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笑话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笑话三-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处世,也应改正错误,不要再像烟管一样。” 那人问指的是什么,李璇答道: “烟管是个最势力的东西。用得着它时,它便浑身火热; 用不着它时,顷刻间就变得冰冷。” 那人大笑起来,惭愧地离去了。 ——清·袁枚《子不语》 
王爷卖砖
清朝北京城中有户有钱人家,想买砖造围墙。有某甲听说后来对这家主人说:“某王爷 门外的墙现在正想拆旧砖换新砖,你为何不把那旧砖买下来呢?”有钱人很怀疑,问道: “王爷为什么要卖砖?”某甲解释说:“不怪你这样问,我先也不相信。但我在某王爷府中 做事已经有些年头了,不说瞎话。你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和我一起到王府去,王爷出来,我 去跪请,等王爷点头答应了,你再派人去拆也不迟。” 富人认为这个办法不错,就派仆人带着丈量土地的弓尺跟某甲一同去。当时的规矩是: 若要买卖旧砖,就用弓尺量墙的长度、高度,然后按十分之八折算砖的数目。 他们到了王府门前,正赶上王爷退朝回府。某甲拦住马头跪下,用满语和王爷叽哩咕嘟 地交谈一番。王爷果然点头答应了,并用手指着门外前墙说:“你们只管量好了!”某甲就 拿了弓尺带领同去的仆人量好了墙,一起算好,共十七丈七尺长,总计要一百两银子。然后 一起回去告诉富人,富人很高兴,先付一半银子。付了之后,选好日子派家中仆人一齐去拆 墙,打算把砖运回来后再付另一半银子。 王府守门的见有人拆墙,大怒,把他们都抓起来审问。他们分辩道:“是王爷允许我们 来拆的。”守门的禀告王爷,王爷笑道: “那天跪在我马头前请命的人,自称是某家的家奴,说他主人要建造府外照墙,喜欢我 这围墙的样式,所以来请求丈量一下,以便仿照建造。我想这是小事,有何不可?所以让他 们尽管量。事情就是这样,但我并未答应要卖啊!” 富人听说后,只好亲自到王府谢罪,要求放人。白花了一半银子,某甲早已逃得不知去 向了。 ——清·袁枚《子不语》 
不信鬼
有位唐某人喜欢与人开玩笑,人称“唐笑子”。有个私塾先生不相信鬼,经常说:“阮 瞻遇到鬼的故事,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其实哪有这种事?” 唐笑子听了这话,就在夜晚往私塾先生的窗子上洒土,敲他的门,还发出“呜呜”的声 音。私塾先生害怕得要命,忙问是谁,回答说:“我是阴阳二气的精华。” 私塾先生恐怖异常,用被子蒙着头,战栗不止。找来两个弟子守护着,一直到天亮。第 二天萎靡不振,卧床不起。朋友们去探望,他还呻吟着说有鬼。后来知道是唐笑子干的,感 到很惭愧,不敢说没有鬼了。 ——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 
白日梦
杭州净慈寺有个和尚,大白天睡觉,梦见菩萨对他说:“有姓张的新贵人来了,还不快 去迎接。”醒来后,来到寺门外窥视,见有一个人靠着松树叹气。 和尚上前问道:“您是张某吗?”那人回答说:“是。”和尚赶忙相邀说:“新贵人何 不进去坐坐?”张某辞谢说:“师父不要弄错了,我是没中科举的秀才,哪里谈得上 ‘贵’?”和尚把自己做的梦告诉他,又说:“要录取并不难,我愿为您尽力。”张某说: “没有钱,怎么办?”和尚说:“我愿替您筹集,只要您当了官不要忘了我就行。” 于是,和尚让张某补上了名字,又安排好他的食宿。事情办完后,卜了一封,结果是 吉,两人更加高兴。考过后,在发榜的前一天,和尚买了酒菜庆贺,二人高高兴兴地喝了一 整夜。 第二天,和尚一早进城看榜,果然看见张某的名字排在前面!和尚十分高兴,赶紧回来 叫上张某一起去看。张某发现,榜上的人与自己姓名相同,籍贯却不一样,原来考上的是个 与张某同姓名的人。和尚和张某惊呆了,只好垂头丧气地分手,这事大概是鬼神同他们开的 一个玩笑。 ——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 
秘方
杭州吴山有个人,专卖各种神奇秘方。很多人围观,有人用三百枚铜钱买了三条秘方: 第一条是怎样发家致富;第二条是怎样饮酒不醉;第三条是怎样使身上的虱子断根。 卖方人拿起这三条秘方,层层包好,很慎重地交给买主,并告诉他:“这方法很灵,但 你千万别外传。” 买主捧回家,打开一看,第一条上写着:“勤俭。”第二条上写道:“早散。”第三条 上写着:“勤捉。”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 
庸医
东关有家姓吴的人家,媳妇偶然感到忽冷忽热,便请医生看,说是中了暑。给她治暑 气,没有治好。 换一个医生看,说是受了潮气,是风寒症。于是给她治潮气、风寒,又没能治好。 就这样,病人缠绵在床四五个月,四肢渐渐肿胀,腹部也渐渐隆起,兜肚已经裹不住 了。医生又说是气血不调,身体虚弱,便尽力滋补,肿胀还是不退。城里面稍懂点医道,读 过《灵枢》、《素问》这类医书的人,全请遍了,却都束手无策。 后来又请了专治臌症的医生,医生说这鼓胀病,被庸医耽搁了很久。便用攻的办法、泻 的办法,仍不奏效,病情依然如故。过了十多天,腹部很疼,又询问前面那位医生,回答是 “绞肠痧”。到晚上,生下一个孩子,才知道生病前就有了身孕。但被医生们又是攻、又是 补,弄得母子都不能活了。 ——清·诸联《明斋小识》 
种银子
有座寺庙里的一个和尚,性情既卑鄙又吝啬,不念佛经,不守佛门规矩,行为龌龊,叫 人望而生厌。寺庙里来了一位江西客人,经常用好酒好肉招待和尚,二人很能谈得来。 有一次,江西客偷偷地对和尚说:“我学过种银的法术,想帮助你,你干不干?”和尚 问怎样种银子,江西客解释说:“把银子埋在地下,画符念咒,七天之后,一两银子可长成 十两。” 和尚不信,就交给江西客一锭银子,让他先种种看。江西客慢慢走到大院前,口中喃喃 地念动咒语,在地上埋坑埋下了这锭银子。然后把院门锁好,嘱咐不要让人偷看。七天后, 挖开一看,果然有十锭白花花的银子。 和尚看了很高兴,一跺脚问道:“多种行吗?”江西客说:“怎么不行!母越多子就越 多,只是作法期间烧的纸钱也要多。” 和尚倾其所有,又把衣、帽、钟、铙、钹之类庙里的物品全部送进当铺典当成银子,还 嫌不够,又借来临寺的钟、铙、钱等也送到当铺当了。清晨,和尚就进城去,买回几万张纸 钱,很高兴地交给江西客拿去作法。江西客也和上次一样,埋好银子,锁好大门。 第二天中午,江西客逃走了。和尚两三天没见到他的踪影,心里发慌,连忙到埋银处挖 开一看,只有些断砖碎瓦在里面,银子一点儿也没有了。 ——清·诸联《明斋小识》 
戒赌
从前,有人在赌场上见到一位豪客,赌兴很大,意气洋洋,自称精通各种赌博秘诀。下 注一掷百万,昼夜不倦。 有人看到他的手指有一个曾截断过,看伤痕像是刀切的,就试探着问他是怎么回事。他 说: “那是我过去戒赌时剁去的!” ——清·诸联《明斋小识》 
次序相反
按一般习俗,旧时婚姻往往要双方父母有意,请媒人商议,再送定婚礼物,再喝交杯酒 举行婚礼,再入洞房。而清朝时有一个男子,和邻居家的女儿从小相亲相爱。男的父亲行 医,女的父亲在衙门里当捕快。两位父亲都知道儿女相好,觉得不合礼俗,但又无法禁止。 这对青年男女商量道: “如果正式告诉父母明媒正娶,恐怕不会顺利,不如早作打算。” 于是他们找来几个亡命之徒,乘夜晚把女的抢到男家去。男方的父亲因为没花费什么, 白得一个儿媳,也就听之任之。女方的父亲原本就时刻担心女儿大了,老不出嫁怕闹出什么 丑事,现在被人家抢走,也如释重负。但是,他觉得这样不声不响地算了面子上不好看,便 对人扬言: “某某人家太无礼,我不能这样善罢甘休。” 于是邻里就为他们撮合,商定男家准备结婚礼品,互送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两家最后 也都同意了这门亲事。 于是,这对男女结婚的过程就与古时传统礼俗的顺序正好相反:先进洞房;次举行婚 礼,喝交杯酒;再次送定婚礼物;然后请媒人商议;最后双方父母表示同意。 ——清·诸联《明斋小识》 
奎光
有个读书人功名欲望极强,天天想着科举中第做官。这一年要举行科考了,他常常从睡 梦中跳起来,口中喊道:“我中了!中了!”边喊边跑出门外,又做出报喜人向他索取赏钱 的样子。过了许久,又回到床上去,鼾然入睡。第二天想起这事,心中茫然若失,如同考试 落第了一样。 他又听人说,考中的人能看到文曲星,也就是奎星的亮光。有一天夜里,一个小偷在他 窗外点灯窥视,他正围着被坐在床上冥思苦想,看见窗外的灯火光,高兴地说: “这是奎光吗?如果是,就再亮一次!” 小偷听了他的话,又把火点亮。那人大喜,后来就放心地睡着了,一点儿也不怀疑。小 偷进屋来把他的箱子、柜子全打开,从从容容地把所有值钱的东西洗窃一空而去。 ——清·乐钧《耳食录》 
粪桶题字
有个姓庄的国子监生员,家里很有钱。花钱捐了个贡生后,家中所有的门户器皿,都用 官衔封记。新买来一个粪桶,也要写上“候选儒学”字样。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鸡蛋的别名
有个南方客人不吃鸡蛋,他头一次到北方来,住在客栈里。早晨吃饭前,客栈伙计问他 要吃什么。他先问道:“有什么好菜吗?”伙计答道:“有木樨肉。”客人便要了这个菜。 等菜端上来时,客人才发现,所谓“木樨肉”就是用他所不吃的鸡蛋做的。本想退回 去,又怕别人笑话自己见识少,只好又问伙计:“还有什么好菜?”伙计问:“摊黄菜怎么 样?” 客人说:“很好。”端上来一看,原来是煎鸡蛋。 客人只好谎称现在还不饿,对仆人说:“只怕等会儿上路后饿。”仆人说:“这样的 话,可以带些点心之类。”客人便问客栈伙计:“有没有可以带了路上吃的点心?”伙计说 有“窝果子”。客人吩附:“多拿几个来!”等拿来一看,竟是煮鸡蛋。 客人又惭愧又恼怒,只好空着肚子上路,挨了半天饿。 ——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 
龟的启发
九江有个人,靠给人相面为生,后来发了家,置办产业,成了郡中首富。一些原来的同 行都争着来拜访此人,向他打听用了什么诀窍,才获了这么大的利。 正说着,台阶下有只龟慢慢爬来。富人指着龟笑道:“这是我的老师。你们向我问计, 不如向它问计。”那些人便问缘故。富人说: “我用以处世的方法,都是从它那儿学来的。”那些人问:“相法和龟那么相符吗?” 富人回答:“不是相法与龟相符,相面的方法,最难学好,必须先向龟学习,像龟的样子才 行。”众人请求他说详细些,于是富人解释道: “我们靠相术在外游历谋生,如果不借助于有权有势的人,怎能左右逢源?某翰林,某 阁老,可以利诱其家人,结交其门下,这叫做‘靠背硬’。龟借以卫身的东西,不全在这铮 铮铁背吗? “龟进门最难,那些有权有势的大户,门坎高,一旦失误就要栽跟头。我就要先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