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補處菩薩,則妙喜世界即為維摩詰佛國。手取阿■佛國。令大眾瞻觀以發願往生,

是取佛國以攝化有緣也。而曰『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者,蓋維摩詰即是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者,是仍歸入維摩詰之所行。且標明取淨佛
國以攝有緣之宗旨,非徒哀惠求往生也。此維摩詰經之為教,以寶積明得淨佛國土
之妙理,以維摩詰明得淨佛國土之妙行,以阿■佛明得淨佛國土之妙果。理藉行而
始顯,果由行之所致。雖理、行、果三教具全,其所重者尤在乎行,此經乃行經也
。故結歸於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神通力者,正指其能取得妙喜
國也。理、行、果三,至此皆已完具,故正宗分終乎此品。                                      
戊一 重觀佛身以證初心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
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
,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
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

,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
、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
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
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
、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铡⒉黄郏粊怼⒉蝗ィ怀觥⒉蝗耄磺醒
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  
。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
非知。離眾結俊戎T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
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
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
,名為邪觀』。
釋  觀亦念也,此即維摩詰經之念佛法門也。

最初觀身發心,嘗分別觀自身、佛身。此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是初心
所觀行者,至此究竟證明耳。經謂『初心後心二不別』,正以後心菩薩之所觀者,
不離初心。猶文殊師利伸手過百城摩善財頂,令見普賢,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此文維摩詰之觀佛,正同佛華嚴經善財尋普賢而不得,故雖廣顯真淨佛法而卒無
可顯示。下因舍利弗等念其來生之處,佛為說出阿■佛國,取示有緣,攝令生此。
猶善財由禮佛獲見普賢,大願導往極樂國也。一負、一正,其致大同。此三卷維摩
詰,正不異說七處、九會佛華嚴耳。
紀  此章、講義中,特標為淨名之念佛法門。如自觀身實相句:指常、樂、我
、淨,無四念處之相可得。前際不來三句:無三世之相可得。不觀色句:無五陰之
相可得。不觀色如句:無五陰之體可得。不觀色性句:無五陰生性可得。非四大起
四句:謂心空真地。三垢,指煩惱垢、業垢、生死垢言。三脫,指空、無作、無相
言──即三解脫。三明,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不此岸三句:謂離於世間、

出世間,菩薩住也。不施不慳六句:謂離於六度功德、六蔽煩惱也。福田,約有三
種:一、敬德福田──以佛法供養,為最貴最上。二、濟苦福田。三、報恩福田。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句:見離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
,遣百非──即是百非之所不能喻者,佛法中名清淨句,皆是不可以言說分別也。
總之、此科文字,正合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
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諸說。此雖為淨名對答釋尊之問,
詎知早深契入於釋尊之旨耳。
戊二 取淨佛國以攝有緣
己一 舍利弗問答開端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洠Ф鴣砩恕唬烤S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洠
乎』?舍利弗言:『無洠病弧!喝糁T法無洠啵坪螁栄匀觎逗螞'而來生此?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甯洠唬可崂パ裕骸簾o洠病弧!喝曦M不聞

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洠Ф
來生此?舍利弗!洠д摺樘撜N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洠
、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
維摩詰於彼國洠Ф鴣砩恕弧I崂パ裕骸何丛幸玻∈雷穑∈侨四四軖吻鍦Q土而來
樂此多怒害處』。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
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
為之除冥』。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闇而共合也,
但滅眾生煩惱闇耳』。
釋  夫觀如來及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無可顯,非藉分別自土、他方、彼洠А⒋松
、清淨、怒害之妄想心,則佛不現身土之相。故曰:種種佛國,皆為隨順眾生作饒
益事而現。維摩詰雖拂舍利弗之執,阿■佛國卒因之而見也。
紀  此章、本前佛國品中,為饒益眾生而取淨佛國土之意而來。明必先滅分別

、妄想、執著三心,次成不可思議解脫,後方得完全成熟淨佛國土之行。汝於何洠
而來生此句:是舍利弗由生希有之心,發此問端;實早知淨名為住不可思議解脫菩
薩化生。若諸法無洠嗑洌阂娨磺蟹ń阅鶚勏唷T诙酥腥耍喟雸躺馈⒛鶚
為二,謂非脫離生死則不能得涅槃。深信涅槃中,本無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及和
合相續之相故。不明佛法究竟涅槃體性空寂,與眾生體性必竟空寂,無二無別。譬
如幻師三句:即指幻心妄想分別眾生男女相故。雖生不長諸惡句:謂菩薩證果時,
惡染諸法均捨離故。多怒害處:即指瞋怒惱害、五濁惡世也。維摩詰語舍利弗下:
正破舍利弗,恐復生淨穢之見。日光出時二句:謂並非日光來至冥處,但日光出時
自能無冥耳。
己二  維摩訶現取佛國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佛知一切眾會所
念,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

皆欲見』。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
、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并諸菩薩
、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
十方作佛事者;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
,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得華鬘示一切眾。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
聲聞眾並於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
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已之所往。妙喜世界雖
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
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
』。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現此妙喜國時,

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
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
眾皆見。
釋  此文凡十:一、大眾欲見,二、如來敕命,其文義皆可知。三、淨名取現
。此中事理,見於不思議品。先作觀念,次入禪定,從禪定起神通力,將所觀念者
實現。然正定中唯自見之,神通力所現則與眾同觀,此其異也。言斷取者,世界無
盡,如映珠網,互攝互入得以成立。將彼世界與諸世界之關係者劃然絕其維紐,取
之來此,故曰斷取。四、彼土驚異,五、容通自在,六、令眾共觀,七、勸修淨行
,八、發心生彼,九、授記當生,十、還復如本。
紀  於是維摩詰心念句:顯淨名隨念所作,皆能成就,與凡夫心念僅能自見者
不同。此皆能依神通力,令大眾共見。推之諸佛心念中正遍知海,又何莫非由眾生
心念而生?并諸菩薩聲聞之眾句:顯香積佛品、眾香國皆是大菩薩,不同此國但無

四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而已。阿迦尼吒天、為色究竟天。以右手斷
取句:謂方便智斷取。凡世界地輪依水輪居,而風輪又外包水輪,勢必先斷後取。
入於三昧句:有三說:一、名定正,謂得諸禪定。二、名正受,謂都無所受。三、
名正見,謂不取於相。彼得神通菩薩七句:顯均有天眼通,故皆見三千大千世界。
不覺不知已之所往句:正如地球之咝型4颂栂抵兄厍颍凶赞D、公轉,而
居於地上之凡夫眾生,皆是不知不覺。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句:無動,謂不退轉
,亦即指維摩詰所行不可思議解脫之道也。妙喜世界,如據什師、玄奘法師、智者
大師等所釋,則維摩詰為阿■佛國一生補處之菩薩,則維摩詰即是彼土承繼之主。
所云無動如來,當是妙喜世界現在之主,亦可即屬淨名實報莊嚴之主也。還復本處
四字:顯返本還原,仍入常寂光土耳。
戊三 結成經宗以歎人法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

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
養。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善得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
讀誦、解脫、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
義、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
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
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釋  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是結成經宗也。我等快得善利,
得見是人親近供養,是歎人也。下皆稱歎此經法者:一、聞此經得善利益。二、受
持此經得法寶藏益。三、讀誦、解釋、如說修行,得諸佛所護念益,四、供養、讀
誦、解釋、如說修行此經者,得良福田益。五、書持此經者,得佛同居益。六、隨
喜是經者,得趣向佛慧益。七、信解、為他人說此經者,得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