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悬枢(打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圣悬枢(打印)-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赖乎太阴,故痘家最忌阳明之虚,疹家惟恐阳明之旺。滋太阳之寒水,泻少阳之相火,助己土
之湿,而润庚金之燥,治阳明腑证之大凡也。
内外感伤,一切百病,悉由阳虚,不宜润药,其最宜滋润者,惟有此种,多服地黄、天冬,

愈善也。
太阴经证
腹满嗌干
太阴经在少阳之次,少阳表邪不解,以次相传,四日则及太阴。其经自足走胸,行身之前,

温疫营郁热盛,三阴之经,化气于三阳,故病传太阴,则腹满而嗌干。与温病略同,但内热之
新故虚实不同也。

47



卫化于阳明,营生于太阴,阳明旺而太阴衰,则卫闭而营不能发,太阴旺而阳明衰,则营
发而卫不能闭。营发则斑见而人生,卫闭则热亢 ①而人死。疹家斑点发生,全赖脾阴之旺,滋
益脾精,以泽燥土,疹家太阴之定法。

内外百病,悉缘太阴之湿,而惟疹病,则惟恐其燥。己土非燥,营热不至里蒸,终当外发
也。

青萍地黄汤

浮萍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二钱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二钱大枣三枚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 ②。

少阴经证

口燥舌干

少阴经在太阴之次,太阴表邪不解,以次相传,五日则及少阴。其经自足走腰,行身之后,
以癸水而化君火。少阴百病,皆水胜而火负,而惟温疫,则火胜而水负,故口燥舌干而渴。以
其营郁热发,君相燔蒸,一水不敌二火,而再值木生火长之时,则水亏火盈,必然之势。滋益
肾水,以清壮火,疹家少阴之良规也。

青萍天冬汤

浮萍三钱天冬三钱生地三钱元参二钱丹皮一钱生姜三钱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少阴经证,口燥舌干者 ③。

厥阴经证

烦满发斑

厥阴经在少阴之次,少阴表邪不解,以次相传,六日则及厥阴,六经尽矣。其经自足走胸,
行身之侧,循阴器而上行,故烦满而囊缩。厥阴肝木,司营血而胎君火,又与少阳相火两相表
里,温疫之病,受在营血,营郁热发,君相之火俱炎,传至厥阴,热盛极矣。是时肝血不枯,
水土滋润。营热不能内传,外发皮毛,自见红斑。经传厥阴,法宜凉营血而滋风木,泻皮毛而
清相火也。

青萍当归汤

浮萍三钱当归二钱生地三钱丹皮二钱芍药二钱生姜二钱甘草一钱

流水煎半杯,热服。

治疹病厥阴经证,烦满囊缩,而使之发斑者 ④。

红白续发

红斑外发,则营郁泄越,但卫闭未能豁开,其发非一次可尽。凡欲发斑,则生烦躁,脉必

浮数。陆续出至二三日,继以白斑,则透发无遗矣, 

①亢原作“见”,据蜀本、集成本改。 
②治疹病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太阴经证,腹满嗌干者”补。 
③治疹病太阴经证,口燥舌干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太阴经证,口燥舌干而渴者”补。 
④ 
治疹病……而使之发斑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疫病解第二此方方后语“治温疫厥阴经证,烦满”补。
48

白斑者,卫气之外泄也。白斑将发,人必烦郁昏晕,脉必浮大洪数,既发则脉静人安。别
无余虑。红斑易生,白斑难生,非郁极不能外发。将发之时,烦乱昏狂,困极欲死者,往往有
之也。

紫黑迟见

疹家斑点外发,愈早愈轻。卫旺而表密者,往往经尽乃发,甚有迟至数日之后者。大概已
过六日,便是斑发之期,愈迟愈险。

若营弱不能遽发,过时斑见,而色变紫黑,则多至殒命。以其经热郁蒸,营血腐败,后期
而发,遂难救药也。于其紫斑隐见,未能透发之时,速服清散之方,犹可挽转。是皆失于发表,
故至于此。

出没隐见

疹点透发皮肤之外,按阵续生,新者已出而旧者未没,此为顺证。若卫敛表固,营弱不能
透发,隐见皮里,顷刻即回,此为不救。其次则虽不立回,而终隐皮里,不能透露,此为隐疹。
隐疹之家,营郁热伏,未经表散,久而血肉腐溃,发生风癞之疾,数年之后,亦伤性命。若早
用发表,必无此祸也。

水停腹胀

疹家营热郁发,营藏于肝,其病自在厥阴。厥阴以风木主令,木郁风盛,津血耗伤,必生
消渴。渴而多饮,土燥木达者,下窍疏泄,则水不停留。若土湿木郁,疏泄不行,必有停水。
疹点出后,水停腹胀者,十之八九。此缘脏阴素旺,不能消水。若在痘家,便是三阴脏寒之证,
疹家脏阴不亏,则经热外发,反得其益。其经热隆盛,脏寒固不发作,而积水停瘀,必当泻之。
其后腹满胁胀,头目晕眩,咳喘气逆,干燥思饮,而水入即吐,不能容受,以猪苓泻其积水。
溲溺一通,浊气下达,则眩晕咳喘诸证俱瘳矣。

猪苓汤

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二钱滑石一钱,研阿胶一钱,炒,研

流水煎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

治疹后水停,胀满咳喘诸证者 ①。

呕吐蚘虫

《伤寒·厥阴》有蚘厥之证,缘木郁蠹化,故生蚘虫。脏寒不能安蚘,故四肢厥逆,而吐
蚘虫。非第伤寒,凡内外百病而见吐蚘,必是脏寒。惟温疫则是热证,缘其经热盛发,脏寒必
不内作。即其脏阴素旺,益以饮冷生寒,而疹家原不以脏寒败事,虽见吐蚘,不与伤寒、杂病
同论。未可温里,只宜凉营发表,但不当用寒泻耳。

疹后昏愦

斑发之后,轻者即起,重者余热未清,犹有烦郁谵妄之证,再服清散之剂,便可慧爽。而
皮毛已开,汗液当泄,纵不服药,余热自当渐除。不过三日之内,无不清白,静候亦可,莫须
多事也。

疹后泄利 

① 
治疹后水停,胀满咳喘诸证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49

疹后泄利,全缘土湿水渍,以太阴湿旺,而渴饮水停,木郁风动,行其疏泄,水道不开,
则谷道失敛,故生泄利。水去土燥,泄利自止,不须服药。若其不止,恐肝脾过陷,致生痢病,
宜以五苓疏木泻水,以燥土湿也。

五苓散

茯苓三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白术二钱桂枝一钱
研细,饮服二三钱,日三次。服后多饮暖水取汗。
治疹后泄利渴饮,小便不利者 ①。
疹后脓血
疹后泄利不止,肝脾郁陷,致成下痢脓血之疾。庸工谓是疹后余热,非也,此缘土湿木遏,

郁生下热,膏血腐败,故便脓血。宜白头翁汤清其湿热,加甘草、阿胶、桂枝、茯苓,培土清
风,疏木而泻湿也。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苓桂汤
白头翁三钱黄连一钱黄柏一钱秦皮一钱甘草一钱阿胶二钱桂枝一钱茯苓三钱
流水煎半杯,入阿胶,消化,温眼。
治疹后便脓血者 ②。
疹后目疾

疹后营郁不能透发,余热伤眼,眦烂睛红,久而不愈,此肝气不调之故。肝窍于目而司营
血,血热未清,肝气抑遏,故令病此。以凉营达木,泻湿清风之药,调其肝气,木荣风息,眼
病自瘳。

芍药桂苓胶地汤

芍药三钱桂枝一钱生地三钱甘草一钱茯苓三钱阿胶二钱生姜二钱
流水煎半杯,温服。
治疹后目疾 ③
六经治法
疹家六日经尽,血热外发,而见红斑。其在三日之前,早服表药,一汗解矣,营郁既泄,

不至发斑。若三日之后,以至经尽,而服表药,血热已深,虽有汗出,犹发斑点。治法总宜发
表,前三日则加清金泻热之药,后三日则加凉血滋阴之品。要以表邪透发,经热肃清为主。发
之不透,余热缠绵,淫渍种种诸疾,为害非小也。

经腑殊方
疹家未病之前,原无内热,既病之后,亦无内寒。阳盛者,则有传腑之条,阴盛者,则无
入脏之证。阳盛传腑,则宜寒泻,阳平而不入于腑,始终在经者,则寒泻无用,但须发表而已。
善治者,在前三阳,则以汗解,在后三阴,则以斑解。详分经腑,细斟汗下,慎勿在经而用攻
下之剂,亦莫入腑而用发散之方。汗下不谬,经腑清平,疹家之能事毕矣。
汗下宜忌 

①治疹后泄利渴饮,小便不利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②治疹后便脓血者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③ 
治疹后目疾原脱,据蜀本、集成本及前后文例补。
50

痘病寒伤营血,营闭而卫郁,疹病风伤卫气,卫闭而营郁。营开卫发,则生痘粒,卫开营
发,则生疹点。以营热散于皮毛,故见红斑,而发自汗孔,故斑点正圆。营热外发则生,内郁
则死。其内郁之原,必缘阳旺而腑热。腑热则宜寒泻,但内热之证,尚属后起,其先全是外热
不解。阴旺之家,终无内郁 ①之热,阳旺之人,表里感应,内郁日积,迟乃发热耳。阴旺而无
内热者,固不可误清其里,即阳旺而内热未实,亦但可凉解表邪,未宜遽用寒泻,伤其里气。

病在经络,而攻其脏腑,此为粗工。若脏阴素旺之人,则中气败亡,而殒性命,所关非小。
庸愚谬妄,凡治疹病,必用寒泻,已是不通,甚且泻之三日之内,方传阳经之时,则无论阳旺
阴旺,总无是处矣。 

①郁原作“面”,据蜀本、集成本及上文“内郁之原,必缘阳旺而腑热”改。
51

四圣悬枢卷五

昌邑黄元御坤载著

伊公,丞相文端公之孙,大司马学庭公之子,名赞咸,字益庵。聪明好古,博综百氏,而
尤爱农黄之学。玉楸子解温疫痘疹,四部俱成,此前贤所未喻,亦先圣之罕言。荒荒坤轴 ①,
落落玄宗,室无问字之人,门乏 ②好奇之客。惟公清规远镜,洞辟灵台,玄鉴虚凝,廓开智府,
挑银釭 ③而夜诵,卷珠箔以晨披,得其寰中,超以象外。流水是其今日,明月乃其前身,百年
以来,一人而已。采其清言微旨,作四问之篇。

伊公四问第五

伊公问旨

癸酉八月,玉楸子成《四圣悬枢》。论温疫痘疹之法。少司马伊公问曰:温疫痘疹四病,
异同之义云何?玉楸子曰:感于秋冬,谓之伤寒,感于春夏,谓之温病。温病者,一人之病,
非众人所同病也。其州里传染,众人同病者,是为疫疠。疫分寒温,春夏谓之温疫,秋冬谓之
寒疫。痘即大人之寒疫,疹即大人之温疫也。

问温五条

问:经所言热病为何?玉楸子曰:热病即温病也,病于春者谓之温,病于夏者谓之热。《素
问·评热病论》:先夏至日 ④者为病温,后夏至日 ⑤者为病暑 ⑥。暑即热也,以时令而异名也。

问:温病与伤寒何殊?玉楸子曰:《素问》:热病者,伤寒之类也,而实非伤寒。伤寒感秋
冬之寒,温病感春夏之风,时令不同,而寒温异矣。

问:温病与温疫何殊?玉楸子曰:温病之根,得之冬伤于寒而有内热,感则表里皆病。温
疫冬不伤寒,而无内热,但是表病。阳盛之家,而后里病也。

问:冬伤于寒,何缘而有内热?玉楸子曰:冬气封藏,天地闭塞,阳蛰九地之下,则寒水
得令。人于冬时,纵欲亡精,阳泄而火飞,是以变寒而为热也。

问:冬伤于寒,何缘而春必病温?玉楸子曰:凡外感之深,必因内伤之重。阳气重伤,病
则寒深,阴气重伤,病则热深。表里热剧,皮毛不开,是为温病。盖卫气以收敛为性,平日内
热郁伏,一遇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