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神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针灸神书---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二经络配合四十法
属性:十二经络,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系昼夜百刻十二时定体之也。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手太阴肺经配合四十一法
属性:手太阴肺经,配于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上,太阴五穴为阴穴,大指外侧边起 
少商二穴(并见在前,治喉咙闭塞,缠喉风等证。) 
鱼际二穴(治五心烦热,咳嗽等证。) 
太渊二穴(治牙痛,胸满之证)。 
经渠二穴(治五心烦热,诸虚不足,腕疼等证)。 
列缺二穴、尺泽二穴(治筋紧急,腰脊胁肋间疼)。 
肺经属金,在支为寅,在干为辛。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手阳明大肠经六穴配合四十二法
属性:手阳明大肠六穴为阳穴,从大指侧边起。 
商阳二穴(治气喘咳嗽,眼目内障等证)。 
二间二穴(治眼疼痛等证)。 
三间二穴(治喉闭等证,泻之)。 
合谷二穴(治口眼 斜,伤寒等证)。 
阳溪二穴(治两手腕疼,不能摇物,无力,补之,灸七壮)。 
三里二穴(治两臂膊不遂、无力,牙疼等证)。 
曲池二穴(治四肢瘫痪,半身不遂,伤寒热病,泻之)。 
大肠经属金,在支为卯,在干为寅。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手厥阴心包络经配合四十三法
属性:手厥阴心包络经,配合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立手中,五穴为中,阴穴从中指起。 
中冲二穴(治心腹痛,手掌发热,昏闷不省,决人生死)。 
劳宫二穴 
大陵二穴,治心胸气疼,浑身发热等证)。 
内关二穴(治心腹胀满,食物不化等证)。 
间使二穴(治寒热疟疾,热多泻之,寒多补之)。 
曲泽二穴(治心气不足)。 
心包络属火,在支为戌,在干为癸。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手少阳三焦经配合四十四法
属性:手少阳三焦经,六穴为阳,从小指之端起,此谓阴阳表支干配合也。 
液门二穴、中冲二穴(治脊疼手臂)。 
阳池二穴(治手腕疼痛,摇无力)。 
外关二穴(治腹内疼痛,背疼无力)。 
支沟二穴(治伤寒胁肋疼,大小便闭塞,气不能通,泻之)。 
天井二穴(治瘰疠证,针一寸,灸七壮)。 
三焦经属火,在支为亥,在干为壬。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手少阴心经配合四十五法
属性:手少阴心经,配手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下,五穴为阴穴,晚小指侧角起。 
少冲二穴(治热病,心腹胀痛,寒热往来,伤寒未解)。 
少府二穴(治手掌中发热等证)。 
神门二穴(治心痴呆,五痫等证)。 
通里二穴(治心中恐悸,不能言语,掌中发热)。 
少海二穴(治头项不能回顾等证)。 
少阴心经属火,在支为午,在干为丁。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手太阳小肠经配合四十六法
属性:手太阳小肠经,五穴为阳穴,从小指端起之。 
少泽二穴(治乳痈,产母无乳,先泻,后补提)。 
前谷二穴(治热病,汗不出,咳嗽,血不止)。 
后溪二穴(治痫疸癫狂,疟疾)。 
腕骨二穴(治浑身发热,五痫等证)。 
少海二穴(同上)。 
手太阳小肠经属火,在支为辰,在干为丙。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足厥阴肝经配合四十七法
属性:足厥阴肝经,五穴为阴,从足次指侧起。 
大敦二穴、行间二穴(治心腹胀满,眼目红肿,脚背虚浮,能消水气、肝家怒气)。 
太冲二穴(治心中恍惚、癫邪之证,脚背红肿、行步艰难之证)。 
膝关二穴(治膝眼红肿,脾家受湿,脚软无力)。 
曲泉二穴(治脚腿疼痛,寒湿风痹)。 
足厥阴肝经属木,在支为亥,在干为乙。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足少阳胆经配合四十八法
属性:足少阳胆经,六穴为阳穴,起于足次指。 
窍阴二穴(治四肢厥冷,肚腹疼痛不止)。 
侠溪二穴 
临泣二穴 
丘墟二穴 
悬钟二穴 
透三阴交二穴 
阳辅二穴 
阳陵泉二穴 
足少阳胆经属木,在支为子,在干为甲。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足太阴脾经配合四十九法
属性:足太阴脾经配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八穴从大指侧起。 
隐白二穴(治腹胀不得睡卧,呕吐,反胃不止,不下食)。 
大都二穴(治手足厥冷,五心烦热,不思饮食,灸七壮)。 
太白二穴(治身腿疼无力)。 
公孙二穴(治脚背红肿,昏迷不省人事,泻之)。 
商丘二穴(治红肿干侧香港脚风)。 
三阴交二穴(治男子小肠疝气,妇人难产,情色所感)。 
阴陵泉二穴(治腹中寒,不嗜食,小便不利,闭结等证)。 
血海二穴(治两腿外廉血风疮)。 
足太阴脾经属土,在支为已,在干为己。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足阳明胃经配合五十法
属性:足阳明胃经,八穴为阳穴。 
内庭二穴(治四肢厥冷,大小腹胀,酒食所伤,泻之)。 
厉兑二穴(治小腹膨胀,寒热进退等证)。 
陷骨二穴(治眼目浮肿,食肿,水肿气,灸七壮)。 
冲阳二穴(治口眼 斜脚背红肿,气聚不散)。 
解溪二穴(治偏正头风之证)。 
丰隆二穴(治逆胸膈疼痛,步艰难)。 
三里二穴(治五劳七伤,诸虚百端等证)。 
阴市二穴(治腿冷膝痛而不得屈伸,麻木不仁)。 
足阳明胃经属土,在支为辰,在干为戊。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足少阴肾经配合五十一法
属性:足少阴肾经配足太阳膀胱,相为表里,五穴为阴穴,从足心中起。 
涌泉二穴(治大小便闭结,心中发热,五痫等证)。 
然骨二穴(治喉咙痛,足跗红肿,不得步履)。 
太溪二穴(治心牙疼,香港脚红肿,即吕细穴,灸七壮)。 
照海二穴(内踝上三寸,治喉咙痛,大便闭结,热淋等证)。 
复溜二穴(治虚汗,补之即愈)。 
阴谷二穴(治小便不通,妇人胞胎之证)。 
足少阴肾经属水,在支为酉,在干为癸。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足太阳膀胱经配合五十二法
属性:足太阳膀胱经,七穴为阳穴。 
至阴二穴(治眼目红肿疼痛)。 
通谷二穴(治脚浮肿)。 
束骨二穴(治腰痛不得屈伸,香港脚虚肿)。 
京骨二穴(治久疟不痊,腰背腿疼,俯仰不得)。 
昆仑二穴(治腰脚疼痛,气脉不和)。 
承山二穴(治转筋,腰腿筋急,寒湿香港脚,不能行步)。 
委中二穴(治一切腰腿脚疾等证)。 
足太阳膀胱经属水,在支为申,在干为壬。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黄帝之机、琼瑶之论五十三法
属性:盖诸经中者,玄者最玄,妙者最妙。虽为医儒九流圣哲之人,高唱越人得死还生,推针 
、破肠、泻心,华佗刮骨疗毒,李中孝察色听声,王叔和专诊其脉,张仲景调理四时伤寒,秋夫 
疗鬼,王纂针腰,孙真人作下千金之方,伊芳尹作济生之术。人有四百四病,药有八百八般, 
各有以源道,内有六陈、十八反,有炮 、炙炼,分两君臣。皆由手呼吸,全凭针灸补泻之 
法。针有揭山之方,药有神效之功。 
夫针者,修教神通古法,通三才之妙,如神起死回生。神农、黄帝、扁鹊知恩,刘高祖 
有德之君。夫轩辕黄帝道人,全凭针灸补泻之功,戊年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其年赤马口中衔 
铁,端坐十二条针。 
第一条针,名曰青龙针也,长一尺二寸,按一年十二月也。 
第二条针,名曰白虎针也,长九寸、按金、木、水、火、土、太阴、月孛罗计九星也。 
第三条针,名曰丧门针也,长八寸,按干、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也。 
这三条针,世间多有不会此针,乃神仙所用也。这针,针山山崩,针地地裂,针海水逆 
流,针人枯骨还更生,周文王因此禁了这三条针也。后留九针在世间与人使用。 
一 针 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其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宜此。 
二员针 其身圆,锋如卵形,长一寸六分。肉分气满,宜此。 
三 针 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少,宜此。 
四锋针 两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 
五 针 一名破针,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 
六员利针 尖如毫,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癖。 
七毫针 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 
八长针 锋加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奏之间者。 
九燔针 一名 针,长四寸,风虚合于骨解皮肤之间者。 
这九针,上按着五星,下按着四时。五星者,金木水火土是也。四时者,春夏秋冬是也。 
这针,又按着皮、肉、脉、筋、五音、阴阳、齿、风、窍九针也。 
这针各有攻病之能。一 针,破头风、面部风痛。二员针,开内外,疗病眼疾。三 针 
,经 
调阴补阳。八长针,疗筋骨疼痛。九燔针,补男子女人下元虚冷。 
这针有千般补泻∶手指补泻,提按补泻,左右补泻,阴阳补泻,针头补泻,虚实补泻,呼吸 
补泻,气上补泻,气下补泻,虚循补泻,实循补泻,虚提补泻,实提补泻,虚按补泻,实按 
补泻,虚弹补泻,实弹补泻,虚HT 补泻,实HT 补泻,虚捻补泻,实捻补泻,加进补泻,加退 
补泻,顺摇补泻,横摇补泻,刮战补泻,子母补泻,虚摄补泻,实摄补泻,买气至浮沉补泻 
,气滑补泻,气涩补泻,气紧补泻,气微补泻,转针补泻,调匀补泻,针自出补泻,四季用 
艾补泻,午前补泻,午后补泻,立冬补泻,风雨补泻,日晚补泻,子午补泻,腹部盘盘即响 
法补泻,升阳补泻,升阴补泻,寒热补泻,汗法补泻,吐法补泻,下法补泻,千般补泻,一 
言难尽,在乎心传口授。一呼一吸,如江河滚滚而来;一按一提,如角弓渐渐而开。一呼脉 
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呼吸三五度,荣卫遍周流。正直端的,根据经 
取验。虽不医人枯骨还魂,针到时刻见效。刺阳明,三进不止;刺阴经,五脏无伤。按摩导引,妙法神机也。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阴荣五十四法
属性:春夏致一阴,用针深坑入皮五分,至肾肝之部,致阴气以和阴,浮入皮二分,至心肺之得气引持。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阳卫五十五法
属性:秋冬致一阳,用针浅,气以和,阴部得气,推内致阳。当补,从卫取气,得气推纳。当泻,从荣买气,得气引泻。 
阳不足,阴有余,当先补阳而后泻阴。假令胆不足、肝有余,先补足少阳胆经,然后泻 
大指出是补,呵是暖;大指入是泻,吸是凉。 
急提慢按,自然凉泻;慢提急按,自然热补。 
一飞二进,真气自至;一退三飞,邪气自微。 
泻,气来实而牢牢实者,泻之;补,气来虚而濡者,补之。 
疼痛即泻,先吸后呼之;痒麻即补,先呼后吸之。 
凡补泻,先诊五脏脉,及用刺之穴。 

卷三·琼瑶神书人部
流注提针钢领五十六法
属性:未欲行针,先审晦晴,察其病源,论定何经络,已定穴窍分明,五行生克补泻于心。血 
支血忌,莫犯人神,太乙在宫,切莫施针。寒热醉饱,劳弱风阴。春夏宜暖,秋冬大温。端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