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疡医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23-疡医大全-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也。)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决,谓决破 
其血。)气虚宜掣引之。(掣,读为导。导,引也。则气行条畅。) 

卷一《内经》纂要
阴阳离合论篇
属性:《阴阳离合篇》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南方赤色,入 
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西方白 
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北 
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 
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处阴之中,故曰阴处,形未动出,亦是为阴,以阴居阴,故曰阴中之阴。)则出 
地者,命曰阴中之阳。(形动出者,是则为阳,以阳居阴,故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 
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 
塞。(失其常道,则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无所营运矣。) 

卷一《内经》纂要
阴阳别论篇
属性:《阴阳别论》曰∶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深知谓备识其变易。)凡阳有五, 
五五二十五阳。(凡阳经有五,正以一腑之中,包藏五腑之脉,故五五有二十五阳,由此推之,则一脏之中, 
包藏五脏之脉,亦五五有二十五阴。)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则必死也。(所谓阴者,五脏 
之真脉也,真脏来现,其脏已败,败者必至于死也,故曰∶真脏脉见者死。)所谓阳者,胃院之阳也。(胃 
脘之阳,谓人迎之气也,察其气脉动静大小,与脉口应否也。人迎在结喉两旁,脉动应手,其脉之动,常左小 
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脏,右大常以候腑,盖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虽有五五二十五阳之异,而实不外乎胃脉之 
见耳。若吉者,为有胃气也,若至于凶,则无胃气者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 
之期。(阳者卫外而为固,然外邪所中,别于阳则知病处,阴者藏神而内守,若考真正成败,别于阴则知病者 
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头,谓人迎。手,谓气口。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 
绳小大齐等者,名曰平人,故云所谓一也。气口在手鱼际之后一寸,人迎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皆可以候脏腑 
之气。)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此言脉体分阴阳,脉有去来,即去至而阴阳分;脉有动静,即动静而阴阳分;脉有迟数,即迟数而阴阳分。)所 
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故曰生阳死阴也。自肝传心,以木生火,得 
之生气,是谓生阳,不过四日而愈。)心之肺谓之死阴,(心传肺者,为火克金,故谓死阴,不过三日死。)肺 
之肾谓之重阴,(肺金肾水,虽曰子母相传,而金水俱病,则重阴而阳绝矣。)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 
治。(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是谓辟阴,辟阴者放僻也。) 

卷一《内经》纂要
灵兰秘典论篇
属性:《灵兰秘典论》曰∶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任 
治于物,故为君主之官。清静栖灵,故曰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非君,故官为相 
傅。主行营卫,故治节由之。)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勇而能断,故曰将军。潜发未萌,故谋虑出 
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 
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气布阴阳,气 
和志适,则喜乐由此而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包容五谷,是为 
仓廪之官。营养四旁,故云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道,谓传不洁之道;变化, 
谓变化物之形,故云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 
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造 
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引导阴阳,开 
通闭塞,故官司决渎,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位当孤腑,故 
谓都官。居下而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泄,故曰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 
失也。(失则灾害至,故不得相失。)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 
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卷一《内经》纂要
六节脏象论篇
属性:《六节脏象论》曰∶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 
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六六之节,谓六竟于六甲之日,以成一岁之节限。九九制会,谓九周于九野之数, 
以制人形之会通也。言人之三百六十五节,以应天之六 
六之节久矣。)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六六之节,天之度也。九 
九制会,天之数也。所谓气数者,生成之气也。周天之分,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十二节气均之,则 
气有三百六十日而终,兼之小月,日又不足其数矣。是以六十四气而常置闰矣。何者?以其积差分故也。天地 
之生育,本 于阴阳,人神之运为,始终于九气,然九之为用,岂不大哉!《律书》曰∶黄钟之律,管长九寸, 
冬至之日,气应灰飞,由此则万物之生,咸因于九气矣。古之九寸,即今之七寸三分,大小不同,以其先 黍之 
制而有异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制,谓准度。纪,谓 
纲纪。准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迟速也;纪化生之为用者,所以彰气至而斯应也。气应无差,则生成 
之理不替,迟速以度,大小之月生焉。故日异长短,月移寒暑,收藏生长,无失时宜也。)天为阳,地为阴; 
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故大小月三 
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日行迟,故昼夜行天之一度,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而犹 
有度之奇分矣。月行速,故昼夜行天之十三度余,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言有奇者,谓十三度外,复行十九分 
度之七,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礼义》及汉《律历志》云∶二十八宿及诸星,皆从东而循天西行,日月及 
五星,皆从西而循天东行,今太史说云∶并循天而东行,从东而西转也。诸历家说∶月一日至四日,月行最疾,日 
夜行十四度余,自五日至八日行次疾,日夜行十三度余,自九日至十九日,其行迟,日夜行十二度余,二十日至 
二十三日行又小疾,日夜行十三度余,二十四日至晦日,行又大疾,日夜行十四度余。今太史说∶月行之率不如 
此矣,月行有十五日前疾,十五日后迟者,有十五日前迟,有十五日后疾者,大率一月四分之,而皆有迟疾,迟 
速之度固无常准矣。虽尔,终以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凡行三百六十一度。二十九日日行二十九度,月行二百 
八十七度,少七度而不及日也,至三十日,日复迁,计率至十三分,日之八,月方及日矣,此大尽之月也。大 
率其计率至十三分日之半者,亦大尽法也。其计率至十三分之五之六而及日,小尽之月也。故云大小月三百六 
十五日而成岁也。正言之者,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乃一岁,法以奇不成者,故举六以言之。若通以六小为 
法,则一岁止有三百五十四日,岁少十一日余矣。取月所少之辰,加岁外余之日,故从闰后三十二日而盈闰焉。 
《尚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以成岁,则其义也。积余盈闰者,尽以月之大小,不尽天度故也。)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立端于始,言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以冬 
至之日为岁首也。表正于中,举中气以正月。推余于终,月有余日,则归之于终,积而为之闰月,故能令天度毕 
焉。)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 
六十日法也。(十日,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日也。十者,天地之至数也。《易·系辞》曰∶天九地十, 
则其义也。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数,甲子六周而复始,则终一岁之日,是三百六十五日之岁法也。)夫自古通天 
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元气,即天真也。形假地生,命惟天赋, 
故奉生之气,通系于天,禀于阴阳,而为根本也。故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地列九 
州,人施九窍,精神往复,气与参同。)故其生五,其气三,(形之所存,假五行而运用,征其本始,从三气 
以生成,故云其生五、其气三也。)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非惟人独由三气以生,天地之道 
亦如是矣。故《易》干、坤诸卦,皆必三矣。)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 
(九野者,应九脏而为邑也。邑外为郊,郊外为甸,甸外为牧,牧外为林,林外为 , 外为野,此之谓九野也。) 
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形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形合于 
外,故以名焉。神脏五者∶肝、心、脾、肺、肾也。神藏于内,故以名焉。所谓神脏者,肝魂、心神、脾意、肺 
魄、肾志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食人者∶臊气凑肝,焦气凑心,香气凑脾,腥气凑 
肺,腐气凑肾也。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也。清阳化气而上为天,浊 
阴成味而下为地,故天食人以气,地食人以味也。)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 
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心荣面色,肺主音声,故气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洁分明,音声彰着。气为水母,故味藏于肠胃,内养五气,五 
气合化,津液方生,津液与气,相副化成,神气乃能生而宣化也。)脏象何如?(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心 
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者,君 
主之官,神明出焉。万物系之以兴亡。故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火气炎上,故华在面,心养血,其主脉,故 
充在血脉,心主于夏,气合太阳,以太阳居夏火之中,故曰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 
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肺藏气,其神魄,其养皮毛,故曰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华在毛,充在皮也,肺脏为太阴 
之气,上主于秋,昼日为阳气所行,位非阴处,以太阴居于阳分,故曰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