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雕塑 B 宣传画廊 C 围墙
D 花架 E 室外坐椅
23.为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建筑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居住小区级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
A 800~1000公尺 B 400~500公尺
C 150~200公尺 D 100公尺以内
24.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三级或四级,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的居住区内的支路,叫( )。
A 居住区级道路 B 居住小区级道路
C 居住组团级道路 D 宅前小路
25.垃圾箱、公厕属于居住区环境小品中的( )。
A 建筑小品 B 装饰小品
C 公用设施小品 D 游憩设施小品
26.居住小区公园属于( )用地。
A 公共服务设施 B 道路
C 住宅 D 公共绿地
27.住宅总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之比是( )
A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B 住宅建筑净密度
C 住宅平均层数 D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28.规整形广场的类型有( )。
A 正方形广场 B 长方形广场 C 圆形广场
D 椭圆形广场 E 梯形广场
29.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964年5月通过了( )
A 雅典宪章 B 威尼斯宪章
C 内罗毕建议 D 华盛顿宪章
30.下列中属于城市开发经济特征的要素是( )。
A 土地基地性 B 可达性 C 区位外部性
D 建筑物经济寿命 E 再开发时机
附: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
1.一种防御性构筑物 交易场所
2.城市化
3.雅典宪章
4.生活 工作 休息 交通
5.马丘比丘宣言 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6.城市研究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 城乡空间环境
7.直辖市 市 镇 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
人口50~100万内的大城市
人口20~50万内的中等城市 人口20万内的小城市
8. 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9.人类居住
10.地质 水文 气候 地形
11.太阳辐射 风象 温度 湿度 降水
12.10大类 43中类 78小类
13.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
14.18~28平方米/人
15.城市公共中心 区位地值 中心空城
16.空间形态演化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合理部署
有机组合
17.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 主要道路系统 辅助道路系统
18.在中心地区开辟步行街和步行区 建立自行车系统 开辟快速公共客运车道
19. 停车场 车站
20.公园 生产绿地 防护绿地 居住绿地 附属绿地 生态景观绿地
21. 30%以上
22.有机疏散、分片布局 城市结构
23.取水工程 净水工程 输配水工程
24.排雨水 排污水 污水处理
25.给水管道 排水管道 电力线 电讯线 燃气管道
26.设计等高线法 高程箭头法
27.人口数
28.住宅层数 进深 长度 层高
29.无害工业
30.成组成团 成街成坊 整体式
31.建筑小品 装饰小品 公用设施小品
游憩设施小品 工程设施小品 铺地
32.组织集会 交通集散 游览休息 商业贸易 市民广场 纪念广场和建筑广场 商业区广场及市场 交通集散广场
33.规整形广场 不规整形广场
34.建筑保护 街道格局 空间系统和景观界面保持
35.重建或再开发 整建 保留维护
36.规划法规 规划行政 规划运作
二.名词解释:
1.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4.城市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
5.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6.城市用地区划:城市地域因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7.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8.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9.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10.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11.城市景观规划: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12.居住用地: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与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各项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用地。
13.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理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
14.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15.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
16.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17.分质给水系统:取水构筑物从同一水源功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交公过程,用不同的管理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不同的用户的系统。
18.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19.住宅群体空间组合:运用建筑空间构图的规律以及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段,将住宅、公共建筑、绿化种植、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
20.干道网密度: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在城市用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表示。
21.城市用地选择: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活动。
22.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23.城市更新:将城市中已不适应一体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三.问答题:
1.“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宪章认为:(1)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规定城市中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人口密度;(2)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3)新建居住区要多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应辟为绿地,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要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4)应从整个道路系统入手规划交通,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2.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意义)和基本任务。
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意义)是:(1)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2)保证城市合理地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3)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鶳的社会环境。
3.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2)法制性、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5)实践性。
4.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2)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相和谐。
5.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土地具有不可移动性即明确的空间定着性;(2)社会属性:土地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3)经济属性:城市用地在城市中的特定的环境与地点及土地利用本身经济潜力的差别,会转化为经济效益;(4)法律属性:土地的以上性质经过方法程序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持,会使土地具有法律的性质。
6.对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内容。
(1)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矿藏等;(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包括地面水体的面阔、水深、水位、流速、水质、流量等。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硫化度、硬度及动态等;(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降水与湿度等;(4)地形条件,宏观上划分的地形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在小地区范围,包括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与规划相关的地形条件还有:地面高程、各用地部位间的高差、坡度等。
7.进行用地评定时要注意哪些因素?
(1)用地评定的内容与深度要根据不同规划阶段的需要相应地拟订;(2) 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3)
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属性,抓住主导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4)不只看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而是从环境的整体意义考察它们的相互作用及后果。
8.城市用地的选择的影响因素
(1)建设现状。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状态,如现有村、镇、或其他地上、地下工程设施,对它们的迁移、拆除的可能性、动迁的数量、保留的必要与价值、可利用的潜力以及经济评估等问题。(2)基础设施。用地内以及周边区域的水、电、气、热等供应网络以及道路桥梁等状况,即基础设施环境条件。(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所在国土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该用地的用途规定及调整的可能性。(4)生态环境。用地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5)文化遗存。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已发掘或待探明的文化遗址、文物古迹及有关部门的保护规划与规定等状况。
9.工业用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用地的形状和大小。工业用地的外形和面积大小,因生产类别、机械化、自动化、采用的运输方式、工艺流程和建筑层数有关;(2)地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