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服,并且希望以最低的价钱购买。在商家这个销售策略下, 



最低价格是原价的                         (降价              ,即广告登出后的第 



          天时的销售价格。每个顾客均希望此时来买,但是否 



所有衣服均 以这个价格卖出呢?不是的 !因为每个消费者都 



会想到,其他消费者也会有同样的想法。这样,消费者想, 



如果在广告刊登后的第                              天去,将很有可能买不到衣 


… 页面 80…

服,尽管此时的衣服最便宜。因此,顾客不可能等到最低价 



的时候去买,尽管所有顾客均等到最低价去购买,对所有顾 



客均有好处,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每个人均会提前去商店。 



      至于顾客何时光顾该商店、购买衣服,取决于他对衣服 



的评价。如果某个顾客认为衣服的价值高于他所付出的货币, 



或者比其他商店便宜,那么他将购买。这样,不会发生所有 



顾客均等到衣服价格降到最低时才购买的现象。 



      该商人所利用的就是人们的这种策略选择心理。 



      通过进行博弈有可能对博弈中的所有人都是有益的,然 



而,制造的博弈更多的是有利于设局者,而不利于其他参与 



人。此时,如果设局者的意图为对方所知道  (即 “诡计”被 



识破),对方或者不参与这个博弈,或者采取的办法是 “将计 



就计”:针对设局者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 “破”了设局者 



的 目的。 


… 页面 81…

                                     计算成本: 

不做得不偿失的事情 


… 页面 82…

      我们常常谈到成本,那么究竟什么是成本?经济学家的 



定义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成本观念,下面就是应用问题了。在 



做决策之前,必须经过 “成本估算”:如果得大于失,就值得 



做;如果得失相抵、甚至得不偿失,就不要干这种 “吃力不 



讨好”的事了。 



       “皮洛斯的胜利”讲述的是古罗马时期的一场战事。皮 



洛斯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位国王。在一场血腥的战斗中,他获 



得了胜利,却损失了大半精锐部队。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 



他感慨道:再来这样一场胜利,我就完蛋了。后来人们就用 



 “皮洛斯的胜利”代表代价惨重、得不偿失的胜利。 



      赢得战争  (或避免战争)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增加对方 



的战争成本,使其难以坚持,或因为得不偿失而放弃发动战 



争的愿望。 



       《孙子兵法》的 《作战》篇中,一开始并未探讨战略或战 



术问题         而是算账:一次军事行动  (无论胜败)的成本: 


… 页面 83…

 费千金”的人力、物力投入。 



      宋代的沈括也算过一笔细账:动用                                万人的军队到远方 



作战,运送辎重的兵员要占                              ,而后勤补给人员至少需要 



    万人,这样一支部队,最多只能行军                                    天 。三个民夫供 



应一个士兵,这 已经是最大极限了。如果用牲畜运粮,固然 



 负载多而费用少,但很容易生病死亡,这样连牲畜和驮负的 



物资都要白白丢弃,因此比起人力运输,利弊各半。 



      所以, “因粮于敌” (从敌人那里获取给养)就非常重要。 



通过长途运输一份军粮,可能在路上要消耗好几份。孙子说: 



“食敌一钟 ,当我二十钟 。”正是这个原 因。 



      现代战争由于交通的便利,可以节省某些成本  (如粮食的 



运输消耗 ),但是其他方面(如弹药的大量消耗 )的花费比古代 



要昂贵多了,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的一颗导弹动辄价值数十万 



甚至上百万美元,这种高技术战争不是哪个国家都能承受的。 



      在古代兵法中,有 “坚壁清野”,在现代军事史上,有 



  “焦土政策”,它们的共同点是尽可能减少对方从战争中获得 



 的补偿,也就是提高对方的战争成本。当然,实行这一战略, 



 自己的损失也很大,不过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而且, 



这一行动也是在 向对方表明立场:我要和你干到底,为此我 



 宁愿作出任何牺牲,不要指望从我的屈服中获得什么好处。 



      战争如此,市场竞争如此,甚至我们 日常行为也都面临 



一个成本一效率问题。理想状态当然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 



换取尽可能大的效用,但是现实中大多数选择并非理想。 


… 页面 84…

                       期望效用极大化 



      当我们对所选策略的结果是未知时,通常会用到期望效 



用极大化原理,什么是期望效用极大化原理呢?可用一个故 



事来说明。 



      一个渔夫用网在海里捉住了一条小鱼。渔夫很失望。小 



鱼对渔夫说: “我太小了。你把我放了,等我长大了,你再抓 



我,不是更划算吗?”渔夫: “你的话有道理。你确实太小了。 



但放了你则是愚蠢的,因为放了你之后,我怎么能够抓住你 



呢?”渔夫没有把小鱼放掉。 



      渔夫面 临两个决策:“不放走小鱼 ”、“放走 小鱼 ”。渔夫选 



择 “不放小鱼”的收益是确定的,即收益为 “小鱼”;而选择 



 “放走小鱼”的策略,收益是不确定的:或者为一无所得,或 



者为获得 “大鱼”。这里,当小鱼长大成为 “大鱼”之后,渔 



夫抓住它的可能性或概率几乎为                               。小鱼诱惑渔夫放走它, 



对于渔夫,放弃眼前的小利,换取未来的大利是合算的;然 



而如果未来的大利是不确定的,那么放弃眼前的小利则是愚 



蠢的。渔夫没有把小鱼放掉,他的决策是合理的。 


… 页面 85…

      渔夫进行策略选择时遵从的是期望效用极大化原理。 



      所谓期望效用极大化或者说期望收益极大化,是指人们 



在结果的实现不确定的情况下,应当选择给他带来的 “期望 



效用”最大的策略。所谓期望效用就是:收益与实现该收益 



 的可能性  (概率)的乘积。在上面 “渔夫与鱼”的故事中,渔 



夫选择 “不放走小鱼”的期望收益为 “小鱼”;而选择 “放走 



小鱼 ”的期望收益为:“大鱼与获得大鱼 的可能性 的乘积 ”,但 



 是渔夫捕获大鱼的可能性几乎为  ,那么,渔夫选择  “放走 



 小鱼 ”的期望收益也就几乎为                             。这样 ,渔夫就应 当选择 



“不放走小鱼”。 


… 页面 86…

       “焦土政策”是指,战争的时候,一方撤退时把本方的建 



筑设施、资源等全部 自行破坏,不给对方留下任何有价值的 



东西。 “焦土政策”有两个作用:显示 自己决不妥协的立场和 



增大对手的成本。不过,这里倒不是有意暗示说,这样的策 



略无论成功或失败,其本身或结果都是可取的。不难想像社 



会希望避免这么一种意味着巨大浪费的破坏行动的出现。我 



们的 目的在于解释这些策略的本质,这样你就可以更好地运 



用它们,或者避免使用它们。 



      焦土政策只不过是被博弈论者称为策略行动做法的一个 



例子。你大约已经觉得,保留选择余地终归是有好处的。不 



过,在博弈论的王国里,这一点却不成立。你虽然少了自由, 



却在策略上得了益。因为这么做改变了其他参与者对你以后 



可能采取什么反应的预期,而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为 自 



己谋利。其他人知道,只要你有行动的 自由,你就有让步的 



 自由。“破 釜沉舟 ”、“背水一 战 ”、“置之死地而后生 ”等成语 , 



说明的都是这个道理:只有把退路堵死,你才能奋勇向前。 


… 页面 87…

      为了使一个策略行动可信,你必须采取其他附加行动。 



当战争中的一方威胁要饿死他的敌人,烧毁田野的行动就使 



他的威胁变得非常可信。 


… 页面 88…

      为了达到己方预期的最优结果,同时为了防止最坏的状 



态发生,博弈思维者经常要考虑的是,给对方以台阶,给对 



方“指 出”一条生路 。 



      如果说,边缘策略是要挟对方,迫使对方采取某种策略 



的话,那么给对方以生路策略,则是放对方一马。无论是边 



缘策略还是给对方生路都是按照我们的意志压缩对方的策略 



空间,使对方按照我们的意志进行策略选择。 



      人们常说 “狗急了会跳墙”。为了防止狗急跳墙,就要给 



对方一条生路。在战争中,军事家们经常运用这个策略。在 



一场战役中,军事力量强的一方的统帅会考虑, 自己的军事 



力量虽然强过敌方,但如果对方拼死作战,己方虽然将获得 



最终的胜利,但 自己的军队也将伤亡惨重。因而在决战时, 



往往给敌人留个逃跑的缺 口,而使对方不至于死战。通过这 



种策略,军力强的一方往往能够获得有效的胜利。 



      军事家常常灵活运用这个策略,兵力强的时候给敌人一 



条生路,兵力处于弱势的时候,则会 自决后路。在某个战争 


… 页面 89…

博弈中,当一方发现 自己的军队处于困境,除了拼死作战而 



无其他更好的逃生之法时,统帅们就会 自决后路。而当士兵 



们发觉除了死战而无其他生路的时候,更会奋勇杀敌。这里 



最好的一个例子是,项羽与秦军交战时,项羽故意把船弄沉, 



砸了自己的锅灶,使得将士没有退路,只有拼死奋战、战胜 



对方才有生路,结果项羽大胜秦军。这就是所谓的 “破釜沉 



舟”。 



      当然这个策略也不能乱用。 二国演                                  中马谡与司马懿 



在街亭之战中便误用了这个策略。马谡领命驻守街亭,他不 



听他人劝告,将大军屯在山上,准备与司马懿决战。马谡认 



为,将大军安扎在 险地 ,司马                            难 以进攻 ;而如果被 围成 



 “绝地”,士兵将以一当百,奋力杀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