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10 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识未来者,未来不欲得,已得心不
80 11 愿,因心不愿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愿未来。诸贤!如是比
80 12 丘不愿未来也。」
80 13 「诸贤!云何比丘不受现在法?诸贤!比丘若眼、色、眼识现在者,
80 14 彼于现在识不欲染著,因识不欲染著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
81 1 受现在法。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法、意识现在者,彼于现在识
81 2 不欲染著,因识不欲染者已,则便不乐彼;因不乐彼已,便不受现在法。
81 3 诸贤!如是比丘不受现在法。」
81 4 尊者阿难,是从五蕴的「不乐、不欲、不著、不住」,来说明「跋地
81 5 罗帝偈」的。而尊者大迦旃延,则从六根对六尘中,识(触;认知了别)
81 6 的「不欲染著、不愿↓不乐」来说明。不论是从「五蕴」,或是从「六处
81 7 」来说明,主要的重点,都是在「不爱染、不执著」。所谓「不追悔过去
81 8 ,不欣乐将来,不染著现在」就是「跋地罗帝偈」中,所表达的主要精神
81 9 。
81 10 《杂·二二一》中,世尊说:「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
81 11 惟,自心多向何处?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少逐现在五欲功德,
81 12 逐未来世转复为少。」杂染的五欲,之所以也称为功德,是偏重于其令人
81 13 愉悦,并且能起世间名闻利养来说的。人们总是比较缅怀过去的美好感觉
81 14 ,让过去的经验,深深地印在心灵之中,难以忘怀。其实,过去的事,因
82 1 缘已不存在,不论是多么美好,或是多么地令人扼腕,都没有必要沉沦于
82 2 顾念过去的情绪中。对过去的怀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忧伤与沮丧,
82 3 进而干扰对当下因缘的正确处理而已。思考过去的因缘,而作检讨反省是
82 4 可以的,但却没有必要让过去的因缘,造成当下情绪的起伏。这与一般对
82 5 缅怀(眷恋)过去带有同情,甚至有所赞许的世俗价值观,是不同的。
82 6 将来的事,因缘还未成熟,也是处于不存在的状况,也没有必要让它
82 7 造成当下情绪的起伏。期待的情绪,常常夹带著主宰因缘的主观意图,也
82 8 常常会因此而引起烦恼。人们总是对自己所喜欢的,有所期待,所以说「
82 9 欣乐未来」。期待的心情,常是七上八下的,或许能带著些愉悦,但却不
82 10 难发现,也常跟随著渴求的煎熬。姑不论未来是否能如预期,现在就已经
82 11 在烦恼(渴求的煎熬)之中了。即使未来果真能如其所愿,然而,满足的
82 12 愉悦,又不免成了长养欲贪的养料。如果不如预期,又难免失望而情绪低
82 13 落,或者愤愤难平。这与赞美常活在希望中的世俗价值观,是多么的不同
82 14 啊!
83 1 排除了活在执著过去、未来的世界里,所剩下来的,就是「活在当下
83 2 」了。即使是「活在当下」,对当下的起心动念,还是要清清楚楚,注意
83 3 著不可染著。当下的每一个念头,都还是缘生、缘灭的,所以偈诵说「念
83 4 无有坚强」,这是贤者的智慧与生活态度。如果能够像这样的生活,所有
83 5 的苦难,自然就会终止了,还有谁会忧愁死亡呢?
83 6 就修学者来说,要怎样注意染著的排除呢?个人以为可以依著「苦」
83 7 、「集」、「灭」、「道」四圣谛的修行方法:首先,当要能自我训练,
83 8 觉察自己的爱染(苦)。其次,思维观察自己爱染的原因,选择确当的方
83 9 法,来解除这些原因,才能排除爱染。要能尽早发现自己的染著,这需要
83 10 靠时时保持正念的清明。尤其是对「六根」、「六尘」、「六识」和合所
83 11 产生的「触」(了别),以及由「触」而生的「受」(情绪),更应当时
83 12 时观照,保持警觉,因为烦恼与染著,常悄悄地从这两处进来。如《杂·
83 13 二O九》中,佛陀说:「有六触入处: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
83 14 入处。于此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当知去我法、律远,
84 1 如虚空与地。于此眼、耳、鼻、舌、身、意触入处,非我、非异我、不相
84 2 在,作如是如实知见者,不起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脱。是名六触入处
84 3 ,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欲不复生。」又如《
84 4 杂·二一三》中说:「缘眼、色,眼识生,三事和合触,缘触生受──若
84 5 苦、若乐、不苦不乐。若于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知者
84 6 ,种贪欲身触、种镇恚身触、种戒取身触、种我见身触,亦种殖增长诸恶
84 7 不善法。如是,纯大苦聚,皆从集生。如是,耳、鼻、舌、身、意、法,
84 8 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广如上说。」所以,如果能够让「触」就只停留
84 9 在「触」;例如:看到前面路上车阵大排长龙,知道遇上大塞车了。在塞
84 10 车的因缘仍然存在时,随顺之,让「明白」就只是「明白」,不要让主宰
84 11 的意念任意发展。然而,如果再不够警觉,做不到这样,就可能会因为失
84 12 于正念而急躁不安,于是苦的情绪感受就产生了。假如对这苦的情绪(受
84 13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就在这里打住,让情绪就只是情绪,不要让
84 14 「不喜欢」塞车,「希望」别人多让我的「爱染」发展出来,那么「十二
85 1 缘起」的钩链,便能在此打断,往下的「取」、「有」、「生」(烦恼、
85 2 造业的「生」)也就不会再生起了。假如正念不足,「十二缘起」的钩链
85 3 ,一但闯过了「受」的阶段,往后的发展,恐怕就要如山洪爆发一般,一
85 4 发就难以止息了(参考《菩提树的心木》第二三页,佛使比丘演讲·郑振
85 5 煌译·慧炬出版社)。正念的内容,就是四念处。四念处的修行方法,我
85 6 们将在∧第九选∨中,再作讨论。
85 7 使自己染著的原因,常是欲贪,是爱染。推动欲贪与爱染的力量,是
85 8 来自于理智上不能随顺因缘的执取(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见」)。那么就
85 9 只有常常从深入地观察「无常」,多思惟、多体会缘起法,逐渐地建立顺
85 10 乎缘起法的观念(正见),让深刻的观念形成个性,才能有所改善。而对
85 11 早已习惯执取的一般人来说,要建立这样的个性,却也不是一、二天的事
85 12 ,所谓「先以习成性,次以性养习」,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扎实的功夫,
85 13 需要「行精勤,昼夜无懈怠」,从多思维缘起法做起,点点滴滴的累积的
85 14 呢!
86 1 表现于情感上的爱染,其灭离的过程,可以说是随顺于「味」、「患
86 2 」、「离」的修行次第的,我们将在∧第六选∨中,再作讨论。
塬
87 1 第 六选
87 2 佛陀的价值观(二)──离欲:《苦阴经》(九九)
87 3
87 4 (一)经文大意:
87 5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舍卫国,住在胜林给独园。
87 6 有一天,讲堂里,来了许多外教异学,告诉诸比丘说:
87 7 「诸贤!沙门瞿昙施设知、断欲,施设知、断色,施设知、断觉(受
87 8 )。诸贤!我等亦施设知、断欲,施设知、断色,施设知、断觉。沙门瞿
87 9 昙及我等此三知、三断,为有何胜、有何差别?」
87 10 讲堂里的诸比丘,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去问佛陀。世尊告诉诸比丘
87 11 说,你们当时应该问那些教外异学:
87 12 「云何欲味?云何欲患?云何欲出要?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
87 13 出要?云何觉(受)味?云何觉患?云何觉出要?」
87 14 大家如果能这样问,他们必然会没有一致的答案,相互争吵而离去。
88 1 因为在这个世间,只有如来以及如来的弟子,知道这些意义。
88 2 什么是「欲味」呢?
88 3 「谓因五欲功德,生乐生喜,极是欲味,无复过是,所患甚多。」
88 4 什么是「欲患」呢?
88 5 人们依著自己的技能,辛勤的工作,求图钱财,以维持生活。如果辛
88 6 勤地工作,而仍然得不到钱财,那么「便生忧苦、愁戚、懊恼,心则生疑
88 7 」,而认为白忙一场,所求无果。能够获得钱财的人,「彼便爱惜,守护
88 8 密藏」。但如果为「王夺、贼劫、火烧、腐坏、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
88 9 恼,心则生疑」,自认「若有其长夜所可爱念者,彼则亡失」。这就是「
88 10 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88 11 其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
88 12 兄弟、姊妹、亲族辗转共诤。彼既如是共斗诤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
88 13 父子、兄弟、姊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
88 14 ,以欲为本」。
89 1 其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
89 2 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
89 3 转加相害,或以拳□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
89 4 苦,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89 5 其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行身恶行,行口、意恶行。彼
89 6 于后时,疾病著床,或坐、卧地,以苦逼身,身受极重,苦不可爱乐。彼
89 7 若有身恶行,口、意恶行,彼临终时,在前覆障,犹日将没大山岗侧,影
89 8 障覆地。如是,彼若有身恶行,口、意恶行,在前覆障,彼作是念:我本
89 9 恶行,在前覆我;我本不作福业,多作恶业。若使有人作恶、凶暴,唯为
89 10 罪,不作福、不行善;无所畏、无所依、无所归,随生处者,我必生彼。
89 11 从是有悔,悔者不善死,无福命终,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