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不休息;與常精進二菩薩,顯此淨土法門中執持名號,一日至七日勇猛精進不休
息。故此淨土法門殊勝,非智慧不得其門而入,非精不能完成佛道。若能智慧與精
進雙具,則西方雖路遠,境界在眼前。
在法會中的聞眾,還有釋提桓因天人等。他是三十三天的天主,而又管理人間
事,此為天龍八部之上首,亦即天人聞法大眾的代表。
甲二 示說分
乙一 正示體相
丙一 總標依正功德
爾時、佛告長老舍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儯鹜粒惺澜缑粯O樂,其土有佛
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在這示說分中,正是顯示阿彌陀依正莊嚴的功德而廣為眾說。所謂正示體相,
以彌陀佛依正莊嚴為體相。彌陀是正報,極樂是依報。這正報和依報的功德相,本
師釋迦牟尼不待放光現瑞,不待請問,無問而自說。告訴長老舍利弗,你們要知道
: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往西方,經過十萬儯鹜粒ぉひ环鹜潦且粋三千大千世界
,經過十萬儯鼈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世界叫極樂世界。何謂極樂?無生死、煩惱
、痛苦、無一切危險;只有快樂。在這極樂世界中有一位佛,而且現在正在說法。
名阿彌陀佛。阿彌陀譯無量,含無量光、無量壽等多義無不圓滿。
丙二 別釋依正功德
丁一 依報功德
戊一 總顯名義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我們娑婆世界之苦很多,而且苦不堪言!欲界有三苦:一、苦苦,由苦事之來
而生苦惱。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三、行苦,行者遷流之義,由一切法
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有行苦。總之、我們三界之內,
尤其欲界裡面都是苦。或說七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
離苦。還有那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苦,悽慘得可憐!
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呢,一切苦不但洠в校乙磺卸际强鞓贰R驗樗麄兊娜嗣
都是阿鞞跋致的不退轉菩薩。壽命無量,故無行苦;常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常見
佛聞法,故無壞苦;西方世界為蓮花化身,極其清淨,故無苦苦。無一切苦,名曰
極樂。
戊二 別彰德相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種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這是頌揚地上和空中的莊嚴功德的德相。所謂七重,顯有七覺支所成就的功德
。金、銀、琉璃、玻璃,叫作四寶。極樂世界人民住處,皆是四寶周匝圍繞著整個
的國土。以表彌陀用慈悲喜捨四攝法,來攝受一切眾生。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
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
赤珠、碼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亦色赤光、白色白
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池是蓮池,清淨大海眾的蓮
池。這是從寶的功德莊嚴相上而言。八功德水:一者、澄清,二者、清冷,三者、
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铮实葻o量過患,八
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這是水的功德相。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
皆充滿八功德水。池的四面階道,以及亭台樓閣的建築物,皆是金銀等寶物嚴飾起
來的。可謂有美皆備,極其華貴了。
在這七寶池裡有各種的蓮花,形之大小,色之白黃,這都視眾生的淨業如何,
而定其往生化身的花之形色、及其體伲奈⒚睢⑵錃馕兜南銤崱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
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儯稹<匆允硶r還到本國,飯
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在天空中有很多的天樂,晝夜的奏著。并且天空中還有很多的曼陀羅花散灑下
來。曼陀羅花是適意花。西方的人民,他們每天早晨,各以衣襟裝著微妙香潔的最
適意的曼陀羅花,拿去供養他方國土裡面的諸佛。學佛之人,首先要供養恭敬十方
佛;即是供養恭敬自性佛,成功自性佛的功德,莊嚴自性佛的國土。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
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
拢婪郑缡堑确āF渫帘娚勈且粢眩韵つ罘稹⒛罘ā⒛钌I崂ィ∪晡鹬^此
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
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這是明花鳥宣流法音而莊嚴國土。這些鳥,是人間最希貴的,很少見的,或完
全洠в幸娺^。而在西方卻多得很,如白鶴、孔雀、鸚鵡等。舍利名鶖鳥,迦陵頻伽
名妙音鳥。這些鳥音能代佛說法,說三十七道品之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拢
分之法:
甚麼叫五根呢?一、信根:於諸諦理,信忍樂欲。二、進根:信諸法故,倍策
精進。三、念根:於正助道,憶念不忘。四、定根:攝心正助,相應不散。五、慧
根:以觀自照,決擇分明。
甚麼叫五力呢?一、信力:信根增長故,能破疑障。二、進力:進根增長故,
能破懶怠。三、念力:念根增長故,能破昏忘。四、定力:定根增長故,能破散亂
。五、慧力:慧根增長故,能破愚癡。
甚麼叫七菩提分?一、念:心沈時,念用擇、進、喜以起之;心浮時,念用輕
安、定、捨以攝之,覺令定慧均等。二、擇: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不
謬取于虛偽法故。三、進:修道法時,善能覺了正不正行;不謬行無益苦行故。四
、喜: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五、輕安:斷除身口粗重
故,亦為滅除諸見煩惱故。亦名為猗,柔順而無強暴故。六、定:發諸三昧時,善
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七、捨:捨所緣境界時,善能覺了,捨離虛偽,不生
追憶故。
甚麼叫八拢婪郑恳弧⒄姡好饕娝闹B,無有錯铡省6⒄嘉阂哉嘉
,發動四諦觀故。三、正語:以無漏智,常攝口業,住於善語故。四、正業:以無
漏智,除身邪業,住於清淨正身業故。五、正精進:勤修正諦,趣涅槃故。六、正
定:正住於理,決定不疑故。七、正念:念正助道,心不動失故。八、正命:以無
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當知止足,住於清淨正命故。
因為是鳥鳴花香,都是說法──三十七道品法。故國土之內的眾生,洠в袆e的
妄念邪念生起,只知道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寶等正念。本師釋迦牟尼佛,唯
恐世人有所疑惑,鳥為禽獸罪報所成,為什麼西方淨土也有鳥呢?我們要知道:西
方極樂土洠в兄T苦報,更洠в腥龕旱馈_@些鳥,從彌陀大悲心所變現的鳥。因為鳥
飛行無礙,取其飛行無礙,而宣流法音于無方啊!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
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
功德莊嚴。
在上面講過,西方陸地上有七重行樹,虛空中有七重羅網。微微的風,吹動了
樹林發出來的音聲,如同百千種類音樂一樣,多麼好聽可愛!以佛的成就功德和大
悲願力,設備一個最好的環境,令往生者無有厭苦之心念。
丁二 正報功德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
,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西方正報主之阿彌陀,何故叫作阿彌陀?阿彌陀意謂無量光,因為佛光無量。
佛所現的功德相上之光明無有障礙,故極樂和娑婆等世界無量眾生,一切時、一切
處都在彌陀佛的佛光照攝之中;這是彌陀佛的特有功德相。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
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
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
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佛光無量!佛壽無量!還有呢?佛弟子也是無量!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
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阿彌陀,還有一種意義,即是無量壽。從壽命上講,阿彌陀及西方人民的壽命
是無量無邊無數劫。故名之曰阿彌陀。
前面所說的無量壽,無量先,無量佛弟子,這都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所成就。
凡是往生西方的一切眾生,都是不退轉;而一切眾生企求往生西方之目的亦在此不
退轉。此為往生淨土最要義。但一切眾生往生西方非即是成佛,不過為他們轉移一
個較好的環境,俾可修行不退而已。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
會一處。
既然明白了西方的依報和正報有如此的好處,故勸請一切眾生,應該趕快的發
願往生,不可錯過!
乙二 合明宗用
在示說分裡,全文分二:一、正示體相,就是以彌陀依正功德莊嚴為體相,在
上面已經講完了。以下就是第二種合明宗用──以往生不退為宗用。
丙一 寄用明宗
丁一 正說行願寄顯往生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
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拢姮F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
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這裡是說發願持名,就可以往生西方證不退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這句話
,或謂必要有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拢婪值瘸鍪赖臒o漏善根福德為增上,才
容易往生的。那末、往生西方,辗且资隆R藜芏嗌聘咦闫兴_十信、十住
、十行、十回向的福德智慧資糧,如龍樹的位登初地,才能夠往生。然若能聞此難
信之法,又能行此難行之法,皆是已經有了很多善根福德因緣的人。故聞此經者,
若能如法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此經文與佛說淨土之本懷最相吻合
。況彌陀佛土,善巧方便,有九品往生,就是臨終起信稱佛十念的,亦可隨願力帶
業往生。若能信心念佛,一心不亂,念念無有間斷,能經過七日時間,命終決定往
生。
我們腳踏實地的去信心念佛,執持名號;名號即心境,我們意識心完全以佛號
為境。佛即心,心即佛,無二亦無別,就證得念佛三昧。在修持上有這麼的經驗,
到了臨終,自然平平安安的一點雜念也洠в校鞣剑痪硬煌恕V灰覀冃蓬
持名,決定證得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釋迦如來親自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