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量表示,法身亦爾。五濁惡世句:謂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皆能
令眾生昏亂不明淨,猶以泥沙投於清水也。
庚三 總結弟子不任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釋 夫十大弟子各居一特長,表十行之義也。十住、十行皆真如性,而初不壞
十住、十行之相。五百弟子通表眾行,眾行亦皆真如而又皆非真如,故皆不任詣彼
問疾。
己二 菩薩品
菩薩品第四
釋 此品繼弟子品來者。弟子品歷十住、十行,至此品入十迴向也。奚以知此
品為十迴向也?佛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所參十迴向位之善知識,皆大菩薩,其為
證一。十迴向位不出三種迴向:一者、迴因向果,亦名迴向無上菩提。二者、迴事
向理,亦名迴向真如法性。三者、迴自向他,亦名迴向法界眾生。今此彌勒一章,
泯其功行名位,即為迴因向果。光嚴一章,融其境界法相,即為迴事向理。持世一
章,化其佛魔知見,即為迴自向他。善德一章,既迴善德之財施向法施,即為迴向
真如法性;分一分施會中最下乞人,即為迴向法界眾生;分一分供光明國土難勝如
來,即為回向無上菩提:乃一念中修三迴向者也。其為證二。
佛不即命妙德問疾,引令諸弟子、諸菩薩歷述前番遇維摩詰之因緣者,固將顯
維摩詰現居之德,使群情肸嚮而成其淨國國土之行。亦反明維摩詰所曾經過之事,
具其直心正念真如,趨無上觀,修一切行而不取、證一切位而無著。蓋心直者言直
,在行己則有疑必決,在處人則無過不摧。維摩詰者、所以示修淨佛國行者之模範者
也。當仁不讓,見義勇為,禪宗古德,頗多其人。
紀 此品,承上品入十迴向。通標三種迴向:一、迴向無上菩提,即迴因向果
,迴向佛國義。二、迴向真如法性,即迴事向理。所言事者,即是世、出世間種種
差別不同之法,皆以真如法性為理體義。三、迴向法界眾生,即迴自向他義。因此
菩薩,雖入大乘,尚未證得真如佛海,故應入此十迴向位耳。
庚一 述緣辭赴
辛一 彌勒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
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
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
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
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
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
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
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拢t亦如也,至
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
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
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
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亦無退者。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
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
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
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
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
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
,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
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
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兜率、此云知足,屬欲界第四天。有內外院:外院天人,內院則為一生補
處之居。彌勒將為彼天內院之主,故彼天之外院天王、及其眷屬,先起欽慕,時從
聽法。不退轉地之行非一:一、信不退,在於初住。二、解不退,在於七住。三、
證不退,在於初地。四、念不退,在於八地。彌勒為兜率王所說,未知屬於何等。
證下文得無生法忍,亦俱通此四位,不如認為俱說此四種不退轉地之行也。授記、
是佛為他人決定將來之事者。佛之懸記,決定不易。佛嘗授彌勒記,人世從此身殻
,當生兜率內院為補處尊。時至,降生人處,即成無上正等正覺。此乃功行最大,
名位最高,為諸菩薩之所宗尚者也。然而執著必用如是工夫乃到如是境界,功行名
位不忘,則迷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將有高推拢亍⒙駴'己臁住浝罩f不退轉
行,必將謂須經若干劫、若干生死、若干行位乃至不退轉地;雖至不退轉地,望於
一生補處猶甚遙遠。怯弱凡夫,於是聞而望洋興歎,逡巡卻退。夫其所說者未嘗非
,而其弊可至於高壓群情,斷滅佛種。故淨名為法界眾生攘臂直前,大聲疾呼,亟
從而救正之。何者?從凡夫至佛地──一切行位,皆依眾生生死煩惱之法而立。今
以真慧遍覓眾生生死煩惱之相了不可得,體性如如,即是菩提、涅槃;且無有眾生
生死煩惱,況有依此而立之菩薩行位哉?諸菩薩行位與眾生生死煩惱,一如無二如
,同即菩提、涅槃焉耳。故諸眾生本性,菩提、涅槃體自圓成,非由造作,不應說
諸位行,使於菩提生分別見,反障本菩提心。乃廣明佛菩提唯是即心自性菩提,二
百天子遂因之悟無生法忍。此所以先破其無生能受,次又破其無記可受,次明一切
眾生與彌勒,皆如如無異,次明一切眾生皆即是菩提、涅槃。不假栽修,無發無退
,發明自性菩提具足一切功德,則已臁c佛果齊貴,庶迴因向果,而初心人不致退
屈也。
紀 彌勒段中,彌勒、亦稱一生補處,當來住世成佛者。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
說不退轉之行二句:諸君讀至此處,或有懷疑,以其時彌勒、淨名尚在人間,如何
彌勒向天宮說法?淨名又於天宮相遇乎?不知其時天王等,每來人道中聽法。如天
帝釋提桓因等,常隨釋尊聞法。且如各經流通分中,多舉天、人、阿修羅等,聞佛
所說,皆大歡喜,是其佐證。授記:即預言義。依法性言、生不可得,記更無有。
於正位中亦無授記句:謂不受一切法;通云正受,即真如法性──為一切佛法、心
法、眾生法之本體法性。一切眾生亦應受記句:謂平等同一法性故。不二不異者:
如俗所謂分不開,合不攏也。即菩提相句:謂即是一切清淨智慧功德妙用之相。即
涅槃相句:謂即是覓一切生死、煩惱、惡業、了不可得之相。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者二句:華嚴十地品,說一切位,亦云是空中鳥跡,但從依他性而說者;
楞伽經亦顯此理。寂滅是菩提句:謂法相當體常寂滅,則顯了不可得意,非滅體也
,故曰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二句:謂妄立境界為所觀之緣,自生妄能覺觀之心。
如楞嚴「所妄既立,生汝妄能」義。障是菩提二句:謂一切俱捨,自無障礙。不入
是菩提二句:謂不起於念,自無愛取。住是菩提二句:謂常住不動,自無生滅。至
是菩提二句:謂實際為法之本體,諸法起滅,必從實際生,必從實際滅也。等是菩
提二句:等謂約六根、五陰總相言,但種種皆非真如,故曰等虛空故。然以空相顯
真如,特喻其一分,實則非虛空非不虛空。不會是菩提二句:為無所融會,自絕對
不二。不合是菩提二句:謂破諸和合,自不為業俊N⒚钍瞧刑岫洌褐^第一義諦
不從相解,妙高峰頭惟在自證耳。
辛二 光嚴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為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
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
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
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
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
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怠故;禪定是道場,心眨峁剩恢腔凼堑缊觯F見
諸法故;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捨是道
場,憎愛斷故;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方便是道場,教
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
故;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法故;四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
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
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
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
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密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
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中來,住於佛法矣」。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釋 佛菩薩有兩種光明:一曰智慧光明,二曰福德光明。用是莊嚴清淨法性身
土,名為光嚴。童子、非必年幼之稱。依俗事言:既不拘受沙門儀式,而亦未嘗具
有室家,獨身之人謂之童子。據真理言:乃指根本無分別智,迴脫根塵,臁猹氁
,謂之童子。在光嚴意:修行菩提,成就菩提,須有場所,定其區域,合乎儀軌。
若密宗之建立壇場,供陳物像,故光嚴或即是傳佛密宗之金剛薩埵也。然亦因此係
心物境,意著事相,不能迴法界身融歸自性。淨名乃假道場發明其意:夫一切真淨
法無非道場,則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自行化他,舉足下足,又孰非從道場來哉
!此真道場,即本真菩提性,故五百天人因之發菩提心也。
紀 光嚴段中,淨明答問道場,先說三根本心是道場,次說六度、四無量心、
六通、四攝法及一切染淨諸法皆是道場。正破光嚴所必執之行道之場乃得謂道場,
或成道之場始可云道場也。持戒是道場二句:謂依戒修願,皆能成就。智慧是道場
二句:謂不起分別,現量真如故。悲是道場二句:謂如世間父母,對諸子女飲食、
教誨,不厭勞倦故。捨是道場二句:謂捨離憎愛──即摺樉辰纾乐蛇‘順業
苦,此二者為一切煩惱根源──自斷煩惱。解脫是道場二句:謂先修不淨觀背捨欲
界,解脫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