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退到的黎波里城附近。尽管其上司要求他死守,但他却毅然拒绝,他深知死守的结果将只是死而不守。1月19日他继续撤退,一直退到马内斯防线(MarethLine),那是一个比较不易被敌人迂回包抄的阵地,已在突尼斯境内,距离的黎波里约300公里。1月25日,蒙哥马利才进入的黎波里那座空城。从阿拉曼算起已经前进2200公里,整整用去3个月的时间,对于第八集团军总算是走到了这一段里程的终点,而蒙哥马利在心理上更有如释重负之感。
的黎波里的弃守使墨索里尼大为震怒,隆美尔于1月26日被免职,其军团改名为第一意大利军团,不过总算给他一点面子,被允许有权自行决定移交和离职的日期。于是他就利用这一点残余权力发动其最后一次闪击。这就是战史中所称的“凯撒林之战”(TheBattleofKasserine)。
隆美尔的意图是先击败其后面的美军,然后再回头对付蒙哥马利。但他的兵力非常有限,而且还要分兵防守马内斯防线,所以不得不借用阿尼姆的一部分兵力。后者却很不合作,遇事推脱,这样遂使隆美尔功败垂成,十分可惜,隆美尔在2月14日发动攻击,美国第二军很快就被击败,但因为种种牵制,他对于成功始终不能作迅速的扩张。拖到23日,遂只好自动停止。在这一战中,他俘虏敌军约4000人,击毁战车200辆,自己的损失则极为轻微,可谓最后的杰作,但可惜未能达到迫使联军退出突尼斯的战略目的。不过若一切能由隆美尔做主,则他可能会获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2月23日,罗马又有命令来,把隆美尔官升一级,派他出任新成立的非洲集团军群总司令,指挥突尼斯境内的一切轴心部队。可是已经太迟了,已经丧失了的机会再也无法挽回。隆美尔认为轴心部队若再留在非洲,即无异于自杀。所以他3月9日以病假为理由,飞回欧洲企图说服希特勒接受他的意见。结果是白费精力。后者认为隆美尔已经变成悲观主义者,遂不准他重返非洲。
西方同盟第一次胜利
此时,轴心方面在北非的情况已无可挽救。只要联军集中其强大兵力来发动总攻,则突尼斯的占领和非洲集团军群的毁灭就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联军的行动却其慢无比。直到4月19日才发动其最后的攻势。轴心军背水作战,仍能使联军的攻击一再顿挫。直到5月7日,英军才攻入突尼斯,不久之后,美军也到达比塞大。到5月13日,20余万轴心部队始完全投降,只有633人从海上冒险逃走。至此就结束了历时将近3年的北非战役。
对于轴心国家而言,这种结局实为意料中事。本来在突尼斯建立桥头阵地,其惟一的目的就是使在北非的兵力得以安全撤回欧陆。但希特勒的想法却完全相反,他的命令是不惜成本死守下去。这样赖着不走的办法实在毫无意义,结果是全军覆没。本来这些兵力可以用来阻止联军侵入西西里岛。现在由于已无可用之兵,所以也就丧失了在南欧击退联军的一切希望。
不过,突尼斯的苦撑也使联军重返欧陆的时间至少延缓达数月之久,所以德军统帅部宣称:“突尼斯的防御使我方在时间上获得重大利益,足以值得其一切牺牲。”但其代价却是损失15万精兵并使意大利达到即将崩溃的边缘。德国多数将领均认为这是一次惨败,其严重的程度实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一役。尤其诚如隆美尔所云,这些兵力如果能早一点交给他指挥,则他也许早就已经攻入开罗,直入中东了。
反过来说,北非的征服对于西方同盟国要算是一次伟大胜利,其意义可以列举如下:
1.这是西方国家自开战以后的第一次大捷,对士气民心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
2.不列颠海外帝国的安全从此解除威胁。
3.地中海交通线完全打通,多出几百万吨运载量的船只。
4.联军可以威胁的欧陆地区面积增加一倍,使希特勒更有分心分力,顾此失彼之患。
5.对于美英两国的联合作战,以及两栖作战的技术装备都是一次成功的考验。
6.为未来的胜利,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奠定基础。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十二章从德国人的观点论诺曼底之战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前言
大西洋长城的建立
隆美尔视察西线
隆美尔的设防
陆上防御
水中防御
反空降防御
两个难题
反登陆战的失败
结论
前言
1944年6月6日,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统帅之下,向法国西部诺曼底(Normandy)地区实施两栖登陆,跨出反攻欧陆的最后一步。“诺曼底之战”是世界战史中的一场决定性会战。德国人输掉这场会战,也就注定第三帝国的覆亡命运。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自今日视之,似乎已经是一段古老的故事,但就战争研究(Warstudies)的观点来看,仍然还是一种挖不尽的宝藏。在这次战争中还有很多疑问值得探索,还有很多教训值得记取。诺曼底之战即可为一例。
有关诺曼底的文献真可以说是多得不可胜数。所以,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老问题还有什么好写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至少有三点理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还是有深入研究的价值:(1)这些年来许多新的史料逐渐出现,不仅足以矫正过去研究的错误而且也带来新的启示。(2)战后最先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都是战胜国方面的人,但现在战败国(尤其是德国)已有许多新的研究,不仅可以校正前者,而且更代表一种新的观点。(3)就此时此地而言,诺曼底的研究对于我们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诺曼底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栖作战,无论对于登陆或反登陆都能提供教训。
进一步说,德国人的研究似乎更值得重视,其理由有二:(1)我们过去所曾接触的资料大致都来自西方,德国人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对于事实有较平衡的认识,而不为西方主观所蔽。(2)德国人的研究是着重反登陆战方面,这对于我们而言,也许更符合现实需要。
本文的内容完全取材于德国人的著作,并加以综合叙述。不仅概述德国方面的准备和计划,而且也从德国人的观点来评论作战的经过和得失。
大西洋长城的建立
日耳曼民族生活在中欧,历史和地理背景使他们与海洋隔绝。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几乎没有任何德国人会想到他们的海岸有受到两栖攻击的可能。1940年法国的战败使此种情况发生巨大改变。德国所控制的领土增加了一倍,海岸线增长到5600公里(小岛在外),其大部分都暴露在海权直接攻击之下。不过,此时英国在惨败之余,还无力反攻,所以西欧的安全暂时还无顾虑。
尽管如此,希特勒为保护其在法国西部的潜艇基地,以及准备发动“海狮”作战的船舶和港口,仍必须对西欧海岸线设防。这条海岸线虽然从挪威北部一直延伸到法国西南部,但首先设防的地点是在英吉利海峡的最狭窄部分,这也可以算是所谓“大西洋长城”(Atlanticwall)的前奏。
由于“不列颠之战”(TheBattleofBritain)的失败,希特勒不得不放弃“海狮”作战。从此,当他转过身来进行征俄战役时,以不列颠为基地而发动的两栖攻击也就开始成为一种经常存在的威胁。
希特勒是一代怪杰,他的头脑中充满各种奇想。有时非常高明,有时则非常不合理。但不管是好是坏,第三帝国的前途,日耳曼民族的命运还是操在他的手中。他所作的决定具有绝对权威,无人敢反对。这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是一个必须经常考虑的因素。
对于西欧的防御,希特勒有其特殊的构想,他把优先权给予挪威和英吉利海峡中的岛屿。第一,他始终相信英国人将尝试在挪威登陆,所以他命令在该国建立坚强的要塞。此种工作一直持续到1944年。总计在挪威一共建筑海防炮台350座。其次,希特勒又同时执行一个在海峡岛屿上设防的8年计划。每月有5万吨材料运往那些岛上,并有3。2万工人在岛上长期工作。从这些岛屿的位置看来,此项计划实毫无战略价值,而只是浪费人力和物力。但由于希特勒的坚持己见,遂使法国西海岸的设防受到很严重的延误。
攻俄的失败加上美国参战造成一种新的危险局势。1942年3月23日,德国三军统帅部(OKW)发布第四十号统帅命令(FührerDirectiveNo。40),指明所有的欧洲海岸都已暴露在敌军登陆威胁之下,要求三军在统一指挥之下,对防御和反攻作充分的准备。根据此项命令,69岁的老将伦德施泰特元帅遂被派出任西线德军总司令,负责统一指挥西线防务,并开始积极建立沿海防线。从此时开始,到1943年底,虽然已有25万守军和25万劳工在构筑工事,但所谓“大西洋长城”仍是有名无实。工程不仅偷工减料,而且也始终赶不上预定进度。其原因有二:(1)德国此时已经腹背受敌,力不从心,比起东线和地中海方面的战争,西线设防只能算是次要的工作,所以在资源分配上不可能获得较高优先。(2)再度出山的伦德施泰特已经学会如何保全禄位的秘诀,他尽量无为而治,同时他本人对于海防也缺乏信心。假使他能认真监督,则应有较好的成绩。
从1941年12月开始,联军曾对欧洲海岸作过三次突击。第一次是1941年12月底袭击挪威的几个小基地,此项行动更增强了希特勒对挪威的重视。第二次是1942年3月26日对卢瓦尔河(Loire)口上的圣纳泽尔(St。Nazaire),曾获相当成功,但也使德军暴露并警惕他们的弱点。第三次是1942年8月19日,对第厄普港的攻击,联军几乎完全失败,同时也使德军对于海防的改进获得有价值的教训。
对于德国人而言,从这些突击中所获得的主要教训为,-旦联军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他们不会直接攻击任何较大的港口,而会在开放的滩头上登陆,然后尝试从后方进入那些港口。至于如何击退联军的第一次登陆则意见并不一致,这暂且留待下文中再详细讨论。
依照德国人的看法,由于海防工事尚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在法国的驻军不仅数量有限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准备,所以同盟国若有决心,则在1942年也许只需不太强大的兵力即能在法国海岸上建立一个桥头堡(bridgehead)。事实上,美国人曾作这样的考虑,但由于英国人的坚决反对,最后始决定把攻击的矛头转向北非。
联军1942年11月在北非的登陆,对于德国人要算是一次战略奇袭,并使其蒙受很大的损失,在北非战役结束后,联军又向意大利进攻,并迫使意大利政府投降。这一连串的发展不仅使德军连遭挫败,而且也付出相当重大的成本。假使说他们还有一点收获,那就是争取到一段时间可以用来增强西欧的防御。但很不幸,他们对于这一段时间并未作最佳的利用。最主要的原因有二:(1)伦德施泰特不仅缺乏勇担责任的精神,而且他的权威也非常有限,几乎无事不受希特勒的干涉,战后他不讳言地说:“当我做西线总司令的时候,惟一能自己做主的事情就是调换门口的卫兵。”(2)还是前面已经说过的,缺乏充分的资源,此时德军在其他地区中的消耗日增,而国内生产力则不够应付,此外受到同盟国空军的轰炸,运输更加困难。
1943年下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