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毗陀罗」∶现存巴利藏,作vedalla,这是赤铜 部Ta^mras/a^t!i^ya的传说。然同部别派的无畏山寺派Abhayagiriva^sin,所传的『解脱道论』,却作「毗佛略」(2);与同系的化地部Mahi^s/a^saka、法藏部 Dharmaguptaka,都是一样的。「毗陀罗」一词,在这一系统中,没有成为公认的名称。『大智度论』作「为头离」(3),显为vedalla的音译。然在「十二分教」的解说中,又义译为「广经」。对於这一分教,『大智度论』是双传二说的,与「本事」(如是语、出因缘)一样。
『增支部』 「五集」(南传一九·一四七)说∶ 'P574' 「彼等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论阿毗达磨论、毗陀罗论,陷於黑法」。
毗陀罗论Vedallakatha^,与阿毗达磨论abhidhammakatha^,同为古代的法论之一。而『中部』有『毗陀罗大经』、『毗陀罗小经』,可为「九分教」中,「毗陀罗」的有力文证。觉音Buddhaghos!a在『一切善见律注序』(南传六五·三八),以「毗陀罗」为∶
「毗陀罗小经、毗陀罗大经、正见、帝释所问、诸行分散、满月大经∶凡从问而得喜悦与满足者,知是毗陀罗」。
「毗陀罗」,或译为「有明」。这六部经的内容,曾於『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有所论列(4),今再略为说明∶1。『毗陀罗小经』∶推定为『中部』(四四)的Cu^l!avedalla ;与『中阿含』(卷五八)的『法乐比丘尼经』同本。2。『毗陀罗大经』∶推定为『中部』(四三)的Maha^vedalla;与『中阿含』(卷五八)的『大拘 罗经』同本。3。『正见』∶推定为『中部』(九)的Samma^dit!t!hi;与『中阿含』(卷七)的『大拘 罗经』,及『杂阿含』(卷一四)的三四四经(大正藏编号)同本。4。『帝释所问』∶推定为『长部』(二一)的Sakkapan~ha ;与『长阿含』(卷一0)的『释提桓因问经』,及『中阿含』(卷三三)的『释问经』同本。5。『诸行分散』,原文为San%kha^rubha^janiya,似乎与『中部』(一二0)的Sam%kha^ruppatti 相近,但性质不合。另推定为『相应部』「质多相应」的Ka^mabhu^(2);与『杂阿 'P575' 含』(卷二一)的五六八经同本。6。『满月大经』∶推定为『中部』(一0九)的Maha^pun!n!ama ;又与『相应部』「蕴相应」的Pun!n!ama^,『杂阿含』(卷二)的五八经同本。这六部经的内容,都是法义问答集。每一部经,包含多种问题,也就是一再问答。在一问一答间,问者表示领解了对方的意见,欢喜赞叹,然後再提出问题,请求解答。所以这不但是问答集,而在一问一答间,形成一特殊的体裁。如以这类体裁为「毗陀罗」,那末与『中阿含』(卷四九)『说智经』同本的,『中部』(一一二)的Chabbisobhana…suttam!(『六净经』),也属於这一分了。
问答而随以满足、欢喜、赞叹,本是多数经典的共通形式。如结合多种问答,因而形成每答必赞的形式,自然会如「如是语」一样的独成一格。但如普遍的应用,成为多数经典的一定形式,就不免有冗长烦重的感觉了。上面所引的,如『毗陀罗小经』、『毗陀罗大经』、『满月大经』,虽汉译具足每答必赞的一定形式,而巴利圣典,仅於第一问答,保存这一形式,而其馀的从略。又『正见经』,『相应部』『迦摩(2)经』,每一问答,必有定形的领解赞叹,而汉译(『杂阿含』)却完全没有。如失去了领解赞叹的一定文句,就与一般的问答,没有差别。我以为,这是与『如是语』一样的。序说与结说的一定文句,不免烦重乏味,终於从「三集」的第四品起,一定的文句,仅保存每品的初後──二经,而其馀的略去了。每答必赞的那种形式的经典,可能被称为「毗陀罗」,而「毗陀罗」是不能满足於这种形式的。正如『如是语』(但『如是语 'P576' 』的特性多,较易保持)一样,或者从内容的特性,而作不同的解说。
再说「方广」∶vaipulya,音译为毗佛略、毗富罗等;义译为广、方广、方等、方正。这是铜 部大寺派Maha^viha^ra…va^sina^h!以外,全体佛教所公认的名称。「方广」的内容,大乘经(如『大般涅盘经』),论(如『大智度论』、『入大乘论』、瑜伽系诸论),都指「方广」为大乘经。声闻学者中,!6虎尊者Pa^rs/va以为∶「此中般若说名方广,事用大故」(5)。众贤Sam!ghabhadra也传说∶「有说∶此广辩大菩提资粮」(6)。在佛教的开展中,「方广」属於大乘,是一项有力的倾向。然部派所传的早期意义,应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大正二七 ·六六0上)所说∶
「方广云何?谓诸经中,广说种种甚深法义,如五三经、梵网、幻网、五蕴、六处、大因缘等」。
『大毗婆沙论』,列举六种经,而定义为∶「广说种种甚深法义」。「方广」(Vaipulya )从形容词vipula而来,有大量、广量的意思。「方广」不仅是文句的广说(一定是长篇的),而更是义理的甚深,这是文广义深的契经。『成实论』但泛明「广说」(7)。『顺正理论』举三义,如卷四四(大正二九·五九五上)说∶
「言方广者,谓以正理广辩诸法,以一切法性相众多,非广言词不能辩故(广说义)。亦 'P577' 名广破,由此广言,能破极坚无智暗故。或名无比,由此广言,理趣幽博,馀无比故」。
在「广言」中,表显了义理的幽博,破无知的妙用(与!6虎尊者所说,「般若事用大故」的意义相近)。『大毗婆沙论』所举的六经,可与『十诵律』的「多识多知大经」──十八种(8),『根有律』所诵「大经」(9),同属於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传说相对比∶
图片
[十诵律] [大毗婆沙论] [根有律]
l波罗!9脍提伽(清净经)
2波罗!9脍大尼
l小空
2大空经
3般 提利剑 l五三经 3增五增三经
4摩那 蓝 3幻网 4幻网经
5婆罗小 蓝 2梵网
11摩呵尼陀那波梨夜耶 6大因缘
12频波!9脍罗时伽摩南 5影胜王迎佛经
13般 优波陀那肝提伽 4五蕴
'P578'
14沙陀耶多尼 5六处
15尼陀那散犹乞多
6胜幡经
『十诵律』的十八经,前七经属『长阿含』,次五经属『中阿含』,再次三经属『杂阿含』,末後三经属「杂藏」。与『十诵律』的「大经」相当的,『四分律』作∶「诵六十种经,如梵动经」(10)。在古代,有这麽多的大经,而被推为「方广」经的,也就在这里面。1。『五三经』∶ 推定为与『十诵律』的『般 提利剑』Pan~catraya,『中部』(一0二)的Pan~catraya相当。『根有律』作「增五增三」,似乎是译者错了,误以为是『增壹阿含』的「增五」与「增三」。汉译(属於说一切有部)的『中阿含』,没有『五三经』。从性质的近於『梵网』,而又与『梵网』次第相连,可断言为∶说一切有部的『五三经』,是编入『长阿含』的。『五三经』,先总举有关於未来的妄说──死後有想、死後无想、死後非有想非无想、死後断灭、现法涅盘 ──五说;又综合为∶死後存在(即前三说)、死後断灭、现法涅盘──三说(「五三」以此得名),而加以一一的解说。次列举有关於过去的妄说──我及世界常无常等、有边无边等、一想异想等、苦乐等(十六说)。然後约次第定的进修,超越种种妄执,而达於最高的解脱。这是条理当时世间的种种异执,而显示佛法为更高的殊胜。 'P579'
2。『梵网』∶与『长部』(一)的『梵网经』,『长阿含』(卷一四)的『梵动经』相当。『十诵律』作『波罗小 蓝』,「小」为「门」字草书的讹写,原语应为「波罗门 蓝」 Brahmaja^la。初明一般人但见佛法僧的琐细卑近事项──戒,而或赞或毁,这是不足以赞毁佛法的。所以在叙述卑近的戒法後,广明如来自证的甚深微妙法(「大法光明」)。这就是超越世间,有关过去的十八妄说,有关未来的四十四妄说──六十二异见,而得真实的寂灭。网罗当时的一切异见,而显示佛法的深妙──智证寂灭,与『五三经』意趣相同,而条理与说明,更为精确! 3。『幻网』∶『十诵律』作「摩那 蓝」,「那」为「耶」字的误写。摩耶 蓝Ma^ya^ja^la ,义译为「幻网」(旧注作「化经」)。就可知的『幻网经』说而论,在现有的汉译圣典中,没有与之相同的(藏译中有)。这是说一切有部所传诵的,也应该属於『长阿含经』。『成实论』引『幻网经』说∶「有幻幻事」(11)。在缘无可知,与缘无不能知的论辩中,引到这部经。『顺正理论』也为此同一问题,而一再的引述(12)。引述较详的,如『成唯识宝生论』卷四(大正三一 ·九一下)说∶
「於彼幻网经中┅┅即此眼识所知之色,不见实有及以定住,但於妄情起邪分别,作决定解而生言论∶唯斯是实,馀义成非。┅┅多闻圣弟子应如是学∶我观过去未来现在眼识,观彼所缘诸色,然於彼处,无有常定,无妄、无异,实事可得;或如所有,或无倒性,悉 'P580' 皆非有。唯除圣者出过世间,斯成真实」。
『顺正理论』卷四(大正二九·三五0下),引文而与此相同的,有∶
「佛告多闻诸圣弟子,汝等今者应如是学∶诸有过去未来现在眼所识色,此中都无常性、恒性,广说乃至无颠倒性,出世圣谛,皆是虚伪妄失之法」。
「唯斯是实,馀义成非」(古译「馀皆虚妄」),是世间种种异说的偏执。予以破斥,而结归於出世间的真实。与『五三』、『梵网』的意趣相合。偏执与异说,从认识的错乱而来。所缘的境界,犹如幻事,是有惑乱性的。非实有,非常定,而以为是实、是定,这才「於妄境而起邪分别,作决定解」,起种种异执了。就仅有的文证而论,『幻网经』的意趣,与『五三』、『梵网』一样,而说理更为明确!『五三经』与『梵网经』,都是略举论题,而後广(分别)说的。
4。『五蕴』,5。『六处』,6。『大因缘」∶蕴、处、因缘的次第,合於『十诵律』说。如『般 优波陀那肝提伽』Pan~cupa^da^nakkandha^,义译为五取蕴。旧注作「五受阴却」,「却」是讹写,应为「五受阴部」。『沙陀耶多尼』s!ad!…a^yatana,义译为「六处」,旧注作「六情部」。『尼陀那散犹乞多』Nida^na…sam%yutta,义译为「因缘相应」。旧注作「同界部」,「同」是「因」的讹写。这三者的次第,显然是『杂阿含经』(『相应部』)的「五阴诵」(「蕴相应」),「六入诵」(「六处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