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百科全书- 第2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示颍狭醣福餐共堋4耸保侠床芫讶疽卟。跽郊葱“埽芫焱途蔽诹郑艚哉蟆V荑げ拷聘窍谆鸸ゼ疲俳挡芫事安癫荨⒏嘤筒⑹我葬∧坏拿沙宥方⑹遥咏苡撤绶呕穑芫浇⒂氚渡嫌尉阍饣鸱佟V荑ぢ手髁薰那敖懿偎彀芏惫椤V荑け话菸炷峡ぬ亍:蠼ㄒ楣ト∫嬷萘蹊埃蟛⒑褐姓怕常倭狭怪菔屏Γ餐址ゲ懿伲酝骋槐狈健;癫赡桑醇靶校∽洹V荑ぞ谝衾郑比艘ピ唬骸扒形螅芾晒恕!

  (祝总斌) 
 


    
周则天皇帝武曌
    周则天皇帝武曌

  见武则天。 
 


    
酎金
    酎金

  汉时诸侯于宗庙祭祀时随同酎酒所献的黄金。酎是一种自一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复酿成的优质酒。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长安祭高祖庙献酎饮酎时,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的也是四两,由少府验收。酎金之制即由此产生。另外,在九真、交趾、日南等南方诸地有食邑者,以犀角、玳瑁、象牙、翡翠等代替黄金。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所献黄金如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县,侯免国。汉武帝刘彻即曾借检查献酎金不足为名,削弱和打击诸侯王及列侯势力。元鼎五年(前112),由于列侯无人响应号召从军赴南越,到九月即借酎金不如法夺去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丞相赵周也以知情不举的罪名下狱,被迫自杀。此后,也时见坐酎金失律免侯的记载。有关酎金的法令在西汉名为“酎金律”。

  (宁可) 
 


    
朱葆三
    朱葆三

  (1848~1926) 近代银行保险业资本家。名佩珍,以字行。1848年3月11日(清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初七)生于浙江定海。十四岁到沪在五金店当学徒,十七岁任总帐房和营业主任,三年后升经理。

  1878年他自设慎裕五金店,同年,开设新裕商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后在上海日商平和洋行当买办,并纳捐二品衔候补道。1895~1911年,创办华安水火保险公司,又投资于英商鸿源纱厂、大生轮船公司、浙江银行、立大面粉厂、广州自来水公司及上海《新闻报》等企业,历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上海商务总会协理等职,成为上海工商界显赫一时的人物。

  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任职期间,为筹措军饷政费,尽了不少力。此后,趁当时兴办民族工业的热潮,又先后投资于上海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上海中华商业储蓄银行、龙华造纸厂、舟山电灯公司、河北柳江煤矿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数十家企业,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资本家。其间又历任上海总商会协理及总商会会长、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慈善救济协会会长等职。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上海总商会的名义发电支持段祺瑞政府,反对上海工商学界罢工、罢市、罢课的爱国行动,受到舆论的谴责,被迫辞职。晚年曾创办上海时疫医院,从事慈善事业。1926年9月2日病故于上海。

  (熊尚厚) 
 


    
朱泚
    朱泚

  (742~784)唐德宗时叛将。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朱泚初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怀仙部将。朱希彩取代李怀仙后,朱泚又得朱希彩的信任。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希彩为部下所杀,众推朱泚为留后,朝廷即授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九年,他入朝以示恭顺。自安史之乱后,河北诸帅皆拥兵不朝,故朱泚至长安时,士民观者如堵。朱泚赴京师,以其弟朱滔留管州务。不久,他察觉朱滔有自立野心,遂上表请留京师,代宗命他统领汴宋、淄青防秋兵以防吐蕃(吐蕃多乘秋高马肥的时候,出兵进扰唐朝边地,这时藩镇多遣兵助防,名防秋兵)。十一年,朱泚加同平章事,出屯奉天(今陕西乾县)。十二年,代李抱玉为陇右(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德宗建中元年(780),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将刘文喜叛,唐以朱泚兼四镇北庭行营泾原节度使讨平之,以功加太尉。

  建中三年,其弟朱滔谋反,使人携带密书与朱泚计议,中途被获,朱泚被软禁在京城。时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叛,攻襄城(今属河南)。四年十月,泾原军奉命往救襄城,路经长安,因赏赐菲薄,军士遂挟持节度使姚令言哗变。德宗仓皇逃往奉天,叛军迎朱泚为主,史称“泾卒之变”。朱泚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次年正月,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朱泚亲率军队围攻奉天,未下,而唐将领李怀光、李晟等救援朝廷的军队已逼长安,朱泚被迫解围,退守长安。不久,李怀光亦叛,与朱泚联兵,乱事扩大,德宗复奔梁州(今陕西汉中)。直至兴元元年(784)五月,李晟等军才攻克长安,朱泚逃往宁州彭原县(今甘肃庆阳西南),六月,为部将梁廷芬等所杀。贞元元年(785)六月,朱滔病死;八月,李怀光亦兵败自缢。

  (胡守为) 
 


    
朱德
    朱德

  (1886~1976)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原名代珍,后曾改名建德,字玉阶。

  1886年12月1日(清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初六)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幼年入私塾,一面读书,一面劳动。1905年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学习。1907年入成都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学习。1909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1917年任滇军旅长,在四川参加护法战争,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统治。

  1937…1939年,朱德撰写的部分军画著作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2年,为寻求革命真理,抛弃高官厚禄到德国学习。11月,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政府逮捕,并被驱逐出境。后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回国,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朱德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失败后,他率领余部坚持斗争,保存革命力量。1928年1月,发动席卷十余县的湘南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4月,率部转移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5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29年,和毛泽东率部向赣南、闽西进军,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和毛泽东、周恩来指挥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围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同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长征途中,他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总指挥,率领和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扩大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1940年5月从前线返回延安。同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推动了大生产运动,为打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解放战争中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曾亲临华北前线指导解放石家庄等作战。在战略决战阶段,参与组织和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见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9年4月,和毛泽东一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参加指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南下作战以及解放西南、解放西北的几大战役,彻底推翻了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和中央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终生从事革命军事活动,而且参与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为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十年动乱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侮辱,但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与之进行坚决斗争。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

  收入《朱德选集》。

  (卢创坚) 
 


    
朱三太子秦
    朱三太子秦

  清康熙时发生的反清事件。清初,流传明崇祯帝第三子尚在民间,一些人即以“朱三太子”为号召,举兵抗清,清廷大力搜捕,史称“朱三太子案”。康熙十二年冬(1674年1月),北京有杨起隆者,诈称朱三太子,组织旗下奴仆、佃户,密谋起事。因事机漏泄,为清廷镇压,起隆逃走。十九年,在陕西汉中捕获自称朱三太子慈璊的反清者,讯即起隆,然清廷指其假冒,在京磔死。三藩乱时,福建蔡寅亦诈称朱三太子,拥众数万,与台湾郑经勾通反清,被清军击败于天宝山。康熙四十年后,江苏太仓、浙江大岚山等处反清力量均称拥立朱三太子。四十七年正月,捕获在浙江大岚山起兵抗清的张念一(念一和尚),四月,清廷根据他的口供在山东汶上县捉获张姓父子,指为起义军所拥立之朱三,押解至浙审问。张供认本名朱慈焕,系崇祯帝四子,长期流落河南、浙江等地,先后改姓王、张,以课读糊口,时年已七十五岁,与江南、浙江等处反清力量并无关系。但清廷指其伪冒明裔,以“通贼”罪仍将朱氏父子解京处死。朱三太子一案从此遂寝。

  (史志宏) 
 


    
朱思本
    朱思本

  (1273~?) 元朝地理学家。字本初,号贞一。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祖父以科举仕宋,故思本自幼熟读经史。后因“厌世溷浊”,入龙虎山为道士。大德年间至大都,初师事玄教大宗师张留孙,留孙死后,助玄教大宗师吴全节管理江南道教。至大四年至延祐七年(1311~1320)十年间,利用奉命代天子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的机会,周游南北,足迹遍及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当地父老,寻求故迹遗址,考察郡邑沿革,核实山河名称,验证《要迹图》、《樵川混一六合郡邑图》等古地图。历十年,著《舆地图》两卷。朱思本采用裴秀、贾耽“计里画方”法,先制成各地区分图,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