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9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於諸憶念生取著心名取,作有漏之因,招未來之果──有;此三支,為現在所作
之因也。受未來五蘊之身曰生,未來之身,既勞而老死;此二支,為來世當受之果

也。又名十二緣起,簡稱十二緣,又名十二有支。隨順十二因緣四句:謂凡貪、瞋
、癡皆生於愛,因愛有取而成無明種子,便發業果。倘能正觀十二因緣中,屬現在
因之愛與取二行,內不愛戀,外不取境,自能捨離一切有無、斷常二邊邪見,而直
入於中道觀。依於義下十五句:謂當依真智分別,不當依妄想分別。無有盡相二句
:見畢竟寂滅,即一真空法界,故不盡不起。佛告天帝下,正自說前護法也。如來
滅後三句:顯佛在世時,本如說自心修行;佛滅度後,尤當弘法,使大眾奉行。守
護法城句:自述前受記也。蓋謂以真如三昧守護佛道正法之城,且能使人人信解、
受持、讀誦佛經,即為真能守護佛法,非必謂置法而守藏也。時王子月蓋下,自述
前出家也。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句下,自述前度生也。時王寶蓋下,自
述前眷屬也。賢劫,為現在劫名。此劫中,釋迦牟尼為第四佛,迦羅鳩孫馱為第一
佛名。一大劫中有二十小劫,皆有成、住、壞、空四相。成、壞、空三劫中,皆無
人類。過去劫亦名莊嚴劫。月蓋比丘則我身是二句,自述前身也。佛本具足三明、

六通,舉揭過去生中本身實事,歷歷說明,不過弘宣佛說如實修行,便起佛種性、
究竟成佛之本旨。藉以開示、接引無邊無數眾生,證知我輩凡夫亦當自勉,疾起直
追,勇猛精進;視三界難安,如同火宅,一息不來,便為隔世,生死事大,如救頭
然,彼岸非遙,頃刻便到,蓮花骨肉,自結宗盟,決不唐捐之意。諸君讀至此處,
安能不感激涕零,圖報佛恩也哉!
丙四 結成法供養義
『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
帝!當以法之供養於佛』。
釋  如文可知。

乙二 囑累品
囑累品第十四
釋  釋尊以此經法功德,乃為無量儯傩藜芰钅祥惛√嵋磺斜娚墒俏

入佛之知見,故舉以付囑之慈氏。累其廣宣流布於此人間,及如何信解修行之方法
。慈氏次釋尊當成佛,正猶大富長者以其財產及其事業,囑累於宗子也。次又囑累
阿難,令之記持結集,故名囑累。
紀  此品、釋迦佛以三阿僧祇所修之不可思議神拢Φ轮ǎ瑢8绹陟稄浝掌
薩,以累其弘通流布也。其所以專囑累彌勒者,以彌勒次釋迦佛遺化之後,當即來
此世界成佛故也。
丙一 釋尊囑言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儯⑸o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法,付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
,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
、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
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彌

勒當知!菩薩有二相,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
入。若好雜句文事飾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
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彌勒!復有二法
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
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
,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有此二法,當知是新學菩薩,為自毀傷,
不能於深法中眨湫摹浝眨陀卸ǎ兴_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
法忍。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別。是
為二法』。
釋  此閻浮提濁惡世中,猶如淤泥,能生蓮華;聞此大乘經法,即成清淨佛種
。有樂大乘法者,若不聞如是等經法,則不能發佛菩提心而成善利。故廣宣流布,
隨所應得而為廣說。依此可見佛說此經之意,正是令濁世中眾人起發大菩提心,紹

隆佛種,不祇是當時斥小、彈偏也,此中所說菩薩三種二相,有三種新學菩薩相。
第五種以所曾學、輕慢新學者不令聞解深義。第六種取相分別而執著成病,知見自
高,橫生法礙。此皆雖遭遇此大乘法寶,不獲善利,反因之而墮大地獄者也。唯第
二種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若入其中聞已心淨,護持解說、如說修
行,斯成善利。亦以見其夙殖德本、久修善根,故能信受於此。反是者、皆根行
薄,福慧微劣,猶盲人無所堪受日月光明之益耳。於此釋尊親口囑言,遇斯經者,
應自迴心體察以自研磨。學彌勒之遠離斯惡,信奉宣揚,斯乃為不辜釋尊大悲深恩
也。有好心向佛法之人,於此當深覺悟,勿以世間惡濁狹劣之見,迷自铡幸
切要!
紀  此章、廣宜流布於閻浮提句:因此閻浮提人,功德與過失均不可限量。他
洲人多清淨不能發心,故專說閻浮提也。名新學者句:就聞位說;其實一念迴光,
便同本德,故不可輕慢視之。

丙二 慈氏承旨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
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世尊!若後末世
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佛言:『善哉!善哉!彌
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
釋  如文可知。
紀  此章、知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句:慈氏直下承當,謂當來成佛時,能如
釋迦之慈悲攝受,加被於一切眾生也。
丙三 菩薩弘布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法,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

丙四 天王護持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
,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
求得其便者』。
紀  此章、諸官屬,指天王所部屬之八部天神、地祇等。百由旬,約華里,在三
千里外。
丙五 別結經名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阿難言:『唯!我已受持要者。世
尊!當何名斯經』?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如是受持』。
釋  此獨告阿難者,以阿難為將來結集經典之人故也。而阿難請問經名者,亦
正以將來結集時可安名耳,此為別結此一經者。

紀  此章、於講義外有應說者:如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二句:顯非
是佛所說者,以明各有因緣,釋尊不掠維摩詰之美也。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二句
:顯維摩詰既能說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經我印可,汝等不應以非佛所說而不受持
,亦應如法受持也。
丙六 通結信奉
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
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釋  此為各經終結處之通式,亦等於經前之通序。以見當時有此大眾共同聞說
歡喜、信受奉行,足堪傳信來葉,垂之無窮。
紀  此章、與前通序分中六種成就,文字上只少時與處二者。其實、時猶是時
,處猶是處,更推知主猶是主,眾猶是眾,聞猶是聞。
無離於文言,說有解脫相。願以此紀聞,迴向真如海。

貫  攝
釋  上來釋維摩詰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竟,茲更條貫全經義例於下:
一、經分別 按佛經有理經、行經、果經之別。通而言之,每經各有理、行、
果經三分。即如此經,第一佛國品是理經,從第二方便品以至第十一菩薩行品是行
經,見阿■佛品、法供養品及囑累品是果經。理經、乃說之為教本者也,行經、乃
示之於實邸咭玻洝⒛俗C顯而成就圓滿者也。大小諸乘各得有理、行、果三經
。從其偏勝主重之點而特別之,於大乘諸經中,如摩訶般若、解深密、楞伽等經,
是理經也。如妙法蓮華、佛地、分別佛功德、小阿彌陀等經,是果經也。若佛華嚴
──亦得是果經──大佛頂首楞嚴等經,是行經也。果經於立願行為最有力,理經
於開信解為最有力,行經則以轉理成事、從因致果為最有力。此經蓋與佛華嚴等同
類。乃行經也。從其特點而更別之,則此經乃行經中專從化他以修取淨佛國土者也

。斯義於經文中,已處處顯示之。但就佛於此經所標睿坑^之,便可知矣。此經佛
國品,佛因寶積之問說淨佛國行,果上所指佛國乃是枺綗o動如來妙喜世界。乃既
不名佛說寶積所問淨佛國土行經,亦復不名佛說無動佛妙喜世界功德經,而就實行
修取淨佛國之維摩詰及其所現不思議事立名,則此經主要之特點,固不得不謂其在
行,尤不得不謂其在於化他修取淨佛國之行也。將欲稟修淨佛國行,須先有理教以
成其信解,故有佛國一品。推此理教之所由起,故有序分。既稟理教,當現觀乎惡
濁眾生世間而求淨善佛國之果,以確立無上正遍覺知之意志,此方便一品之所由來
也。既立無上正遍覺知之志,當先發明本真如性,已蕩凡情,應空拢猓环ú坏
,乃證法性,故有弟子、菩薩二品。既證真如法性,乃見恆沙眾生煩惱體本空寂,
恆沙佛法功德性自圓成,轉成佛國依正、主伴不二之事,遂有室中六品。上求行滿
,自利功圓,則當下化而廣利他,故既同歸佛地,盡而不盡,寄之世界無邊、眾生
無盡,乃有菩薩行品。窮未來際行菩薩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本修淨佛國因,

當證淨佛國果,取淨佛國饒益眾生,故有見阿■佛國品。至此、理顯行成,行成果
滿,唯是一乘佛國因果不可思議解脫之法,實為諸佛圓滿菩提成就眾生之本。勸發
能信解、受持、讀誦、講說者,則為供養盡十方三世際一切如來;且顯此經修取淨
佛國之法,須補處菩薩乃能擔荷,故殿以法供養、囑累二品。此經十四品皆淨佛國
行,大章如是。
二、時分別 有世俗時,有勝義時。從世俗時觀之:釋尊說法四十九年,此經
說在何時,殊難定說。要之、當已經說法一二十年後乃說耳。就此經文察之,蓋非
一時之說。寶積獻蓋,佛說取淨佛國之行,此為一時。維摩詰彈訶諸弟子及諸菩薩
,此所歷時應有先後,行布非一,又為一時。維摩詰示疾至結成此經,唯在一日之
間,又為一時。從勝義時言之:真勝義時,一時即一切時,一切時即一時,窮三世
際,三世性如。就佛教義分別言之:則分有時、空時、及中道時,就本經分別之:
佛國品及方便品為有時,弟子品及菩薩品為空時,文殊師利問疾品以去皆為中道時

。就諸經分別之:小乘諸經屬於有時,般若諸經屬於空時,此經與佛華嚴、妙法蓮
華諸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