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笑话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笑话三-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大喝一声,恐 怕要吓破了!”说着便要离去。冯野鹤却死命拽住他不放。书生说:“我以为你很有胆力, 所以才来看一看。想不到你是空有其表,不过是个无胆懦夫而已!” 话未说完,只见屏风后飞过一个木杵,正中书生左臂。只听“当”的一声,书生变成了 一面古镜。冯野鹤拾起一看,背面有“照胆”两个篆字,这才知道是秦时古物。夫人一把夺 过来,给自己一照,只见胆大得像口缸,还蒸蒸然往上冒怒气。再照照冯野鹤,其胆只有半 个黍粒大,还直滴青水。仔细一看,原来已经碎了。 ——清·沈起凤《谐铎》 
讼师
江南人多喜欢打官司,而吴下此风最盛。有父子二人,性情贪婪狡诈,最善于为人作讼 词。 有一天,他父子梦见鬼卒把他们押到了阎罗殿。阎王手按着案台,先审问父亲,说: “士、农、工、商,各人有各人固定的职业,你为什么作讼词?” 父亲答道:“难道是我喜好打官司吗?人们拿金银、礼物来勾引我。我一拒绝他们,就 眼馋得要冒出来,不得已只好答应。” 阎王接着又审问儿子,儿子说:“这是你的过错!如果使我生来手就不灵巧,怎么能写 状词?” 阎王问:“你们用的是什么办法,能如此颠倒黑白?” 父子俩说:“这不难。比如柳下惠坐怀不乱,可以说成是强奸;管仲接受骈邑,可以说 成侵夺田产。” 阎王说:“这就把直的变成曲的了。能不能把曲的变成直的?” 二人答道:“这更不难。比如傲象杀兄长,可以说成是遵照父命;陈平盗嫂子,可以说 是因为嫂子落水他去救援。” 阎王说:“原来是这样。那你们怎能瞒过听讼的官员?” 二人回答说:“只要按一定的道理去欺骗,把假话说得合情合理就行。颜回也曾被孔子 怀疑,曾子的母亲也不能完全相信儿子。更何况坐堂审案的官员,明镜高悬的能有几个?一 推二问,多被一些细枝末节所迷惑,又被佐证所牵制。我们遇上廉洁正直的官就挟制他,遇 上残酷贪婪的官就与他结成一伙,从来没有行不通的时候。” 阎王听了大怒,命令牛头鬼挖去父亲的双眼,砍断儿子的两臂,让鬼卒押回阳间。 他俩醒来后,父子便真的像梦中经历的,父亲没了两只眼睛,儿子少了两条胳膊。这件 事传到了官府,官吏们都说他们父子既然遭了阴间的谴责,以后打官司的大概会少些。过了 几天,官府派差役前去打探。只见那些要打官司的人,手棒金银财物,在那父子俩的堂下排 成一圈等候。那父亲面向南坐在一个榻上,合着双眼,喃喃口授;他儿子则在旁边横放一个 几案,用脚趾夹着一枝笔,运写如风。差役回去报告,官吏们叹道: “就是州县长官全变成活阎王,这样的人也不可根除。真是可怕!” ——清·沈起凤《谐铎》 
捉虎与捉猫
沂州地方山势险峻,所以虎很多。地方官经常下令让猎户捕虎,可猎户往往反被老虎吃 掉。 有个叫焦奇的,是陕西人,出来投奔亲戚,没有找到亲戚的下落,流落到了沂州。此人 素有勇力,曾经挟起千佛寺前面的石鼎,跨过大雄宝殿的左脊,所以人们称他为焦石鼎。他 听说沂州山中多虎,便经常徒步进山,遇上虎便空手将虎打死,扛回来。 有一天,焦奇又进山去,遇到两只老虎带着一只小虎。焦奇精神抖擞,接连打死两只老 虎,一个肩上扛一只,还把小虎活捉回来。众人见了都很吃惊,不敢靠前,而焦奇仍谈笑自 若。有一个富家主人,钦佩焦奇的勇猛,便设宴招待他。焦奇在酒宴上,讲述自己平时捉虎 的情形,听的人都吓得变了脸色。而焦奇便更加夸大其词,一边讲一边比划,十分得意。 忽然,有一只猫倏地跳上酒桌去吃东西,把酒肉、菜汤弄得满席淋漓。焦奇以为是主人 的猫,便听任它大吃一顿而去。主人说:“这是邻家的孽畜,讨厌之极!”不一会儿,猫又 回来了。焦奇迅速起身,奋掌一击,桌上的菜肴果核都打碎了,而那猫却轻轻一跃,上了窗 台。焦奇很恼怒,又追上去一击,窗棂全都打裂了,而猫却一跃上了屋角,眼睛还紧盯着焦 奇。焦奇更加恼怒,张开双臂,做出擒捕的架式,那猫轻轻叫了一声,摇着尾巴,迈着方步 慢慢走过邻墙去了。焦奇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能面对着墙呆呆地看着自己。主人见了抚掌 大笑,焦奇也惭愧地离开了。 ——清·沈起凤《谐铎》 
神仙赌徒
穹窿山庙的廊下有两个神像,都身穿红袍,腰扎锦带,头戴乌帽,脚登皂靴。每个神像 旁都塑有一位夫人像,头上珠冠,身上绣帔,俨然如同诰命夫人。两个神在同一个院子里, 中间仅隔一道墙。 有一天晚上,庙里一位管香火的人在廊下住宿,忽然看见左边座上的神竟然跑到右边座 前说:“今夜太长,躺下久久睡不着,咱们何不玩玩赌博游戏?”右座上的神笑道:“放猪 的奴才!赌兴又发作了?但我们近来香火零落,哪有现钱作赌注?”左座神说:“先用筹码 赌,谁输了明天再用现钱清帐。如果还不上赌债,可以用新媳妇顶。”右座神笑着答应了。 于是,二神折香为筹,铺芦作席,相对而坐,大呼小叫地赌了约有两个时辰。右座神站 起身笑道:“你输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你要用香木车把新媳妇送来!”左座神丧气而 归。 管香火的人很惊异,第二天夜里,便仍在廊下住宿。他看到右座上的神竟来到左边座 前,追讨赌帐,讨得很急,还索要新媳妇。左座神的夫人听到了,很恼怒,骂丈夫说:“黑 心贼!当初你在修文殿等候职位时,还是我摘下首饰替你花钱上下打点,才弄了这个官职。 如今你只顾了赌,动不动就把枕边人作赌注,天下的负心人有像你这样的吗?” 左座神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右座神更加起劲地讨索,争吵不休,后来干脆是谩骂。 幸亏右座神的夫人隔着墙呼唤他,他才离去。从此以后,没有一夜不吵吵闹闹。 管香火的很厌烦,便把此事报告了庙中的管事。管事找人来,准备了鼓乐,把左座神的 夫人送到了右座旁。于是晚上的吵闹声没有了。但左右两边相隔的那道墙,随修随坍。知底 细的人说:“这是新夫人不忘旧夫的缘故。”庙中便让筑墙的人留一个洞,作为新夫人窥视 旧夫的地方,这堵墙从此便不再倒坍了。至今当地人还把这座庙叫做输赢庙。 ——清·沈起凤《谐铎》 
梦中之梦
有位姓曾的孝廉要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带着一位老仆,收拾了行李北上。一天傍晚,来 到一座庙前。天色已晚,便解鞍投宿到庙中歇息。 晚上曾孝廉在庙门外散步,只见一条溪流,两岸长着垂杨,长板红桥架在春水之上。桥 旁有几十棵杏树,鲜花怒放,树上翠鸟鸣叫。 曾孝廉过了木桥,看见一家园门大开,便漫步走了进去。里面绣阁参差,雕着花纹的窗 户小巧可爱。顺着曲折的回廊,直走到内室。里面有数重珠帘,玉钩斜挂。水晶屏风后面, 摆着一个珊瑚床,大红帐子半启半垂。角枕锦被,洋溢着麝香兰花的气息。左边横放一个梳 妆小几,镜匣未收,粉奁半开。花瓶里的碧桃花小瓣,正落在胭脂盒旁。忽然传来一阵琐碎 的脚步声,曾孝廉慌忙藏进夹幕中间,一看,来的竟是自己的夫人!他连忙上前问道:“你 怎么会在这里?”夫人笑道:“这里是郎君新买的别墅,你怎么竟忘了?”曾孝廉也就不再 追忆。 夫妻二人同坐谈笑,忽听得外面马腾人沸。曾孝廉起身出去询问,原来是朝廷派人来接 新殿试中选的贵人到杏园赴宴。曾孝廉即刻骑上马,跟随着来迎接的人一同去。只见十里花 尘,万家楼阁;又见自己手中金鞭玉勒,看来看去,越发得意洋洋。 酒宴结束后,曾孝廉又回到别墅,夫人在门中迎接。进屋后焚香燃烛,夫妻二人回忆起 当年寒窗下深夜苦读,不胜欢喜。 到了晚上,上床就寝。曾孝廉私下里寻思道:夫人年龄已大,现在自己如此富贵,为何 不多找些年轻漂亮女子?刚躺下睡觉,忽然有人递进名帖求见。来人自称是某富家想结交新 权贵,特意用十斛珍珠购得四名美女,前来献给曾孝廉。曾孝廉听了大喜,立即吩咐将美女 召入。不一会儿,四个女子就立在面前,相貌身材,个个佳妙。 曾孝廉怕夫人妒嫉,便将四个美女领到别院,询问她们的名字。原来,身材丰满的叫 “娟娟”,长相文弱的叫“楚楚”,面目娇好的叫“倩桃”,发髻别致的叫“春柳”。于是 曾孝廉让娟娟铺床,楚楚抱被,倩桃排枕头,春柳侍候自己脱衣。他自己先脱了衣服进到了 帐中,娟娟等四人也随后上了床来。曾孝廉于是心神荡漾,好像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正快乐时,忽听脚后夫人高声呼唤,曾孝廉顿时醒来。原来,与娟娟等四人欢会只是做 了个梦。曾孝廉在梦中呓语,被夫人听到,夫人便叫醒了他。曾孝廉被搅了春梦,很生气, 叱责夫人说:“你吵什么?再让点空,我就进入温柔乡了!” 夫人也生气地吵嚷,曾孝廉气愤地说:“我当年贫贱时,你总是约束我。如今我富贵 了,汉家朝廷自有制度,难道还用你妇道人家来教训我?” 夫人听了这话,起身穿了衣服,面向墙壁哭道:“没良心的,还记得吗?当初你丢了教 书的差事,一天到晚连一顿粥都喝不上,是拔了我头上的压鬓钗当钱换了一斗米;如今你忽 然得志,动不动就拿白眼对我,结发的情分在哪里?” 曾孝廉正以新贵自居,听到夫人揭他往日的短,越发恼怒,拍枕大呼道:“你有什么脸 面当诰命夫人!” 正吵着,忽听耳边有笑声,还有人说:“相公做恶梦了吗?”曾孝廉扭回头一看,只见 自己的老仆人正在灯下掀开衣襟捉虱子。 ——清·沈起凤《谐铎》 
考牌驱鬼
娄东人陈岳生在莲桥西面修了幢别墅。快竣工时,家人纷纷传说那里闹鬼。陈岳生怀疑 是谣传,便亲自住进去看个究竟。 到了夜里,只见四个书生模样的人结队而来,个个满口念着诗文,四肢都带着酸腐之 气。其中一个老者约有五十岁,一个中年人有四十左右,其余两个都是十八、九岁的青年 人。老者说道:“昨天因为风雨败了我们的兴致,今晚月色很好,为何不拈个题目,我们比 比文章谁做得好?”三个人都说:“好吧。”老者便从袖中掏出几个纸团,让青年拈了一 个,打开一看,要求以《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的“视其所以”一段话为题做文章。于是四 个人各自从怀中掏出文具。老者坐了上座,中年人联坐在右面;下面一个案子,两个青年人 占了。 只见这四个人闭着眼睛,皱起眉头,摇头搔耳,咿咿唔唔约过了两个时辰。老者笑道: “今晚文思闭塞,只写了一句开头,怎么办?”中年人马上说:“我也和你相同。”老者取 过来一看,中年人只把孔子原话抄在了纸上,便说:“首句你与我一样,次句还差些。”中 年人忙请教,老者拿出自己做的,只见次句抄孔子话时变换了一个字。中年人大为叹服。老 者说:“作文常常因差一两个字而文章好坏相差很大。文章分六等,你平时作文老是考五 等,而我则能在四等之末,原因就在这里!”说完后,颇为得意。 再看两个青年,竟一个字也没写出来。老者说:“你们正值青年,作文应当有豪兴,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