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农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代农业-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镜闹肿右丫荚谘硖锬诜⒀苛恕T诖锓ㄓ肭址ㄖ校魑锒家瓷杓坪玫姆绞脚帕小5谒驹耘嘀校鳟l或作区都非常困难,只有插种有一点高度的秧苗才可能使作物排列整齐。也许这就是《四民月令》将插秧列为五月份常规农活的原因272(文献三,1:5。5)。6世纪的《齐民要术》对当时北方与南方的水稻栽培方式进行过一番比较。在南方,秧苗不需要移植。而在北方,秧苗在长到七八寸高的时候要移植。不过,水淹除草的技术当时已经融入北方的水稻栽培过程中了(文献五,13)。

    这些情况表明,移居南方的农民一旦拥有了大片土地,他们的耕作方式比起居住在人口密集的北方地区时就会粗放一些。不过,南方烧地的方法的确有为稻田水层提供肥料的长处,这是旱地农作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火耕水耨的方法很容易为南方的水稻栽培所采用。不过,也有可能是北方原始农业阶段的刀耕火种方式在这方面的特征尚未泯灭。但是很难令人置信,在采用精致的复种制几个世纪后,农民竟然还能想起这种古老的做法,除非是有某种新的刺激因素。很可能,这种新的刺激就是在北方了解到了南方的耕作方式时出现的。至少有一个例子,在北方农民无法在新从河流处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植任何作物时,南方的少数民族越人曾被带至北方,耕种河旁的低地(文献五,14)。

    《氾胜之书》对选种与储种有过简单的论述。强壮、高大、高产的单穗往往被选作来年的种子。中国农民直到今天仍然延续着这一做法,从而存在大量不同的谷种样本。当时还没有通过育种来培育理想谷种的做法,直接从田中选种似乎是唯一的办法273(文献五,4:6。1)。《齐民要术》记载说将选出的种子单独栽培,精心照料,再从中挑选最好的种子,可以使种子得到进一步改良,但这种做法在汉代尚未出现。274

    为使种子免于受热与受潮,对种子的储藏必须非常仔细。首先要让种子干透,然后放入竹制或陶制的容器中,再加入防虫效果好的草药。有意思的是,氾胜之还很迷信地提出,如果种子被马嚼过几口,就不会生虫(文献五,4:6。2,4:6。3)。

耕种方法与技术 农具

    汉代农民使用的农具主要是铁制与木制的,与今天的情况一样。有些木制农具,例如耒,实际上是很原始的农具,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使用了。耒耜类农具位列木农具之首(《说文解字》卷14,2),每一种都有非常独特的功能(文献五,15)。《说文解字》还罗列了各种木农具,包括各种用于锄、犁、耙、收割、脱粒等的农具(文献五,16)。铁农具有锹、鹤嘴锄、犁、双齿锄、园艺锄、镰刀与长柄镰刀(文献五,17)。铁锹至少有四种类型,每种都有特定的名称。

    在汉代的另一本字典《释名》中,编纂者为读者描述了各种农具。令人惊异的是,它们很多与中国现在使用的农具,甚至在细节方面都很类似。编纂者还说,农耕方式决定了农具的形状,所以有种专门用于沿沟除草的窄锄可能就与垄作法有关(文献三,18)。

    犁的演变说明了农具的变化是由它的特殊功能决定的。犁的原型仅仅是一种较大的耒。古文献经常提到“耦耕”,对耦耕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由一个人拉经过改进了的耒,而另一个人将耒踩入土中。当耒有了能穿透土壤的切割刃时,它实际上就变成犁了。尖刃会逐渐发展成更为有效的犁铧。后脊最终发展成为犁板,也有助于翻起土壤。到这时犁就会太大,人拉不动,需要使用牛或马了。但是完全木制的犁适应不了牲畜的拉力,于是导致了一个重大改进,就是在犁铧上加上一个铁铧刃。辉县出土的战国犁铧,就是这种带有铁铧刃的木犁。275

    战国时期的犁,犁铧呈超过120度的宽大V字型,很难深切入土,而且这种宽角的铸铁刃难以承受深耕所需要的压力。276汉代的犁似乎已经有了改进。在汉代的考古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一些犁铧呈锐角三角形、犁床厚重的大型犁。277将犁铧改为锐角,提高了它的穿透力,也使深耕成为了可能。东汉的犁比起西汉所使用的来,又有了明显改进。278

    不过,汉犁的形制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犁非常小,似乎不可能是用畜力牵引的。至少在河北清和出土的一个小铧,明显就是耧车的一支腿,而不是犁铧。279不同形制的犁的发现,表明在中国广袤的疆域内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地域差异,而且也说明农活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工具的形状与大小。大型犁在翻耕新农田时非常有用,因此它们往往出土于辽东、古浪及承德可能并非出自巧合,这些地方在汉代都是偏远的边疆地区。中型犁要轻便一些,两个人就能拉动,符合对赵过推广代田法时所提倡的那些轻便农具的描述。最小的犁,如果是耧车的腿的话,自然就是用来控制作物间距离的。如果农民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同时又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为良好的田间作业留下合理的工作空间,这种小型犁就非常关键了(文献五,7,9)。

    汉政府推广了犁的使用,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地方官员都鼓励百姓采用牛耕。280出土犁的汉代考古遗址的广泛分布,以及汉代壁画与画像砖上为数众多的对犁耕的描绘,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281据说,当时官营冶铁工场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好铸造“大器”,与大部分其他农具相比,即便小型犁也应该算是“大器”了。实行专营的铁官由于职司所在,可能的确曾经将制造铁犁视为完成其额定任务的捷径,而政府对犁的制造与出售,又可能推动了它的使用。(文献五,19)

    日用农具构成了汉代出土文物的主体,包括有锹、锄及镰类工具。其中锹的历史最为久远,因为它是直接由古代的耒发展而来的。282汉代出土文物中有直刃锹、曲刃锹,铲型锹、平型锹,双齿铲、单齿窄铲,直柄铲、曲柄铲等。厚重的钁是用于破土的锹,狭窄的钱则是用于甽间除草的锹。战国的铁器都是铸造的,但锻制的锹在汉代则已经相当普遍。283

    锄也有类似的区分。厚重的用于破土,轻便的用于碎土,窄的用于除草。锄柄也有不同的安装方式,以追求最好的功效。在现存汉锄中,锻制的同样非常普遍。284

    镰包括长柄镰、短柄镰及月牙形的手镰。长柄镰清楚地出现在一幅描绘收割场景的汉墓画像砖上,图中有两个人在水田内挥舞着长柄镰,另三个人则在用手镰割穗头。285一般认为长柄镰是适用于密集播种的农具,因为采用密植则作物无法成行。月牙形手镰可能是从新石器时代的砍刀发展来的,只用于割穗头,秆都留在地里。286短柄镰是一种改良了的农具。使用短柄镰可以只留几寸高的秆在地面,这样收割下来的谷秆捆起来方便得多,而且不需要再清理农田,因为留在地里的短梗很容易被翻耕下去做肥料。此外,发挥短柄镰的最大功效要求作物行列整齐。因此,采用垄作法最有利于短柄镰的利用。287

    1858年在河南巩县发现了西汉晚期的冶铁作坊遗址。其中有些设备通过使用高温煤炉,可以生产出含碳量很低的高质量的锻铁。遗址出土的工具大多是铸造的;不过,大部分木匠工具却是用高质量的锻铁制造的。288水排的发明可能对东汉时期铁的生产有过重大影响(文献五,20)。这些发现应该能够证实冶铁技术的发展在西汉末年出现过重大突破,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可以生产锻铁来制造各种工具和农具了。289而且应该注意的是,以辽阳三道壕遗址出土物为代表的西汉铁农具还是铸造的,既小且脆,与战国铁器的制造技术水平大致相同。290东汉农具则已经是锻制的,形体较大,质量也比较高。291

    除了上述对汉代农具的论述外,汉代当然还存在农具的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别(文献五,21)。而且,较贫穷的农民可能只用得起劣质农具(文献五,22)。

耕种方法与技术 小结

    农业技术在汉代取得了以下进步:农田内作物排列整齐有序,取代了撒播密植的做法;多种作物的种植体系逐渐发展;作物的轮作与施肥使复种已成为常规,只是在庄稼连续两年歉收的地方,或是人口稀疏、耕地充裕的南方地区才会有休耕。农作的集约化,使整地、除草及不断中耕成为了中国农业的标志性特征,这意味着对每棵植株的精心照料几乎已经达到了园艺式的水平。农具种类的多样化同样表明了这些农活的重要性。这种农作方式要求集中使用劳力,并且更适宜于小规模农作。同时,农民的积极性对于保证田间工作的精致彻底非常关键,这也使得大规模使用农奴或雇工变得不大可靠。所有这些因素有助于解释汉代自耕农的存在,以及大地主为何偏好出租土地,而不愿使用农奴。

    人们总是喜欢估算单位面积或人均生产率。例如,万国鼎曾试图比较使用普通耒耜类农具与采用牛耕的人均耕作面积(亩)。他的比较见表13(略)。

    不过,在评估与比较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增长时必须谨慎,因为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率的材料非常稀少,而且还受到时间、谷物种类、地点292等众多因素影响。尽管如此,通过一些线索,还是可以看出农业产量总的增长趋势。天野元之助尽管相当谨慎,还是以一些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器物来暗示在若干方面的确出现了变法。西汉时期的住宅面积与水井都比东汉时期的要大。东汉时期住宅和水井较小,显示了当时小家庭依托小规模集约农作生存的情况;东汉时期砖被更为广泛地用于造井,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西汉遗址中的粮仓比东汉的小;东汉的陶器一般比较大;铁制的农具与手工工具,甚至是锻制的铁农具和工具,在东汉时期的运用已相当普遍,而发掘的西汉遗址中出土的铁器却几乎只相当于东汉遗址出土铁器的一半。293畜力或水力驱动的舂米装置比简单的手工的臼先进得多,它的出现可能也与生产率的提高有关。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东汉的农民家庭规模较小,能够生产更多的粮食,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坛里碗里的食物比他们在西汉时期的前辈要多。农业的进步不仅应归功于较好的铁农具,而且也是集约农业发展的结果。农业集约化使很大一部分工作,包括除草、灌溉、施肥,以及在家内进行的工作,如溲种,都能由妇女与儿童完成。于是,小农家庭成为了一体化的生产单位。

农作之外的选择 活动

    前一章论述了汉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如《四民月令》所记录的,田里的农活会随季节变化而有区别。春、夏、秋三季,农民忙于耕作与收获。九月以后,田里的农活就可以放到一边了,冬天要做的只是房屋、农具等的修补工作(见文献三,1:9。1、10。1、11。3)。集约农业包含了许多并不繁重却耗费时间的农活,如施肥、除草、灭虫。在农忙季节,农户家中的妇女与小孩都必须到田间去劳作。但在农闲季节,当人们从田间劳动中解脱出来后,则会变得无所事事。为了不使劳力白白浪费,农户必须将精力投入与直接农作无关的活动。这里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