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旅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构旅游-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固陵号”这只以机器、燃料为动力的船能不能在三峡中行驶呢?中英双方反复交涉,最后是在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中相互妥协。中国政府承认了“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但不许英国人用轮船做交通工具,到重庆来做生意的英商只能“雇佣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使用,还规定10年内不得再试航三峡。总之是让出了“通商口岸”,而挡住了先进的交通工具。 
虽然清政府规定10年不准试航三峡,但面对7000万人的重庆市场,作为商人的利德是不肯罢休的。利德以宜昌为基地,历时十年,在没有任何航线、航标和记录的情况下,一边航行一边测绘,最后还是和法国人一起完成了航线测绘。1897年,利德在上海定做了长17米的木壳小汽轮“利川号”,这是一艘客货混装轮。1898年,日本人由《马关条约》取得在重庆通商的权利,法国人也加紧争夺长江流域,英国人急了,利德便违约提前开出了轮船。 
1898年3月8日,在重庆宽阔的长江江面上,一艘用烧煤产生的蒸气来做动力的轮船出现了。 
这是重庆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机动船。 
驾驶这艘轮船的,也正是船主利德先生。这艘船上还有另外一位欧洲人,那便是利德夫人。那一年,利德先生60岁,利德夫人53岁。 
这样,利德的名字便写进了那充满伤痛的三峡航运史。 
正是这位英国人,凭借着近代工业革命的成就,完成了长江三峡的第一次轮船首航。 
没有利德,就没有三峡航线的开辟,就没有重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更没有辛亥革命建立的蜀军政府。至于这个英国人如此煞费苦心的目的,我这里不作评论。但是“利川号”进入重庆,直接促成重庆开埠,无论对于重庆还是三峡,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回头远眺,其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利德夫人在中国的最有影响的贡献是发起成立天足会。 “戊戌变法”前后,她到中国南方宣传放脚。因为是代表天足会出行,中国最大的轮船公司招商局让她免费周游全中国。 
她几乎走遍了中国南方,去了武昌、汉阳、广东和香港,又去了澳门、汕头、厦门、福州、杭州和苏州。这对于一个外国妇女来说,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她说,“如果你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踏进冰冷的海水时的感觉,那么你就能体会到我现在动身去中国南方宣传反对裹足时的心情。对那里我十分陌生,而裹足是中国最古老,最根深蒂固的风俗之一。”但是她还是一脚踏进了冰冷。 
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这本书中,阿绮波德。利德最后写道:“肢体不全,愚昧,多病的母亲生育和抚养的儿子会与他们的母亲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自从缠足在中国蔓延开来以后,中华帝国从没诞生过一个赢得万民景仰的男人。人们大声呼喊:‘他在哪里?’” 
一百年过去了,利德夫人这些话穿过漫长的时间隧道,仍然能够让今天的我们感慨不已。 

四、曾经拥有的宜昌近代旅游 
宜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犹有三峡余意,颇擅深邃之胜。到明清两代,形成了宜昌人引以为豪的西陵形胜、东山图画、赤矶钓艇、黄牛棹歌、雅台明月、灵洞仙湫、三游雨霁和五龙烟收的“夷陵八景”。 
虽然在三峡工程启动之前,宜昌还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但是,在过去的100年间,尤其是在解放前的50年间,宜昌的近代旅游业曾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关于旅行社 
1931年1月,闻名中外的中国旅行社看中了崛起中的宜昌,建立了中国旅行社宜昌支社,社址就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宜昌办事处一楼,是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支社之一。该设在宜昌推出的服务项目和70年后今天的旅行社的服务项目相比,非但毫不逊色,而且在有些方面甚至更具有国际化色彩:经售国内外轮船客票;经售国有铁路火车票;预定各级船位并代办行李托运;预定飞机票;发售国内外旅行支票等。同时,还开办了旅游客轮(专班的小火轮)接送游客前往峡口三游洞游览的业务。 
中国旅行社宜昌支社成立的1931年,标志着宜昌旅游业的正式开始。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大量东归旅客的特殊情况,该设在宜昌又设立了中旅宜昌招待所,为过往旅客提供住宿服务。 
为了方便游客在宜昌游览,抗战前就有相当于今天旅游指南的《宜昌街市图》出售,这至少可以证明,宜昌旅游业在20世纪30年代就趋于成熟。 
关于交通 
1878年宜昌开埠后,国营招商局的“江平”轮开始把大批旅客由汉口送到宜昌,开通了汉宜线。1909年,川江轮船公司的“蜀通”轮开通了宜昌至重庆的渝宜线,将长江三峡变为坦途。随后,长江的轮船日益增多,客运终年不绝。1931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的“民福”轮首航渝宜线,令同行刮目相看。1933年,全年来往于宜昌港的轮船有2386艘次,其中华轮802艘次,基本上满足了国内外游客的需要。 
1937年抗战爆发,1938年武汉危急,为了解决大量西撤人员和战区难民的运输问题,国营招商局、民生公司这两大轮船公司不负众望,分别担当起汉宜线和宜渝线航运重任,将数以万计的滞留宜昌的人员送到四川后方,使宜昌获得“东方敦刻尔克”的美誉。 
1930年9月,中国航空公司在宜昌设立中航宜昌事务所,航班由水路两用飞机执行,机场选用美孚油栈长江宽阔的水面作为水上机场。1931年3月30日,“汉口号”水路两用飞机从上海起飞途经武汉到达宜昌,首次由空中带来第一批旅客,至此沪宜航线开通。1935年,宜昌在铁路坝修建陆地飞机场。1939年5月,由于日军频频轰炸宜昌,中航最后一条航线宜渝线被迫停航。从此,宜昌再也没有飞机起落。直到1996年,因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启动,宜昌的天空才开始又有飞机起落。 
1933年,宜昌已有出租车公司出现,配备英美 制造的汽车各一辆。汽车出租业在宜昌的出现,标志着宜昌已经迈入当时中国的现代都市行列。 
关于住宿 
旅馆业是展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窗口行业,在宜昌,又是和轮船运输紧紧捆绑的一个特殊行业。1913年,宜昌已有近代“轮栈业”10家。1924年,峡州大饭店在市中心开业,宜昌首次出现“饭店”这一名称。到1936年,宜昌有上等饭店、旅馆63家,创下了宜昌旅馆业发展史上的新高。当年一些由四川成都途经宜昌外出求学的年轻人,看到宜昌的饭店业如此发达,感觉大开眼界,纷纷感叹“蓉不如宜”。 
关于餐饮 
宜昌由于开埠较早,华洋杂处,中西餐饮长期共处,各领风骚。清末民初,宜昌已有中西餐饮业10余家。到抗战前夕,全市共有大小中西餐厅63家,包括中餐馆南门后街广合利(广东菜)、一品香(扬州菜)、怀远路豆花村(四川馆)、通惠路鸿发泰(清真馆)等;还有西餐馆福绥路味馥、二马路美丰、济良路美华等。 
宜昌自开埠以来,从来都是与时俱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宜昌在1918年就有冰镇饮料供应。1929年,三游洞冰厂创立,为宜昌提供冰棒和特制冰激凌,风靡一时。 
关于娱乐 
当年宜昌为旅客提供的娱乐场所很多,既可以看电影、话剧,还可以欣赏京剧、汉戏和汉滩小曲,风格各异,美不胜收。 
1912年,宜昌就已经有家名叫“负廓”的电影院在放映无声电影,它的旁边又有一家名叫“宜舞台”的戏院在上演文明戏。1919年,法国人在福绥路投资的“寰球电影院”开业,由于放映的影片新颖活泼,深受观众喜爱。 
1929年,“寰星电影院”(1936年改名为“新生剧场”)在怀远路开幕,影片拷贝由飞机从上海转片,并于1934年在宜昌首映有声电影。1931年,“合记舞台”在中山路开办,剧院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主要演汉剧。 
抗战胜利后,大光明电影院、莎乐美电影院、胜利大舞台、国光大戏院、民乐戏院等大量影剧院先后与影迷、戏迷见面,这些影剧院的重新出现,为战后宜昌和过往旅客带来了很多欢乐。 
关于纪念品 
游客每到一地,总是想拍拍照或者买点当地的特产,似乎这样才不枉此行。在解放前,宜昌就有多家照相馆。其中最富盛名的,要算1916年开业的老字号“留光”了,它们的照相场所和照相设备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尤其那台美国柯达公司制造的10号“沙克梯”摇头旋机,能够照10英寸高、120英寸长的照片。他们拍摄的“宜昌全景”照挂在橱窗,每天吸引许多人观赏。 
解放前,宜昌的特产主要有刺绣,也是彩绣。这种出自教会学校女生之手的手工艺品,不仅在旧金山国际博览会获过金奖,而且还是到宜昌旅游者的首选。还有一种出自民间手工艺人的工艺品——木雕船模,也是深受游客们的欢迎。宜昌山多,所以手杖也是游人喜爱的旅游商品,手杖产于巴东,但在宜昌市区销售,每杖约5角左右,价廉物美,经济实惠。 
尽管宜昌的近代旅游业也曾经辉煌一时,但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宜昌一直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况。 

五、新三峡,新宜昌 
是大坝,改变了宜昌的一切! 
1970年,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建设, 
1994年12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三峡工程开工典礼上宣布,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这个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宜昌三斗坪。 
三峡水利枢纽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工程。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坝长2309。47米,溢流坝段居中,两侧为发电厂房坝段及非溢流坝段。正常蓄水位高程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抵御100年不遇的洪水。 
电站系坝后式厂房,分 置溢洪坝段两侧坝后。左侧厂房安装14台机组,右侧厂房安装12台机组,单机容量均为70万千瓦。电站共装2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时,主要供电华中、华东,部分送川东。 
通航建筑物设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级船闸及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施工期另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配合导流明渠满足施工期通航要求。通航建筑物年单向通过能力5000万吨。工程建成后可改善航道约650公里,万吨级船队可由武汉直达重庆。 
三峡工程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潘家铮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说,在水库蓄水达到135米之后,三峡工程带给中国的巨大利益才逐步显现。 “221.5亿立方米库容可拦截百年一遇大洪水;847亿度年均发电量可照亮大半中国;万吨级船队可从重庆直达上海;112万大移民空前绝后……”今年已76岁的潘家铮院士如数家珍般报出的这些数字,是三峡工程全部完工后将带给中国的恩惠。但从135米开始,三峡工程就可以发挥其发电、通航等效益,国人百年梦想开始逐步成为现实。 
135米只是三峡蓄水第一步 ,现在已经达到的135米蓄水位只是三峡工程围堰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