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防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事防护-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面临突发的自然灾害,战争,事故,人民防空是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措施自救互救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损失;保护战争潜力;夺取胜利的重要战略措施。普及民防知识在紧急时刻会帮您脱离险境,所谓尽人事,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存空间不惜一切的拼搏!收集一些材料,概括如下,希望大家耐心阅读,以备不时之需!
  
一、现代常规空袭时的防护:常规空袭时人员的识别与防护 
  (一)识 别
  识我国的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
  预先警报于可能遭受空袭威胁时鸣响。空袭警报为响36秒,停24秒,反复循环3分钟。 
  ●空袭警报
  空袭警报于将要或已经遭受空袭时鸣响。空袭警报为响6秒,停6秒,反复循环3分钟。 
  ●解除警报
  解除警报于一轮空袭已经结束并且短时间内不会遭受下一轮空袭鸣响。解除警报为连续长响3分钟。
胸前,嘴巴微张,防止爆炸带来的冲击波。如果没有台阶的话,就跑到低洼的地方趴下。。 
 【%】人员正常生活时每天需要多少食品和饮水
    要维持人员的正常生活,每人每天大约需要饮用2~3升水,吃1千克左右的干粮。劳动强度越大,需求量越多。人防要求,临战疏散人员应携带2~3天的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和饮水,还应携带自己负责保护的小孩的食品和饮水。应急食品首先要考虑安全、卫生、好携带,无须烹饪加工的罐头、瓶装食品、饮料、干果、果核、巧克力等最适宜。进入工事人员在带食品和饮用水的同时,还要带一些装废渣的塑袋,并注意要少带水果及有辛辣味的食品。

【必备药品】解磷针,口服抗辐射药物,阿托品氯磷定,抗烟剂,依色林,亚硝酸钠,乌洛托品。

    解磷针内装有抗毒药,能对抗神经性毒剂及有机磷农药,供自救时使用,使用时先取下针帽,以拇,食,中三指持针头底部,迅速将枕头崔志插入患者肌肉深约2厘米,待药物刚好流尽时,迅速拔出针头。
    紧急情况下隔衣注射,省去消毒,一面延误时机!~~~~~~~~~~~~~~~~~~~~~~~~~~~~~~~~~~~~~~~~~~~~~~~~~~~~~~~~~~~~~~~~~~~~~~~~~~~~
【技巧】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一、简易呼吸道防护器材
  制作简易防护器材,要求所选的材料能防毒,做成的器材过滤面积大,且气流分布均匀。
  (一)浸碱防毒口罩
  把普通毛巾叠成12层,将上端两角折回,按自己的脸型缝成鼻垫,或缝上一块铝片,加上带子,制成口罩。也可用纱布折叠30…40层制成,使用前,浸于碱性溶液。戴上后用手捏压铝片,使之与鼻颊密合。使用时要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也可事先配好碱水,装在小瓶内以备使用,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
  浸碱防毒口罩对防沙林、路易氏气、氢氰酸等毒剂蒸气效果较好。但对毒烟、毒雾防护效果较差,使用时最好在外面加上毛巾或棉花。
  (二)装料防毒口罩
用纱布或毛布制成口罩,内装3厘米厚的活性炭和黏土(不能用沙土)各半,搅拌均匀,制成大米粒大小的颗粒,晾干即可。制成的装料口罩或石灰土颗粒,应放在塑料袋内密封保管。
  二、简易防毒眼镜
  自制简易防毒眼镜的制作方法是:用粗铁丝做两个圈,在圈上缠上棉花,使其与眼眶四周紧密贴合,用玻璃片或透明塑料做镜片,并用胶布粘于镜框上,再缝上系带即可备用。也可用普通风镜改制或用透明塑料袋开个口,把防毒口罩缝在口上,使用时套在头上,扎紧即可。
  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
  制作简易皮肤防护器材尽量要用隔绝材料,包扎时要注意密合并便于解脱。例如,为保护手部皮肤免遭放射性灰尘和毒剂的伤害,橡胶手套、皮手套和棉手套等都可使用,但医用手套和塑料薄膜手套则不宜使用。脚部防护可用劳保靴套、胶鞋和长筒雨鞋,必要时可用布块、塑料布等耐磨柔性材料做成简易“绑腿”进行下肢防护,也能收到一定效果。风雨衣、皮茄克、防尘服或塑料服、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伞等在紧急情况下均可用来保护身体,帽子、围巾对头部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使用简易防护器材时要尽量减少暴露皮肤,捆绑牢固,便于解脱,通过染毒地域时间尽可能短,使用后要焚烧或掩埋。解脱时防止二次染毒。


(二)防 护
  防护,就是充分利用各种防空袭设施进行安全防护。
  1、临战准备阶段
  当接到敌人可能发动战争并对城市进行空袭的预先通报后,各机关、厂矿、团体和学校应对原有的防空洞、掩蔽部、半地下室等设施进行检查,有积水的要排除积水,需要清理加固的应尽快进行清理加固。对通风、过滤、密封、照明装置进行认真检查,确保能正常使用;熟悉防护工程内部结构、周围环境、行走路线,以便遭敌空袭时,能有秩序地组织所属单位人员和在校学生进入防空掩蔽部。 
  2、敌空袭阶段
  (1)在室内的人员和居民,应尽量到附近的地下室、楼房底层、走廊或钢筋混凝土楼梯下等跨度较小的坚固建筑物内隐蔽。不可站在露天或窗口观望,以免被震碎的玻璃打伤或被弹片击伤。
  (2)在街道上的行人,当获悉空袭信号时,要尽快离开危险房屋、高压电线、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就近迅速向地下室、地铁、车站等较为安全的地带转移。
  (3)凡在市内行驶中的公共汽车、电车及其他车辆,得知空袭信号后,应立即靠边停止运行,进行疏散隐蔽。司机要把车辆驶到马路支线停放,以免影响消防、救护及紧急车辆的行驶。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要行驶到远离楼房住宅的安全地带停放。
  (4)厂矿、企业、机关、商店、影剧院及车站码头的人员,除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听到空袭信号后要镇定自若,听从指挥,切不可惊慌失措,要有秩序地向防空工事、地下、半地下室等便于隐蔽的地带就近隐蔽。
  
(****掩蔽进入防护工事的注意事项!1,一切听从指挥,按指定路线行进。 2,行动快速,熟记制定工程位置,路线和标记,携带急需品。  3,依次进入防护工程,防止拥挤,无光时,一律靠右侧用右手摸墙壁行进。   4,维持室内秩序,保持安静,不走动,不燃火。  5,撤出工程要慢,防止空气环境突变造成人员晕倒,踩伤。*****)



(5)在效外空旷地带的人员,在听到空袭信号后,要选择就近便于隐蔽的低洼地、路沟、地坑、大树下疏散隐蔽。如果发现敌机或导弹将在你附近投下或爆炸时应迅速就地卧倒。卧倒时面部向下,掩住耳,张开口,闭上眼,胸和腹部不要紧贴地面,以防震伤内脏及头部器官。当听到炸弹发出〃嘘……〃声时,表明炸弹已接近地面,采取上述措施,可以减少对人员的杀伤。 一次进入防护工曾

  二、对核武器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 
  一旦发现爆炸闪光、烟雾骤起,遭遇核武器袭击时,室内室外人员必须在杀伤破坏因素到达之前,迅速准确地做完防护动作,以求生存机会。那么,什么样的防护动作才是迅速、准确、有效的呢? 
  (一)室外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外人员应从防护较严重的瞬时杀伤因素着眼,防护的原则是减少暴露表面,争取重型屏障重点保护头部、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的方法是:发现爆炸闪光,应忌看火球,迅速进入各种人防工程防护,并不要随意进出或走动,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时,要迅速(2秒钟内)利用三五步内的地形地物就地卧倒。遇到较大的地形地物时,横向卧倒;地形地物较小时,面向爆心卧倒;无地形地物可利用时,背向爆心卧倒。
核爆炸时,如果身边有江河、湖泊或池塘,应立即潜入水中防护。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浅色衣物遮盖身体,尤其是皮肤暴露部位。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时应注意:必须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心的一侧,尽量利用坚固、稳定的地形地物,避开易倒塌、易燃烧、易爆炸的物体,以免间接伤害。 
  (二)室内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
室内人员防护的原则是:利用坚固的建筑部位和家具,减少暴露,设置屏障,保护重点部位,减少碎片杀伤。
正确的方法是:发现闪光后应立即利用墙角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卧倒。应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玻璃碎片使人员击伤或造成其他间接伤害。冲击波过后,应立即抖落身上的尘土,迅速进入人防工程进行防护。若没有人防工程,也可以进入冲击波袭击后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关闭门窗,防止放射性灰尘进入室内。 
  (三)放射性沾染区的人员防护方法
人员在沾染区行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或面具、扎三口(领口、袖口、裤脚口)、穿雨衣或斗篷、戴手套、穿雨鞭;不要随便接触沾染物品,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严禁在沾染区吃东西、吸烟和饮水。
行进时,应按照专业人员设置的标志,避开沾染程度较高的地域。应选择路面结实、街道较宽的背风墙侧行。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脚步要轻,尽量减少灰尘扬起,快速行进,尽量缩短在沾染区的时间。
乘车时,除应做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棚布,加大车距,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上下车要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 
  (四)全区转移人员的防护方法
转移至安全区的人员,要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多种措施,消除身上的沾染。例如;人员应侧风站立,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服装一件一件的脱下消除,消除后,有顺序地放在上风方向。对服装消除的方法通常有拍打法、扫除法、抖拂法、洗涤法。
人员皮肤受沾染用毛巾或纱布擦拭。擦拭时应从上到下,顺着一个方面进行。擦一次,将毛巾翻叠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重新沾染。误食了沾染食物和水时,可采取催吐、洗胃、多喝水、利尿法排出,有条件时,可按照医生要求服吸附剂、缓泻剂加快放射性物体排出。 的防护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伤害的规律是:距离放射源越远,受照射时间越短,〃屏障〃越多,伤害越少。 

  三、对核事故因此,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1。人员紧急隐蔽,通过多种〃屏障〃保护自己。听到警报,户外人员应尽快进入室内,不得外出。关闭门窗,关闭通风系统,熄灭火源。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注意事故动态。上述防护措施主要适用于事故的早期阶段。由于建筑物的墙壁和开花板是提供的物质屏蔽作用,可以减小放射性烟羽和地表沉积物的直接外照射;另外由于建筑物内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内照射。对于外照射的屏蔽作用,其效果取决于建筑物墙壁的质量厚度,建筑物的门窗是薄弱环节,所以人们在建筑物内要远离门窗。对于内照射隐蔽的效果取决于建筑内外的空气交换速率越小,建筑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增加得越慢,隐蔽的效果越好。所以,当放射性的烟羽通过时应关闭门窗,关停通风的空调系统,熄灭室内火源。如果用湿纸或衣服被褥等堵塞门窗的缝隙,可以进一步降低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