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百科全书-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湖北鄂州)起兵,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周、刁协,刘隗投奔石勒。朝廷以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当年元帝病死,明帝即位,在胁迫下手诏征敦入朝辅政。敦自武昌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王导为司徒,自领扬州牧,不久病重。太宁二年(324)明帝下令讨伐。王敦以兄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三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敦病卒,含军崩溃。

  (杨廷福) 
 


    
王凤
    王凤

  (?~前22) 西汉外戚和权臣。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兄。永光二年(前42)嗣父爵为阳平侯。成帝即位后,以元舅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了巩固权位,着力排除异己,进而挟持皇帝。河平四年(前25),使人诬告丞相王商,成帝随即下诏收商丞相印绶。次年又借日蚀之变,奏请遣定陶共王就国,成帝不得已从之。京兆尹王章劾奏王凤,并荐冯野王以代之。王凤闻讯,以辞职相挟,成帝只得命尚书劾奏王章,诬以大逆罪,结果王章死于狱中,公卿为之侧目。河平二年,王凤诸弟谭、商、立、根、逢同日封侯,世称五侯。王凤从弟王音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王氏子弟也被任为卿大夫、侍中、诸曹,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王氏诸侯争为奢侈,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王氏“群弟世权,更持国柄”,最后促成王莽代汉,加速了西汉王朝的灭亡。王凤执政十一年,阳朔三年病死。

  (田人隆) 
 


    
王夫之
    王夫之

  (1619~1692)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字而农,号薑斋,亦自署船山遗老、一瓠道人等,学者尊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自幼遍读群经,十四岁入县学。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明亡,清兵南下,王夫之于清顺治五年(1648)举兵衡山,抗击清军。兵败,至广东肇庆,投奔南明永历政权,获授行人司行人。旋因三次上疏弹劾权奸王化澄,几遭不测,被迫返归故里。尔后,连年转徙于湖南零陵、郴州、耒阳、涟源、邵阳间。顺治末,僻居衡阳金兰乡,课徒授业,潜心著述。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三藩乱起。次年二月,吴三桂叛军攻占湖南,夫之往来于湘乡、长沙、岳阳间。后徙居于湘西石船山下草堂,拒不为吴三桂称帝撰劝进表。著述终老,至死不仕清廷。一生治学以北宋学者张载为宗,萃其心得,撰为《张子正蒙注》。他治学领域极广,经学、史学、文学、诸子百家、名物训诂、典制沿革均极意研究,兼及天文、历法、数学,详慎搜阅,参驳古今,旨在探寻“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制作轻重之原”,以便经世致用。他学术成就宏富,尤以哲学、史学、文学最为卓著。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张载的“气化”论,对宋明理学做了批判性的总结,提出“虚空即气,气则动者也”、“气者,理之依也”、“天下惟器而已矣。通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等命题。在史学上,反对“泥古过高而菲薄方今”的复古思想,主张“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继承和发展唐代学者柳宗元重“势”的思想,提出“理势合一”的历史进化论,认为“势既然而不得不然,则即此为理矣”;主张“重民”,提出“举天而属之民”的见解;一反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之说,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据此抨击明代政治弊端,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所著《永历实录》、《箨史》,详载清初南明永历政权兴亡,诗文书札亦多涉明清之际史事,可补官修史书阙略。晚年所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擅诗文,工词曲,评选历代诗文十余种,议论每多独到之处。生平著述极富,多至百余种,四百余卷,惜生前未得刊行,渐至散失。后世辑为《船山遗书》,虽未能将其遗著网罗尽净,但亦已得十之七八。其他史学的重要著作有:《尚书引义》、《诗广传》等。

  王夫之手迹

  (陈祖武) 
 


    
王府庄田
    王府庄田

  明代各亲王王府的庄田。明朝祖制,皇帝嫡长子例封皇太子,继承皇位;其余诸子封王,又称亲王。诸王享有禄米岁万石(初为五万石)。又给与护卫和牧马草场,使其布列各地,尤其是北方及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屏藩皇室,故俗称藩王。

  明初无藩王之国没有拨赐田土的记载,但他们可以役使人民开垦朝廷赐给的牧马草场及废壤河滩。开垦之地,即形成庄田,征收籽粒。朝廷给赐亲王田园,作为庄田,始自宣宗。洪熙元年(1425)宣宗叔父、赵王高燧之国彰德府时,宣宗曾赐给田园八十顷。此后亲王就藩,辄奏讨庄田,且数量越来越多。明神宗朱翊钧时,潞王翊镠于万历十七年(1589)之国卫辉府,拨赐庄田多达四万顷。万历四十二年福王朱常洵之国河南府,也如数乞请。河南田土不足,乃坐派山东湖广协济,且以“零芜地”易良田以给之。王府庄田地土的来源除“钦赐”外,还有:①奏讨,即指某处田土为荒闲地,具奏请乞,据为己有。洪武永乐间,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处多抛荒地,曾命人民开垦永不起科,永远管业,但亲王以“未税地”、“无粮白地”名色奏讨管业,皇帝也照例允准。由永不起科地,又至于奏讨民人世业田地,福王的庄田“尺寸皆夺之民间”,是最突出的一例。②受纳投献。亲王们受纳投献而获得的田土有民田、民人起科地、租地、军民祖业征粮地、民种淤地、湖地、空闲地、官地、民间公共祖坟山地等名目。投献之人既有企图借王府之力以自丰殖的奸诈之徒,也有为朝廷赋役所困而不得已献出田地脱避差役的农民。③侵夺。民人因水旱饥荒、粮差繁重、势要欺凌、钱债所迫等,往往被迫出卖田土,王府则乘人之危,抑价勒买,且拒绝过割差粮,夺田侵税,名曰“买置”。佃种庄田者称庄民,俗称佃户。其主要来源为钦赐和奏讨土地的原田主,随着自己的土地被赐与王府,他们也成为王府佃户,此即“钦赐佃户”或“原隶佃户”。另外还有无以为生的贫民自动应募和民人为赋役所累逃亡投充而成为佃户的。

  明制,王府亲王的嫡长子继位为王,其他诸子则封郡王。洪武五年(1372)规定,郡王诸子年及十五,人赐田六十顷。二十八年拨赐的土地减为十六顷。此数虽较原额为少,但仍不失为一个大庄主。郡王之下的为镇国将军也有赐田。有明一代,皇诸子受封为王的有六十二人,建藩就国的有五十人。其庄田和庄民(佃户)不隶有司册籍,故庄田顷亩和庄民数量,不可确知。

  (王毓铨) 
 


    
王国维
    王国维

  (1877~1927) 近代历史学家。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877年12月3日(清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出生于一个有读书传统的地主家庭。戊戌时,他放弃举业,到上海《时务报》馆充校对,并入日本人执教的东文学社学习外文及近代科学。他的才能受到学社主办人罗振玉的赏识。1901年秋,赴日留学。不久,以病归,相继在南通师范学堂及江苏师范学堂任教,并编译《农学报》与《教育世界》杂志。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次年,经罗举荐任学部总务司行走。这期间,他对哲学、文学有浓挚的兴趣,醉心于叔本华、康德等人的哲学,又潜心词曲,作有《人间词话》传世。辛亥革命爆发后,王国维随罗振玉逃亡日本,专事甲骨文及汉简的研究,并与日本学者多有往还。1916年回到上海,编辑整理旧籍,并继续致力于甲骨文及考古的研究。他所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开创性著作。他的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实物资料与历史文献资料互相印证的方法,对近代史学的进步颇有影响。1923年,被召为废帝溥仪充“南书房行走”。1925年被聘为清华研究院导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考订。1927年,在革命势力逼近北方时,于6月2日在颐和园投昆明湖而死。王氏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耿云志) 
 


    
王坚
    王坚

  (?~1263) 南宋末抗蒙名将。里籍不详。宋嘉熙年间,王坚在孟珙部下,曾领兵烧毁蒙古军在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所积船材。后被调入四川,曾与曹世雄率兵击退攻掠合州(今四川合川东)、广安军(今四川广安)的蒙古军。宝祐二年(1254)七月,王坚被命为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王坚调集所属五县民丁十七万,大规模修筑钓鱼城(在今四川合川东),训练军队,组织民兵,安辑人民,垦种农田,储薪屯粮,加强战备。宝祐六年,蒙哥汗亲率大军攻入四川,合州以北许多地方皆陷。十二月,蒙哥遣晋国宝招降王坚,为王坚执杀。开庆元年(1259)二月,蒙哥率军围攻钓鱼城。在王坚的率领下,军民协力,婴城固守,百战弥励。从二月到五月,多次击退蒙古攻城锐卒。六月,又击退攻占外城马军寨的蒙古军。蒙古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而亡。七月,蒙哥亲自督战,亦被击伤,死于军中。蒙古军遂撤围而去(见钓鱼城之战)。九月,宋加封王坚为宁远军节度使,仍守合州。景定元年(1260)四月,宋理宗赵昀诏王坚入朝,授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四年三月,为知和州(今安徽和县)兼管内安抚使。五年三月,王坚卒。赐谥忠壮。

  (胡昭曦) 
 


    
王翦
    王翦

  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曾先后领兵平定赵、燕、蓟等地。王翦用兵多谋善断。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秦国在攻取楚国前夕,君臣间对用兵方案发生争论。李信认为只需用兵二十万,王翦却坚持非六十万不可。秦王以李信年少壮勇,命他与蒙恬率兵二十万人伐楚。王翦遂借口有病,告老归乡。次年,李信、蒙恬带领的秦军开始连打了几个胜仗,但楚军很快发动反击,大破李信军,杀七都尉。秦王政为扭转局势,亲自驰往频阳,请王翦挂帅出征并且满足他的要求,将全国兵力六十万人都归其指挥。

  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领兵伐楚,楚国悉发国中兵力抗击,王翦坚壁不出,逐日休整部队,待楚军调动之际,举兵出击,结果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岁余,王翦与蒙武虏荆王负刍,遂平定楚国,以其地置为楚郡。二十五年,王翦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王翦子王贲,孙王离也因战功著名于世。

  (田人隆) 
 


    
王景
    王景

  东汉水利专家。字仲通。乐浪■邯(今朝鲜平壤以北)人。少时博览群书,爱好天文技艺。明帝时,与将作谒者王吴用堰流法修治浚仪渠,颇有成效。永平十二年(公元69)又奉诏与王吴监修汴渠。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勘察地势,修渠筑堤,疏通游积,修立水门。次年渠成,河汴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