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 总目(1986-200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林 总目(1986-2004)-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流氓帮会与工人阶级  '美国'伊罗生著,李谦编译,章克生校
 
1990年第3期(总第19期)
秦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考察  陈长琦
论汉代博士家法——兼论两汉经学运动  罗义俊
论“气侠”之士袁术  方诗铭
论范仲淹的教育观  杨先国
袁世凯与预备立宪  廖大伟
试评护国战争中的李烈钧  周元高
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任建树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军事实践与评价  宋恩夫
新桂系军阀在“四一二”政变中的作用  顾建健
“里应外合”评议  聆耳
新剧:近代上海一种流行艺术的兴衰  许敏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土地问题的对比研究  金重远
论汤因比的史学宗旨  张和声
'书评'
创新的见解扎实的功力——徐勇《尉缭子浅说》评介  李勤
'札记'
西周“三事大夫”析  杨善群
 
1990年第4期(总第20期)
'纪念鸦片战争一百五十周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爱国思想评析  孟彭兴
鸦片战争时期的士大夫群体意识  杨国强
鸦片战争启示录  熊月之
鸦片战争与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  吴乾兑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变迁散论  周武
闭眼与开眼——鸦片战争的回顾与反思  何泽福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对西方政事的了解和评判  胡礼忠
中国近代文学的开端——略论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新风  张雪蓉
荒唐的历史颠倒  吴德铎
鸦片战争后教会女塾在中国的兴起  陆菁
明清两代官营织造业生产规模的比较研究——兼与沈祖炜先生商榷  范金民
孙中山对中国现代化的构想  李华兴
共产国际、苏联顾问与省港罢工——纪念省港罢工六十五周年沈宏礼
解放前夕上海公交公司工人的应变斗争  马庆文
文艺复兴式罗马教廷出现的原因  安希孟
曼谷唐人街与泰籍华人  沈立新
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  '美国'伊罗生著,吴竟成编译,章克生校
'书评'
日中学术交流的有益尝试——介绍汤志钧、近藤邦康合著的《中国近代的思想家》  '日'小林武著,承载译
一部贯穿着实事求是原则的力作——介绍汤志钧的《近代中国的革命思想和日本》  '日'野村浩一著,承载译
'札记'
《沐天豫李给清朝李协镇海谕》  张明楚
 
1991年第1期(总第21期)
两汉博士家法株生原因论略  罗义俊
论东晋南朝的“土断”和“开山泽之禁”  吴刚
后突厥与突骑施交战地点考  芮传明
东京店宅务:北宋官营房地产业  杨师群
《天演论》与严复的政治观  齐国华
费正清与中国  陈祖怀
论中国共产党在八一三上海抗战中的作用  孟彭兴
1843年上海之行  '英'罗伯特。福均著,郑祖安译,吴德铎校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性质异说  刘功成
法国大革命初期君主立宪派对旧军队的改造  柴惠庭
战后英国工党政府与冷战起源(1945—1948)  叶江
原始宗教中的灵魂不灭  '英'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著,吕静译
'札记'
春秋吴国“朱方”地望辨正  王祺
《四库》中日本人著作的西归考论及补遗  史量
 
1991年第2期(总第22期)
西周春秋的内朝与外朝  郝铁川
西汉五经博士经说分家问题刍议——兼与罗义俊先生商榷  承载
瓦氏夫人苏松抗倭史迹考  '谯枢铭、黄明标
明律的轻重及其原因探析  郭建
徐孚远及其《钓璜堂存稿》  蒋星煜
宗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读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八章《宗族》  钱杭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近代教育救国方案的初步实践及其意义  孟彭兴
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形成、废除及其斗争  华友根
租界的起源和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  季平子
上海史研究二题  杨其民
罗马帝国城市化初论  周义保张南
试析天主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季惠群余建华
“床”的起源及变迁与中日起居文化  '日'吕玉新著施礼康编译
'札记'
《仲尼弟子列传》孔门四科先“政事”后“言语”辨  金德建
 
1991年第3期(总第23期)
二十年代前后的中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张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0年上海工人运动的特色  张统模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领导权之争与陈独秀  任建树
论毛泽东的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思想  李华兴王泠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散论  孟彭兴
周族的起源地及其迁徙路线  杨善群
葡萄与葡萄酒传入中国考  芮传明
吴中水利与滨海盐利——兼论明清两代上海盐业衰颓的原因  何泉达
论护法运动中的李烈钧  周元高
五十年代上海工运史料工作回顾  沈以行
早期犹太教育浅述  程  郁张和声
试论巴黎公社克服官僚制的伟大实践  王健
中国工人阶级的数量和地域分布  '法国'让。谢诺著,李谦译,章克生校
'书评'
评《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事业中的西方史学》  章余之
'札记'
从王韬《瀛杂志》一瞥上海开埠后西人体育  史量
 
1991年第4期(总第24期)
论孙中山的社会革命观  齐国华
辛亥革命与皇朝体制的终结  周武
1908年孙中山在曼谷——与美国驻暹罗公使的会见  吴乾兑
从学者到战士——论章太炎、吴检斋师生  章念驰
海外华侨支持辛亥革命刍议  沈立新崔志鹰
“黑山贼”张燕与袁绍在河北的对峙和战争  方诗铭
陶弘景与佛教史实考辨  卢仁龙
论“九一八”事变  张铨
浅论李汉俊同志对革命的贡献与失误  陈绍康
论一九二八年上海的“七大工会”  郑庆声
南方工会再探——广东机器工会剖析  陈卫民
试论古代犹太人宗教复国思潮的兴衰及其渊源  余建华、潘光
论二战时期法军败降与苏军初期失利的原因  田金星
中国工人阶级的数量和地域分布(续)  '法国'让。谢诺著,李谦译,章克生校
 
 
1992年第1期(总第25期)
“一二八”淞沪抗战及其意义  张铨
彪炳史册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饶景英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和上海民族资产阶级  张义渔
春秋战国时期的巫与巫术研究  吕静
试论唐前期官员俸料钱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陈明光
五代至清末东传汉籍的西归与中日文化交流  施礼康羽离子
论“孔子改制”与西学意识——康有为的思想演变及其评价  齐国华
近代日本对华政策研究  孟彭兴
略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  陈同
丁文江和淞沪商埠督办公署  吴健熙
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历史案件——考英商美查兄弟公司上海榨油厂  陈正书
《乌托邦》与托马斯莫尔政治思想剖析  李云芳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犹太人的解放  倪华强
依附理论的渊源及特点——发展理论再思考之一  俞新天
'动态'
“辛亥革命与近代国情”学术讨论会录要  吴桂龙
'书评'
一部具有特色和创建的工运史专著——《上海工人运动史》(上卷)评价  陆象贤
'札记'
周太王亶父没有“古公”之雅号  郑楠
 
1992年第2期(总第26期)
西周农业生产和耕作方法探论  杨善群
董卓对东汉政权的控制及其失败  方诗铭
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的法律思想  华友根
辛亥革命未能彻底胜利原因试析  周元高
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  廖大伟
蔡和森著《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研究  周一平
论“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蒋介石的战略指导  孟彭兴、黄新田
士。娼。优——晚清上海社会生活一瞥  许敏
文化形态史观与战国策派的史学  张和声
俄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形成  姚海
论三十年代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原因  周国建
试评上海时期的朝鲜临时政府  孙科志
国民政府的钢铁产业政策  '日'荻原充著,秦胜译,吴健熙校
'札记'
五代扬州植蔗说献疑  何泉达
'书讯'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谱新篇  李勤
 
1992年第3期(总第27期)
封建生产关系与太湖水患的久治不愈  吴刚
五代时期中原地区粟特人活动探讨  芮传明
北宋军赏制度考述  顾吉辰
论李鸿章与“洋务”实践  齐国华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华政策  周武陈先春
论梁启超的政治品格与学术品格  吴前进
大革命失败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探讨  张铨
桂蒋矛盾的历史作用评析  高红霞廖大伟
近代上海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拓展与推进  罗苏文
穆志英是妇女运动的先锋吗?  陈为民
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散论  沈坚
美国华人与印度尼西亚华人的比较研究  崔志鹰
当代美国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张广勇
'随笔'
俞樾论医  丁之方
章太炎与刘伯温  章念驰
'调查'
孙膑故里辨伪  黄海澄
'札记'
从汉译西书的东传到日译西著的东来小识  史量
 
1992年第4期(总28期)
论《国史大纲》与当代新儒学  罗义俊
徐霞客旅行研究二题  郑祖安
近代西学东渐的序幕——早期传教士在南洋等地活动史料钩沉  熊月之
郑观应《道器》平议  方志钦
上海:晚清革命思想的宣传中心  顾晓虹
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与陕西回民起义  石培华
沪军都督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的筹建  吴乾兑
“七七”事变后的陈独秀  张统模
论一九三六年上海工人运动的转变  郑庆声
试论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的“大迫害”及其对清教的影响  柴惠庭
历史辩证法在第一次西班牙革命中的体现  张家哲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诸问题探略  余建华
马尼拉唐人街的历史变迁  沈立新
'考古'
变混沌为清晰的重大发现——纪念临沂汉简出土二十周年  杨善群
'动态'
台湾的谱牒与谱牒学研究  钱杭
'札记'
“模棱”考  昱昊
 
1993年第1期(总第29期)
试论考古学研究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潘松鹤
再论“九族”今、古文说  钱杭
中原地区女相观音渊源浅探  芮传明
康熙帝与米价——兼论康熙帝的固邦经略  何泉达
试论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内变迁”与劳动力转移  马学强
明清时期宝山地区市镇结构探索  朱子彦
论“西学”在盛宣怀经办实业中的应用  齐国华
八。一三淞沪抗战意义论析  陈祖怀
周恩来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贡献  王泠一
试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柴惠庭
试析一战时中德关系的演变  王健陈先春
货币主义与智利的现代化  钱明德
孙中山的对外战略论——以《中国存亡问题》为中心  '日'高纲博文著,邵力群译
概念和逻辑的混乱————评一篇工运史理论文章  郑庆声
上海租界第一次《地皮章程》中文原本书后  陆文达
'札记'
《大唐西域记》“淳风西偃”与“候律东归”释  昱昊
 
1993年第2期(总第30期)
论孟荀思想的阶级属性  杨善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