言之,必 
其脉气之所会者。后仿此。)挟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脊骨二十一节,自大椎穴为第一节以下至尻尾而言, 
除项骨三节不在内也。间,骨节之间也。十五间各一,今考之甲乙等经惟十四穴,乃大杼、附分、魄户、神堂、 、 
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也。近世复有膏肓一穴,亦合十五穴;然此穴自晋以前所未 
言,而原数则左右共二十八穴也。)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五脏俞,谓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也。六腑俞,谓 
胆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合脏腑之俞,左右共二十二穴。)委中以下至足小趾旁各六俞。(谓委中、昆仑、 
京骨、束骨、通谷、至阴也,左右共十二穴。)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此足少阳脉气所发及别经有关于本经脉气者,共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角,耳角 
也。角上各二,天冲、曲鬓也,共四穴。)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谓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也,左右共十穴。重 
见前足太阳下。)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曲角也。角上各一,颔厌二穴也。)耳前角下各一,(悬厘二穴也。)锐发下各 
一,(手少阳和 也,手足少阳之会。)客主人各一,(上关二穴也。)耳后陷中各一,(手少阳翳风二穴也,手足少阳之会。) 
下关各一,(足阳明穴也。足少阳阳明之会。)耳下牙车之后各一,(足阳明颊车二穴也。经别篇曰足少阳出颐颔中,故会 
于此。)缺盆各一,(足阳明经穴。手足六阳,俱出于此。)掖下三寸,胁下至 八间各一,(掖下三寸,渊腋也。自渊腋 
下胁至 八间各一者,谓辄筋、天池、日月、章门、带脉、五枢、维道、居 ,连渊腋共九穴,左右合十八穴。内天池 
属手厥阴,章门属足厥阴,皆足少阳之会。掖,腋同。 ,区、去二音。)髀枢中旁各一,(环跳二穴也。)膝以下至足小 
趾次趾各六俞。(谓阳陵泉、阳辅、丘墟、临泣、侠溪、窍阴,左右共十二穴也。)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三,(谓悬颅、阳白、头维也,左右共六穴。内悬颅、阳白俱足少阳穴。 
王氏曰∶悬颅为足阳明脉气所发,阳白为足阳明阴维之会。)面鼽骨空各一,(四白二穴也。鼽, 同,音求。)大迎之骨 
空各一,(即大迎二穴也。)人迎各一,(人迎脉即此也,左右二穴。)缺盆外骨空各一,(手少阳天 二穴也。)膺中骨间 
各一,(谓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左右共十二穴也。)挟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挟胃脘各五,(谓不容、 
承满、梁门、关门、太乙,左右共十穴也。)挟齐广三寸各三,(谓滑肉门、天枢、外陵,左右共六穴也。齐,脐同。)下 
齐二寸,挟之各三,(谓大巨、水道、归来,左右共六穴也。)气街动脉各一,(即气冲也,左右二穴。)伏兔上各一,(髀 
关二穴也。)三里以下至足中趾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谓三里、上廉、下廉、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左右 
共十六穴。足阳明支者,一出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一自跗上别入大趾端,故曰分之所在穴空。之,走也。)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 各一,(足太阳睛明二穴也,为手太阳之会。)目外各一,(足少阳瞳子 二穴也, 
手太阳之会。)鼽骨下各一,(鼽当作 。颧 二穴也。)耳郭上各一,手少阳角孙二穴也,手太阳之会。)耳中各一,(听 
宫二穴也。)巨骨穴各一,(手阳明经二穴也。)曲掖上骨穴各一,( 俞二穴也。)柱骨上陷者各一,(足少阳肩井二穴也。) 
上天窗四寸各一,(谓天窗、窍阴四穴。窍阴,足少阳穴也。)肩解各一,(秉风二穴也。)肩解下三寸各一,(天宗二穴也。)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脉起于指端,故曰本六俞。谓小海、阳谷、腕骨、后溪、前谷、少泽,左右共十二俞也。)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谓迎香、扶突,左右共四穴也。)大迎骨空各一,(大迎二穴,足 
阳明经也,重出。)柱骨之会各一,(天鼎二穴也。) 骨之会各一,(肩 二穴也。)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谓 
三里、阳溪、合谷,三间、二间、商阳,左右共十二穴。)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手太阳颧 二穴也,手少阳之会,重出。)眉后各一,(丝竹空二穴也。) 
角上各一,(足少阳颔厌二穴也,手少阳之会,重出。)下完骨后各一,(天牖二穴也。)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足少阳风 
池二穴也,重出。)挟扶突各一,(手太阳天窗二穴也,重出。)肩贞各一,(手太阳二穴也。)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谓 
肩、 会、消泺,左右各六穴也。)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谓天井、支沟、阳池、中渚、液门、关冲,左右 
共十二穴也。)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今多一穴。)项中央二,(风府、哑门二穴也。)发际后中八,(前发际以至于后,中行凡八 
穴,谓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也。内囟会等五穴,重见前足太阳下。)面中三,(素 、水 
沟、兑端三穴也。)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谓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 
命门、阳关、腰俞、长强、会阳也。内会阳二穴属足太阳经,在尻尾两旁,故曰及旁。共十六穴。本经连会阳则二十九 
穴也。)至 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此除项骨而言。若连项骨三节,则共二十四节。 音底,尾 也。椎音槌,脊 
骨也。)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今少一穴。)喉中央二,(廉泉、天突也。)膺中骨陷中各一,谓璇玑、华盖、紫宫、玉 
堂、膻中、中庭,共六穴也。)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鸠尾,心前蔽骨也。 
胃脘,言上脘也。自蔽骨下至上脘三寸,故曰鸠尾下三寸胃脘。自脐上至上脘五寸,故又曰五寸胃脘。此古经颠倒文法 
也。又自脐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骨度篇曰∶ KT 以下至天枢长八寸,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正合此数。一,谓 
一寸当有一穴。此上下共十四寸半,故亦有十四穴,即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齐中、阴交、气 
海、丹田、关元、中极、曲骨是也。此为腹脉之法。)下阴别一,(自曲骨之下,别络两阴之间,为冲督之会。故曰阴别。 
一,谓会阴穴也。)目下各一,(足阳明承泣二穴,任脉之会。)下唇一,(承浆穴也。) 交一。(督脉穴,任脉之会。)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挟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齐,脐同。寸一,谓每寸一穴,即幽门、通谷、阴都、石关、 
商曲、肓俞,左右共十二穴也。)挟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谓中注、髓府、胞门、阴关、横骨,左右共 
十穴。上俱腹二行脉法也。按∶此皆足少阴穴,盖冲脉并足少阴之经而上行也。) 
足少阴舌下,(刺疟论曰∶舌下两脉者,廉泉也。指此而言。故廉泉虽任脉之穴,而实为肾经脉气所发,重出。)厥 
阴毛中急脉各一,(急脉在阴毛之中,凡疝气急痛者,上引小腹,下引阴丸,即急脉之验,厥阴脉气所发也。今甲乙针灸 
等书,俱失此穴。)手少阴各一,(阴 二穴也。)阴阳跷各一,(阴跷之 ,足少阴交信也。阳跷之 ,足太阳附阳也。) 
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手足诸鱼际,言手足鱼际非一也。然则手足掌两旁丰肉处,皆谓之鱼。此 
举诸鱼际为言者,盖四肢为十二经发脉之本,故言此以明诸经气府之纲领也。总计前数,共三百八十六穴,除重复十二 
穴,仍多九穴,此则本篇之数。愚按∶气穴论言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而气府论复言三百六十五,其数既多,又将 
何所应乎?余尝求之天道,此正所以应人也。夫天象有竖有横,有经有纬,经分南北,纬分东西,如岁数之应天者,特 
以纬度言之耳,而天之四正四隅,盖无往而非此数。其在人者,故有气穴气府及孙络溪谷骨度之分,亦无往而不相应, 
此正天人气数之合也。今考之气穴之数,则三百四十二,气府之数则三百八十六,共七百二十八穴,内除气府重复十二 
穴,又除气穴气府相重者二百一十三穴,实存五百零三穴,是为二篇之数。及详考近代所传十四经俞穴图经总数,通共 
六百六十穴,则古今之数,已不能全合矣。此其中虽后世不无发明,而遗漏古法者,恐亦不能免也。) 

七卷经络类
十、项腋头面诸经之次
属性:(灵枢本输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此下言颈项中诸经之次也。缺盆,足阳明经穴,居横骨之上,左右各一。缺盆之中, 
即任脉之天突穴,是为颈前居中第一行脉也。)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一次者,次于中脉一行,足 
阳明也。其动脉名曰人迎,即颈中第二行脉也。)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二次于足阳明之外者,手阳明也。穴 
名扶突,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即第三行脉也。)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三次于手阳明之外者, 
手太阳也。穴名天窗,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即第四行脉也。)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四次于手太阳 
之后者,足少阳也。上出天窗之外,而颈中无穴,是第五行脉也。此云天容者,系手太阳经穴,疑误。)五次脉,手少阳 
也,名曰天牖。(五次于足少阳之后者,手少阳也。穴名天牖,在颈大筋外,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是第六 
行脉也。牖音有。)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六次于手少阳之后者,足太阳也。穴名天柱,在挟项后大筋外廉发 
际陷中,是第七行脉也。)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七次于足太阳之后而居颈之中央者,督脉也。穴 
名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自前中行任脉至此,是为第八行,而颈脉止于此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 
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此言腋下二经之脉也。手太阴之穴名天府,手厥阴之脉名天池,二穴俱在腋下三寸,然 
天府则在臂 内廉,天池则在肋间乳后一寸也。)刺上关者, 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 
两关者,伸不能屈。(此言取穴之法有所验也。 ,张口也。欠,张而复合也。上关,足少阳客主人也,在耳前开口有空, 
张口取之,故刺上关则 不能欠。下关,足阳明穴也,在客主人下,合口有空,开口则闭,故刺下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