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巨昂挑起,但不若前举数例之巨大;其位置则在山面中柱,以挑托山面上平
榑。

广胜寺诸殿堂均有用此巨昂之共同特征。其斗拱阑额及普拍枋并断面圆
形之梁栿,均为元代之特征。寺创始甚早,唐代宗朝就原有塔院建立伽蓝。
金代曾大修葺。元大德七年地震至延祐六年(公元。。 1319年)重修。现在殿宇
殆即延祐间所建也。上寺前部正中为飞虹塔,明代重建,当于下文另述之。

资福寺藏经楼'见注。。 5'(第。。 117图)山西太谷县城内资福寺,创于金皇
统间,其大殿前之藏经楼,则为元构,楼左右夹以钟鼓楼,成三楼并列之势,
楼本身两层,每层各重檐,成为两层四檐,外观至为俊秀。其平座铺作之上
施椽作檐,尤为罕见。

二元代砖石建筑

观星台'7'(第。。 118图)河南登封县告成镇周公庙有测景台及观星台,
前者唐建,仅小石台,上立石柱。后者为崇伟砖台,元郭守敬所建,所以竖
表以测冬夏至日影之长短者,我国现存最古之天文台也。台平面作正方形,
北面为直漕以竖表,在地与表成正角者为圭,圭面为水渠以取平。圭长一百
二十八尺,表高四十尺(元尺),其制见《元史·天文志》。台自北面近中
作踏道分左右簇拥而上,至为雄壮。台上小屋为后世所加。

安阳天宁寺塔'8'(第。。 119图)在河南安阳,塔平面八角形,高五层,
其形制介乎单层多檐塔与多层塔之间。塔身极高。立于不甚高之阶基之上;
以上四层均有低矮之塔身。各层上砌斗拱出檐。顶上立喇嘛塔为刹。此塔形
制特殊之点颇多。其塔座“莲瓣”作螺发状。塔身四正面作圆券门,四隅面
作直棂窗,但塔身甚高,故门窗以上作佛菩萨像。塔身八隅皆立圆柱,其上
为阑额普拍枋以承斗拱。五檐斗拱,层各一式;第一层出三杪,转角铺作用
附角斗,补间铺作一朵出斜拱。上四层均出双杪。第二层用补间铺作三朵,
双杪单拱。第三、四层转角铺作均施附角斗;补间铺作两朵均用斜拱,第四
层在两朵之间更加偷心双杪一缝。第五层不用附角斗而用斜拱,补间铺作三
朵。自下至上各檐大小完全相同,无丝毫收分或卷杀,为他塔所不见。

弘慈博化大士之塔'见注8'(第120图)在河北邢台西门外开元寺元代
塔院。塔平面八角形,在高基之上立平座勾栏及莲座,上立高瘦塔身,上出
密檐七层。塔八隅均隐砌七层檐小塔,普拍枋下隐出惹草文饰,为金元特征
之一。


安阳白塔安阳白塔在河南安阳城内,塔制如瓶。塔座由八角须弥座两层
相叠而成,上为宝瓶,此例颇为瘦高。宝瓶之上又置八角塔脖子,上更置仰
覆莲座。顶部更立三层八角“刹”,略如小塔,以代十三天。塔全部石造。
此式塔型至元代始见于中国。此塔准确年代虽无可考,但其形制与元代多数
塔略异,殆为元代最古之瓶式塔也。

妙应寺塔(第。。 121图)在北平阜成门内。元之圣寿万安寺也。世祖于
至元八年(公元。。 1271年)毁辽旧塔改建今塔。塔亦瓶形。立于崇峻之双层须
弥座上。须弥座平面为折角四方形,殆即清式所谓四出轩者。宝瓶肥短,其
下为庞大之覆莲瓣。其上塔脖子平面亦为四出轩。十三天收分紧骤,成为下
大上尖之圆锥体。其上施金属宝盖及宝珠。此外如北京护国寺舍利塔,建于
元延祐二年(公元。。 1315年),虽高仅六米余,形制则与大塔几完全相同。

居庸关(第。。 122图)关隘所建石门如台,其下穿以梯形券门道。券面
外圆,雕饰繁缛。门道两壁浮雕四天王像及各族文字经文咒语等。门上相传
原立瓶式塔三座,今已不存,门建造年代则元顺帝至正五年(公元。。 1345年)
也。关门全部样式雄伟,雕刻精致,为我国石建筑中之精品。

漳州桥'9'(第。。 123图)在福建龙溪县九龙江上。相传建于元代。桥砌
石为墩,上置庞大石板,为闽省常见形制。

'1' 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四卷第二期。
'2' 刘敦桢《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记》,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四期。
'3' 梁思成《曲阜孔庙建筑及其修葺计划》,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一期。
'4' 梁思成、林徽因《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卷第二期。
'5' 梁思成测绘,未刊稿。
'6' 刘敦桢《西南建筑图录》(未刊稿)。
'7' 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见《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
'8' 刘敦桢测绘,未刊稿。
'9' Ecke。G摄影。
校注'23' 见《文物》1966年第4期,陈从周《浙江武义县延福寺元构大殿》。
校注'24' 见《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山西省新发现的古建筑》。

第三节明代实物

第三节明代实物

北京城,今日北京市之规模,实明太祖以下诸帝所陆续经营,而有系统
之计划,则定自成祖之时。盖明之北京本元故都。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
改为北平府,缩其城之北五里,其后更展其南里许,遂成今日北京近似正方
形之内城,其外城则嘉靖三十二年(公元。。 1553年)所建也。成祖于永乐十五
年(公元。。 1417年)改建皇城于燕王府之东,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遂
形成明清之规模。其制以宫城(紫禁城)为核心,周以皇城,最外乃为京城。
禁城西侧,皇城以内,就原有之太液池琼岛作西苑,以为游宴之所,即今之
三海公园也。城中街道系统,以各城门为干道中轴,故北京各大街莫不广阔
平直,长亘数里。其内城干道以南北向者为多,而小巷或胡同则多东西向;
至于外城则干道在城中相交作十字形,北半小巷以东西向者为多,而南半小
巷则多南北向焉。城中街道相交处或重要地点往往以牌坊门楼之属为饰;而
各街至城门处之城楼,巍然高耸,气象尤为庄严。皇城诸门,丹楹黄瓦,在
都市设计上尤为无上之街中点景饰。

我国自上古以来,营国筑室,首重都城计划。汉唐长安规模尤大,而隋
文帝所建之大兴城(即唐之长安城)皇宫,官府,民居,各有区域,界限清
晰,树后世城市设计分区制之型范,高瞻远识,尤足钦敬。明之北京,在基
本原则上实遵循隋唐长安之规划,清代因之,以至于今,为世界现存中古时
代都市之最伟大者。就近代都市计划观点论,庞大之皇城及西苑,梗立全城
之中,使内城东西两部间之交通梗阻不便,为其缺点之最大者,然在当时,
一切以皇室尊严为第一前提。民众交通问题,非设计人所考虑者也。

二明代木构

大同城楼'1'(第。。 124图)山西大同东南西三门城楼与城同为洪武五年
(公元。。 1372年)大将军徐达所建,为现存明代木构之最古者,诸楼平面均为
凸字形,后部广五间,其前突出部分广三间,全部周以回廊。楼之外观,分
上中下三层,檐三层。下两层檐之上缘,即紧沿其上层窗之下口。每层均较
下一层收入少许。屋顶前后两卷相连,均为九脊顶。其各层梁架,均为月梁,
各层梁间承以极低之驼峰。外檐斗拱下檐为单杪重拱,上两层檐为双杪重拱,
逐跳计心。补间铺作正面三间用两朵,山面用一朵,梢间走廊不用,其斗拱
之特点数事:

(一)上两层泥道拱与慢拱之上更施拱一层,成“三拱”之制,为罕见
之例;

(二)上两层柱头铺作之耍头乃梁头之延长,其宽较华拱稍大,为后世
明清梁头加大之始。

大同钟楼'见注1'(第125图)在大同城内。平面三间,正方形;高两
层,檐三重;上层周绕以腰檐平坐,上作九脊顶。下层斗拱单杪重拱,每间
补间铺作一朵;平坐双杪重拱,上檐单杪单昂重拱,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一朵,
稍间无。腰檐斗拱特小,单杪重拱,每间补间铺作两朵,志称钟楼建于明,
今考其全部结构手法,与城楼诸多相同,想当时所建也。


开福寺大殿开福寺大殿(第。。 126、127图)在河北景县。寺建于明洪武中。大
殿则天顺六年(公元。。 1462年)。殿广五间,深四间,单檐四阿顶;但在前面
另加廊,两端仅及梢间之半。殿身中三间开敞,安装格扇,而稍间为雄厚砖
墙,以接受廊之两端,权衡至为洽当。殿身斗拱单杪双昂,昂嘴纤长,虽梁
头不见加大,但补间铺作,当心间及次间均增至四朵之多,已渐呈繁琐之象
矣,殿内藻井于斗八之上以交叉斜拱构成螺旋顶,至为精美(第。。 127图)。

社稷坛享殿'3'(第。。 128图)殿在社稷坛之北,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公
元。。 1421年),今中山公园之中山堂也。殿平面长方形,广五间,深四间,单
檐九脊顶,立于简单阶基之上。殿斗拱单杪双下昂,重拱造;其第一层昂为
平置假昂,第二层则后尾挑起,其上耍头亦将后尾挑起,但在第二层昂尾之
下,另施上昂一层。殿内梁枋断面高厚之比例,近于三与二;其阑额亦颇高,
而普拍枋宽度,则与阑额之厚相等,皆明初显著之特征也。

长陵棱恩殿'见注。。 3'(第。。 129、130图)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明十
三陵所在。长陵为成祖陵,十三陵中规制最宏。关于陵寝当于下文另述,兹
先叙长陵棱恩殿木构。陵以成祖永乐十三年(公元。。 1415年)完成,殿亦同时
物。殿平面广九间,深五间,较之北京清故宫太和殿深度虽稍逊,而广过之,
两者面积大致相等,同为国内最大之木构。其外观重檐四阿顶,立于三层白
石陛上。下檐斗拱单杪双下昂,上檐双杪双下昂。其下檐斗拱自第二层以上,
引伸斜上者六层,实拍相联,缀以三福云伏莲销,已形成明清通行之溜金科。
其补间铺作当心间加至八朵之多。上檐斗拱则唯第二层昂及耍头后尾延长,
压于下平榑之下;在比例上,其昂尾之长,尚为前所未见也。殿全部木料均
为香楠,当心间四内柱特大(径一点一七米),自顶至根,一木构成,为稀
有之巨观。殿梁额横断面均狭而高,不若后世之近乎正方形者。殿内藻井当
中三间较高,两侧三间较低。殿于民国二十四年经北平市政府修葺。

北京护国寺'4'寺本名崇国寺,其创始无考,金元之际毁于兵。元代重
修,另营寺于大都,称崇国北寺,即今寺所在也。寺中现存建筑物则大多为
明宣德成化间(公元。。 15世纪中叶)物,现有规模亦当时所增扩也。寺平面布
置,前后可分为三部,共九层,最前为山门三间内为广场,为其前部。广场
之北为金刚殿五间;殿之北计殿四座,曰天王殿,延寿殿,崇寿殿均为明构,
最后千佛殿则元构也。四殿前左右均有配殿,缀以廊房,自金刚殿左右折而
北至千佛殿左右围绕,为寺之主体。千佛殿之北为垂花门,入门至寺之后部,
计有护法殿,功课殿,后楼,共三层。此部地址较前部狭隘,无东西廊。垂
花门内东西各立舍利塔一,即第二节所述之舍利塔也。

寺现状极为残破,其中轴线上殿屋,中部除金刚殿外,无复有屋顶者,
后部护法殿与功课殿则较为完整。至于东西廊屋及各殿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