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药植保基础知识txt-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 影响发病的因素
(1)菌量  一种病害的发生,常需要一定数量的病原物,称为致病菌量,种子或土壤中菌量高时,一般发病较重。
(2)土壤温度  土壤太干,由于水分不足,限制了孢子萌发;土壤太湿,则氧气不足,也不利于孢子萌发。一般土壤温度40%以下对孢子萌发有利,在10%~24%范围内发生侵染。
(3)播种时间和播种深度  病菌只能在幼苗出土前侵染,一旦幼苗出土,则需经伤口才能侵入,春麦早播或播种过深则土温偏低,出土迟缓,延长了幼芽受侵染的时期,发病较重。
5。 防治
(1)种子处理  用内吸杀菌剂拌种,目前效果好的有粉锈宁、羟锈宁、拌种双等。
    (2)建立无病留种田
(3)栽培措施  春麦适当晚播,播种勿过深,促使小麦早出苗。
(4)采用优良抗病品种  小麦品种间对小麦腥黑穗病有一定抗性差异,尤其在土壤传病地区是一项十分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吉林扶余曾推广合作一号控制了当时土壤传病的问题。

第五节  杂谷类病害
一  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是世界上玉米产区分布较广,危害较重要病害。大斑病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较冷凉的地区,我国则以北方春玉米和南方山区玉米发病较重。吉林省1947年在美国推广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造成T小种大流行,产量损失165亿公斤,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主要在华北、华中、华南发生,黄河以北、长城以南一带往往大、小斑病混合发生。
(一) 症状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梢和苞叶上。
大斑病的病斑长度自几厘米到30厘米以上。往往由中下部叶片先发生,逐渐向上蔓延。病斑长梭形,很快干枯,在雨后或温度大时病斑上形成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株由于早枯,失去对果穗的支撑能力,常出现果穗倒挂现象。
小斑病的病斑小而多,一般不超过1厘米,宽度限于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边缘明显,有时有2~3圈同心纹。病斑上也可出现灰黑色霉层。
(二) 病原
玉米大斑病菌为Exserohilum turcicum,即原来的Helminthosporium  turcjcum,属半知菌亚门,自然条件下没有发现有性世代。玉米小斑菌病为Bipolaris  maydis,即原来的Helminthosporium maydis,有性世代为Cochliololus  hetetrosrtophus,属子囊菌亚门旋胞腔菌属。
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长梭形,直或稍弯,青褐色,多隔膜,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丛生。子囊果黑色,近球形,子囊长筒形,内有4个线形的子带孢子,螺旋状缠绕在一起。
玉米大、小斑病病菌均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高梁专化型等。玉米专化型中以分三个生理小种,我国以1号小种为主,2号小种仅发现于辽宁省。美国提出玉米小斑病菌分为O和T两个小种,T小种对具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玉米有明显的专化性。罗畔池等认为,我国小斑病菌群体里除T小种和O小种外,可能还有其他小种存在。他用8个鉴定,发现有12个生理小种。
(三) 侵染循环
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越冬,主要靠菌丝体在温湿度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萌发后侵入寄主,形成的病斑上又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一个生长季节可重复多次。玉米小斑病菌的子囊孢子在病害的侵染循环中基本上不起作用。
(四)影响发病与流行的因素
1、品种
生产上种植的农家品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60年代开始大量选育杂交种时没注意到病性,大面积种植感病杂交种,遇上适宜的条件,便使病害流行。
2、气候条件
整个玉米生育期内温度条件能满足大斑病菌的要求,所以病害的发展,主要取决于雨季到来的早晚。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玉米小斑病要求温度高,气温达25℃以上的月份有利于病害流行。此条件下只要雨水多、湿度大,发病就严重。
3、栽培条件
各地调查和试验资料一致表明:秋翻地病轻,原茬地病重;轮作病轻,连作病重;肥地病轻,薄地病重。适是时早播、与矮秆作物间作均能减轻病害。
(五)防治
应采用以选育抗病、耐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语抗病品种
东北各地示范鉴定出的抗大斑病品种有丹玉6号、丹玉13号、合玉11号、龙单3号、吉713等。
2、消灭菌源
秋收后及时翻地,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翻入土中,促使其分解。
3、栽培管理
大面积三年轮作,施足基肥,注意追肥,增施磷肥。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光,适期早播。

二  玉米、高梁丝黑穗病
玉米、高梁的丝黑穗病在西北、华北、东北较严重,为杂谷类粮食的重要病害。由于病害往往使雌穗全病率虽仅为7。5%,却损失粮食3。5亿公斤。
(一) 症状
两种作物上的丝黑穗病都是苗期侵入的系统性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雄穗和雌穗上。受害雌穗成为一团黑粉,苞叶一般不易破裂,苞时开裂后散出黑粉,里面混有许多丝状物,为寄主的维管束组织。一般情况下雄穗发病,而有时雌穗发病,雄穗却正常。
苗期的症状不十分明显,一般到6~7个叶片时才明显。根据陕西省植保所的资料,玉米丝黑穗病的早期症状有笋状型、矮缩丛生型、黄条型、畸形茎扭、叶片异常型、顶时扭卷型六种。
(二) 病原
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的两个变种,属担子菌亚门轴黑粉菌属。冬孢子近球形,暗褐色,表面有细刺。孢子群中混有不孕细胞。冬孢子萌发产生分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担孢子可芽殖产生次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细胞,椭圆形。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7~32℃,适温为27~30℃。
(三) 侵染循环
散落在土中的病菌冬孢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其次为附着在种子表面和混入粪肥中的冬孢子。病菌在寄主幼芽期侵入,随植株生长至穗期形成大量黑粉(即冬孢子)。
(四) 影响发病的因素
1、栽培管理
播种过早,由于地温偏低,延缓了出苗时间,拉长了感病阶段,轮作地能减轻病害。播种时土壤湿度低、覆土过深均可加重病害。
2、品种
目前没有发现免疫品种,但抗性有明显差异。
3、病菌的致病力
不同地区的高梁丝黑穗病菌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而且高梁丝黑穗病可侵染玉米,侵染率变化幅度大。因此,虽然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力在地区间无明显差异,但加入高梁丝黑穗病菌也可侵染玉米这一因素,就较复杂。
(五) 防治
1、轮作
3年轮作效果很好,轮作1~2年发病率亦显著下降。
2、抢墒适期早播
适时早播可躲过病菌侵染的高峰期。
3、早期拔除病株
应在苗期或病菌孢子没有散发前拔除病株,并带出地外埋掉。陕西、甘肃等省农技推广部门把早期拔除病苗(事先培训农民识别各类型的病苗)和病株作为综合防治的一项内容,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4、药剂防治
重病区用药剂处土壤,可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作成0。1%药土(50克药粉加50公斤细土拌匀),播种时每穴用100克药盖在种子上。
5、选用当地适宜的抗病品种
选用当地的抗病品种,可减轻病害。

第六节  马铃薯病害
马铃薯上的主要病害有各种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其中以病毒病和晚疫病最为重要。马铃薯的品种能否在生产上得到迅速和充分的推广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对病毒现的抗性程度如何,病毒病对产量的影响有多大。晚疫病是历史上有名的老病害,虽然育种工作一直把抗晚疫病列为重点,但利用垂直抗性育成的品种种植几年后就可能因小种变化而表现感病,在潮湿多雨的年份,往往造成毁灭性的危害。早疫病过去发生的时间很短,可以说基本上不造成成危害,现在有些实生苗在苗床上发病就很严重,甚至枯死。黑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60年代初在黑龙江发生普遍,近二三十年很少发生。纸癌肿病是真菌Synchytrium  endobiotieum引起的,块茎上产生癌肿,为我国的检疫性病害,据报导,四川省已经发现过,在引种时应注意。

一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包括了许多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各种病害。过去所谓的“种性退化”实际上就是通过块茎逐年累积病毒,使产量逐年下降。我国已报导的马铃薯病原病毒已有十几种,综合介绍如下:

(一)症状
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一年比一年严重,块茎小,结薯少。主要的几种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症状如下:
1。 马铃薯轻花叶病
马铃薯轻华叶病主要由马铃薯X病毒(PVX)等单独侵染引起。植株生长发育较正常,仅中上部叶片表现轻微花叶。
2。 马铃薯条斑花叶病
马铃薯条斑花叶病是由马铃薯Y病毒(PVY)引起的。在不同品种上症状也有所不同,大多数品种上表现重花叶,有小枯死斑点或叶脉坏死,叶柄和茎上也有黑褐色坏第条斑。生长发育后期植株下部叶片干枯,但不脱落,呈垂叶坏死状。
3。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由X病毒和Y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病株的叶片严重皱缩,小叶尖向下弯曲,显著矮化、紧缩,病株早期枯死或严重落蕾,不开花。
4。 马铃薯卷叶病
马铃薯卷叶病由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引起,病株叶片边缘以主脉为中心向上卷曲,严重的卷成圆筒状,病叶呈革质,块茎小而密生,其内维管束变为黑褐色或发生网腐症状。
5。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由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引起。叶和茎成锐角向上束起,叶片变小,常卷曲,半闭半合,全植株失去润泽的绿色,块茎由圆变长纺锤形或圆筒形,芽眼突出,有时有纵裂纹。
在田间很难根据症状类型确定病毒种类,因为不同品种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症状有很大差异,而且田间复合侵染较多,症状的变化也很大。

(二)病原
马铃薯上最主要的病毒和类病毒性状特点列于表。
侵染马铃薯的几种病毒的性状
病原病毒 形态 大小 致死温度 稀释终点 体外存活期 传播方式 主要鉴别寄主

马铃薯X病毒(PVX)
线状粒体
512×12nm 68~75℃ 10…5~10…6
60~90天 块茎、汁液、实生种子(少) 千日红、蔓陀罗及苋色藜局部坏死斑

马铃薯Y病毒(PVY)
线状粒体
730×10。5nm 52~55℃ 10…4~10…5 2~3天 块茎、汁液|蚜虫 洋酸浆、枸杞、苋色藜局部坏死斑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Y) 球形粒体 直径23nm 70~80℃ 10…5 3~5天 块茎、蚜虫 洋酸浆矮化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TV) 短链分子 0。05nm 60~65℃ 10…3~10…4 3~5天 块茎、汁液、蚜虫,实生种子 中国莨菪产生枯斑

(三)侵染循环
马铃薯病毒病主要靠块茎一代代传下去,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但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则因病毒种类不同而有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