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
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卷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
属性:黄柏(二分) 干姜(三分)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 泽泻 人参(以上各五分) 白术 炒
曲(以上各一钱) 半夏(汤洗七次) 大麦 面 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上件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食前。此头痛苦甚,
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
,独不为风所动也。黄 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甘温,
除湿补中益气;泽、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
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躁也。
卷下
人参芍药汤
属性:麦门冬(二分) 当归身 人参(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药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五
上件 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既愈。继而冬
居旷室,卧热炕,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人久虚弱,附脐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
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
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
口。因思仲景太阳伤寒一证,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
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卷下
麻黄人参芍药汤
属性: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 麦门冬(以上各三分) 桂枝(以补表虚) 当归身(和
血养血,各五分) 麻黄(去其外寒) 炙甘草(补其脾)
白芍药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二
上件 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
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
卷下
升阳散火汤
属性: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
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升麻 葛根 独活 白芍药 羌活 人参(以
上各五钱) 柴胡(八钱)
上件 咀。每服秤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忌寒凉之物,及
卷下
安胃汤
属性: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心中虚,风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痿痹之证,当先除其汗, 悍之气,按而收之。
黄连(拣净,去须) 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
麻梢(二分)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远。忌湿面、酒、
五辛、大料物之类。
卷下
清胃散
属性: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热,发大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
也。喜寒恶热,此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
真生地黄 当归身(以上各三分) 牡丹皮(半钱) 黄连(拣净,六分,如黄连不好,更加二分
;如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卷下
清阳汤
属性:治口 ,颊腮急紧,胃中火盛,必汗不止而小便数也。
红花 酒黄柏 桂枝(以上各一分) 生甘草 苏木(以上各五分) 炙甘草(一钱) 葛根(一钱五
分) 当归身 升麻 黄 (以上各二钱)
上件 咀。都作一服,酒三大盏,煎至一盏二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讫,
以火熨摩紧结处而愈。夫口 筋急者,是筋脉血络中大寒,此药以代燔针劫刺破血以去
其凝结,内则泄冲脉之火炽。
卷下
胃风汤
属性: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 ,胃中有风,独面肿。
蔓荆子(一分) 干生姜(二分) 草豆蔻 黄柏 羌活 柴胡 本(以上各三分) 麻黄(五分,
不去节) 当归身 苍术 葛根(以上各一钱) 香白芷(一钱二分) 炙甘草(一钱五分) 升麻(二钱
枣(四枚)
上件锉如麻豆大。分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后。
卷下
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属性: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
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
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
也,其为湿审矣。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内经》曰∶气虚则外寒,虽见热中,蒸蒸为
汗,终传大寒。知始为热中,表虚亡阳,不任外寒,终传寒中,多成痹寒矣。色以候天,脉
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故以脉气候之,皆有形无形可见者也。
卷下
调卫汤
属性:治湿胜自汗,补卫气虚弱,表虚不任外寒。
苏木 红花(以上各一分) 猪苓(二分) 麦门冬(三分) 生地黄(三分) 半夏(汤洗七次) 生黄
芩生甘草 当归梢(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麻黄根 黄 (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七枚)
上 咀,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中风证必自汗
,汗多不得重发汗,故禁麻黄而用根节也。
卷下
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属性: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大肠,故寒凉以救之。
燥金受湿热之邪,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不能动
,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清燥汤主之。
卷下
清燥汤
属性:黄连(去须) 酒黄柏 柴胡(以上各一分)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炙甘草 猪苓 曲
(以上各二分) 人参 白茯苓
上 咀,如麻豆大。每服半两,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卷下
助阳和血补气汤
属性:治眼发后,上热壅,白睛红,多眵泪,无疼痛而瘾涩难开。此服苦寒药太过,而真气不
能通九窍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阳和血补气。
香白芷(二分) 蔓荆子(三分) 炙甘草 当归身(酒洗) 柴胡(以上各五分) 升麻 防风(以
上各七分) 黄 (一钱)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避风处睡,忌风
寒及食冷物。
卷下
升阳汤
属性:治大便一日三四次,溏而不多,有时泄泻,腹中鸣,小便黄。
柴胡 益智仁 当归身 橘皮(以上各三分) 升麻(六分) 甘草(二钱) 黄 (三钱) 红花(少许
上 咀。分作二服,每服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
卷下
升阳除湿汤
属性: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甘草 大麦 面(如胃寒腹鸣者加) 陈皮 猪苓(以上各三分) 泽泻 益智仁 半夏
防风 神曲 升麻 柴胡 羌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服。
卷下
益胃汤
属性: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惰,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肠鸣,大便微溏黄
色,身体昏闷,口干不喜食冷。
黄 甘草 半夏(以上各二分) 黄芩 柴胡 人参 益智仁 白术(以上各三分) 当归梢
陈皮 升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五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前。忌饮食失节、生
冷、硬物、酒、湿面。
卷下
生姜和中汤
属性:治食不下,口干虚渴,四肢困倦。
生甘草 炙甘草(以上各一分) 酒黄芩 柴胡 橘皮(以上各二分) 升麻(三分) 人参 葛根
本 白术(以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苍术(一钱) 生黄芩(二钱)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劈开,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
服之,食前。
卷下
强胃汤
属性:治因饮食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口淡无味,遇夏虽热而恶寒,常如饱,不喜食
冷物。
黄柏 甘草(以上各五分) 升麻 柴胡 当归身 陈皮(以上各一钱) 生姜 曲(以上各一钱
五分) 草豆蔻(二钱) 半夏 人参(以上各三钱) 黄 (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卷下
温胃汤
属性:专治服寒药多,致脾胃虚弱,胃脘痛。
人参 甘草 益智仁 缩砂仁 浓朴(以上各二分) 白豆蔻 干生姜 泽泻 姜黄(以上各
三分) 黄 陈皮(以上各七分)
上件为极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温服,食前。
卷下
和中丸
属性:人参 干生姜 橘红(以上各一钱) 干木瓜(二钱) 炙甘草(三钱)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不进饮食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食前服。
卷下
藿香安胃散
属性: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参(以上各二钱五分) 橘红(五钱)
上件四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生姜一片,同煎至七分,和渣冷服,食前
卷下
异功散
属性:治脾胃虚冷,腹鸣,腹痛,自利,不思饮食。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橘皮(以上各五分)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二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食前。先用数服,以正其气。
卷下
饮食伤脾论
属性:《四十九难》曰∶饮食劳倦则伤脾。又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 为痔。夫脾
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倦困,心腹
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或为飧泄,或为肠 ,此胃伤脾亦伤明矣。大抵伤饮伤食,其
治不同。伤饮者,无形之气也。宜发汗,利小便,以导其湿。伤食者,有形之物也。轻则消
化,或损其谷,此最为妙也,重则方可吐下。今立数方,区分类析,以列于后。
卷下
五苓散
属性:治烦渴饮水过多,或水入即吐,心中淡淡,停湿在内,小便不利。
桂(一两) 茯苓 猪苓 白术(以上各一两五钱) 泽泻(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汤调服,不拘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如瘀热在里
,身发黄胆,浓煎茵陈汤调下,食前服之。如疸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
卷下
论饮酒过伤
属性: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
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症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
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以伤元气,
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此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