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地区,一部派,在佛教的开展中,从佛弟子心中表达出来,成为圣典,代表了这一地区,一部派,时代佛教的共同意识。不过在另一地区,另一部派,或不受重视而已。总之,早期集成的「三藏」圣典以外,部派佛教的圣典,一直在不断的成立而传诵出来。
注【102…001】『十诵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二0上)。
注【102…002】『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大正二九·三三0中──下)。
注【102…003】『大智度论』卷二(大正二五·六七上)。
注【102…004】『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注【102…005】『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三上)。
注【102…006】『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五下──三六七上)。
注【102…007】『别译杂阿含经』卷八(大正二·四三一上)。
注【102…008】『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九上)。 'P876'
注【102…009】『瑜伽师地论』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四上)。
注【102…010】『成唯识论』卷五(大正三一·二四下)。
注【102…011】『入大乘论』卷上(大正三二·三九中)。
注【102…012】『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大正四九·一四中)。
注【102…013】『入大乘论』卷下(大正三二·四六上)。
第三节 一切圣典概观
原始佛教圣典──经与律,与一般公认的「三藏」,在声闻弟子的传授宏通中,并非圣典的全部,而只是初期集成传诵的,圣典集成史的一大段落。佛教圣典的原始部分,有时、有地、有人、有事,充满现实感。离佛的时代渐远,圣典的现实性渐淡,而理想的成分渐浓。佛法的开展,在印度文化的领域中,有印度宗教的特性。以佛法来说,是具体的,活跃的,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适应中,进行觉化,净化大业的宗教。卓越的圣者们,经内心的体证而流露出来,集成定形文句而传诵於佛教界,就是圣典。佛教每一阶段的圣典,都是代表著时代佛教,成为时代佛教的指导方针。佛教圣典,不是别的,是佛法在活跃的进行中,适应人类,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时代佛教的遗迹。 'P877'
原始佛教圣典,是佛法进展中的一大段落,以後又怎样呢!在适应广大人心的机宜中,又不断的传诵出圣典。不过,佛法的化导世间,是有原则的;虽多姿多采,而有一贯方针的。试论佛教圣典开展中,每一阶段的特性,也可说是一种教判,一种史观。
「佛法」,佛陀初期的教化,是正法中心的。到後来,为了「依法摄僧」,而逐渐成立僧伽制度(律),而树立「导之以法,齐之以律」的佛法。继承这一趋势而开展的原始佛教,法与律并重。等到部派分立,上座们有了偏重律制的倾向。律──毗尼「是世间中实」(1),有时地的适应性。时代变了,区域文化也不同了,为律制所局限的佛法,难以适应,而有偏重形迹,忽视根本的情况。一分重法者,适应佛教的时代要求,而展开了正法中心,复归於佛陀的运动∶这就是「大乘佛法」。原始佛教传下来的经与律的数量,约为四与一之比。而「大乘佛法」中,部类庞大,可说没有律部。即使附带的有一部分,与大乘的「契经」,不成比例,百分不及一,千分也不及一。「大乘佛法」是重法的,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从佛陀化世的根本原则说,这都是各得佛法的一体。
以「法」来说,原始结集只是「四部阿含」,而这又源於「相应阿含」。「相应阿含」的根本,是「修多罗」,甚深法义的结晶。通过一般民间的神教意识,成立「只夜」。分别抉择「修多罗」与「只夜」的「弟子所说」,普化社会的「如来所说」,就是「记说」。这三部的总合, 'P878' 称为「相应阿含」。依这三部分而开展集成的,为「中」、「长」、「增一」,共为「四部」。依古人的传承解说∶以「修多罗」根本部分为主的『相应部』,是「显扬真义」──「第一义悉檀」。以分别抉择为主的「中部」,是「破斥犹疑」──「对治悉檀」。以教化弟子启发世出世善的,是「满足希求」──「为人(生善)悉檀」。以佛陀超越天魔梵为主的,是「吉祥悦意」──「世间悉檀」。这是佛法适应世间,化导世间的四大宗趣,也是学者所能得的,或浅或深的四类利益。佛法的四大宗趣,从「四部」圣典的特性中表现出来。
「佛法」──「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次第开展,又次第有「大乘佛法」、「秘密大乘佛法」的流行。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每一阶段圣典的特色,是∶一、以『相应部』为主的「四部阿含」,是「佛法」的「第一义悉檀」。无边的甚深法义,都从此根源而流衍出来。二、「大乘佛法」初期的「大乘空相应教」,以遣除一切情执,契入无我空性为主,重在「对治悉檀」。三、「大乘佛法」後期,为真常不空的如来藏(佛性)教,点出众生心自性清净,而为生善解脱成佛的本因,重在为人生善悉檀(心性本净,见於『增支部』)。接著,「秘密大乘佛教」流行,「劣慧诸众生,以痴爱自蔽,唯依於有著┅┅为度彼等故,随顺说是法」 (2)。这是重在「世间悉檀」。佛法一切圣典的集成,只是四大宗趣的重点开展。在不同适应的底里,直接於佛陀自证的真实。佛教圣典的不断传出,一直就是这样的。所以佛教圣典,不应该 'P879' 有真伪问题,而只是了义与不了义,方便与真实的问题。
南本『大般涅盘经』,有一譬喻,如卷九(大正一二·六六三上)说∶
「如牧牛女,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卖与馀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近城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诣市卖之。┅┅取已还家,煮用作糜,无复乳味,虽无乳味,於苦味中犹胜千倍」。
活用这一譬喻,来说明佛法的长期流传,集成不同圣典,倒是非常适合的。佛法,如牛乳一样。为了多多利益众生,不能不求适应,不能没有方便,如想多卖几个钱,而加上水一样。这样的不断适应,不断的安立方便,四阶段的集成圣典,如四度加水去卖一样。终於佛法的真味淡了,印度的佛教也不见了!虽然这样,佛法的「世间悉檀」,还是胜於世间的神教,因为这还有倾向於解脱的成分。佛法在流传中,一直不断的集成圣典,一切都是适应众生的佛法。
注【103…001】『大智度论』卷二(大正二五·六六上)。
注【103…002】『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一(大正一八·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