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三卷 全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资治通鉴.第三卷 全译- 第19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魏兖州刺史羊敦,是羊侃的堂兄,暗中知道了这件事,便凭据州城抗击羊侃。八月,羊侃率兵袭击羊敦,没能成功,于是羊侃便在兖州周围修筑了十几座城堡进行围困,并派使者来梁朝请求投降。梁武帝下诏,令广晋县侯、泰山郡人羊鸦仁等率部接应羊侃。北魏则任命羊侃为缥骑大将军、泰山公、兖州刺史,羊侃斩杀了北魏派来的使者,没有接受北魏的任命。

  将军王弁侵魏徐州,蕃郡民续灵珍拥众万人攻蕃郡以应梁;魏徐州刺史杨昱击灵珍,斩之,弁引还。

  梁朝将军王弁率兵侵犯北魏的徐州,蕃郡人续灵珍率万余人攻打蕃郡以响应梁军。北魏徐州刺史杨昱击溃了续灵珍的部队,斩杀了续灵珍,王弁只好率部返回梁朝。

  '25'甲辰,魏大都督宗正珍孙击刘举于濮阳,灭之。

  '25'甲辰(十九日),北魏大都督宗正珍孙率兵在濮阳攻打刘举,消灭了刘举的队伍。

  '26'葛荣引兵围邺,众号百万,游兵已过汲郡,所至残掠,尔朱荣启求讨之。九月,尔朱荣召从子肆州刺史天光留镇晋阳,曰:“我身不得至处,非汝无以称我心。”自帅精骑七千,马皆有副,倍道兼行,东出滏口,以侯景为前驱。葛荣为盗日久,横行河北,尔朱荣众寡非敌,议者谓无取胜之理。葛荣闻之,喜见于色,令其众曰:“此易与耳,诸人俱办长绳,至则缚取。”自邺以北,列陈数十里,箕张而进。尔朱荣潜军山谷,为奇兵,分督将已上三人为一处,处有数百骑,令所在扬尘鼓噪,使贼不测多少。又以人马逼战,刀不如棒,勒军士赍袖棒一枚,置于马侧,至战时虑废腾逐,不听斩级,以棒棒之而已。分命壮勇所向冲突,号令严明,战士同奋。尔朱荣身自陷陈,山于贼后,表里合击,大破之,于陈擒葛荣,余众悉降。以贼徒既众,若即分割,恐其疑惧,或更结聚,乃下令各从所乐,亲属相随,任所居止,于是群情大喜,登即四散,数十万众一朝散尽。待出百里之外,乃始分道押领,随便安置,咸得其宜。擢其渠帅,量才授任,新附者咸安,时人服其处分机速。以槛车送葛荣赴洛,冀、定、沧、瀛、殷五州皆平。时上党王天穆军于朝歌之南,穆绍、杨椿犹未发,而葛荣已灭,乃皆罢兵。

  '26'葛荣率军包围了邺城,军队号称有百万,散游之兵已经过了汲郡,所到之处大肆残杀掠夺。尔朱荣上表请求率军讨伐葛荣。九月,尔朱荣将侄子肆州刺史尔朱天光召来,命他留守晋阳,对他说:“我本人不能到的地方,只有你在,才能使我放心。”尔朱荣自己率七千精锐骑兵,各备两匹战马,以侯景为前锋,从近路加倍行军,向东出了滏口,葛荣叛乱为时已久,一直横行于黄河以北,尔朱荣的兵马很少,与敌人相差悬珠,人们议论纷纷,认为尔朱荣断无获胜的道理。葛荣听说后,喜形于色,命令他的部队说:“尔朱荣很好对付,诸位每人都准备一根长绳,到时候只管捆绑敌人就是了。”于是葛荣从邺城往北,排成数十里的长阵,队伍如张开的簸箕一样向前推进。尔朱荣将队伍伏在山谷之中,作为奇兵。分派督少将以上的军官每三人为一处,每处有数百名骑兵,命令各处故意扬起尘土,擂起战鼓,大声喊叫,使敌人摸不清有多少人马。尔朱荣又考虑到人马近战时,用刀不如用棒,便命令士兵们每人带一根短棒,放在马肚的一侧,到交战时担心下马斩首会影响骑兵追逐,便不允许斩首计功崐,只令用棒子打而已。各路战士冲杀之处,号令严明,将士们同仇敌忾,个个奋勇争先。尔朱荣亲自冲锋陷阵,从敌人背后杀出,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大破贼兵,在阵前抓住了葛荣,其余的部众全部投降了。因贼军众多,如果马上将他们分开的话,恐怕会引起贼军的疑虑恐惧,说不定还会再次聚集起来,于是尔朱荣下令让他们各随其便,亲属相随,任意在哪儿定居均可。这样一来,投降的士兵人人欢喜,很快便四处逃散,几十万大军一早晨便遣散光了。等到这些士兵已经走出百里之外,尔朱荣这才开始去分路押解他们,随他们之便加以安置,使大家都感到满意。尔朱荣又从葛荣的队伍中选拔了一批将领,根据他们的才能,分别授予适当的官职,这些新归附的将领们心情都安定了下来,当时人们对尔朱荣处置事情如此迅速果断都很佩服。尔朱荣又派人用囚车将葛荣送到洛阳,这样,冀、定、沧、瀛、殷五州就全部平定了。此时,上党王元天穆驻军于朝歌城南,穆绍、杨椿还未及发兵,而葛荣的军队便已经被尔朱荣消灭了,于是元天穆等都停止发兵。

  初,宇文肱从鲜于礼攻定州,战死于唐河。其子泰在礼军中,礼死,从葛荣;葛荣败,尔朱荣爱泰之才,以为统军。

  当初,宇文肱跟从鲜于礼攻打定州,在唐河战死。他的儿子宇文泰也在鲜于礼军中,鲜于礼死后,宇文泰又投奔了葛荣。葛荣兵败之后,尔朱荣爱惜宇文泰的才干,让他做了统军。

  乙亥,魏大赦,改元永安。

  乙亥(二十一日),北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安。

  辛巳,以尔朱荣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荣子平昌公文殊、昌乐公文畅并进爵为王,以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徽为司徒。

  辛巳(二十七日),北魏孝庄帝任命尔朱荣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尔朱荣的儿子平昌公尔朱文殊、昌乐公尔朱文畅也都晋升爵位为王。同时,又任命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元徽为司徒。

  冬,十月,丁亥,葛荣至洛,魏主御阊阖门引见,斩于都市。

  冬季,十月丁亥(初三),葛荣被押至洛阳,北魏孝庄帝亲临阊阖门,葛荣被押来见过孝庄帝后,在都市斩首。

  '27'帝以魏北海王颢为魏王,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将兵送之还北。

  '27'梁武帝封北魏北海王元颢为魏王,并派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带兵护送他返回北方。

  '28'丙申,魏以太原王世子尔朱菩提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丁酉,以长乐等七郡各万户,通前十万户,为太原王荣国,戊戌,又加荣太师,皆赏擒葛荣之功也。

  '28'丙申(十二日),北魏孝庄帝任命太原王尔朱荣的嫡长子尔朱菩提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丁酉(十三日),孝庄帝又将长乐等七郡各万户,连同先前已有的十万户,做为太原王尔朱荣的采邑。戊戌(十四日),又加封尔朱荣为太师。这些都是奖赏他平定葛荣的功劳。

  '29'壬子,魏江阳武烈王继卒。

  '29'壬子(二十八日),北魏江阳武烈王元继去世。

  '30'魏使征虏将军韩子熙招谕邢杲,杲诈降而复反。李叔仁击杲于惟水,失利而还。

  '30'北魏派遣征虏将军韩子熙招降邢杲,邢杲诈降,随后便又反叛了。李叔仁在惟水攻击邢杲,结果未能成功,只好退回。

  '31'魏费穆奄至荆州。曹义宗军败,为魏所擒,荆州之围始解。

  '31'北魏费穆率军很快来到荆州。曹义宗战败,被北魏军队俘获,至此,荆州之围才被解除。

  '32'元颢袭魏城而据之。

  '32'元颢率军袭击并占据了北魏的城。

  '33'魏行台尚书左仆射于晖等兵数十万,击羊侃于瑕兵,徐纥恐事不济,说侃请乞师于梁,侃信之,纥遂来奔。晖等围侃十余重,栅中矢尽,南军不进。十一月,癸亥夜,侃溃围出,且战且行,一日一夜乃出魏境,至渣口,众尚万余人,马二千匹。士卒皆竟夜悲歌,侃乃谢曰:“卿等怀土,理不能相随,幸适去留,于此为别。”各拜辞而去。魏复取泰山。晖,劲之子也。

  '33'北魏行台尚书左仆射于晖等率军几十万,在瑕丘攻击羊侃。徐纥担心崐大事不好,劝说羊侃允许他去向梁朝请求救兵,羊侃相信了徐纥的话,于是徐纥便前来投奔了梁朝。于晖等将羊侃里外包围了十几层,寨中的箭已用完,梁朝军队又未前来救援。十一月,癸亥(初十)夜,羊侃率军突围而出,边战边走,经过一天一夜才逃出北魏的国境,来到渣口这个地方,队伍还剩下一万多人,战马二千匹。士兵们整夜放声悲歌,羊侃向将士们谢罪道:“你们大家都很怀恋故土,按人之常情,我不能强迫大家跟从于我,请大家或去或留,自己决定,我们就在这儿分手吧!”于是大家各自拜谢,告辞离去。北魏便又收复了泰山郡。于晖是于劲的儿子。

  '34'戌寅,魏以上党王天穆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袭并州刺史。

  '34'戊寅(二十五日),北魏任命上党王元天穆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袭并州刺史。

  '35'十二月,庚子,魏诏于晖还师讨邢杲。

  '35'十二月,庚子(二十七日),北魏诏令于晖回师讨伐邢杲。

  '36'葛荣余党韩楼复据幽州反,北边被其患。尔朱荣以抚军将军贺拔胜为大都督,镇中山;楼畏胜威名,不敢南出。

  '36'葛荣的余党韩楼又占据了幽州再次反叛,北魏的北部地区受到叛军的威胁和蹂躏。尔朱荣任命抚军将军贺拔胜为大都督,镇守中山;韩楼畏惧贺拔胜的威名,不敢向南进犯。
 





通鉴第一百五十三卷(回目录)

  梁纪九 高祖武皇帝九中大通元年(己酉、529)梁纪九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己酉,公元529年)

  '1'春,正月,甲寅,魏于晖所部都督彭乐帅二千余骑叛奔韩楼,晖引还。

  '1'春季,正月甲寅(初二),北魏于晖的部下、都督彭乐率二千余骑兵反叛,投奔了韩楼,于晖只好回师。

  '2'辛酉,上祀南郊,大赦。

  '2'辛酉(初九),梁武帝在南郊祭天,大赦天下。

  '3'甲子,魏汝南王悦求还国,许之。

  '3'甲子(十二日),原北魏汝南王元悦请求梁武帝允许他回到北魏,梁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4'辛巳,上祀明堂。

  '4'辛巳(二十九日),梁武帝在明堂祭祀。

  '5'二月,甲午,魏主尊彭城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肃祖;母李妃为文穆皇后。将迁神主于太庙,以高祖为伯考,大司马兼录尚书临淮王表谏,以为“汉高祖立太上皇庙于香街,光武祀南顿君于舂陵。元帝之于光武,已疏绝服,犹身奉子道,入继大宗。高祖德洽寰中,道超无外,肃祖虽勋格宇宙,犹北面为臣。又,二后皆将配飨,乃是君臣并筵,嫂叔同室,窃谓不可。”吏部尚书李神俊亦谏,不听。又请去“帝”著“皇”,亦不听。

  '5'二月甲午(十二日),北魏国主孝庄帝尊彭城武宣王为文穆皇帝,庙号为肃祖;尊自己的母亲李妃为文穆皇后。他打算将父母的牌位迁到太庙,尊奉孝文帝为伯考,大司马兼录尚书、临淮王元上表劝谏,认为:“汉高祖将太上皇庙立在香街,汉光武帝将南顿君庙立在舂陵。汉元帝跟汉光武帝的关系早已超出了五服,汉光武帝却仍奉行后代子孙之道,入继大宗。孝文帝德满天下,道充环宇,肃祖虽然功盖宇宙,但终究是臣子。再者,两位皇后也都要享有这种祭祀的礼遇,这就如同君臣共筵,叔嫂同室,我私下以为不可这样做。”吏部尚书李神俊也上表劝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