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大豆产业 保障农民利益
日期:2010…05…10 13:30 作者:朱隽 来源:人民日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支持大豆产业 保障农民利益
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
确保农民利益
确保市场和价格稳定
发挥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
程国强说,我国对大豆产业的支持政策亟待完善和强化,但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必须是保护农民利益。今后支持大豆产业发展,应坚持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利益,确保市场和价格稳定,发挥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
据了解,大豆产业链相对较长,涉及生产、油脂加工、食品加工、养殖业、医药、化纤等多个行业,更是关乎约数千万农民的利益。程国强说,近几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4亿亩左右,产量稳定在1400万—1600万吨。尽管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豆油、豆粕需求将继续呈迅猛增长势头,但受农业资源短缺、粮油作物比价、不同油脂油料产品相互替代等因素的影响,国产大豆很难突破现有水平、将始终呈有限供给态势,我国继续从国外进口大豆将不可避免。
程国强认为,促进我国大豆生产的稳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护和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由于耕地面积有限,不同粮食作物与大豆的比价收益关系,将直接决定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拿东北产区来讲,多年的实践表明,大豆与玉米的合理比价应该保持在2。3∶1。若大豆价格太低,将使农民放弃大豆种植,转向玉米或者水稻生产。这是今年初东北地区农民大豆种植意向下降的根本原因所在。
程国强分析,2008—2009年,我国实施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从实际效果看,起到了托市保价、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对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程国强坦言,临时收储政策也给主产区压榨企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下一步政策调整时应努力减少市场扭曲,兼顾下游行业利益。企业也应进一步发挥优势,整合加工资源,提高效率,抓紧建立向上拓展、向下延伸的产业链体系,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程国强建议,从战略上看,东北产区应制定目标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的大豆发展战略,特别要注重充分发挥独特的非转基因大豆和食用大豆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与产业保障,促进大豆产业稳定发展。
大豆进入新一个下跌周期
2010年05月16日 18:23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0)
中洋大豆之争:实乃两个国家产业链间抗衡sina 2010年05月07日 02:42 第一财经日报
刘登高
最近《求是》杂志刊登了农业部原副部长万宝瑞关于《振兴我国大豆(3800;…36。00;…0。94%)产业的根本途径》的文章,这是难得的权威声音。文中包括了作为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的他,在长期的调查研究中,对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的全面思考。
第一,为什么中国大豆市场需求旺盛,而国产大豆却发展受阻?中国是世界大豆原产地,也是世界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为什么如今却成为进口大国,在世界市场丧失了话语权。为什么大豆主产区的农民经营惨淡,大豆主产区的企业停工待料,国库豆满为患,而美国大豆却乘虚而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洋大豆的涌入,我们应该思考在国际化条件下,国家、大豆产业和主产区加工企业该做什么?
我研究过美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史,政府的扶持政策对大豆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该学习美国抓农业的经验了。美国的大豆产业协会、大豆产业基金会、大豆出口协会在大豆产业开拓国外市场中发挥了纽带作用。中粮当年以出口国产大豆为主业,曾经是中国大豆出口的龙头,而今却成为进口洋大豆最多的企业。“一盘散沙”的农户,“孤军奋战”的主产区加工企业,只能成为垄断粮商的牺牲品。
第二,“四化”反映了中国大豆产业现代化的客观走势。当今世界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产品与产品、企业对企业的争斗,而是国家之间产业链与产业链的抗衡。中洋大豆之争,不再是数量的对比,也不是中外加工企业竞争,而是两个国家大豆产业链之间的抗衡。
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政府的责任不只在于“催种催收”,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国际化趋势整合、强化中国的大豆产业链。中国悠久的大豆生产经验,优良的大豆品种,勤劳的农民,艰苦奋斗的加工企业,强大的国家储备,都是中国大豆产业重新崛起的最宝贵财富。
第三,关于主产区加工企业联合采购和加工国产大豆配额,只是民族加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极有必要又切实可行,亟待政府部门拿出具体政策。任何时候,企业的联合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政府要关心民族产业的兴衰。贸易是国家之间利益的博弈,只有自信、自主的国家才能恰当地利用国际贸易原则保护本国利益。贸易原则是为进口国家捍卫本国产业服务的,不是“软骨病人”的滋补品。
关于联合采购需要国家出台进口大豆的贷款、结算和物流的配套政策,关于配额,关键在价格,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应该和美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价格相当。
(作者为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
专家建议:大豆产业支持政策调整要把握四个基本点
日期:2010…04…13 13:56 作者:王瑜 来源:农民日报
《外资吞食我国大豆产业》、《国储收购大豆满仓,豆油企业无豆停产》、《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倒戈》、《“洋豆”低价侵袭,黑龙江大豆产业链崩溃》……针对近期媒体对大豆行业的“集体焦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第七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对大豆产业的支持政策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空间,政策的调整要把握四个基本点,即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利益,确保市场稳定和价格稳定,发挥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
由中国粮油商务网主办的本次研讨会,于4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油脂油料加工和贸易企业、期货交易所、政府及研究机构的近500人参加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我国油脂油料行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探讨。其中,大豆问题再次成为与会专家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目前舆论导向带有一定的地区和企业利益色彩,从保护农民利益角度还需进一步强化。”研究大豆问题10余年的程国强解释说,受国内农业资源短缺、大豆玉米比价、粮油争地、不同油脂油料相互替代等因素影响,国产大豆将始终是有限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植物油和豆粕需求的快速增长。2008~2009年,我国实施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保护农民利益,从实际效果看,确实起到了托市保价、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但也对主产区压榨企业等主体带来原料短缺、加工成本大幅上涨的不利影响,因此引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的激烈博弈。
程国强进一步分析说,黑龙江主产区每年需要豆油60~70万吨、豆粕140~150万吨,压榨加工比较合理的有效产能应该在250~300万吨,否则加工过多则需向关外调出豆粕等产品,在经济上并不合算。而目前产区加工产能将近千万吨,实际开工率最高在1/4左右,这也是产区压榨加工企业多年理性选择的结果。尤其是最近几年来,东北产区具有非转基因优势的大豆食用比例越来越大,用于榨油的比重呈减少趋势,因此国家在东北地区实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确实对产区压榨行业有较大的影响,下一步政策调整需要努力减少市场扭曲作用,兼顾下游行业利益,但也将促进产区压榨企业发挥优势,整合加工资源,提高效率,抓紧建立向上拓展、向下延伸的产业链管理体系,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与会的一位农业系统专家介绍,我国油料作物主要包括大豆、油菜籽、花生等草本油料作物和油茶等木本油料作物。其中,国产大豆的油用比例仅为30%,产油量占全国油料作物产油总量的比重约为7。7%。
大豆在经历前期的缓慢上涨后,目前进入一个交易区间,市场多空观点混乱,看多观点的最多理由就是,大豆目前处于相对的底部,下跌空间有限,但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历史上曾有一位伟大的交易者说过:价格永远不会低到不敢卖出,也永远不会高到不敢买入,因此,在目前这个时刻,只要国家政策不出现突然变化(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大豆价格还会继续出现下跌。
一、 供需分析:
美国大豆在09/10年度过剩140万吨,而10/11年度过剩量将在09/10年度的基础上增加337万吨,达到5。3%的过剩幅度,大大高于上一年度的过剩幅度,而整个世界的大豆过剩量也将达到1。51%的幅度,在整个世界处于过剩的状态下,再加上整个世界流动性收缩的大背景下,投机资金再将大豆盲目推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二、 美国大豆出口分析: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美豆出口量在经历前面2月份之前的三个高速增长月份后,出口量及装船量均同时出现下降,且出口量同比甚至低于07/08年度,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07/08年度美豆是紧缺的,而09/10年度却是过剩的,在过剩的情况下,对外销售量却出现下降,这不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三、 中国大豆进口分析:
中国大豆进口量在经历2月份的减少后,重新进入增长期,自12月以来的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明显,大豆的大量到港对于中国大豆价格无疑起到了抑制作用,并且由于中国大豆市场本年度也是处于过剩5。86%的状态,一个过剩的市场再加上进口量的压制,大豆价格上涨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四、 美豆技术分析:
美豆目前正处于一个对称三角形之中,且越来越接近三角形顶部位置,突破随时可能发生,而将整个08年的下跌连在一起看则可以发现,目前的价格形态是在大幅下跌后形成的一个中继形态,根据对称三角形的解释,价格将延续三角形之前的趋势,即下跌。
从上图的短期日线图来看,价格在向上突破前期的盘整形态后,又迅速下跌回到盘整形态之内并形成一个小的巩固形态,这往往是多头陷阱的特征,即后期还将继续下跌。
五、 连大豆技术分析:
价格在5…5日突破向上突破并创出一个短期的新高后又大幅跳空回到突破之下并形成巩固形态,这是比较明显的多头陷阱信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机构来源:金瑞期货
商务部:中国4月进口大豆实际到港422。06万吨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0…5…14 15:29:56 来源:本网论坛 【大 中 小】
商务部5月13日消息,中国商务部发布大宗农产品进口信息显示,本期(4月16日…30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