ο笊蠒r,就稱作「伺」──對鼻端呼吸的專思。我們用「伺」去思惟生起的各種感覺。當「伺」變得越來越散亂時,我們又再次地以「尋」「舉起」我們的注意力。我們的修行在這一點上必須以不執著去完成。見到「伺」的進行與心裡感覺相互作用,我們可能會認為這心被困惑了,於是對這進行變得嫌惡起來。我們不快樂全是因為我們希望這心去靜止。現在,如果我們不執著,如果我們以「放下」來修行……在活動中不執著且在不執著中活動……那麼,「伺」將自然而然地變得比較不會分心。
起先,「伺」到處都去;當我們瞭解這單純地就是心的自然活動時,它便不會打擾我們──除非我們執著它。我們會放下,就好似任由水流過去一般;「伺」變得越來越精細。當思惟的主睿驮谀莾簳r,將會生起一種愉悅的感覺。他可能顯現成雞皮疙瘩、清涼或輕快,心是狂喜的;這就稱作「喜」。也有愉悅──樂,各種感覺的前來和消逝,以及一境性所緣的境界,或是一境性。當心變得越來越精細時,尋和伺變得較為粗糙,於是他們被放棄了,只剩下喜、樂和一境性。當這心變得精純時,喜終於離開了,只剩下樂和一境性。心漸次地拋卻了對它來說會是太粗的什麼,直到只留下一境性和捨( 平靜 )。再也洠в袆e的什麼了,這是極限!P。95
假使我們的心停止了被攪動,「伺」就會傾向於思惟佛法,因為如果我們洠в兴嘉┓鸱ǎ木蜁D回散亂。P。94
有關行禪,是在兩棵樹之間,取大約七或八個臂長的直線路徑。收攝自己,下定決心──現在,首先從右腳開始,以正常的步伐來走。不斷地將注意力集中在雙腳上。如果覺得紛擾不安,便停下來,等到平靜後再繼續走。須清楚路徑的起點、中點、終點,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往回走,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哪裡!來回行走,如果累了,就停下來,將注意力轉向內心,平靜地覺察你的呼吸,使心得到休息。PP。94…5
你修習過「行禪」嗎?感覺如何?「妄想紛飛」!那麼就停下腳步,直到心回來為止。如果你的心真的散亂得很,那麼便停止呼吸,直到你承受不了時,你的心就回來了。P。102
( 四 ) 觀
有了寧靜的心,便可以去觀察這禪定的對象──身體,我們將會看到整個身體是由四種「元素」所組成的,那是地、水、火、風。無論是分解成地、水、火、風,或是組成「人類」,一切都是無常、苦、空、無我。我們的身體是不穩定的,不斷地在改變和變化中,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經常地在改變之中,它不是「我」或是實體,它不是真的「我們」,心,是不穩定的。如果我們洠в兄腔郏嘈帕宋覀兊倪@顆心,它將會不斷地欺騙我們,而我們便會在苦樂之間不時的打轉了。
一旦「心」看清楚了這點,它會去除對自我的執著,「我」是漂亮的、「我」是善的、「我」是惡的、「我」在痛苦、「我」擁有、「我」這個或「我」那個,當你沉思默想,而了解到無常、苦、無我時,你將不再去執著有一個「自我」。認識到這點的「心」,將會生起厭離和倦怠,它將會把一切事物看成無常、苦和無我。而後,心會「停止」,心成了「法」!貪、瞋、癡將一點一點的逐漸減少和降低,最後剩下「心」──純淨的心。這就叫做「修習禪定」。P。18
當心寧靜而專注時,從這專注的目標──呼吸上放鬆,開始去檢視這由五蘊組成的身和心,你會很清楚地看到,它們( 五蘊 )都是無常的。無常的性伲顾鼈儾荒軡M足我們,不合我們的心意,而且它們自己來、去──那裡,無「我」在行事;在那兒被發現僅僅是根據「因果」自然的咿D。世間的所有事物都有這些特性──無常變遷( 無常 )、不能滿足( 苦 )、洠в幸粋不變的自我或臁辏āo我 )。以這種觀點來觀察整個存在的生命,對諸蘊的執著和黏附將會逐漸的減少,這是因為我們看到了這世界的實相。我們稱這為「智慧」的升起。P。87
我們必須反觀快樂,以至看見它的不確定和極限。一旦事物有了遷變,苦便升起。這個苦也是不確定的,別認為它是固定的或確實的。這種反觀叫做「患難觀」──反觀因緣和合世間的不完滿和有限度。反觀快樂,而不是去接受它的表面價值,視它如不穩定的,不應該去緊緊地握持它們,而應該握了它就放下,瞭解快樂的利益和傷害。要善巧地禪坐,你必須看見在快樂中的不圓滿之天性。P。149
你必須把持住心,反覆地思惟( 觀 )這個苦和不愉快只是一個不穩定的枺鳎唤K究它是無常、苦、無我的。P。189
不論心在哪方面有多污穢都洠шP係,不論什麼升起,你都應當思惟( 觀 )它的無常性與不穩定性。因為你這樣地看待它們,所以,它們會逐漸失去其重要性,然後,你對心中那個污穢的執著就會持續地減少。P。188
觀照心,觀照經驗的生、滅過程。剛開始的動態是遷流不息的──一個剛滅,另一個就馬上生起。我們似乎看到生比滅還多。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會更清楚地看見,並明瞭它們是如何迅速地生起,一直到有一天,我們達到它們生、滅後更不再生起的境地為止。P。106
三摩地是用來作為毘婆奢那、思惟的基礎,而且也不需要非常深的三摩地。只須審視生起的和繼續觀照因、果。如此一來,我們利用專注的心來思惟( 觀 )色、聲、香、味、樱头ā。192
( 五 ) 境 界 與 體 驗
如果心退出這個層次(近行定),我們便會透過覺知法塵和心理狀態而獲得一種領悟,因為在那深一層的階段( 心專注於一個對象的階段 )是洠в姓J知和瞭解的。P。195
心會在這個狀態一段時間,然後,它們再次迴轉進入平靜的更深層次,如果達到了這樣的定境,我們應該只去覺知實況,並且持續保持觀照,直到心再次退出來。一旦心退出來之後,種種不同的問睿蜁谛闹猩稹_@就是我們能夠擁有對種種不同事物的覺醒和瞭解的地方,這裡就是我們應該觀照和審視種種影響心的偏見與問睿牡胤剑灾履軌虿t解和徹見它們。一旦這些問睿Y束之後,心就會逐漸向內轉,朝向更深層的定。心會安住在那而成熟,直到必須再出來的時候。P。196
這一切都只是「行( 行蘊 )」,不會成為般若。智慧增長的方式是,當我們傾聽和了知心的時候,反觀它的無常性和不穩定性。其無常性的覺悟將會促成我們在那點上放下事物的「因」。如此一來,智慧就在那裡升起。在那兒,我們將獲得智慧和領悟。P。197
我並不是洠в新牭綇拇迓鋫鱽淼母杪暎墒牵夷軌蚴刮也蝗ヂ牎P膶l兑痪硶r,當我將它轉向聲音,我聽得到;當我洠мD向聲音時,便安靜無聲。我可以看到我的心和它的對象是分開的,就如同這裡的這個缽和水壺一樣,心和聲音完全洠в袪窟B。我看到是什麼將主睿蛯ο鬆坷M在一起的,而,一旦牽連破滅時,真實的平靜便會顯露了。P。202
當我躺下來時,當我的頭碰到枕頭時,心中產生一種向內的回轉,我不知道它在哪裡轉,它往內在轉,就好像一道被打開的電流,而我的身體便很大聲地爆開來了。那個覺知細微至極,通過那一點,心便進入更深一層,裡面什麼也洠в校諢o一物;洠в惺颤N進去,也洠в腥魏螙|西可以到達。覺醒在裡面停留了一會兒,稍後才出來。不是我使它出來的,我只是個旁觀者,一個覺知的人。P。203
當我從這種狀態裡出來時,我回復到我平常的心理狀態,然後問睿闵鹆耍骸改鞘鞘颤N?」答案說:「這些都只是如此,不需去懷疑它們。」只說了這些,我的心便能接受了。
停了一會兒之後,心再次往內轉。我洠マD它,是它自己轉的。當它進到裡面時,就如以往般地達到期限度。這第二次,我的身體破碎成細片,然後心更進一層進去──寧靜、毫不可及。當它進入時,任它一直停留,它出來,我又回復平常。在這段時間裡,心自己在行動,我並洠в杏萌魏翁厥獾姆椒ㄗ屗鼇砣ィ皇怯X知和觀照。我並洠в袘岩桑皇浅掷m坐禪和思惟( 觀 )。第三次心進去時,整個世界分裂開來──土地、小草、樹木、山岳、人類,都只是空的,什麼也洠!.斝倪M到裡面時,隨它停留,任它所能地一直停留,然後退出來,回復到原狀。
我不知道它是如何停留的,這類的事是很難看到和談論的。洠в腥魏螙|西可以比擬。當我從這種經驗出來時,整個世界都改變了,所有的知識和領悟都轉變了。PP。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