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第六,“菩萨身。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具是具足,由此可知,菩萨是简称,菩提我们取个菩,萨埵取个萨,尾音都省掉,中国人称菩萨,梵文称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菩提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众生,合起来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跟一般人差别在此地,一般人迷惑、不觉。由此可知,菩萨肯定是清净平等觉,这就是菩萨,心地清净、平等,觉而不迷,这是大乘。这些人他们有大慈悲心,他们念念不舍一切苦难众生,总是想帮助众生。他们没有私心,平等心,也常常到这个世间来做种种示现,可是问题怎么样?问题是众生业障太重,迷惑颠倒,菩萨想帮帮不上,只能帮一点点,想多帮他一点,他就不能接受。这个事情我们从六祖惠能大师,从他这里看起,我们就有很深的感触。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开悟,开悟就是一尊佛出世。五祖把衣钵传给他,他为什么不能够留在五祖道场继续弘法利生?五祖得这么样一个人,不在他之下,照常理讲,五祖应该做退居和尚,把他带起来。众生没有福报,这个寺院里大众不服,嫉妒、傲慢,不服,要把他赶走,这是人情佛事。五祖道场他也有个学生,神秀,没有开悟,情执很重,那是个广学多闻,也常常代五祖说法,代课,等于说五祖的助教。在那里时间久了,大家对他非常尊敬,跟他学习,都认为五祖传法应该传给他,怎么会传给一个不认识字的,樵夫,为什么传给他?不服。五祖知道,嫉妒障碍太严重,传法之后,劝他赶紧走,去逃避这个灾难。他躲在猎人队里面十五年,十五年之后,大家对他的不满逐渐淡化。我也想到,对他不满的还有年岁大的,可能都已经往生,作古了,不在了,他才能出来。如果要是大家都是个明白人、都是觉悟的人,你看在五祖会上听经那么多年,还有这种情绪,糟不糟糕!真正的人才不能够留下来。六祖是成就了,没有问题,但是对佛教造成损害很大,你看看十五年,这么好的人,他弘法的时间减少了十五年。他本来立刻就可以来弘法,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有这个能力,要隐藏十五年。那个时代比我们现代还强。
他到广州,现在的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经,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外面正好旗杆上挂着幡,有两个听众,我们也不知道是出家是在家,在那里争论,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休。他到旁边告诉这两个人,很谦虚、尊重这两个,非常尊重的告诉他,“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话说了之后,这两个人都服了,他讲得对。讲经完了之后,印宗法师下来看他们三个人,一听到他说这个话非常佩服,就问他:听说黄梅五祖把法传给惠能,这十几年来没听说消息,是不是你?印宗猜测,能大师就承认了。他说衣钵呢?衣钵展示出来给大家看。印宗了不起,印宗给他剃度,所以惠能大师的剃度师是印宗法师。印宗法师剃度之后,拜他做老师,所以印宗又是能大师的徒弟,这个太难得了,印宗法师把道场完全奉献给他。印宗成就了,能大师一生在他会下明心见性的四十三个人,印宗是其中之一。明心见性就是《华严经》圆教初住菩萨,他不但超越六道,他超越十法界。六祖会下超越十法界就是四十三个,四十三个法身大士,这在佛教史上空前绝后,过去没有,六祖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心量要大,我觉得印宗也是菩萨再来的,来示现的,一般人做不到。印宗在当时广东这一带,叫岭南,是第一大德,非常受人尊敬的。结果他拜惠能做老师,水涨船高,惠能一下变成印宗法师的师父,这还得了吗?所以这一举也等于说,惠能如果当时出来讲经弘法,他也需要十五年的功夫才能达到这个水平。印宗这一拜,就把他这十五年补起来,水涨船高,一下就抬举上来,这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可是后来没有这种智慧的人,这个对佛教贡献就非常大。所以,真正觉悟的人为不为自己?不为自己,为正法久住,为普度众生,这是菩萨。“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证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第七,“如来身。谓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为如来身也。”这是什么人?这惠能,惠能大师就示现这个身。这个根性很少,可是在惠能大师这一生法会里面显得太殊胜,他怎么会有四十三个这么多?这个佛法之殊胜,真是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后没有一个人有这么殊胜的现象,就在印度的这些祖师当中,祖祖相传,都不能跟能大师相比,太殊胜了。“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如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惠能大师一生的示现就是这一条。在其他宗派里,创教的始祖几乎都是法身菩萨来示现的,这是真的。可是学生里头明心见性不多,三、五个,六、七个,恐怕十个都不到。在教下叫大开圆解,在净土叫理一心不乱,虽然代代都有,人太少了,唯独能大师的殊胜,到现在没有人能超过。
下面第八,“智身”。智身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就是世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智身是说这个。“谓智慧圆明”,圆是圆满,明是遍照,“一切诸法皆能决了”,了是明了,决是决断,一点错误都没有,这是智慧身。智慧身都是用来广度众生的,所以佛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智慧,离开智慧就不是佛法。佛法终极的目标是开智慧,智慧怎么开的?智慧从禅定开的,你要记住,清净心生智慧,烦恼心不会生智慧。我们平常凡夫都是用的分别执着心,分别执着心生烦恼,生七情五欲、自私自利,搞这个东西,所以功夫不得力。不单讲功夫,听经也不会觉悟,不会听。有人听了二、三十年没觉悟,还算不错,二、三十年的薰习,慢慢他听懂了,这个现象现在人很多。所以佛教化众生,秘诀没有别的,就是叫你重复。可是现在人,真正能够受教不多,为什么?他没有耐心,学一样东西,听个一遍、二遍就不得了,我已经听过两遍了。跟古人比差远了,古人学多少遍?千遍,你看“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话真的,一点不骗人,你不相信可以试试看。一千遍你的心定了,你看千遍是什么?千遍是方法,那就是持戒,因戒得定,这一千遍你心就定了,定生智慧,不是戒定慧吗?哪有一遍、二遍,十遍、八遍就会了?那你上上根人,你不是凡人。
我常常跟诸位说,我是个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上根人,为什么?我听东西至少是十遍,通常是三十遍。我不如人!人家一遍就会,我十遍才行,人家十遍,我要三十遍。我还没做到古人,古人那是千遍,那我早就成佛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我教人,我也是随便讲的,没想到他真干,我就遇到一个,胡小林居士。第一次见面在新加坡,他问我,学佛要怎么学法?他喜欢净土。我就教他念《无量寿经》,我跟他讲,你先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我跟很多人讲过,人家都不听的,没想到他真干。他大概念了一年半,将近两年的时候,念到八百遍,他有悟处了,法喜充满,他打电话告诉我。真干!心清净了。学《弟子规》,落实《弟子规》,专读《无量寿经》,除《无量寿经》之外,他什么都不看,什么也不听,他说他是钝根,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他是老板,做生意,每天上午他是读经、念佛,上午不上班,也不接电话。跟他连系上午是找不到他的,他在办公室里面诵经、念佛,他下午才问问公司的事情。现在差不多将近三年,非常难得,这也是菩萨示现,不是凡人。教我们怎么成就?这个方法就能成就,智慧身,真的他开智慧。“菩萨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我们再看下面,“法身。法身者,谓所证无漏法界之体,而为法身也。”一般我们都知道佛有三身,什么是法身?肯定法界是一体。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不是以我们肉身是为身,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体,谁?是自己,真的一点都没错。我们在这篇论文里面,第一段,大师告诉我们,宇宙的本体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整个宇宙、生命都从它来的。第二段讲怎么来的?一念不觉,就起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宇宙现前,宇宙出现了,第二个作用,我出现了。所以讲依报、正报,正报是我,不是别人,别人是我的依报。我从哪里来的?我跟宇宙同时发生的,怎么来的?是自性清净圆明体里变现出来的,心现识变。可是变现出来之后,很不幸,我们迷了自性,以后就愈迷愈深。刚刚迷的时候,是实报土,以后分别心起来,分别心一起来你马上就掉下去,掉到四圣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再一起执着,又从四圣法界掉到六道轮回,这么回事情。所以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一切诸佛如来菩萨是自己变现的,一切芸芸众生也是自己变现的。你要是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回头是岸,你就证得法身。你喜欢那个人,是你自己变的,你讨厌那个人,还是你自己变的,就像作梦一样,梦中所有境界全是自性变的。一下醒来,我做了个梦,梦里面有讨厌的、有欢喜的,讨厌、欢喜都等于零,全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整个宇宙是个梦境,梦幻泡影,一点都不错。所以这是法身。佛告诉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妄想是起心动念,你就证得。“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即以法界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虚空身。”这是对什么?这是对实报土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要在这里面帮助这些菩萨破根本无明的习气,你就得现法身。
末后是虚空身,“虚空身。谓非众生国土”,这个非字是贯两桩事情,非众生世间,非国土世间,“诸有量身”,他没有这个身,“乃是无名无相之虚空身也”。这是什么?好像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讲的,不同维次空间的生物,虚空身。他没有实质的身体,就是没有物质的身体。我们六道里头有没有?有,无色界天就是虚空身,色界天他有身体、有形相,无色界天没有。所以我们称无色界也叫做灵界,他只有灵魂,他没有身体。可是有些众生他喜欢这个境界,咱们中国老子就喜欢,老子说过,“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他说我最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没有身体多好。可见得他向往没有身体的境界,这个境界是无色界,确实这叫虚空身。“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虚空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乃至法身也。”但是在无色界里面,通常他们不需要修行,他们也没有妄念,身心清净,得大自在,寿命也很长,这是经上给我们介绍的,这是虚空身。所以经上所讲的有,不是没有。
我们看论文,‘如是十身,随举一身摄余九身’,这句话很重要,“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身里头能现其他的九身。‘故曰多身入一镜像观’,镜子里面现的像,镜像是两面镜子对照,里面的现相就非常之多,看不尽的,这种镜像。告诉你,相有、体没有,事有、理没有。所以这个现相,你可以欣赏,你不能执着,你不可以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