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操作要点与维护及故障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气相色谱仪操作要点与维护及故障排-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正常相色谱法
  在正常相色谱法中共价结合到载体上的基团都是极性基团,如一级氨基、氰基、二醇基、二甲氨基和二氨基等。流动相溶剂是与吸附色谱中的流动相很相似的非极性溶剂,如庚烷、已烷及异辛烷等。由于固定相是极性,因此流动溶剂的极性越强,洗脱能力也越强,即极性大的溶剂是强溶剂。固定相与流动相的这种关系正好与液-固色谱法相同,称这种色谱法为正常相色谱法。尽管如此,正常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主要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它不适于分离几何异构体。
2。反相色谱法
  在反相色谱法中共价结合到载体上的固定相是一些直链碳氢化合物,如正辛基等。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的极性强。反相色谱法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应用最广泛。 
在反相色谱法中,使溶质滞留的主要作用是疏水作用,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又被称为疏溶剂作用。所谓疏水作用即当水中存在非极性溶质时,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溶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远小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溶质分子从水中被“挤”了出去。可见反相色谱中疏水性越强的化合物越容易从流动相中挤出去,在色谱柱中滞留时间也长,所以反相色谱法中不同的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疏水特性得到分离。反相色谱法适于分离带有不同疏水基团的化合物,亦即非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此外,反相色谱法可用于分离带有不同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溶剂及其组成和pH,以影响溶质分子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改变它们的滞留行为。另外,反相色谱中水的流动相中占的比例伸缩性很大,可以/从0…100%,从而使反相色谱可用于水溶性、脂溶性化合物的分离。反相色谱法中的固定相是被共价结合到硅胶载体上的直链饱和和烷烃,其链的长短不同,最长的是十八烷基,这也是使用得最多的固定相。直链饱和烷烃疏水特性随着碳氢链的长度而增加,在反相色谱柱中溶质由于疏水作用而滞留的时间也将随着碳氢链的长度而增加。在一般情况下这意味着用碳氢链长的反相色谱柱能得到较好的分辩率,在多数情况下是依靠反复来选择色谱柱。由于反相色谱法的固定相是疏水的碳氢化合物,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主要是非极性相互作用,或者说疏水相互作用,因此溶剂的强度随着极性降低而增加。水是极性最强的溶剂,也是反相色谱中最弱的溶剂。在反相色谱中常常用和基础溶剂,向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可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以得到不同强度的流动相,这些有机溶剂称为修饰剂。反相色谱中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和乙腈,此外,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醇及二氧六环也常被用作修饰剂。
在生化分析中,反相色谱的应用极广。可用于①氨基酸和多肽的分析;②蛋白质的分离;③碱基,核酸和核酸酶的分析;④甾体化合物的分析;⑤以及其他如几茶酚胺类,组胺,糖及维生素的分离。
(三)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中的固定相是一些带电荷的基团, 
这些带电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结合。如果流动相中存在其他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按照质量作用定律,这些离子将与结合在固定相上的反离子进行交换。固定相基团带正电荷的时候,其可交换离子为阴离子,这种离子交换剂为阴离子交换剂;固定相的带电基团带负电荷,可用来与流动相交换的离子就是阳离子,这种离子交换剂叫做阳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换柱的功能团主要是-NH2,及-MH3+:阳离子交换剂的功能团主要是-SO3H及-COOH。其中…NH3+离子交换柱及…SO3H离子交换剂属于强离子交换剂,它们在很广泛的pH范围内都有离子交换能力;…NH2及…COOH 
离子交换柱属于弱离子交换剂,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能有离子交换能力。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可电离化合物的分离,例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中的色谱柱,多肽的分离、蛋白质的分离,核苷酸、核苷和各种碱基的分离等。 

二、易出现的问题

(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
  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二)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
  分子扩散就是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也称纵向分子扩散。要减少分子扩散就要采用小而均匀的固相颗粒装柱。同时在操作时,如果流速太慢,被分离物质停留时间长,则扩散严重。
(三)质量转移(Mass transfer)
  被分离物质要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平衡,这样才能形成较窄的区带。在液相色谱中,溶质分子要在两个液相之间进行分配,或在固相上被吸附和解吸附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流速快时,转移速度慢,来不及达到平衡动相就向前移,这各物质的非平衡移动,使区带变宽。
(四)动相流速
  当流速太低时,分子扩散严重,特别是在气相色谱中尤为突出。如将理论塔板高度对流速作图,理论塔板高度随流速增加而急速下降,当达到最低值时,流速再加大则质量转移起主要作用,理论塔板高度又加大。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流速稍快影响不大,但在凝胶过滤色谱中,因为物质要渗透到凝胶内部,所以质量转移影响大,流速咖大会降低柱效率。
(五)固定相颗粒大小
  定相颗粒越小柱效率越高,对流动相流动的阻力越大,需要加大压力才能使它流动。
 

feeling1356  2007…6…30 8:41:00 
 
大家注意哦,2到7楼是同一内容:色谱技术简介。  

zhouzhou0317  2007…6…30 8:44:00 
 
嘿嘿。这么齐全啊;那么我也发个给看看。

气相色谱使用注意事项
 一、进样应注意问题 
手不要拿注射器的针头和有样品部位、不要有气泡(吸样时要慢、快速排出再慢吸,反复几次,10ul注射器 金属针头部分体积0。6ul,有气泡也看不到,多吸1…2ul把注射器针尖朝上气泡上走到顶部再推动针杆排除气泡,(指10ul注射器,带芯子注射器平感觉)进样速度要快(但不易特快),每次进样保持相同速度,针尖到汽化室中部开始注射样品。

二、安装色谱柱 
1。安装拆卸色谱柱必须在常温下。
2。填充柱有卡套密封和垫片密封,卡套分三种,金属卡套,塑料卡套,石墨卡套,安装时不易拧的太紧。垫片式密封每次按装色谱柱都要换新的垫片(岛津色谱是垫片密封)。 
3。色谱柱两头是否用玻璃棉塞好。防止玻璃棉和填料被载气吹到检测器中。
4。毛细管色谱柱安装插入的长度要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而定,不同的色谱汽化室结构不同,所以插进的长度也不同。需要说明的如果你用毛细管色谱柱采用不分流,汽化室采用填充柱接口这时与汽化室连接毛细管柱不能探进太多,略超出卡套即可。

三、氢气和空气的比例对FID检测器的影响 
氢气和空气的比例应1:10,当氢气比例过大时FID检测器的灵敏度急剧下降,在使用色谱时别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灵敏度下降要检查一下氢气和空气流速。氢气和空气有一种气体不足点火时发出“砰”的一声,随后就灭火,一般当你点火电着就灭,再点还着随后又灭是氢气量不足。

四、使用TCD检测器 
1。氢气做载气时尾气一定要排到室外。
2。氮气做载气桥流不能设大,比用氢气时要小的多。
3。没通载气不能给桥流,桥流要在仪器温度稳定后开始做样前在给。

五、如何判断FID检测器是否点着火 
不同的仪器判断方法不同,有基流显示的看基流大小,没有基流显示的用带抛光面的扳手凑近检测器出口,观察其表面有无水汽凝结 。

六、如何判断进样口密封垫是否该换 
进样时感觉特别容易,用TCD检测器不进样时记录仪上有规则小峰出现,说明密封垫漏气该更换。更换密封垫不要拧的太紧,一般更换时都是在常温,温度升高后会更紧,密封垫拧的太紧会造成进样困难,常常会把注射器针头弄弯。

七、如何选择合适的密封垫 
密封垫分一般密封垫和耐高温密封垫,汽化室温度超过300℃时用耐高温密封垫,耐高温密封垫的一面有一层膜,使用时带膜的面朝下。

八、怎样防止进样针不弯 
很多做色谱分析工作的新手常常会把注射器的针头和注射器杆弄弯,原因是:

1。进样口拧的太紧,室温下拧的太紧当汽化室温度升高时硅胶密封垫膨胀后会更紧,这时注射器很难扎进去。
2。位置找不好针扎在进样口金属部位。
3。注射器杆弯是进样时用力太猛,进口色谱带一个进样器架,用进样器架进样就不会把注射器杆弄弯。
4。因为注射器内壁有污染,注射时将针杆推弯。注射器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针管内靠近顶部有一小段黑的东西,这时吸样注射感到吃力。清洗方法将针杆拔出,注入一点水,将针杆插到有污染的位置反复推拉,一次不行再注入水直到将污染物弄掉,这时你会看到注射器内的水变的浑浊,将针杆拔出用滤纸擦一下,再用酒精洗几次。分析的样品为溶剂溶解的固体样时,进完样要及时用溶剂洗注射器。
5。进样时一定要稳重,急于求快会把注射器弄弯的,只要你进样熟练了自然就快了。

 

zhouzhou0317  2007…6…30 8:57:00 
 
前面两个是液相的;楼主传错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