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张氏医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5-张氏医通- 第12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卷十四
霍乱门
属性:理中汤(方祖) 四逆汤(方祖) 胃苓汤(平胃散下) 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 
平胃散(方祖) 
六和汤(暑门) 香薷饮(暑门)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五苓散(方祖) 浆水散(四 
逆汤下) 
二陈汤(方祖)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桂枝汤下) 连理汤(理中汤下) 天水散(方祖即益 
元散) 
导痰汤(二陈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卷十四
关格门
属性:人参散 治胃虚津枯。关格吐逆。 
人参(五钱至一两) 麝(半分至一分) 冰脑(三厘至半分) 
为散。水煎。和滓。分二三次温服。 此云岐子治噎膈胃反关格不通。九方之一。用独参汤峻补 
其胃。稍加脑、麝以发越其气。得补中寓泻之至诀。乃肥盛气虚。痰窒中脘。及酒客湿热。郁痰固 
结之专剂。以中有脑、麝。善能开结利窍散郁也。若瘦人津枯不能出纳而大便秘结者。即以此方去 
脑、麝。加芦根汁、竹菇。未尝不为合辙也。 
柏子仁汤 治胃虚关格。脉虚微无力。 
人参(钱半) 白术 茯苓 陈皮(各一钱。略去白) 甘草(炙。三分) 柏子仁(研 
三钱) 麝香(一字) 
生姜(五片) 
水煎。去滓。入麝调服。 此云岐第二方。取用异功。加柏仁、麝香。其法稍平。而胃中津枯 
大便艰涩者最宜。亦可加芦根汁、竹茹。或竹沥俱妙。 
既济丸 治关格脉沉细。手足厥冷。 
熟附子(一两) 人参(三两) 麝香(少许为衣) 
为细末。陈米饮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米饮下。 此云岐第三方。用参、附加麝 
单刀直入以破中下二焦之结。药虽峻而用法最缓。不可不详此义。而擅改作汤也。 
二陈汤(方祖) 四君子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卷十四
呃逆门
属性:丁香煮散(与局方不同) 治胃反呕逆。呃哕泄泻。 
丁香(三七粒。) 建莲肉(去心。二七粒。上二味另煎。去滓) 生姜(七片) 黄秫米( 
半合。) 
水一碗半。煮熟去姜啜粥。此仿附子粳米汤之制。彼用粳米。此用糯米。皆取其直达胃腑。虽 
其势稍平。亦是突围之将。局方无莲肉、秫米。而多川乌、红豆、青皮、陈皮、甘草、干姜、良姜 
、益智、胡椒等味。为散煮汤。入盐一字调服。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理中汤(方祖) 橘皮竹茹汤(二 
陈汤下) 越鞠丸(郁门) 
附子粳米汤(腹满门)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下) 羌活附子散(四逆汤下) 连理汤(理 
中汤下) 旋复代赭石汤(噎膈门) 
调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 黑锡丹(金液丹下) 

卷十四
胃脘痈门
属性:射干汤 治人迎逆而盛。嗽脓血。营卫不流。热聚胃口成痈。 
射干(去毛) 栀子仁(姜汁炒黑)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两半) 
白术(生。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去滓。入地黄汁一合再煎。温。日再服。日晡发热。每服加 
犀角、丹皮各一钱。甘草二分。 
太乙膏 治内外一切痈疡。 
黑参 白芷 归身 肉桂 大黄 赤芍 生地黄(各二两) 
上切为片。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煎熬去滓。摅净再熬。徐下黄丹。不住手搅。 
滴水不散为度。内痈可丸服之。 
金匮排脓汤(桔梗汤下) 大黄牡丹汤(小承气汤下) 凉膈散(方祖) 金匮排脓散(桔梗 
汤下)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卷十四
诸见血门
属性:柏叶汤(金匮) 治吐血不止。 
柏叶(炒。三钱) 干姜(炮。一钱) 艾(一撮。一本。作阿胶三钱) 
上三味。水煎。入马通汁一杯。合煮取一盏。分温再服。(如无马通。以童便代之) 血逆不 
止。当责之于火旺。故用柏叶治其旺气。即兼姜、艾之辛温散结。使无留滞之患。更加马通导之下 
行。非近世专用柏叶、棕灰、血余之属可比。 
黄土汤(金匮) 治阴络受伤。血从内溢。先血后便。及吐血衄血色瘀晦者。并主产后下痢。 
白术 附子(炮) 甘草(炙) 干地黄 阿胶 黄芩(各钱半) 灶心黄土(鸡子大。 
碎) 
上七味。先用水煎。灶心土澄清去滓。纳诸药。煎成分温。日再服。有热。加柏叶一握。(千 
金。无附子地黄。有干姜)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 治小肠热毒流于大肠。先便后血。及狐惑蓄血。肠痈便脓等证。 
赤小豆(二升。即赤豆之细者。浸令芽出。晒干) 当归(三两) 
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如无酸浆水。以醋和沸汤代之) 
泻心汤(方祖即伊芳尹三黄汤) 崔氏八味丸(方祖) 白通汤(四逆汤下) 归脾汤(保元汤 
下) 

卷十四
衄血门
属性:止衄散 治久衄发热。 
黄 (六钱) 当归 赤茯苓 白芍药 干地黄 阿胶(各三钱) 
为散。半饥时麦门冬汤调服三钱。日三服。 面热足冷。心悬如饥。下焦阴火也。加肉桂末 
一钱五分。渴不能饮。自觉膈满者。瘀血也。加犀角、丹皮。气虚少食。二便如常者。独参汤服之 
。兼感微风。发热头痛者。葱白香豉汤服之。虚烦不安。不时哄热者。栀子豉汤服之。素有偏风。 
头痛异常者。黑豆、荆芥灰淋酒服之。骤衄不止者。茅花汤服之。久衄不时举发者。乌梅汤服之。 
小乌沉汤(局方) 治血气不调。心中刺痛。 
香附(童便浸。杵。三钱) 甘草(炙。一钱) 乌梅(钱半) 
上三味。水煎。即用药汁磨沉香五分。入盐一字。热服。上三味。在妇科名抑气散。合四物。 
即四乌汤。乃局方乌沉汤之变法。中去参、姜而易香附。其破气之力虽峻。而功力稍逊。故以小字 
加之。立方之意微矣。 
黑神散(局方) 治吐血衄血。屡发不止。 
甘草(炙。二两) 干姜(炮) 肉桂(各一两) 熟地黄(四两) 当归 蒲黄(筛净。炒 
黑。各三两) 
白芍(酒制。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用细黑豆半合。微炒香。淋酒半盏。和水半盏。煎至半盏。入童便半杯和 
服。(世本。以黑豆炒热去壳同。上药为散。不知黑豆之功全在壳也) 气虚。加人参三两。黄 
六两。以固卫气。庶无营脱之患。 
千金当归汤 治衄血吐血。 
当归(一钱。) 干姜(炮。五分) 芍药 阿胶 黄芩(各钱半) 
上五味。水煎。日再服。 
小安肾丸 治风寒袭于肾经。下体沉重。夜多小便。耳鸣歧视。牙龈动摇出血。小腹寒疝 
作痛。 
香附(童便制。二两) 川乌头(炮净。一两。) 香(青盐微焙。三两) 川椒(去闭口 
者。炒。一两) 熟地黄(四两) 川楝子(酒蒸取肉。三钱) 
酒糊丸。梧子大。空心盐汤。临卧温酒。各服三钱。 
清胃散 治胃中蕴热。中脘作痛。痛后火气发泄。必作寒热乃止。及齿龈肿痛出血。痛引 
头脑。 
生地黄(四钱) 升麻(钱半) 牡丹皮(五钱) 当归 川连(酒蒸。各三钱) 
为散。分三服。水煎去滓。细细呷之。半日再服。 犀角地黄汤。专以散瘀为主。故用犀、芍 
。此则开提胃热。故用升、连。其后加味清胃。则兼二方之制。但少芍药耳。 
加味清胃散 治斑疹口舌生疮。齿龈腐烂。 
清胃散加犀角、连翘、生甘草。 
麻黄汤(方祖) 越婢汤(麻黄汤下) 四物汤(方祖) 理中汤(方祖) 三黄补血汤(四物汤下) 犀角 
地黄汤(伤寒门)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 保元汤(方祖)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小建中汤(桂枝汤下) 五 
苓散(方祖)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苏子降气汤(七气汤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 黄 六一汤(保元 
汤下) 生脉散(方祖) 消风散(咳嗽门)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柴胡清肝散(小柴胡汤下) 桅子豉汤 
(方祖) 独参汤(保元汤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当归六黄汤(伊芳尹三黄汤下) 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 
下) 既济汤(白虎汤下) 

卷十四
吐血门
属性:柴胡疏肝散 治怒火伤肝胁痛。血菀于上。 
柴胡 橘皮(醋炒。各二钱) 川芎(童便浸。切) 芍药 枳壳(炒。各钱半) 甘草(炙 
。五分) 香附(醋炒。钱半) 
山栀(姜汁炒黑。一钱) 煨姜(一片) 
水煎。食前温服。吐血。加童子小便半盏。 
犀角地黄汤(伤寒门) 千金当归汤(衄血门) 十灰散(虚损门) 花蕊石散(虚损门) 
参苏饮(伤寒门) 
六味地黄丸(崔氏八味丸下) 四君子汤(方祖) 五苓散(方祖) 桂苓甘露饮(五苓散下) 
新定紫菀茸汤(咳嗽门)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 归脾汤(保元汤下) 
乌骨鸡丸(虚损门) 
巽顺丸(虚损门) 桃仁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小乌沉汤(衄血门) 黑神散(衄积门) 十 
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生脉散(方祖) 保元汤(方祖) 理中汤(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都气丸( 
崔氏八味丸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四乌 骨一芦茹丸(虚损门) 加味归脾汤(保元汤下) 
劫劳散(四物汤下) 
琼玉膏(虚损门) 滚痰丸(痰饮门) 灵砂丹(金液丹下) 黄 建中汤(桂枝汤下) 泻 
心汤(方祖即伊芳尹三黄汤)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黑锡丹(金液丹下) 

卷十四
溲血门
属性:辰砂妙香散(局方) 治心脾不足。恍惚不睡。盗汗遗精。衄血溺血。 
黄 (蜜炙) 人参(各二两) 甘草(炙) 桔梗 山药 远志(甘草汤泡。去骨) 
茯神 茯苓(各一两) 木香(煨。二钱五分) 辰砂(另研。水飞净。三钱) 麝香(另研 
。一钱) 
上十一味。为散。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服。(秘旨。无木香。有缩砂三钱) 本方去黄 
、山药、桔梗、木香。加龙骨、益智。即王荆公妙香散。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导赤散(生脉散下) 五苓散(方祖) 四味鹿茸丸(虚损门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沉香降气散(气门) 

卷十四
下血门
属性:泻青丸 治肝经实热。大便不通。肠风便血。阴汗燥臭。 
当归 川芎 栀子(炒黑) 大黄 羌活 防风 草龙胆(等分) 
滴水为丸。空心茶清下。七八十丸至百丸。 
脏连丸 治大便下血正赤。日久不止。若血色晦淡者禁用。 
宣黄连(一两。酒炒为末) 
上用嫩猪脏二尺。泡去油腻。入黄连末。线扎两头。同韭菜蒸。烂捣作饼。焙干为末。米糊为 
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前米汤或乌梅汤下。 一方。加槐花二两。(不用黄连。但用槐 
花。名猪脏丸。治证同上) 
升阳除湿和血汤 治肠风下血如溅者。 
生地黄 熟地黄 当归身(各一钱) 甘草(炙。六分。生。四分) 白芍(钱半) 
黄(三钱) 升麻(醋炒。七分) 
苍术(泔浸。去皮。同芝麻炒) 秦艽 肉桂 陈皮(各三分) 丹皮(钱半) 
水煎。食前稍热服。 秘旨。无苍术。有防风。 
断红丸 治下血久不止。虚寒色淡晦者。 
侧柏叶(炒香) 川续断(酒炒。各三钱) 鹿茸(一具。酥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