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百科全书-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中还保存了若干条目。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同情民众疾苦;晚年的诗侧重于讲究技巧,雅丽精绝,为世所称。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此外还有《字说》,系有关文字学方面的著作,仅在他人著作中残存了若干条;《熙宁奏对日录》系王安石任宰执时有关个人政治生活的亲笔记录,主要保存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亦无传本。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和王文公。

  参考书目

  《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邓广铭:《王安石》,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漆侠)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

  见王安石。 
 


    
王弼
    王弼

  (226~249) 三国魏名士、玄学家。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幼而察慧,尤好老氏之学。通辩能言,为名士裴徽、傅嘏所知。何晏叹称“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矣!”遂以弼补台郎。弼性和理,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嘉平元年(249)因事免官,其秋遇疠疾亡。王弼好论儒道,竞事清谈,与何晏、夏侯玄等同是魏晋玄学的开创阶段——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史称正始名士。他抛弃了两汉以来烦琐的经学和谶纬迷信,采用思辩哲学的形式,以探讨宇宙本体问题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最高本体——“道”或“无”。他把老子“有生于无”的思想引向“以无为体”、“以有为用”的本体论,认为在自然界之上,有一个非物质性的实体,这个实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由此建立起“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学说,又称“贵无论”。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主张以自然为本,名教为末。根据“自然”、“无为”的原则对待名教,只要符合这个原则,名教则完全是必要的,表现出调和自然与名教的倾向。其“圣人有情”说认为,圣人能体现自然之道,以“无”为体,但圣人五情与众人同,故不能没有哀乐的感情。圣人与众人的区别仅在于“应物而无累于物”。他曾与傅嘏讨论孔、老异同,仍以孔子为高,反映了他维护名教的真实立场。其主要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以及《论语释疑》等。现较为通行的王弼著作的释本有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楼宇烈《王弼集校释》。

  (李中华) 
 


    
王充
    王充

  东汉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卒于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出身“细族孤门”,早年到京师洛阳太学受业,师事班彪。常游市肆,阅览所卖书,博通百家之言。后归家乡教书,先后任县、郡功曹、州从事和治中等职。辞官还家后,其友谢夷吾曾上书推荐他的才学,汉章帝特诏公车征辟,因病不行。他晚年虽生活潦倒,但仍撰写《养性书》十六篇,现已散佚。所撰《论衡》是一部富有新见的哲学著作,历来著录为八十五篇,今传世各本,《招致篇》均有目无文,实存八十四篇。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性的“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其属性“自然”、“无为”。他否定了董仲舒以来把天说成为有意志的人格神,认为天有意识地创造了自然界万物的理论。从无神论出发,王充区别天道和人事,批判了汉代统治者宣传的“君权神授”和谶纬、符瑞、灾异、祭祀、卜筮、禁忌、鬼神等迷信思想,他认为帝王也是人生的,不是天神的后代。所谓符瑞,都是“和气”产生的“常有之物”,并非天神有意安排。帝王的主观感情不能影响天地的变化,自然灾异不是天神有意用以谴告帝王的。他否认灵魂不灭,人死为鬼。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在认识论上,王充重视感觉经验,认为人要获得知识,须依靠耳闻目见,“生而知之”和“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事情是没有的。同时他也重视理性思维,主张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他认为为了探求知识,质问和驳斥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王充的这些观点与传统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传统的尊孔观念有所不同,其著述在东汉末期以后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当时生产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王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也作了不少错误的解释。他无法把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不得不用宿命论来说明人间富贵贫贱的现象,认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等。这是王充思想的重大局限性。

  《论衡》书影

  (吴树平) 
 


    
王宠惠
    王宠惠

  (1881~1958) 中华民国时期外交、司法高级官员。字亮畴。广东省东莞县人。其父王煜初是香港基督教堂牧师。王宠惠幼年在香港上小学、中学。190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堂法科。1901年留学日本。1902年转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又取得英国律师资格。1904年在纽约协助孙中山撰写《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英文稿。1911年在广州加入同盟会。参与筹措经费发展会员的工作。武昌起义后,任民军代表伍廷芳的参赞,并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各省代表会议,被推为副议长。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3月改任唐绍仪内阁的司法总长。6月因忿于袁世凯的独裁,与同盟会阁员一起辞职。不久往上海,在孙中山创办的铁路总公司任顾问。1916年5月任西南反袁护国军军务院外交副使。1917年赴北京任法律编纂会会长,1920年改任大理院院长。次年10月被派为北京政府全权代表之一,出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1922年6月后任颜惠庆等内阁的司法、教育总长,一度兼代总理。9月19日,王宠惠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等支持下,改组内阁,署理国务总理。人们称这届内阁为“好人政府”。由于另一直系军阀曹锟的反对,被迫于11月29日下台。1923年被国际联盟选为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正法官。1927年6月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部长。次年8月任国民政府委员、司法院院长。1929年任国民党第三届中央监察委员。1931年5月,再次出任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正法官。1936年,全国抗日运动高潮时回国,赞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3月起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曾一度兼代主持行政院院务。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以外交部长名义发表抗日声明。其后,蒋介石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王宠惠从外交上予以配合。1941年后改任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11月随蒋介石访问印度和出席开罗会议。1945年4月出席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1946年11月出席蒋介石非法召开的国民大会,并参与《中华民国宪法》的制订工作。未久,再任司法院院长。1949年去香港,后转赴台湾,1958年3月15日在台北病逝。

  (郑则民) 
 


    
王导
    王导

  (276~339)  东晋大臣。字茂弘。琅邪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北)。王氏自太保王祥以来为山东士族之冠,导即王祥弟览之孙,王衍之族弟。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导曾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早与琅邪王司马睿(见晋元帝司马睿)交好,在洛阳时曾劝其回封国。永兴二年(305)司马越北上,命司马睿镇守其根据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王导为司马,参与机密。永嘉元年(307),司马睿移镇建业(即建康),旋又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军事,实为江南的最高军政长官。王导为其谋主,推心亲信,每事咨询。江南的顾、陆、朱、张、沈、周等地方士族,轻视避难南下的“伧父”(南人对北人的戏称),而司马睿又为晋皇室疏属,声望不高,甚至江州刺史华轶也不肯听命,处于桓彝所谓“寡弱如此,将何以济”的局面。王导除选取避难南下的名士为属官外,首先劝司马睿虚心汲引各方人士,特别是优礼江南士族以维系人心。乘三月初三上巳修稧的机会,司马睿乘肩舆出游盛具威仪,而王导、王敦和其他北方南下的大族名流都骑马随从,以提高司马睿的威望。同时王导竭力笼络江东士族,主动拜访江南首望顾荣、贺循,司马睿命他们参与军府政事。荣、循应命,转相荐引纪瞻、周玘、张辏У让鳎韭眍2诺靡哉疚冉鸥

  王导外倚扬州刺史王敦的实力,内则利用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经济条件,协同江南士族,希图一起“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司马睿视王导为萧何,朝野号为“仲父”。建兴四年(316)刘曜攻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建武元年(317)司马睿即晋王位,任王导为丞相军咨祭酒。次年,晋王称帝,百官朝贺,命导升御床共坐,他再三固辞。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由于在东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琅邪王氏翼戴之功居多。因此,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永昌元年(322)王敦于荆州举兵反晋,刘隗劝元帝诛灭王氏。王导带领昆弟子侄二十多人,每晨入朝请罪,元帝无如之何。元帝卒,明帝即位,受遗诏辅政;明帝死,又与庾亮等同受遗诏共辅幼主成帝。苏峻起兵,建康被焚(见苏峻、祖约之乱)。平定后,温峤建议迁都豫章,江南士族要求都于会稽,王导主张镇之以静,力排众议。他为政宽简,对士族息事宁人,自奉较俭约,仓无储谷,衣不重帛。他历任元、明、成三帝丞相,稳定了东晋的偏安政权,从而形成南北对峙的局势。

  参考书目

  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杨廷福) 
 


    
王敦
    王敦

  (266~324) 东晋初权臣。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士族出身,王导从兄,娶晋武帝司马炎女襄城公主为妻。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任为扬州刺史。司马睿移镇建业,召为军咨祭酒,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权,消灭不从命的江州刺史华轶,镇压以杜彛椎木O媪髅衿鹨濉6木谩⒕轮匦脑谟诰!⒀锒荩醵亟徽蚨蠼⒖峭荆佣级浇⒀铩⒕!⑾妗⒔弧⒐懔葜罹隆⒔荽淌罚夂喊埠睿莆粘そ猩嫌蔚木樱诚街菘ぃ备橙爰海喙倮舳喑銎涿牛ㄉ贸步摇=鬯韭眍<任肪逵窒佣瘢赜昧踮蟆⒌笮扔胫购猓⒎琶庋镏莸厍馁卓妥槌删樱蚊踮笪虮苯髟ㄎ魑鹘迳媳碧质眨翟蚍烙醵亍S啦辏322)正月,王敦以诛隗翦恶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周、刁协,刘隗投奔石勒。朝廷以敦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