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旅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构旅游-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族的成员们才能够在160多年间不断地扩大乔家大院的规模。而大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正是晋商在中国商界日益兴盛的最好佐证。 
感谢张艺谋,正是他设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大红灯笼照亮了乔家大院。正是代表着“权利”和“控制”的点灯——灭灯——封灯的程式,赋予了郁郁寡欢的乔家大院以新的意象。  

国 宝 的 出 路

20世纪90年代起,晋商的后人们从一个偶然的发现中,渐渐醒悟到历史遗存的院落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于是一个又一个明清时期留存的“大院”借着旅游的东风粉墨登场。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作为唯一的“国宝”级大院的乔家大院左右为难。

一、隐忧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多次增修,目前所指的乔家大院是晋商乔氏家族第三代乔致庸的“在中堂”,而周边其它堂院及附属建筑已遭到较大破坏,唯有“在中堂”的建筑和装饰保持了良好的原貌,成为现在所指的乔家大院的主体资源。 
乔家大院内建筑装饰十分精致,砖木石雕随处可见,门窗栏阶造型精巧,同时恢复摆设了传统的家具陈设等,再现了明清时期晋商人家的生活文化。 
另外,各院落还设立了42个展室,陈列了反映清末民初山西风情民俗的器物、文物等2000余件,配以图片、模型等说明,使整座乔家大院既是“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罕见的明珠”,又是一座“地方民俗博物馆”。 
通过反复实地调研和访谈,我发现乔家大院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造成乔家大院面临生存压力的深层原因: 
1、“国宝级”的乔家大院处于凌乱的乔家堡村中央。乔家堡村总户数为440户左右,总人口近2000人,集中生活在乔家大院周围。乔家堡村原先以乔氏家族的宅院和配套建筑为主,形成了较完整的村落格局,目前除乔家大院外,其它建筑大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以乔家大院至208国道之间的区域为甚。但同时,部分大门、护墙、小院等局部建筑则有所保留,如三有堂、车马铺、天德行木匠铺、总管府等,仍能看出原先的格局,与现在新建的建筑交杂在一起。 
2、乔家大院东南临街巷的村宅院及其他相当数量的村宅院内,已改头换面为店铺或墙贴瓷砖的住宅建筑,风格与原古民居相悖,局部破坏了原有风貌,整治比较困难。 
3、乔家大院仅正门一个出入口,观光人流集中。由停车场到乔家大院为游客步行路,两边商摊店铺林立,尤其是院门口的南北向通路,道路狭窄,形成交通瓶颈,甚至在院门口有一定的堵塞,不仅冲淡了游客对乔家大院本身的良好印象,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游客笑谈:“仿佛是在农村赶集的路上顺便拜访了一下国宝!”。 
4、现在的道路网络系统是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自然形成,游览线路和农村道路混合使用,相互干扰,也不安全。 
5、乔家大院发展旅游,没有与乡村的经济发展直接挂钩,难以带动本区、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造成乔家堡村民乱搭乱建搞旅游餐馆和商店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村民们用他们的小摊档将乔家大院紧紧包围、企图从这个和自己又有联系但又没关系的大院上榨出一点油来的深层原因? 
6、乔家大院目前的资源主体仅是相当于原来面积四分之一的国宝级的“在中堂”,面积有限, 展品流俗,游客滞留时间短,很难长期在承担国家4A级旅游区的重任和保护国家级历史文物的使命之间取得平衡。 
乔家大院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她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历史文化遗产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呈现出来的一种不适症。 
这种不适症的根源,是在旅游产业超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益集团掠夺式开发造成的。而这种利益的驱动,则是那庞大的中国大众旅游者的补课式的旅游冲动。他们带给了旅游区(点)庞大的游客数量,诱人的门票收入,但也带来了许多当地政府和旅游区(点)始料不及的矛盾和后果。 

二、问题 
为乔家大院赋予更多的文化符号,成为晋商和晋中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丰富了产品内容,增加了乔家大院的产品吸引力。应该说,这种复合性产品的形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在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博物馆题词时,达到了一个巅峰。 
但在新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下,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的正规单位名称)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则表现出了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包括: 
A 曹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等明确建成为博物馆、艺术馆,力求提高产品价值,另外,一些小的博物馆相继成立,如珠算博物馆等,使博物馆这种形式在晋中旅游产品中不再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 
B 国内博物馆数量众多,除一些大型博物馆外,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大多形式单一、氛围枯燥、经营手段较弱,造成了旅游市场对博物馆的普遍刻板印象,加之各类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可选择性强,使游客对游览博物馆的兴趣已大为降低。 
C 祁县民俗博物馆借助乔家大院的旅游知名度,能让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晋中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但同样存在展示形式简单,游客缺少共鸣的问题。 
D 祁县民俗博物馆依附于乔家大院,作为一项旅游产品,与乔家大院共享同一建筑载体,难免与大院本体产生一定的冲突。 
一方面,将大量与晋商大院文化无关的展品,如农耕、丧葬器物等集中于院内,冲淡了大院建筑装饰本身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对展品的展示、保护、清洁等工作也会对乔家大院作为国宝的保护工作带来影响。 
当然,将地方民俗文化作为旅游产品予以开发极为重要,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展示也并非不可取,关键则是要通过分析,明确借助什么样的场合,采取什么样的具体形式进行“博物馆式”的展示,既能妥善地保护文物,发扬地方文化,又能与乔家大院旅游产品形成互动,创造最佳的市场形象。 
无论是作为祁县民俗博物馆的局限性和模糊性,作为国宝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是作为原居民的乔家堡村民的乱搭乱建,作为主要受益人的政府,能够在每年受益良好的情况下,冷静地反思现状,积极地寻找出路,十分难能可贵。 
乔家大院是祁县旅游的命根子,为了给国宝寻找最稳妥的出路,祁县人一次又一次地四处察访。当肩负历史使命的祁县选择我们的时候,也注定祁县同时选择了开放和创新。 

三、矛盾 
2002年以前,如果去过乔家大院的朋友,大多会注意到从停车场步行到大院入口的一路上,会看到许多农家小院门口墙上贴着的一张张大小不一的碎纸片,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厕所”或“存包”。 
在通往乔家大院的主干道上,游客们大都会看到几栋新建的两三层建筑物,崭新的条形瓷砖外墙上,艳俗的彩色喷绘广告牌在骄傲地告诉我们:餐馆到了。 
要进入乔家大院,必须通过大院门外狭窄的南北向小巷子。小巷子的两侧,一边是高高的乔家大院院墙,一边是相对低矮的乔家堡村民宅院的外墙。在两侧院墙脚下,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旅游纪念品摊档,使得通往大院门口的本来就狭窄的小路更加狭窄。游客们只能在嘈杂和拥挤的氛围中,慢慢体会懊恼和郁闷。 
在一次实地考察过程中,我就亲耳听到一位北京口音的游客开玩笑地说:“咱们这大老远地从北京过来,敢情是赶集来了!” 
如果仅仅是“赶集”,那还是容易接受的,毕竟也属于民俗旅游的范畴。但如果怀着“缅怀晋商前辈”的心情,一开始就被动观赏着各种“现代农村文明”的遗迹,我估计大部分游客的心情会受到负面影响。尽管我相信,当他们参观完乔家大院后,大多会被精美的建筑、精彩的装饰、精湛的宝物、以及电影赋予她的神秘所震撼,但当他们走出大院回到现实时,他们可能会很奇怪地自问:“为什么如此阔绰的大院会沦落到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呢?”。 
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参观时间结束后,我相信大部分游客都会陷入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冲击中。 
我理解游客们的心情,我同样也理解乔家堡村民们为什么这样做。 
作为原居民,他们认为他们对于属于他们土地范围的事务拥有不可置疑的发言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土地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是他们可以控制的最大资产。他们认为自己和这片黄土地以及这片黄土地上的所有事物是牢不可分的。乔家大院就坐落在乔家堡村村子中央的黄土地上,这里无论住在深宅大院还是低矮民房,都是一个乔氏祖宗的后代。乔家大院能够完好的保存至今,乔家堡村民们是作出贡献的。虽然乔致庸的后代早已离开乔家大院,虽然乔家大院从资产的角度所有者缺失,但在乔家堡村民眼中,乔家大院是属于乔家堡村的。 
而在政府的眼中,乔家大院是属于国家的。乔家大院的资产归属不是本书探讨的问题,但是她引发的旅游开发和原居民之间的矛盾却是世界性的。 
我在上面提到的那些村民掠夺式经营的典型例子,就清楚地说明:作为乔家大院资产所有者的祁县政府、作为开发商角色的祁县民俗博物馆和乔家堡村的原居民之间,出现了矛盾。 
由于祁县民俗博物馆属于祁县文物旅游局管辖,所以从根本上讲,上述矛盾只是祁县政府和乔家堡村民的两方面的矛盾,即政府和原居民的矛盾。在旅游开发的初期,政府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而造成对原居民的权益和习俗的侵犯,在全球范围都时有发生。而原居民为了宗教信仰或生存的需要,常常作出让政府头痛、让游客愤懑的事情,这也不足为奇。 
其实,这里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各个利益集团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如果政府和原居民都能事先相互宽容一些,相互理解一些,很多矛盾就根本不会产生。 
“文物重在保护,旅游志在开发,政府着眼业绩,百姓关心实惠,游客追求体验。”我归纳的这五条,就是搞好文物旅游必须考虑和解决的五大问题。只要能将上述五个矛盾协调解决,坚持“内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原则,文物旅游就可以搞好。 
规划就是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她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法制不健全有关。 
如果祁县政府能够在刚开始开发乔家大院时,就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法规的形式界定用地指标和用地性质,以法律的手段管理和约束乔家堡村民,就不会出现乱搭乱建搞饭馆商店的情况了。政府制定了规划,村民们就会知道可以在什么地方开餐馆,在什么地方开旅游商店。当然,哪里有存包处,那里有厕所也会有所安排。这样,村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地去挖空心思,写那么多“存包”和“厕所”的牌子了。 
这些牌子的存在,一方面说明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暗示着政府工作的滞后。 
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温顺的,只要政府能够多关心多理解他们,能够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适当地考虑农民的原居民利益,我想,政府和原居民在发展旅游上的矛盾就不会这么多和这么尖锐了。 

四、关键 
晋中地区的大院与大院之间缺少产品的本质性差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