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旅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构旅游-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4年4月14日深夜,我躺在武汉一间酒店的客房,懒洋洋地看着电视机正在播放的CCTV 1的名牌栏目《艺术人生》。 
CCTV颇有观众缘的主持人朱军,正在面带笑容地向大家介绍今天的作客嘉宾。当我听到“张瑜、郭凯敏”这两个名字时,我整个人仿佛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疲惫的身躯一下子来了精神,居然从床上坐了起来。 
张瑜和郭凯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恐怕比较陌生,但对于35岁以上的国人来说,却是一个混沌时代的美丽天使。 
张瑜和郭凯敏,是“文革”后中国第一部表现爱情的电影作品《庐山恋》的男女主角。故事片《庐山恋》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于1980年,描写了一个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的女儿,在粉碎四人帮前后两次到庐山旅游,与我党高级将领的儿子相识到相爱,几经周折,终成良缘的爱情故事。 
该片使两位主角张瑜和郭凯敏一下子成为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获得了当年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张瑜荣获“金鸡”“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她在“百花奖”评选中获得的1260万张选票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庐山恋》问世后,庐山兴建了一个小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这部影片。 
游庐山,看《庐山恋》,多年来成为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 
仅截至1999年,《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6300余场。电影《庐山恋》也被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 “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这家电影院也装修一新,正式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张瑜和郭凯敏被授予庐山“荣誉山民”称号,并得到一把金钥匙,象征庐山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一部优秀的电影,在20多年前缺乏营销概念的时代,成功地推动了80年代的庐山旅游。而张瑜和郭凯敏,也事实上成为了庐山的旅游形象大使。如果以今天的眼光看,庐山拣了个大便宜,不费分文就能让当年最红的金童玉女作形象大使,不费分文就通过当时最时髦的大众传播手段——电影宣传了庐山。 
这等可遇不可求的好事儿,居然在10年后,由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张艺谋在山西省的祁县乔家大院重新演绎了一次。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确实像《庐山恋》捧红庐山旅游一样,也让偏僻冷寂的山西乔家大院一夜成名,由它带动的晋商大院旅游热潮至今仍然火爆。 
张瑜和郭凯敏,这一对中国最早的金童玉女,在经过大红大紫之后就很快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苦苦等待他们的忠实影迷们,那些当年中国第一代追星族的青少年们现在都变成了稳重成熟的中老年人了。但他们也曾经有过自己的青春偶像,尤其是在一个遭受长期文化禁锢的国度,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们的偶像到底是去哪里了呢? 
他们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呢? 
电视里的张瑜和郭凯敏明显得苍老了许多,岁月的沧桑似乎更加“偏爱”这对曾经清纯亮丽惹人疼爱的金童玉女。镜头里,他们都似乎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这种苍老似乎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熟,或者是超过通常意义的成熟。尽管两个人长期的生活空间和人生经历都大相径庭,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他们的脸上都深深地打着不幸和艰辛的烙印! 
在朱军循循善诱的引导下,人到中年的郭凯敏竟然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注视下,几次黯然泪下。我留意到一个细节,每当朱军说到一个地方时,郭凯敏的神情都会异常冷峻,而每一次又都是无声的眼泪夺眶而出。 
究竟是什么地方这么令他如此伤心,痛心,揪心,死心? 
海南。 
当张艺谋还在冷风飕飕的山西乔家大院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时,郭凯敏却毅然抛弃了铁饭碗,离开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只身一人来到了火热的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 
一个纯真而热诚的人,因为本色而创造了一个电影神话,因为电影而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正是这个纯真而热诚的人,因为理想而抛弃了既得利益,因为海南而成为了一个失败的弄潮儿的代表。 
在电影中,郭凯敏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尝尽了爱情的甜蜜;而在现实中,郭凯敏在椰风海韵的海口尝尽了创业的艰苦。庐山的甜,海口的苦,构成了郭凯敏的前半生。 
一个在海南抛洒青春热血的人,一个在海南经历了许许多多故事的人,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非但没有指责和丑化这个令他备受煎熬的地方,反而还能平静地描述出海南给他美好的第一印象。 
一踏上海南的土地,就感觉天空特别蓝,云彩特别白。海口街上椰树高耸,行人头戴斗笠,脚穿拖鞋,黑黑瘦瘦,慢慢悠悠,肩上挑着沉甸甸的香蕉和槟榔。街边的房屋大多是二、三层,自然形成的泥土路纵横交错。小船在海面上拉起漂亮的弧形尾迹,阳光下清新的海风吹拂着人们的面颊,腥热中夹杂着一丝淡淡的湿湿的咸味。此时此刻,整个人仿佛身处异国他乡的南洋。 
郭凯敏就是被眼前海口的这一副异国风情的画卷,深深地打动了。 
那时的海口,还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小城。 

二、城市与营销的零距离 
2000年以前,海口的头上总是戴着一顶“泡沫经济”的帽子。尽管海口政府经过多年的努力,又是调整产业结构,又是进行城市建设,又是优化投资环境,但海口城市形象非但不能说美丽,甚至连清晰都谈不上。 
2000年,当我接手策划琼州海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时,海口的城市形象自然又引起了我的关注。 
海口除了是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会之外,它在国人的眼中又是什么形象呢? 
提到“海口”,大多数国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 “椰风海韵”四个字。但是,具备这个特点的城市在海南岛比比皆是。“椰风海韵”用来形容海南胜过形容海口。 
那么,海口又是什么?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者,建筑与时装与美食与艺术与财富的总汇。 
这些年,中国的城市营销盛行一时,旅游、会展和文体交流的形式居多,专门的广告形象宣传片和大型会展活动又强化了城市魅力。试问,谁会不知道纽约呢?当然,它是美国光荣和梦想的组成部分。洛杉机?世界电影中心的好莱坞就在城中。巴黎?法国的名片城市。香港?一条源于中国母亲的飞龙,从左边看很东方,从右边看很西方。上海?中国城市的浮华梦,与北京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名片城市。深圳?中国最精致、最新锐的城市代表。 
近年来,各个城市也开始重视起城市自身的定位来,在国内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劲形势下,各个城市如何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呢?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城市资源、文化、城市魅力和优势所在,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居住环境、人才环境、自然环境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就象一个人,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城市。关键是发挥所长,找到自己的战略价值所在,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树立起自己独特的地位。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现在的城市发展更重要的一点是城市群落的发展态势,比如现在我国就有三大经济区域:珠三角经济版块、长江三角经济版块和环渤海经济版块。借助区域经济的定位,城市营销应该更容易得到认同,为城市营销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城市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得先机,明确自身的战略价值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制定城市营销的计划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明确了城市自身的战略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指导自身城市的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社会活动和形象推广等一系列计划。 
与深圳一水之隔的香港,是我长期关注和研究的一个城市对象。香港的旅游业能够经久不衰,除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外,也和香港政府重视城市营销息息相关。 
让我们看一下香港是如何城市营销的: 
香港为了进一步捍卫和提高其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香港政府不仅投资过千万邀请专业公司设计了著名的城市新品牌形象“飞龙在天”,而且大张旗鼓地邀请香港著名影星如刘德华、成龙等出任城市品牌形象代言人,大力在全世界推广香港的旅游城市形象。而且跟随潮流的趋势,不断更新城市的品牌形象广告,如在本港台、斐翠台等电视频道大规模推广,热情邀请游客访问香港等等。 
2004年热播的香港的“动感之都”形象片其实就是香港城市营销的一个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香港旅游,香港政府可是动足了脑筋,香港的娱乐巨星轮番上阵,亲身述说香港的好玩好乐,成龙刚说完香港人的友善好客外,刘德华就接着劝说香港的市民服务态度要更亲善、以客为本。 
香港为什么拼命地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她的“动感之都”呢? 
香港为什么拼命地宣传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形象呢? 
香港为什么拼命地宣传自己的一流旅游城市形象呢? 
原因很简单,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希望如潮的旅游者可以刺激一下香港低迷的经济! 
旅游已经成为促进香港经济繁荣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来没有哪个中国的城市下足如此工夫! 
香港政府一直以来对于香港的城市营销都非常重视,对城市营销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因为城市营销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前途。 
任何一个城市,要想在中国近66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省会城市的海口,要想在近80个大型城市中一支独秀,不把城市作为品牌来经营恐怕也是很难成功的。 
凡是有个性的城市,都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凡是能够吸引人们注意的城市,都会给社会带来无尽的财富和荣耀。 

三、将欢乐进行到底 
根据倪鹏飞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海口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为49名,综合市场占有率排名130名,长期综合经济增长率排名92名,综合人均收入水平排名51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海口市经济的规模、效率和速度的相对低水平,是和它作为“中国最大特区”的省会地位不相匹配的;与此同时,深圳特区的综合排名是第三,位居香港、上海之后。 
虽然都是特区,虽然都曾和广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现在的城市影响力却相差悬殊。 
尽管上述“城市竞争力排行榜”的名次还要综合包括这座城市的人才、科技、资本、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区位、环境、文化、制度、政府管理、企业管理、开发等12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尽管这仅仅是一个参考资料,但还是可以从一个视角来掂量中国的各个城市。 
如果5年前就搞这个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我估计海口的排名还要靠后许多。 
城市竞争力的塑造和提升,取决于城市的定位正确,取决于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战略控制,取决于城市产品即“软硬环境质量”的改善,取决于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提升,这一切都取决于城市营销。 
“城市营销”的概念实际上是从“企业营销”借鉴过来的,其实质是政府的一种管理制度。城市政府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把城市或城镇类比成企业,把城市的环境当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