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科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百科全书-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荩ń癜不辗镅簦⑶辶鞴兀ń癜不粘菸鳎┑日街校阌姓焦ΑK谓鹨楹秃螅钩喂拔乐倍贾富邮埂⒌钋坝椅澜⒆笪澜戎啊:蟪鋈味甭氛刑侄技唷⑺倨德方诙仁埂㈥吕谅繁矶甲芄堋1徽偈诘钋白蟾倍嫉慵臁2痪茫魅紊挛髀吠尘埂⒑幽贤尘梗叭氤舨可惺椤⒂反蠓虻戎啊6辏秸抡拢庀艄6四辏惺橛邑┫唷U伦诩次缓螅晕邑┫啵ú叻琶馑略憾盎矫瘛C鞑辏1195)十一月,设行省于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筹划出兵镇压起兵抗金的北方部族阻■(即鞑靼)等族。十二月,进军大盐泺(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额吉纳尔苏莫附近)。承安元年(1196)分兵为东西两路进攻。东路军被包围于龙驹河(今克鲁伦河)。他率西路军救援,大败塔塔儿部。还朝,任左丞相。十月,复出镇北京大定府(今辽宁宁城西大名城)。十一月,边地契丹人德寿等聚众反金,占据信州(今吉林怀德西北新集城)。他派兵镇压,并迁徙散居边地的诸族于京师附近,以防止与契丹人联合反抗。同时对契丹户中所存在众多驱奴,采取保留一定口数,其余由官府赎免为良民等措施。承安二年,鞑靼再度起兵抗金,完颜襄任左副元帅,改枢密使兼平章政事,统军出临潢府进攻,并建议兴建边壕,督率军卒、民夫,历时五十天,开掘一条从临潢至北京路的边壕,以阻挡北方民族的南下。西北、西南两路也修建了边壕。还朝后,仍为左丞相,拜司空。泰和二年(1202),病死,谥武昭。

  (韩志远) 
 


    
完颜宗弼
    完颜宗弼

  (?~1148) 金朝大将。女真名兀术,又译斡出、晃斡出等。金太祖完颜旻子。曾参与灭辽。金太宗完颜晟时先后从完颜宗望、完颜宗辅等攻宋。天会七年(1129),金军分路南下侵宋,他在和州(今安徽和县)败宋军,渡江至建康(今江苏南京),经湖州(今浙江吴兴)攻下临安府(今浙江杭州),追宋高宗赵构入海。八年,自临安回师,取秀州(今浙江嘉兴)、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在镇江府败于宋将韩世忠。由镇江溯流而西,被宋军堵截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他凿通老鹳河故道,由秦淮河逃往建康。韩世忠军追至建康,两军战于江中,完颜宗弼军以火攻败韩世忠军,宋岳飞军复建康府,完颜宗弼败还江北。同年,金集结重兵攻川陕,与完颜宗辅、完颜娄室等自陕西合兵攻宋。与宋军战于富平(今属陕西),败宋五路军马,占领陕西大部。九年十月,率军经和尚原(今陕西宝鸡附近)取四川,遭到扼守和尚原的宋吴玠军顽强抵抗,兵败,完颜宗弼身中流矢,损失惨重。十一年,率军夺取和尚原。十二年,率军攻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被宋吴玠军击败,退兵凤翔府(今陕西凤翔)。熙宗天会十五年为右副元帅,封沈王。他在朝内支持完颜宗幹、完颜希尹等。反对把河南地割还宋朝。天眷二年(1139),进为都元帅,封越国王。三年,为太保,领行台尚书省,再次发动侵宋战争,出兵夺回原交还宋朝的河南、陕西之地,至顺昌府(今安徽阜阳),败于宋刘锜部,退兵汴京(今河南开封)。又与岳飞军战于郾城(今属河南),大败;转攻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又大败,退还汴京。在宋军班师后,夺回河南地区。皇统元年(1141)春,兵进淮南,与宋军接战,互有胜负。与宋高宗、秦桧订立和约,使南宋称臣于金,输纳岁币。皇统二年(1142)还朝,屡任显职,独掌军政大权。八年,病死。

  (韩志远) 
 


    
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

  (1080~1137) 金朝名将。女真族。女真名粘没喝,又译粘罕、粘哥等。国相撒改长子。年十七岁,勇猛有谋,参与拥立金太祖完颜旻称帝,备受信用。天辅五年(1121),向金太祖建策西征灭辽,被任为移赉勃极烈、副都统,与都统国论忽鲁勃极烈完颜杲(斜也)率军攻辽。次年,金军攻克辽中京(今辽宁宁城西大名城)后,率部攻北安州(今河北承德西),大败辽奚王霞末。复领精兵六千出瓢岭,追袭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后参与攻取辽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等战役。七年,为都统,镇守西京大同府,金太宗完颜晟时,为左副元帅,率西路军攻宋。天会四年(1126)攻占太原、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泽州(今山西晋城)等地,与完颜宗望统领的东路军会师于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次年,俘宋徽、钦二帝。六年,取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东)。迁河南府、襄阳府(今湖北襄樊)、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汝(今河南临汝)、郑(今河南郑州)、均(今湖北均县西北)、房(今湖北房县)、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陈(今河南淮阳)、蔡(今河南汝南)等州之民于河北。分兵取陕西州郡。随后,奉命继续南下攻宋。遂与东路军合兵,进取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徐州(今江苏徐州),遣兵追宋高宗赵构于扬州。十年,还朝,建策立太祖孙完颜亶(金熙宗)为谙版勃极烈。旋受任为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金熙宗即位,免都元帅,拜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以相位易其兵柄”。十五年六月,金熙宗处死其亲信尚书左丞高庆裔等人。七月,愤郁而死。

  (韩志远)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

  见反共摩擦。 
 


    
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他们在日美为控制中国展开争夺的情况下,矛盾日益激化。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见张勋复辟)。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其中仅西原龟三经办的八笔借款就达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

  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直皖军阀的权力争夺日益加剧。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军击败。段祺瑞下野、皖系重要头目被通缉,安福国会解散,北京政府由直系控制。皖系军阀逐步被消灭。1924年11月,段祺瑞受国民军、奉系、直系余部推举,任“临时执政”,但他已不是作为皖系首领执政,而只是各派军阀争夺权力的缓冲人物。

  (丁贤俊) 
 


    
万宝常
    万宝常

  (?~约595)  隋代音乐家。江南人。其父大通曾从梁朝部将归附北齐,后图谋逃返江南,事情泄露被杀。宝常亦因株连获罪,配充乐户,成为卑贱的乐工。

  宝常幼时从祖诞学得祖氏家学,即洛阳旧曲,并能演奏多种乐器,曾为宫廷制造玉磬。他听觉异常灵敏,曾于席间论乐,时无乐器,遂以竹筷敲击大小碗盏什物,奏出和谐的曲调,博得“知音”之名。

  宝常齐亡入周,历周至隋,仍为乐工。隋初,文帝召集一批高级官吏,着手整顿宫廷音乐,准备颁发新的乐律,以适应开国形势的需要。而议乐的重臣郑译、苏威、何妥等人“竞为异议,各立朋党,是非之理,纷然淆乱”,致使乐议毫无结果。宝常虽被召参与会议,却因身份低微,所议大都不被采用。但他利用这次机会,取得隋文帝杨坚的同意,按照他提出的“水尺律”标准来调制乐器。

  宝常自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一千八声”等乐律理论。虽然他所制定的这套宫廷乐器对后世的俗乐产生影响,他的乐律理论对祖孝孙在唐代定律仍有作用;但隋朝在宫廷乐制中既未采纳他的意见,也未对其卑贱地位稍予改善,加上同行的排挤,因而使他抑郁成疾。其后数年,万宝常贫病交迫,竟至饿死。死前,他忿然烧掉自己的全部著作,有人从火中抢出几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乐谱》四卷,无撰者姓名,可能即从火中抢得的万宝常著作残卷,今亦不传。

  (朱舟) 
 


    
万历三大征
    万历三大征

  指万历(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损失。

  宁夏之役 即镇压啺葜摇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积功升都指挥。万历初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制宁夏,多蓄之命。万历十七年,以副总兵致仕,子喅卸飨啊J拍辏鹇涑嗟炔糠镐痈婕保瑔拜自请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见各镇兵皆出其下,归途取路塞外,戎兵亦远避之,因益骄横,有轻中外之心。巡抚党馨每抑裁之,并核其冒饷罪,啺菀蛴诙甓率巳眨篮掀渥訂承恩、义子喸萍巴廖男愕龋帐咕媪醵珪D叛乱,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收符印,发帑释囚。协迫总兵官张惟忠以党馨“扣饷激变”奏报,并索取敕印,惟忠自缢死。此后东旸自称总兵,以拜为谋主,以喅卸鳌⑿沓笥腋弊鼙廖男恪云为左右参将,占据宁夏镇,刑牲而盟。出兵连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惟平虏坚守不下。叛军又以许花马池一带听其住牧为诱饵,得套部蒙古首领著力兔等相助,势力越加强大,全陕震动。三月四日,副总兵李昫奉总督魏学曾檄,摄总兵事进剿,但叛军恃套部蒙古支持,势甚强。此后,明朝特调副麻贵驰援,贵率苍头军在攻城同时,阻击套部蒙古,斩获甚多。四月,又调李如松为宁夏总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国桢监军,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七月,麻贵等捣毁套部大营,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各路援军在代学曾为总督的叶梦熊的统帅下,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并决水灌城。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内部发生火并,九月十六日刘东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