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张氏医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5-张氏医通- 第15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控涎丹 治胁下痰积作病。 
十枣汤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等分为末。曲糊丸。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惊疾。加朱砂、全蝎。 
酒痰。加雄黄、全蝎。惊气成块者。加穿山甲、鳖甲、延胡索、蓬术。臂痛。加桂枝、姜黄。 
痰嗽。加风化硝。寒痰。加丁香、肉桂、胡椒。甘遂直达涎结之处。大戟能攻胸胁之涎。白芥子 
能破支结之饮。此攻痰涎之峻剂也。凡形盛色苍气壮脉实人有上证。但服此药数服。其病如失。 
后以六君子调补。若气虚皎白。大便不实。小便清利者误服。不旋踵而告变矣。 

卷十六祖方
五苓散(玉函)
属性:治伤寒表里未解。渴而小便不利。 
白术(生) 茯苓 猪苓(各二钱) 泽泻(三钱) 桂(一钱)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或生料煎服。温覆取微似汗。按五苓散。本治太 
阳经邪犯本。渴而小便不利。饮水即吐之水逆。故用二苓、泽、术。利水生津。又需桂以蒸动其津。 
则渴者自不渴矣。后人不达此义。每用五苓治阴虚泉竭之证。重涸其水。发热发渴。势必转加。 
岂方之咎欤。况有去桂而用四苓者。曷知此方全赖桂之辛温。则术不至壅满。用方者当须识此。无 
愧圣贤一脉。 
猪苓汤(玉函) 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五苓散去术、桂。加滑石、阿胶等分。水煎去滓温服。日三。按此太阳少阴药也。五苓散 
用术以导水滋干。即兼桂之辛温以蒸动其津气。此用滑石之清热利水。即兼阿胶之甘润以保护 
其血液。汗乃血之液。故汗出多而渴者禁用。 
猪苓散(金匮) 治呕吐思水。 
五苓散去泽泻、桂。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泽泻汤(金匮) 治支饮眩冒。 
五苓散去猪苓、茯苓、桂。 
茯苓泽泻汤(金匮) 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 
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家秘。加芦根。) 
茯苓戎盐汤(金匮) 治胞中精枯。血滞小便不利。 
五苓散去猪苓、泽泻、桂。加戎盐。(即青盐) 
桂苓丸 治肾气上逆。水泛为痰。逆冲膈上。及冒暑烦渴。饮水过多。腹胀小便不利。 
五苓散去猪苓、泽泻、白术。用桂一两。茯苓二两。蜜丸。沸汤下二钱。日三服( 
作汤名桂苓饮。) 
桂苓甘露饮 治温热病。小便不通。烦渴引饮。 
五苓散加真寒水石、石膏、滑石。 
四苓散 治小便赤涩胀痛。及温热时行烦渴。 
五苓散去桂。 
茵陈五苓散(金匮) 治黄瘅小便不利。 
五苓散加茵陈蒿。 
春泽汤 治气虚伤湿。小便不利。 
五苓散加人参。 
葶苈木香散 治阳水腹胀。大小便秘。 
五苓散加葶苈、木香、木通、滑石、甘草。 

卷十六祖方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属性:治暑月小便不利。 
滑石(水飞。六两) 甘草(炙。六钱。生。四钱。) 
为散。清水调服二三钱。发散温病热病。加葱白五七茎。香豉四合。水煎温服。老人虚人。及 
病后伤津。小便不利禁用。此方加葱、豉煎服。则兼散表邪。加吴茱萸则治白痢。加红曲则治血痢。 
加炮姜则兼消饮食。加神砂则兼退心火。加青黛则散肝火。加薄荷则清肺热。加石膏则除胃热。其入 
通圣双解、解毒等方。随证配合。未遑枚举。 
辰砂六一散 治暑月惊悸多汗。小便涩痛。 
益元散一料。加辰砂一钱。(飞。) 
蒲灰散(金匮) 治皮水小便不利而渴。 
益元散去甘草。用滑石三分。加蒲灰七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金匮) 治消渴小便不利。小腹胀痛有瘀血。 
益元散去甘草。加乱发、(烧)白鱼(炙。)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卷十六祖方
白虎汤(玉函)
属性:治热病壮热烦渴。及中 烦热而渴。 
石膏(八钱。生用。碎。)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炙) 粳米(半合。) 
水煎温分三服。一日尽饮之。 
人参白虎汤(玉函。即白虎加人参汤。) 治热病舌干。大渴发热背寒。 
白虎汤加人参。 
桂枝白虎汤 治温病感冒客邪而渴。及温疟先热后寒。 
白虎汤加桂枝。 
苍术白虎汤 治湿温身热足冷。 
白虎汤加苍术。 
竹叶石膏汤(玉函) 治大病后烦热作渴。 
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人参、半夏、麦门冬。 
既济汤 治上热下寒。 
竹叶石膏汤加熟附子三五分。 
清热解毒汤 治时疫大热。 
白虎汤去粳米。加人参、羌活、升麻、葛根、白芍、黄芩、黄连、生地黄、生姜 
栝蒌葛根汤 治风温无大热而渴。 
白虎汤去知母、粳米。加人参、栝蒌根、葛根、防风。按此汤治风温无大热而渴。夫既无大热。 
则不当渴矣。既渴必非无大热也。缘风温之热邪内蕴。故借白虎加人参汤。裁去知母、粳米。加栝蒌 
根以清热解渴。葛根以布胃行津。防风以开表散邪。人参、甘草佐石膏、栝蒌以化热。性虽甘温。 
当无助长伏邪之虞。 
大青汤 治斑子热毒。 
白虎汤去粳米。加大青、黑参、木通、生地黄、荆芥、竹药。 
玉露散 治小儿伤热。吐泻色黄。 
白虎汤去知母、粳米。加寒水石。(如无真者。滑石代之。)为散。每服半钱匕至一钱匕。沸汤调。 
日三服。薛立斋云。若饮食如常。作泻饮冷。宜用此药。若食少体倦。喜饮热汤。此脾气虚陷。 
宜六君子汤加升、柴。此方切禁。 
兰香饮子 治消中能食而瘦。大渴便秘。 
白虎汤去粳米。加人参、生甘草、兰香、(俗名香草。)防风、升麻、桔梗、连翘、半夏、 
白豆蔻。按消中为脾胃积热。故东垣本人参白虎而立兰香饮子。内经所谓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但方中防风、半夏、豆蔻、升麻。未免过于辛燥。曷不去此加入麦冬、五味以滋化源。佐白虎以化胃热。 
兰香以除陈气。与归脾汤中用木香之意不殊。或于竹叶石膏汤中。加知母、兰香尤妥。 
生津甘露饮 治上焦热渴。 
兰香饮子去防风、半夏。加当归、麦冬、山栀、黄连、黄柏、藿香、木香。 

卷十六祖方
驻车丸(千金)
属性:治阴虚下痢发热。脓血稠粘。及休息痢。 
阿胶(三两) 黄连(炒黑) 当归(各两半。) 干姜(炮。一两) 
上四味。捣筛。醋煮阿胶为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昼夜三服。米饮下。三车运精气神。 
分治三焦。以调适阴阳。 
此因阳热过旺。阴精受伤。故用黄连以驻鹿车之骤。干姜以策牛车之疲。阿胶以 羊半车之陷。 
当归以和精气神之散乱也。 
阿胶丸 治冷热不调。伤犯三阴。腹痛下脓血。 
驻车丸本方胶、连各二两。归、姜各一两。加木香、黄芩、赤石脂(醋 。水飞。) 龙骨 
(醋 。水飞。)各一两。浓朴(姜制。)半两。米饮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昼二夜一服。米饮下。 
归连丸 治阴虚下痢五色。及孕妇噤口赤痢。 
驻车丸去干姜。本方用阿胶二两。归、连各一两。加黄芩、黄柏(炒黑。)各半两。蕲艾两半。 
上除胶、艾为细末。以醋二升煮艾至一升。去滓入胶烊化为丸。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昼夜三服。 
米饮下。 
阿胶梅连丸 治阴虚下痢五色。至夜发热。 
驻车丸本方用胶、连各三两。当归一两五钱。炮姜一两。加黄柏、(炒黑。)赤芍药、 
赤茯苓、乌梅肉(炒枯。)各一两五钱。醋煮阿胶为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昼夜三服。米 
饮下。 
千金黄连汤 治赤白痢。 
驻车丸本方用阿胶三钱。黄连、当归各钱半。炮姜一钱。加黄柏、(炮黑。)甘草(炙。) 
各一钱。酸石榴皮钱半。上除阿胶。水煎去滓。纳胶烊化。温分三服。 

卷十六祖方
佐金丸
属性:治肝经郁热。吐酸绿青黄水。 
川黄连(六两。) 吴茱萸(拣去闭口者。取净一两。同黄连煎干。) 
为细末。米饮糊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白术陈皮汤或加味逍遥散作汤送下。 
抑青丸 治肝火胁下急痛。 
佐金丸二味等分。制法如前。制过拣去吴茱萸。取黄连焙燥。一味为末。滴水为丸。每服四五十丸。 
空心沸汤临卧陈酒送下。 
酒煮黄连丸 治心火亢盛。外内俱热。及伏暑发热呕吐。 
佐金丸去吴茱萸。用黄连一味。酒煮焙燥为末。滴水为丸。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沸汤下。 
香连丸(局方) 治下痢赤白相兼。白多于赤者。 
佐金丸如前制过。去吴茱萸加木香一两。醋糊丸。每服五十丸、米汤、砂仁汤任下。 
戌己丸(局方) 治湿热泄痢。腹痛不止。 
佐金丸加白芍六两。神曲糊丸。空心米汤、砂仁汤、蕲艾汤任下。 

卷十六祖方
大补丸
属性:治阴火亢极。足胫疼热。不能久立。及妇人火郁发热。 
浓黄柏(盐酒拌。陈米饭上蒸。每蒸必拌。炒黑亮如漆为度。) 
炒白蜜丸。梧子大。每服二钱。空心醇酒下。如服之不应。每斤加浓肉桂一两。 
潜行散 治湿热足膝肿痛。 
大补丸(用姜汁拌炒数次。)为末。每服钱半。空心醇酒下。 
大补阴丸 治阴虚火旺。烦热易饥。足膝疼热。 
大补丸四两加知母四两。熟地黄、龟版各六两。猪脊髓和蜜丸。梧子大。空心姜盐汤下五十丸。 
滋肾丸 治阴虚大渴。小便涩痛热起足心。 
大补丸十分。加知母七分。肉桂一分。滴水为丸。食前沸汤下七八十丸。凡热在足心。直冲 
股内而入腹者谓之 
阴火。起于涌泉之下。虽热而不发渴。为热在膀胱。此方主之。 
虎潜丸 治下体痿弱。 
大补丸三两加龟版、熟地各三两。知母、牛膝各二两。白芍药、锁阳、虎胫骨、当归身各一两五钱。 
炮姜半两。醇酒为丸。侵晨淡盐汤下三钱。痿而厥冷。加熟附子半枚。虎体阴性。刚而好动。故欲其潜。 
使补阴药咸随其性。潜伏不动。得以振刚劲之力。则下体受荫矣。其膝胫乃筋骨结聚。功力最优。 
若用掌骨各随患之前后左右取用。不必拘于左前为善也。 
加味虎潜丸 治痿濡而厥。 
虎潜丸去知母加人参、黄 、山药、枸杞各二两。五味子一两。 
二妙散 治身半以下。湿热疼重而肿。 
大补丸(改用姜汁制数次。净。)加茅山苍术(去皮。切。麻油拌炒。净。)等分为散。姜汁调。每 
日空心温酒送二钱。本方加肉桂名三妙散。 

卷十六祖方
金液丹(局方)
属性:治阴极发躁。厥冷脉伏。爪甲唇青。水肿脉伏。小便不通。阴结畏寒。大便秘。 
明净硫黄五两。研细水飞入炀成罐内。水调赤石脂末封口。盐泥通身固济候干。三足钉钉于地。 
将罐放钉上。慢火烧养七昼夜。再加顶火。用炭十斤为度。候冷取出研细。每末一两用蒸饼一两。 
打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 
丸。温白汤送下。阴极冷甚者服百丸。 
灵砂丹(局方) 治上盛下。虚痰涎壅盛。最能镇坠虚火。升降阴阳。和五脏。助真元。 
水银(四两。) 硫黄(一两) 
上二味新铫内炒成砂子。入水火鼎 炼为末。糯米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枣汤、 
米汤、井花水、人参汤任下。量病轻重。可增至五七丸。忌猪羊血绿豆粉冷滑之物。又法。入炀成 
内。赤石脂封口。盐泥固济。三足钉钉打火。盏内置水勿令干。候三炷香足为度。 
二气丹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