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不於餘處起大師見,為淨不淨,是名疑相須陀洹斷。大慧!戒取者云何?須陀
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
眾具樂故求受生。彼則不取,除回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
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
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欲,
彼何者貪斷』?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
種未來苦,彼則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大慧
!云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妄想生相見相不生,善見禪趣相故,頓來此世,盡苦際
、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大慧!云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
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結斷故,名阿那含。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
、力、明,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名阿羅漢』。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
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得寂靜一乘道?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
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餘。餘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
本願故,於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
須陀洹、華有二譯:一、從反面譯曰逆流,言已能逆生死流也。二、從正面譯
曰預流,言已預於拢橇饕病O赂撸碎g天上七往回,中根、或五番或三番往回
,上根者、即生證涅槃。三根之斷三結,亦下、中、上。結者,煩惱結俊^。身
見者,五陰聚中所起之我我所見。疑者,對三寶、四諦不明了尊信。戒取者,貪三
界內之福報而修苦行。初果斷惑,本有五鈍:貪、瞋、癡、慢、疑,五利:身、邊
、邪、見、戒、之十使,今舉三而攝十也。畢竟斷盡,成阿羅漢。所斷身見有二:
一、俱生而有,二、分別所起。俱生者,與身俱生而同有,通六、七識俱有。分別
所起者,僅第六識有,依俱生身見起分別身見,如依緣起起於妄想、非有非無:所
計我及我所皆妄想相,如龜毛、兔角之本無,故非有;愚夫種種計著,故非無。亦
與渴鹿取陽燄為水,同其妄想。故須陀洹至證果時,人無我智現前,即頓斷久所計
著之分別身見也。至俱生身見,則須陀洹進觀自他身及受、想、行、識四陰,展轉
相因,剎那相續,虛幻不實,無有自相及積聚相可得,上根則頓斷──亦有非頓斷
──證阿羅漢果,中、下亦漸斷之。斷疑相者,謂於四諦、三寶決不起疑,於人無
我空相亦不起疑。除三寶外,不於餘外道處以為大師,確知其餘皆生死流轉之有漏
法也。斷戒取者,所有凡夫貪求三界福報,修習種種邪妄苦行,觀察三界無不是苦
,決不取之。須陀洹並非不持戒,但以所行持之戒德,迴向自覺拢蔷辰纾食纸
非有為行也。然須陀洹於此不起分別,亦不見斷結之須陀洹,亦不見所斷之三結,
證此果後,貪欲澈底不生,不圖現樂而招後苦,以得定樂,世間欲樂無復貪取,然
而進取涅槃之心則未息耳。斯陀含、譯曰一往來,言一來人間也。因不了知色相唯
心所現而起色相分別,故來人間一次;但由善觀察禪趣相,故來一次而了。阿那含
、譯不還,言已不來人間欲界,即在色界天上涅槃。此果已將三世之色相有無見及
睡眠患習等分別斷盡。阿羅漢、譯無生,三界諸惑斷盡不生,證諸禪定、三解脫門
、五力、三明、悉皆具足,煩惱妄想息滅淨盡。
佛別明四果至阿羅漢果,大慧忽問佛說阿羅漢有三種:一、為一向取寂靜無為
、不發菩薩心者,二、為菩薩退小行方便者,三、為佛所化現、為莊嚴者,此中何
指?佛答:所指乃第一種,非餘二種。蓋餘二皆方便示現,行菩薩行,莊嚴佛土者
也。
壬二 結明唯心
『大慧!於妄想處,種種說法,謂得果、得禪。禪者、入禪、悉遠離故,示現得
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
量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
依妄想分別處說種種法,明分別亦非完全有過患,須觀察得果得禪皆隨自心量
分別而現,離法自相而無可得。又、小乘得滅受想定以為無心,不過前六識及七識
一分不起耳,八識仍有,所以仍是唯心。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禪、四無量,無色三摩提、一切受想滅,
心量彼無有。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及與阿羅漢,斯等心惑亂。禪者、禪及緣,
斷知、見真諦,此則妄想量,若覺得解脫』。
種種禪定也,四無量心也,無色定也,滅想定也,一切皆無實體。四果、二乘
,亦復唯心所現,不能離於分別及惑亂也。離於分別,見真實相,了達此皆分別心
所緣,不但人我斷,法我亦可離矣。
庚二 別明二覺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謂觀察覺,及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大慧!觀察覺
者,謂若覺性自性相,選擇離四句不可得,是名觀察覺。大慧!彼四句者,謂離一異
、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離,是名一切法。大慧
!此四句觀察一切法,應當修學。大慧!云何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謂妄想相攝受
計著,堅、濕、煖、動不實妄想相四大種,宗、因相、譬喻計著,不實建立而建立,
是名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是名二種覺相。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人法無我
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別三昧,見百佛及百
菩薩,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光照百剎土;知上上地相,大願殊勝神力自在,法雲灌頂
,當得如來自覺地,善繫心十無盡句,成熟眾生,種種變化,光明莊嚴,得自覺拢龢
三昧正受』。
第一觀察覺,即觀察智,選擇者亦觀察義,此為菩薩所修,與前所明觀察義禪
、攀緣如禪、及遠離四句門,同一功行。謂觀察一切法離四句相而不可得。平常所
謂離一切法,即是離四句見,故此亦可曰遠離四句所修觀智。第二取者分別相建立
智,通於二乘及外道。蓋小乘法執智與外道取心外法同。取四大種實有,於其上立
一宗,立一因,又立一喻,妄想計著之不足,又以言說而建立,皆心外取法相之過
,如小乘一切有部等。菩薩觀此二種覺,澈了二乘過患,乃能通達二乘所斷之人我
及不能斷之法我,於是究竟成就人法二無我相智,入於初地,得種種百法門,法利
無盡;漸登十地而得佛覺,不捨離華嚴十無盡大願,乃至菩薩果後亦不離此,自覺
覺他,安住三昧。
庚三 四大造色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
訶薩作是覺: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覺名相妄
想分齊,自心現分齊,外性非性,是名心現妄想分齊,謂三界。觀彼四大造色性離,
四句通淨,離我我所,如實相,自相分段住,無生自相成。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
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
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
造色生。大慧!識者、因樂種種跡境界故,餘趣相續。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
四大緣,非彼四大緣。所以者何?謂性、形相、處所、作、方便無性,大種不生。大
慧!性、形相、處所、作、方便和合生,非無形。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
四大造色者,謂能造四大、所造根塵也。佛說原為假設,并非先有四大極微造
出根身器界,以皆唯識所變,即前在諸識生滅門所假設之大種自性;離言說第一義
,即為二見境界。所以外道及二乘雖計著各有不同,皆執有四大之實法,墮於斷常
、有無之見,故眨兴_應了知彼等妄想而作是四大皆空之觀。觀察妄想所取相如空
華,華本無生,四大依於妄想而計,四大亦實不生,畢竟覺知三界一切名相,皆是
自心妄想所現分際,所計心外之法,皆諸識自變之相分,焉有能造色之四大?四大
不能造色,亦無有能造四大者。四大之自體相,畢竟虛幻,離於四句,乃安住於本
無生滅如實相處,成無生相。佛說四大,因破二乘、凡夫執身心為實有,彼等反執
四大為實,故此為說皆是妄想。謂有妄想之津潤種而生內根身水、外器界水,妄想
之堪能──熾盛義──種而生內根身火、外器界火,飄動生風,斷截──隔斷割截
義──生地,亦復如是。又、計離四大色法外有虛空,種種計實有之邪見,不了知
自心現,計五陰能集聚,色法四大所造。故佛告大慧以第六識因樂種種言說境界故
,造業感招天人等趣,相續受生。二乘、外道計四大能造色等塵根,但四大則無能
為緣以造之者。謂有形處四大作方便因,四大初無形體,故四大不從他造生。此小
乘外道之妄執,實非佛說,此在成唯識論上廣破之。最初佛意原為小乘不了無我,
為之說析空觀,令由分析觀空,假說身器為四大之微塵所集;若昧於設教之意而妄
想分別,計著實有,則鄰於外道矣。
庚四 五陰性相
『復次、大慧!當說諸陰自性相。云何諸陰自性相?相謂五陰。云何五?謂色、
受、想、行、識。彼四陰非色,謂受、想、行、識。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異
相。大慧!非無色有四數,如虛空。譬如虛空過數相,離於數,而妄想言一虛空。大
慧!如是陰過數相,離於數,離性非性,離四句。數相者,愚夫言說,非拢t也。大
慧!拢呷缁梅N種色像,離異不異施設。又如夢影士夫身,離異不異故。大慧!拢
趣同陰妄想現,是名諸陰自性相,汝當除滅。滅已,說寂靜法,斷一切佛剎諸外道見
。大慧!說寂靜時,法無我見淨,及入不動地。入不動地已。無量三昧自在,及得意
生身,得如幻三昧,通達究竟力、明、自在,救攝饒益一切眾生,猶如大地載育眾生
。菩薩摩訶薩普濟眾生,亦復如是』。
色、即能造四大及所造色。四陰非色,說為四者,以虛空喻,虛空離於數也。
在妄想分別上可說為一虛空,四陰亦然,在分別上假說為四,非如色法有各各異相
也。說數隨愚夫所分別,非拢蔷场2坏年幦缡牵^色如幻,亦離異不異之四句
施設。譬之夢中人境,非一非異,拢俏驂艟碂o所有,凡夫不能了知此拢侨ぃ
色陰等妄想。能觀察皆自心分別所見,但離分別,別無色等生滅,則於一切剎中破
除外道見,清淨二無我智現前。入菩薩不動地,得無量三昧門,究竟通達十力、三
明、八大自在,為一切眾生所依止,又長養一切眾生善根,猶地載萬類也。
庚五 辨涅槃相
辛一 長行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種種相性非
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是名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