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之名最早见于《淮南子》、《汉书·地理志》,有居庸县,属上谷郡,
并注明“有关”。据前人考证,这一名称可能是秦始皇修筑长城,“徒居庸
徒于此”,因而得名。汉代沿称,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
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宋、元、明、清
各代仍沿称居庸关。关城历代都有维修增建,现在保存的关城是明代建筑物。
居庸关的形势非常险要,是古代北京的西北门户。
天安门名称的由来
天安门,作为北京和中国的象征,为全国和世界人民所瞩目和向往,它
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 1417年),它的设计者是明代著名的
建筑匠师蒯祥。蒯祥出生于苏州吴县的鱼帆村,世袭工匠。明永乐十五年,
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年仅。。 21岁的蒯祥作为朱棣的扈从人员也来
到北京。他根据皇帝旨意,经过4年努力,在。。 1421年设计并建筑一座雕梁画
栋的木构牌楼,这是最早的天安门,原名承天门。1457年。。 7月,承天门被大
火所焚。8年后,明英宗命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白圭请蒯祥出谋划策,
建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明末,承天门又被焚毁。1651年,又重新修建,新建
城楼高。。 33。7米,广。。 9间,进深。。 5间,以示皇帝的尊严,并改称“天安门”。
这个名称沿用至今。
紫禁城名称的由来
故宫又名紫禁城。禁是不许进入之意。古时候,人们是不允许靠近宫门
的,百官到此也要下马等侯。紫禁城的来历传闻很多,说法不一。有说古代
皇宫宫女巧妆华贵、丰艳媚丽,犹如五彩云在宫中飘来飘去。再加有宫廷富
丽建筑点缀,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故称“美如画”用“紫”字来形容。有
紫城提法,以后又有紫禁城的说法。但据出土文物资料记载,远在公元。。 400
年前的晋朝就有此传。当时的大画家顾恺之,任散骑常侍。有一次,晋孝武
帝司马曜命其在健康瓦棺寺作画。在《维摩诘像》壁画中,提笔一挥光彩照
人,跃然壁间,轰动京城。画中宫殿堂皇、卫士威武、宫女娇美,人物栩栩
如生,惟妙惟肖。在此壁上方又提“一缕香飘带,仙凡紫禁间”的诗名来衬
托画意。当时人称这幅壁画是“传神写照、意在紫禁。”按我国古代人们风
俗习惯,将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紫微垣,才能称紫微宫。兴时它的位
置在北斗星的东北方,被认为是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常常以真龙
天子自诩,他们所生活地方,也就变成了地上的权力中心。而紫禁城的“紫”
字,也就是取的天帝之宫之意。又因皇宫是戒备森严之地,严禁百姓进入。
紫禁城的“禁”字,又体现了皇家的威严。
人民大会堂名称的由来
我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
侧,建于。。 1959年,从设计到建成历时一年。内由万人大会场、5000人宴会
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的大部分组戒。建筑总面积为
171800平方米。建筑造型雄伟壮丽,具有民族风格。
人民大会堂初建时称“万人礼堂”。1959年秋,这座大厦落成之后,周
恩来总理带领茅以升等专家前去视察。周总理对大家说:“咱们给万人礼堂
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大家都说:“请总理起个名字吧。”周总理亲切地回
答“还是大家起名好,集思广益嘛。”然后,他发给每人一张白纸,请大家
将想好的名字写下来。茅以升斟酌良久,提笔写下“人民大会堂” 5个大字。
周总理看后,高兴地说:“人民大会堂,这个名字起得好!”
雍和宫的由来
雍和宫位于北京东城区,原为清世宗胤祯府第。清康熙 33年(公元 1694
年)始建。于清雍正三年(公元 1725年)称为“雍和宫”。雍正十三年(公
元。。 1735年)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改易黄瓦。
嗣后,在永佑殿供奉雍正帝影像,并更名“神御殿”。自此以后,雍和宫便
成了清朝皇帝供奉祖先的影堂,宫内大部分殿宇成为喇嘛诵经之所。乾隆九
年(公元。。 1744年)改为喇嘛庙。宫院五进,建筑规模广大壮丽。主要建筑有
影壁、牌坊、山门、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万福阁是
宫内最大的建筑,黄瓦歇山顶三层楼阁,阁内有著名的檀香木弥勒立像,高
26米(地面上。。 18米),比例匀称,体驱雄伟,阁左右并列永康阁和延绥阁,
以悬空阁道相通,将三阁联为一体,成为一组宏丽轩昂的建筑群。法轮殿建
筑宏,平面呈十字形,黄硫璃瓦顶上设5个小阁,阁上各有一座小型喇嘛塔,
具有典型的喇嘛寺建筑风格。雍和宫的布局前面疏朗开阔,后面密集而有起
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风格独特,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喇嘛庙。
沈阳故宫的由来
沈阳故宫在沈阳市旧城中心,是清王朝确立全国统治之前(公元。。 1625—
1644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的宫殿。为清初皇宫,名盛京宫
厥,清政权迁都北京后成为“留都宫殿”,亦称“奉天行宫”。清顺治元年
(公元。。 1644年),世祖在此即帝位。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
1625年),至清崇德元年(公元。。 1636年)基本竣工。乾隆、嘉庆时又有增
建。至今已有。。 350多年在历史。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首领,也是明朝在东北
所设建州左卫的都督,因保卫东北边疆有功,明万历。。 23年(公元。。 1595年)
晋封为“龙虎将军”。后来他乘明末农民起义,明王朝摇摇欲坠的时机兴兵
反明,接管了明朝在东北的疆土。1616年在赫图阿位(今辽宁省新宾县)建
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1621年迁都沈阳宫殿。努尔哈赤卒于。。 1626
年,他的第八子皇太极继位, 1636年皇太极把“大金”改为“大清”,
清朝国号从此开始。沈阳故宫雄伟壮观,它以浓厚的民族特色著称,是汉满
蒙三族文化交流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建筑,从造型
到工艺,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最完
整的皇宫建筑。
十三陵名称的由来
十三陵位于昌平县北。。 10公里天寿山南麓,历代帝王大都十分重视选择陵
地,明成祖朱棣也一样,他派人在北京附近寻找陵地,足足跑了两年,才找
到几处可供他挑选的地方。据说,最先找到屠家营,因他姓朱,“朱”与“猪”
同音;猪进屠家,就要被宰杀,不吉利。又找到狼儿谷,猪旁有狼,更危险。
又找到燕家台,但“燕家”和“晏驾”(皇帝死了叫晏驾)谐音,也不能用。
最后找到黄土山这块地方。这里山间明堂广大,群山似封若闭,中间水土深
厚,加上术士们一番瞎吹,说这儿是龙头,那儿是龙尾。。明成祖就降旨圈
地。。 80里,做陵区禁地,将它改名为天寿山。从在天寿山下建长陵(明成祖陵
墓),到崇祯(明思宗)葬在田妃墓中,这里共埋葬了十三个皇帝,因而称
为十三陵。这十三陵是: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
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
昭陵(穗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
十三陵中以长陵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其次为现已发掘的地下宫殿的定陵。
十三陵墓前石雕的由来
明十三陵陵前大道的石雕群,其中有狮子、獬、骆驼、象、麒麟、马、
武臣、文臣、勋臣等共。。 18对。
皇帝陵前设这些石雕是有来由的。以狮子为排头,是因为狮子凶猛,群
兽闻其声无不惊恐,所以,陵前放一对狮子,是威严的表示。獬是传说中的
神兽,头生一角,据说它如遇二人相争,触不正之人,因此,放在陵前有避
邪的意思。骆驼、象是沙漠和热带地区的运输工具,放在陵前以表示皇帝统
治疆土的广泛。麒麟则是神话中的“吉祥”之兽,龙、凤、龟、麟古称“四
灵”。马善走,是皇帝的坐骑。文、武、勋三臣代表文武百官,以此表示皇
朝的巩固。
东陵和西陵的由来
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西,背靠高耸的燕山余脉,是清朝皇室的
陵群。占地2500平方公里,比北京明代十三陵大。。 5倍多。陵区规化严整,建
筑华丽,主次分明,是南方巧匠雷发达的祖孙们主持设计的,为我国现存规
模宏大,建筑体系完整的皇家陵寝。东陵共有帝陵。。 5座,即孝陵、景陵、裕
陵、定陵、慧陵,后陵4座,妃园寝。。 5座,公主园寝。。 1座。陵寝埋葬着顺治、
康熙、乾隆、咸丰、同治。。 5位皇帝和。。 14位皇后,136位妃嫔。东陵始建于康
熙二年(1663年)。
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 15公里的永宁山下,东北距北京 120余公
里,亦是清朝皇室陵墓群之一。西陵始建于雍正。。 8年(1730年)选易县永山
下太平峪为陵址,翌年兴建泰陵。乾隆时有诏定父子不葬一地之制,相间在
东西二陵分葬。自此,清皇室陵墓遂有东陵、西陵之分。西陵有帝陵。。 4座,
即泰陵(雍正)、昌陵(嘉庆)、慕陵(道光)、崇陵(光绪);后陵3座,
即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3座;王公、公主园寝。。 4座,总共14座陵
寝,葬。。 76人。
中山陵名称的由来
中山陵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因此而得名。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海拔。。 158米的高
度,相对高度为。。 73。33米,是全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江苏省唯一的森林公
园。1926年。。 1月兴建,1929年春落成,同年6月。。 1日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
京碧云寺移此安葬。陵园总面积为。。 45000亩,林木面积为。。 32000亩,苍松翠
柏,满山碧绿。陵墓呈木铎式,傍山而筑,由南向北逐级升高,依次为牌坊、
墓道、陵门、碑亭、平台、最后是祭堂和墓室。从墓道入口至墓室距离。。 700
多米,共有花岗岩石级。。 392级。殿堂正中有孙中山先生石雕全身坐像,座周
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迹浮雕,祭堂四壁刻有他的遗著《建国大纲》。中间是
长方形墓穴,棺上镌有孙中山长眠卧像,宁静肃穆,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
的遗体。中山陵前临开阔平原,背依巍峨山峰,气势雄伟,布局严紧。此外,
陵墓附近还有音乐台、光华亭、水榭等辅助建筑,具有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格。
白马寺名称的由来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
10公里处,背负邙山,南临洛河,东望洛阳故址。
该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
68年),为佛教传入我国后,由官府营建的
第一座寺院。原寺建筑规模宏伟。现仅存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
毗卢阁等。该寺所藏唐代经幢、元代碑刻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相传东汉永
平八年,明帝刘庄曾夜梦一金人于殿庭升至天空,后向西飞去。明帝即派遣
中郎将秦景、博士王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