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旅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构旅游-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江三峡”这个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是中央政府、重庆、宜昌、峡江两岸、中外游客、旅游企业等长期运作形成的,是一个没有产权归属的顶级品牌。 
重庆和宜昌,本质上争的就是这个品牌的产权。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谁是老大谁说了算。也就是说,谁的政治地位高,谁就说了算。在以水路为经济动脉的过去1000多年里,重庆相对于宜昌而言是长江三峡上游是三峡最经济和最安全的出发点,重庆的人文景观相对较多,同时重庆在近100年里在中国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宜昌,所以重庆一直在“三峡游”中扮演着老大的角色。 
但是随着世界级水利工程落户宜昌,原来制约宜昌经济发展的可进入性问题正在得到极大地改善,宜昌的投资环境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宜昌在湖北和三峡地区的地位也随着大坝建设高度的提升不断提升。 
宜昌的茅坪港、太平溪港和峡口港三大港口码头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建设,仅茅坪港将复建3000吨级客运泊位1个、1000吨级客运泊位2个,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40万人次。不久的将来,宜昌的港口将与宜万铁路、沪蓉高速、三峡机场共同编织起三峡旅游市场新的运输网络。 
继三峡总公司、葛洲坝集团等率先涉足三峡旅游业之后,一大批海内外大集团纷纷抢滩三峡旅游,宜昌迎来了新一轮的旅游投资热潮:国家旅游优先发展项目和国家旅游国债支持项目——三峡黄牛岩旅游区,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由三峡极顶黄牛岩景区、西陵画廊景区、三峡石牌景区等6部分组成;今年5月,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宜昌均瑶国际广场正式开工,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和容纳1000多人的剧场;以主题公园见长的深圳华侨城集团今年3月注册1?5亿元参与组建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三峡大坝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截至目前,投资逾千万元的重点旅游续建、在建项目达30个,引资22?77亿元。  
随着三峡景观格局的变化,三峡的两个门户城市重庆和宜昌的力量对比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不管这两个城市主观上想在三峡旅游的大蛋糕中分到多少利益,但是,最终决定这个结果的,将是冷酷无情的市场! 

三、虚晃一枪的“大三峡”规划 
国家六部委组织的“三峡规划”,从其核心思路来看,整个规划是紧紧围绕“传统的长江三峡”这个所谓的“主轴”演绎出来的。所谓传统,就是三峡大坝没有蓄水前的长江三峡概念。但矛盾恰恰是,这个规划启动的背景是三峡大坝蓄水后如何发展三峡旅游。由此可见,这个规划的基点是错误的。 
如果该规划所指的“主轴”是蓄水后的长江三峡,那么蓄水后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三峡”。高峡出平湖后,三峡的瞿塘峡和巫峡变成了两个大湖,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的西陵峡恐怕是唯一不变的峡谷了。 
尽管我们从情感上都不愿承认“三峡”变“一峡”的现实,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大家从利益的角度更不愿承认“三峡”变“一峡”的事实。 
如果重庆承认这个现实,那么重庆非但不可能再次充当三峡旅游的老大,甚至它和“三峡”都没有任何关系了;唯一的联系恐怕就是那“曾经峡谷现为湖”的宽阔湖面了。 
如果宜昌承认这个现实,从狭义的角度,“三峡”变成的“一峡”就位于宜昌境内,对它多少有些好处;但是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丢掉了世界级的“三峡”品牌,以宜昌现在的知名度恐怕还很难自行推出第二个世界级旅游项目来替代“三峡”,所以,宜昌肯定也要死死抓住“三峡”牌不放。 
重庆和宜昌的旅游,都是靠吸取“三峡母亲”的乳汁而成长的。对于“三峡母亲”来说,如果重庆是她左手抱的孩子,那么宜昌就是她右手抱的孩子,两个孩子都是她的乳汁哺育大的,她对他们的感情是一样的。 
问题不在“三峡母亲”本身,而在于这两个淘气的孩子。 
“三峡规划”是典型的基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规划三峡旅游的,只不过是用个大框子将三峡装进去,穿上大衣服并不能掩盖住重庆和宜昌的矛盾,而重庆和宜昌的矛盾将直接影响未来三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用大三峡来实现资源整合、品牌共享、管理有序,让三峡旅游真正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所贡献,这才是国家兴师动众作此规划的初衷。”课题组代表的这番话,表明了国家做这个大规划的良好初衷。 
至于结果怎样,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四、此三峡非彼三峡 
我之所以一再强调蓄水的前后,是因为蓄水将直接导致“三峡游”产品发生质的变化。 
蓄水前传统的长江三峡,是典型的世界级的峡谷,而这是“三峡游”的核心吸引力。在蓄水前,“三峡游”是典型的观光型产品。 
蓄水后的长江三峡,恐怕只是一个概念了。因为高峡出平湖后,三峡的瞿塘峡和巫峡的峡感减弱很多,基本上是两个贯通的大湖。三峡中唯一存在峡感的,就只剩下位于大坝和葛洲坝之间的一段长达38公里的西陵峡。 
客观的讲,2003年6月10日以后,“三峡”已经基本变成“一峡”了。 
由于蓄水后,“雄壮高耸的苍山”和“湍急凶险的江水”构成的独一无二的三峡峡感已经不复存在,所以“三峡游”产品形态也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换句话讲,蓄水后的长江三峡的吸引力已经和蓄水前大不相同,原来喜欢长江三峡游览的游客恐怕未必喜欢现在的长江三峡,这意味着客源市场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目前,最大的危机是,整个三峡地区的旅游开发,基本上都是按照传统“长江三峡游”的客源结构进行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一旦因为三峡景观改变而随之改变了客源结构,将会直接威胁这些旅游产品的命运。 
一个旅游产品,不管是世界级的,还是县乡级的,如果旅游资源发生变化,客源市场发生变化,那这个旅游产品肯定要发生质的变化。即使各个利益集团因为种种原因还要继续使用原来的产品品牌,但是大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此“三峡”非彼“三峡”。 
2003年6月10日后的三峡游,对于重庆和宜昌来说,各自理解的内涵和外延是不大相同的。对于重庆而言,此时的三峡游还是和过去大体一样,由重庆上船,自西向东沿着宽阔平缓的江面,陆续穿过涪陵、丰都、忠县、万县、云阳、奉节、巫山、巴东、秭归等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还是可以看一些熟悉但又有变化的的人文景点。尽管重庆在努力抢救和保护、恢复原有的人文景点,并且挖掘新的旅游项目和积极培育巫山小三峡、奉节天坑地缝、巫溪红池坝等旅游景区,同时打造“巫山—奉节—巫溪”旅游金三角等,但是人文和自然景观大不如前已成定局。 
对于宜昌而言,三峡游和过去却大不相同。除了由重庆坐船下来的传统的三峡旅游产品,宜昌又凭借世界级的三峡大坝推出“大坝、高峡、平湖”三大精品旅游板块。“大坝”板块是指三峡大坝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2000米,犹如一座横跨长江的“水上长城”,本身就是最好的旅游吸引物。“高峡”板块是指“两坝一峡”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不仅拥有世界级的大坝作为第一卖点,而且还有三峡中唯一不变的一段西陵峡作为第二卖点。另外,“平湖”板块是指水位上升改善了香溪河道,拉近了三峡、神农架、屈原故里、昭君故里之间的距离。世界级的大坝,世界级的神秘(神农架),世界级的名人(屈原),这也将构成宜昌另一个世界级的旅游产品。 
在三峡旅游的问题上,我编了一段顺口溜:重庆是吃古代饭的,宜昌是吃现代饭的;重庆是吃人文饭的,宜昌是吃科技饭的;重庆是吃三峡以外(川江)的饭为主,宜昌是吃三峡以内(两坝一峡)的饭为主;重庆是吃地利饭的,宜昌是吃天时饭的;重庆是吃单调的快餐(平湖旅游),宜昌是吃丰富的套餐(平湖、大坝、高峡)。 
135以下,重庆似乎失去了很多;135以上,宜昌显然得到了很多。 
三峡蓄水之后,“大坝、高峡、平湖”的壮观景象将展现在海内外游客面前,这些都使重庆旅游面临巨大的挑战。 
 

解 读 新 三 峡


坐船游三峡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当大坝蓄水水位上升至135后,三峡的峡感基本消失了,三峡的历史痕迹大多淹没了,三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心中的三峡实际上已经逝去了,取而代之的一个我称之为“新三峡”的大水库。将来,恐怕只有宜昌的“两峡一坝”旅游区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们明白:原来三峡是多么的险峻,以及为什么现在的三峡变成了一个大湖。

一、立体化的新三峡 
2003年6月15日,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完成。三峡大坝坝前水位由5月31日的海拔98米高程增加到海拔135米高程,并将在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达到海拔175米高程。如今,高峡平湖美景已最先在宜昌显现,大坝以上形成全长436公里的河道型三峡水库,许多宽谷地带的江面宽度将由蓄水前的千米左右增加到三千米左右。而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后,三峡河段将形成秭归湖、白帝湖等湖泊,平添白帝岛、双江岛、葫芦岛等岛屿,构建了“新三峡”的秀美画卷。 
高峡平湖的出现,使三峡旅游核心由以前的沿“长江一线”变成沿“库区一片”,三峡旅游也将从“一线游”向“一片游”转变。同时,三峡游全程可以分为武汉至宜昌、宜昌两坝一峡、宜昌至奉节、奉节至重庆四段,但三峡旅游如今已呈现出从“全程游”向“分段游”转变的趋势。 
此外,由于“新三峡”将是江、河、湖、岛、山、城、林等资源的复合,使三峡旅游由“乘船游”向“复合游”转变,过去单一的观光游变成观光游、度假游和特种游三者并举的局面,同时过去的“船上住、水上看、岸上游”的形式将改变为“陆上游和水上游”相结合的模式。 
“新三峡”的出现,给三峡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三峡旅游的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旅游导引系统 
早在5年前的2000年,面对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为把建设“全国一流旅游名城”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目标落到实处,宜昌明确了两大建设核心,即城市建设核心———夷陵区中心城区,以及旅游建设核心———“两坝一峡”旅游区。为了使项目具有更强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也为了下一步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宜昌决定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中心城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和“两坝一峡旅游区开发策划方案”。 
正是在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我们深圳市榜样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凭藉对中国旅游业的深刻理解和极具创新的理念,最终在竞标中胜出。 
“两坝一峡”旅游区是指宜昌市以葛洲坝、三峡大坝和西陵峡为主要旅游资源,以三峡风光文化和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兼顾三国文化和清江土家文化)为旅游文化的传承基础,以宜昌市区和长江为旅游接待载体的国家级综合旅游区,是宜昌、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针对“两坝一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