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百科全书- 第3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归降。至此,唐末以来近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告结束。

  五代十国的科技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的科技文化,承唐朝之后,继续有所发展。

  雕版印刷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比较发达的西蜀,印刷品主要是占卜书、字书等。后唐时,开始刻印“九经”。长兴三年(932),明宗命国子监以西京的石经为根据,校正“九经”,抄写做注,雇雕字匠人刻版印卖。这项工程用了二十年时间,直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六月才刻印完毕。从此,刻本“九经”广为流传。后蜀也专门印制,导致“蜀中文学复盛”。后汉时,又将《周礼》等未刊的“四经”刻版印行。刻印“九经”促成儒学经典的普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史学史学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旧唐书》是这一时期撰成的最重要的史学著作。唐代原有吴兢、韦述编撰的前朝国史,历朝实录也比较完备。但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战争,历朝实录多有亡佚,特别是武宗以后六十年的实录未能流传下来。这使唐史的修撰遇到困难。五代时,首先重视了搜集唐史料的工作。后梁末帝下诏征集唐代的家传以及公私章疏;后唐明宗设三川搜访图籍使到成都一带搜寻唐实录,并明令保护唐人碑碣,这就为《旧唐书》的编撰做了重要而及时的准备。后晋天福六年(941)至开运二年(945),刘昫、张昭远等人撰成《唐书》二百二十卷(今本均为二百卷),后世称为《旧唐书》。尽管历来认为《旧唐书》有不少缺点,主要是对原始材料缺乏加工,唐宪宗以前多照抄国史、实录,而唐穆宗以后系编纂杂说、传记,但也因此保存了大量唐代的原始资料,受到后世史学家的重视。此外,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的朝野逸事,王定保撰《唐摭言》详述唐代贡举制度,尉迟偓撰《中朝故事》记载唐末四朝的旧闻,刘崇远撰《金华子》记叙唐末朝野故事,孙光宪撰《北梦琐言》记载唐及五代土人逸事,等等。这些五代十国时期的撰著都有不同程度的史料价值。

  诗词五代十国是词的重要发展时期。西蜀和南唐词人较多,水平也较高,从而成为两个中心:西蜀有韦庄、欧阳炯等人,他们的作品后来由赵崇祚等收入《花间集》;南唐有冯延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人,李璟父子的作品,后人集刻为《南唐二主词》。李煜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词人。晚唐五代的词大都是描写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题材庸俗,境界狭窄,风格柔靡。花间派的作品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李煜前期的作品也是如此,但他在国亡被俘以后写的词,或慨叹身世,或怀恋往昔,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把伤感之情写得很深挚,突破了晚唐以来专写风花雪月、男女之情的窠臼,在内容和意境两方面都有创新,为北宋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绘画五代十国的著名画家有后梁的荆浩、关仝,南唐的董源、巨然、徐熙,后蜀的黄筌等人。荆浩擅长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而有发展,擅长画关河之势,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时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董源、巨然擅用或浓或淡的水墨描绘江南景色,两人并称为“董、巨”,是五代北宋时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黄筌擅画宫廷的珍禽异卉,徐熙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谚语,形容两人作品的不同风格。此外,顾闳中所画《韩熙载夜宴图》,亦为传世的艺术珍品。(参见彩图插页第56页)

  (张泽咸) 
 


    
五代十国都城
    五代十国都城

  五代十国各割据政权都城的选择,反映了当时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承续和变迁。

  唐末朱温以黄巢部将降唐,唐授以宣武军节度使,镇汴州(今河南开封)。此后二十余年,朱温以汴州为根据地,兼并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开平元年(907)四月,就在汴州篡唐即帝位,国号梁,史称后粱,改汴州为东都开封府,原东都河南府(洛阳)为西都,原西京京兆府(长安)称西京,改府名为大安。汴州是隋唐以来漕运枢纽,至此成为中原地区政权的首都。开平三年正月迁都洛阳;乾化三年(913)均王友贞以东都留守开封尹即帝位,又以开封为首都,直至龙德三年(923)十月城破国亡。

  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旧城),国号唐,史称后唐,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为西京,以镇州(今河北正定)为北都真定府。魏州濒临永济渠,为河北平原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安史之乱后为河北三镇之一魏博节度使治所;镇州是河北平原中部的政治经济中心,为河北三镇之一成德节度使治所;太原在唐代为北都,是李克用据有河东以来的根据地。同年十月灭后梁,复唐制:以太原府为北京,以长安为西京京兆府;罢北都真定府,复为镇州;罢东京开封府,复为汴州。十二月迁都洛京(洛阳)。同光三年改东京(兴唐府)为邺都,以洛京为东都。天成四年(929)又罢邺都。时以东都洛阳为首都,西京长安、北京太原为陪都。

  天福元年(936)十一月石敬瑭于太原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闰十一月入洛,灭后唐,仍都洛阳。天福二年迁都汴州,三年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改东都洛阳为西京,罢原西京为晋昌军,复建邺都于广晋府(上年以兴唐府改),北京太原府依旧,时以东京开封府为首都,西京、北京、邺都均为陪都。

  开运四年(947)正月辽入开封灭后晋,废东京,降开封府为汴州。同年二月刘知远于太原即帝位。六月入汴,国号汉,史称后汉,复以汴州为东京开封府,建为首都。以洛阳为西京,北京、邺都因袭不改。广顺元年(951)邺都留守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仍以东京开封府为首都。显德元年(954)罢邺都。建隆元年(960)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宋朝。乾祐四年(951)原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黄河流域建立的政权,广运六年(979)为北宋所灭。吴因唐淮南节度使旧治都扬州。武义元年(919)改称江都府。次年升昇州(今江苏南京)为金陵府,天祚二年(936)以金陵府为西都。次年改府名为江宁,此年冬徐知诰受吴禅即帝位于江宁,国号唐,史称南唐,以江都府为东都。显德五年(958)江北地入后周,后周复以江都府为扬州。次年南唐主李璟以“金陵去周境才隔一水,洪州险固居上游”,谋迁都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改洪州为南昌府,建为南都。建隆二年(961)迁都南昌,太子煜留江宁监国。同年璟死,煜袭位于江宁。开宝八年(975)亡于宋。吴越都杭州,号西府,称越州(今浙江绍兴)为东府。闽都福州,龙启元年(933)升为长乐府。永隆二年(940)后,闽主王氏兄弟争国,天德元年(943)据有建州(今福建建瓯)的王延政另建殷国,三年正月,攻下福州,复国号曰闽,仍都建州,以福州为南都。同年南唐攻下建州,闽亡。前蜀、后蜀均都成都。南平(荆南)都江陵(今属湖北)府。楚都潭州(今湖南长沙),天成二年(927)升为长沙府。保大九年(951)南唐灭楚,次年,朗州(今湖南常德)将领刘言、王逵、周行逢等起兵逐唐兵复有楚地,直至乾德元年(963)湖南首府都在朗州。南汉都广州,乾亨元年(917)升为兴王府。

  五代十国都城的选择和变迁,反映了唐末以后各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兴衰和转移。以中原而言,长安、洛阳在周秦汉晋以至隋唐迭为首都,但自中晚唐以来降及五代,全国经济重心逐渐由黄河下游转移到了江南,军事上由于主要边患不再是西北的匈奴、突厥,而变为东北的契丹,河朔的地位日显重要。统治黄河流域的政权在选择都城时,必须考虑到便于与这两个地区的联系。所以五代择都,已摈弃长安。五代共五十四年,洛阳为后梁、后唐、后晋三代首都共十九年,开封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代首都共三十四年。初期徘徊于洛阳、开封之间三十年,后晋天福三年以后二十余年终于因开封北控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资用富饶,地理位置优于洛阳,而被定为首都,并为继起而完成统一的北宋所沿袭。

  就南方而言,有的地方政权的都城是继承原来该地区的传统政治中心。如前蜀后蜀的成都府,南平的江陵府,南汉的兴王府等。经割据政权数十年的经营,城市繁荣往往有所发展。有的则由于该地区形势的变化,政治中心也随之变迁。如吴越之地唐时分隶浙东、浙西二道,浙东治越州,浙西贞元(785~805)以后治润州(今江苏镇江),唐末钱镠先据浙西(不全),继并浙东,故选择地位适中的杭州为浙西治所,以控制两浙,入五代遂为国都,经吴越数十年治理,至北宋雄称为东南第一州,为南宋定都于此奠定了基础。杨吴都城扬州,隋唐时为长江下游第一都会。五代时南北分裂,划淮为界,扬州失去南北水运枢纽的地位,又因临近敌境,不利固守。故掌握杨吴实权的徐温先于天祐五年(908)遣养子知诰经营“龙蟠虎踞”的六朝故都昇州,十四年亲自移驻其地,使之成为杨吴境内实际政治中心。温死,知诰嗣位,仍镇金陵(后改名江宁)。昇元元年(937)徐知诰(即李昪)代吴,建立南唐,即以此为都。楚都长沙府历来为湖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唐末又于朗州置节度使,五代初为楚所并,但在楚境内一直成为另一政治中心。南唐灭楚后至宋平湖南十余年间,湖南的首府遂移在朗州。闽都福州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政治中心,也是唐安史之乱后福建观察使或节度使的治所。闽亡前夕一度出现福(州)、建(州)即闽、殷二政权的对立和统一,后仍以闽为国号而都建州之局,这只是一种极短期内的变态。南唐灭闽后,闽地三分,南唐得建、汀,吴越得福州,而泉、漳为当地人留从效、陈洪进所有,称清源军、平海军,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始纳土归宋。

  (邹逸麟) 
 


    
五户丝
    五户丝

  见科差。 
 


    
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

  明朝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永乐元年(1403),建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于北京,后仍分五府,称“行在”中、左、右、前、后都督府。十八年,定都北京,除“行在”二字,洪熙元年(1425),复称“行在”。宣德三年(1428),革“行在”都督府。正统六年(1442),复建五府,无“行在”字。各都督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等。都督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可参与军国大事;后率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