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彼其比丘(Sa kho so bhikkhubalo)下之贤者时,“彼其,诸比丘!贤者……”即为(Sa kho so;bhikkhatve;pandito…)
18 四隅云云 次经,于此一句,作为偈形。
19 轭yugani中阿含为“小轻木板。”
2O 敌王patirajano于长含十八等作为“小王。”
21 想是公唱 于原本虽有akkhahatam manne同D。II。P。174之文中,有akkhatam manne(prociaimed methink)而从之。暂如此译之,因右之长部译者Rhys Davids夫妻以译为〃Remained fixed on on the open…terrace”
22 以应咨问(anusasissami)“忠言”之意。
23 有等熟力(samavepakinya samannagato)同后善消化之意。
24 善消化力(gahaniya samannagato)gahani=the〃seizer〃a supposed organ of the body dealing with digestion and gestation。集异门足论、十三、五胜支之三…“少疾无病而成等熟腹…”
25 五种连pancavidhabandhana译为“五重组”亦可。
26 彼 原本虽缺so,今依别本补之。
第四品 分别品
1 一夜贤者(Bhaddekaratta)于汉译(阿难说经、温泉林天经、释中禅室尊经)音译为跋地罗帝。完全努力于现在之生活,于现在而言者,如修行哲人等应为之心。下第百三十四之相当经之尊上经(大正藏、七七)记为贤善偈。
2 亲eva想是(实)。
3 有 于别本ahosi为(有)似关于已经过去之机会而作。
4 无踌躇(agarukaritva)“于世尊、或于我等,无特别表示敬意,”或“不想为打搅”等意。
5 敢 想是yavatako ahosi
6 一向(ekansena)全面的、全称之意,总之,部分的之反对。
7 行upavicara译为与伺察同字。玄奘译为近行参照(集异足论十五等。)
8 见(samanupassato)普偏,且善观察之意,玄奘屡次译为“等随观见。”
9 而tveva,盖,此字是(tu eva)now;but;indeed;however等之意,“诸色等不唯我等日常之认识。”应有此程度之意?
10 不彼作性(atammayata);tammayata是渴爱(tanha)。故不彼作性者,即无渴爱。
11 智心 原本于作anna…cittam照对上来之同文,读为anna…cittam。
12 有也 于前之一三三、大迦旃延一夜贤者经之相应文中,作为现在(hoti)。
13 不介意(agarukaritva)参照前注4。
14 取而不住 于原本有cittam pariyadaya titthanti照上之同文,要加上na读之。
15 非义苦(anatthadukkham),此意思虽无不通,若其他相应此文,不能不是“不持利益”(anatthasamhitam)之误。
16 声(sara)或调。
17 同一物 以tad eva译之。
18 仰为师(uddissa)=ger。of uddisati=to declare;to pointout。)的信仰 今认为saddha(信仰)之具格译之,但亦可看为动词saddahati之gerund(信仰)佛音见如后者。
20 其处云云之上下,想不要括抓,但原本有之即暂照原来。
21 想欢喜 以mannussava看为manna=thinking;ussava=merrymaking读之。
22 舍(caga)亦译为施。
23 水界 原本逸脱。今以顺理补之
24 眼识 于原本cakkuma(cakkhumant有具眼者之nom。)如其耳、鼻识,为cakkhuna之误读。
25 所执受(upadinna)玄奘译,法蕴足论,十之同文下,有“有执有受。”盖upadinna乃grasped at;laid hold of;the issue of grasping等之意。
26 妄想(mannitam)于中阿含六界经,译为自举。
27 大过云云(accayam accayato patigganhatu ayatim samvaraya)于忏悔之时,一定之型状,约言:“将来当防护,今请原谅。”之意
28 如何,(原因)yam暂以关系代名词译之。
29 我云云 若为复数者,同英语等,以王之“朕”为we
3O 对人施(patipuggalika dakkhina)对个人施之意
31 僧类施(sanghagata dakkhina)对僧伽多人相之布施。
32 两僧伽(ubhatosangha)言比丘比丘尼之两僧伽。
33 僧类施云云僧颈施乃僧伽施(众人),对人施,乃言对个人施,由此区别,应知有此教说。
34 此偈 出集异门足论八,请参照。
第六品 六处品
1 减退之终云云 原本patikkamosanam pannayati no abhikkamo“无施设减退之终局、进展之终局否?”之意思。
2 中部经典三,第九十七,陀然经参照。
3 不执受upadiyissami=I will not take hold of or cling to之意。
4 我云云 于此之前有“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之文,兹乃逸脱。
5 耳触 于原本sotasamphassam vinnanam即“耳触识”,于此想关于六触身的说明,如前之眼识,盖不用其识字,因此以下悉皆略去。
6 不举 原本之Na patibhati=does not appear or occur to(orupon);does not shine upon等怠,今如此详之。
7 宜云云 “应去”之婉曲语,究竟是“再会”之意。北传杂阿含之相应处,有“汝今宜去”。又同北传的各处言“汝今当(或、知)知时。”
8 圣ayya乃a contracted form of ariya。
9 如是(etam hoti)即“如是解”之意。
10 有坚saravant=having essence;heart or hardest part国语译为坚实等,汉译有译例,实其亦可解为果实之意,特避此,唯为“有坚。”
11 同义语(adhivacana)一般汉译谓“增语。”
12 如何(因为),当ya乃心也。
13 同云云 原本有Tena hi tvam;Nandaka;sve…ten'cva…,返复以见tena即如是译之。
14 生茂之林 原之Andhavana于汉译为安陀林。
15 昼住(divavihara)北传译为日中正受。日中过热之间,入阴凉之林中坐禅,乃比丘等之所习。
16 三之和合云云 以tinnam samgati phasso直译,即:“三之和合乃触。”
17 不可 以tam na uppajjati直译,虽可为“彼不起”,其意思:“无遭受”,暂以不可译之。
18 有pannayati=施设。
19 有 于原本有uppajjati(起),以前后之比较,乃pannayati之误。
20 损减 原本之apacayam gacchanti直译为“趣不积集。”
21 双结 原本之yuganandha注有“物同一刹那相结合”ckak…khanikayuganandha且衍为:“盖此等,于一刹那有一止,他刹那有观。如是成为异刹那者。而说明圣道同为一刹那。”
22 等不等(samavisama)于杂阿含作为所行非法行、所行疏涩行。Lord Chalmers:walk sometimesrighteously but sometimes unrighteously。
23 诸贤!(Bhonto)此字有主格和呼格之两用,今为后者。
24 随行Anavaya=accordance;conclusion;&c;Lord Chalmers:result今暂依荻原博士之梵汉辞典中之译字。
25 “诸长老”次句云“诸尊者”其原皆是Ayasmanto,一为俗人乃至异学,一为佛教出家者,故如是别译之。
26 实(tatha hi),或“因为”亦可。
27 修习patisevanti=They pursue;follow;practis or indulge in.
28 如是(tattha),或作“其时”“于此”二者皆可。
29 虽再看disva disva,以下同。
30 “一之”ahhattha=differently;in other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