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4 陀修学的目的,是为了无余涅盘,但无余涅盘又是次第修学,成就前面六
4 1 种「净」的结果。如果说,其中的任何之一就是无余涅盘,那么只是错将
4 2 「有余」(尚有杂染余留;不究竟)当成是无余罢了。相反的,如果离开
4 3 了这些,也能入无余涅盘的话,那么,一般不具足这些德行的凡夫,也可
4 4 以般(入)涅盘了,又何必谈修行呢?所以,七车的比喻,表示了这是一
4 5 个整体的道次第,是不可以局部分割来谈的。
4 6 「净」,表示纯净,圆满没有缺陷的意思。「戒净」,就是持戒圆满
4 7 。戒,如《迦□那经》(八O)中,尊者阿那律陀所说的离杀、不与取(
4 8 盗)、淫、妄、两舌、□言、绮语、治生::等行为(出家众);《优婆
4 9 塞经》(一二八)中,佛陀所说的白衣(在家众)圣弟子「善护行五法」
4 10 :离杀、断不予取、断邪淫、离妄言、离酒。而持戒的用义,如《何义经
4 11 》(四二)中所说的,是「令不悔义」;「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
4 12 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乐;因乐便得定。」「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
4 13 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
4 14 脱;因解脱便知解脱。」持戒圆满的修行者,免除了为自己所作所为后悔
5 1 、担忧的干扰,内心从时常充满喜悦,而能渐趋于平静,表示了以持戒为
5 2 修行初步基础的意义。
5 3 「心净」,就是内心平静;就是止;就是专一安住。如《娑鸡帝三族
5 4 姓子经》(七七),《长老上尊睡眠经》(八三),《说处经》(八六)
5 5 ,《周那问见经》(九一),《优陀罗经》(一一四)及《大空经》(一
5 6 九一),::都说「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高岩石室,远离,无
5 7 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
5 8 ,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于空安静处,对「正法」作深度的
5 9 思惟,是经典中常见的教诲。要能对「正法」作深度的思惟,则不是一般
5 10 的散乱心所能成办的,非得有相当的专注力不可。
5 11 深层的专注就是「心一境性」;也就是禅定。佛陀常赞许的禅定,是
5 12 「四禅定」,所以《杂·五六五》中,就直接说「心净」为「四禅定」了
5 13 。「四禅定」,也称为「四增上心」,而「四增上心」的内容,如《城喻
5 14 经》(三)说:
6 1 「修『七善法』(坚固信、常行惭耻、常行羞愧、精进断恶、广学多
6 2 闻、常行正念、观兴衰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难得。」
6 3 「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
6 4 ,是谓圣弟子逮『初增上心』。」
6 5 「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逮『第二禅
6 6 』(即一般所简称的『二禅』,以下同。)成就游,是谓圣弟子逮『第二
6 7 增上心』。」
6 8 「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
6 9 、乐住、空,逮『第三禅』成就游,是谓圣弟子逮『第三增上心』。」
6 10 「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逮『第四禅
6 11 』成就游,是谓圣弟子逮『第四增上心』。」
6 12 又如《加楼乌陀夷经》(一九二),继第四禅后,说更深层的四种无
6 13 色定:
6 14 「度一切色想,灭有对(障碍)想,不念若干(种种)想,无量空,
7 1 是无量空处成就游。」
7 2 「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是无量识处成就游。」
7 3 「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
7 4 「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
7 5 不论是从「初禅」到「四禅」的四色界禅,或是从「空无量处」到「
7 6 非有想非无想处」的四无色禅,都还是共世间的禅定修行方法。如《罗摩
7 7 经》(二O四),记述佛陀未成正觉前,也曾经与阿罗罗伽罗摩一样,自
7 8 证「无所有处」,与罗摩一样,自证「非有想非无想处」,但却自觉「此
7 9 法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盘。」所以经中说,这是修学的过程,而不是
7 10 终站。往后,在专注力或禅定的基础上,要继续朝向「见净」的目标迈进
7 11 。
7 12 「见净」;就是正见;就是智慧;就是「见如实,知如真」。观因缘
7 13 、四谛;知兴衰(生、灭)法;知无常、厌、离欲;除我见,都是「见净
7 14 」的内容。其中,尤其是「我见」,更是解脱的关键:如《大因经》(九
8 1 七),说有「七识住」及「二处」,比对《意行经》(一六八),可以知
8 2 道,具我见(「神」施设)的众生,身坏命终,会随其意行(见解、观念
8 3 所形成的习性与性格倾向)而生:
8 4 第一识住:不乐于任何禅定经验的众生,生于人及欲天中。
8 5 第二识住:乐于(著迷于)初禅境界的,生于梵天中。
8 6 第三识住:乐于二禅境界的,生于晃昱天中。
8 7 第四识住:乐于三禅境界的,生于遍净天中。
8 8 第五识住:乐于无量空处境界的,生于无量空处天中。
8 9 第六识住:乐于无量识处境界的,生于无量识处天中。
8 10 第七识住:乐于无所有处境界的,生于无所有处天中。
8 11 第 一处:乐于无想无觉(四禅境界)的,生于无想天(果实天)中。
8 12 第 二处:乐于非有想非无想境界的,生于非有想非无想天中。
8 13 《大因经》(九七)又接著说,如果能对这七种「识住」与二种「处
8 14 」,「知彼识住、知识住集、知灭、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即「苦
9 1 」、「集」、「灭」、「道」──味、患、离),那么就不会「乐彼识住
9 2 ,计著住彼识住」。接著又说:
9 3 「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者,是谓比
9 4 丘阿罗诃(即阿罗汉),名慧解脱。」
9 5 「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脱,及此八解
9 6 脱(即八种禅定力,参考《望月》四二O六中,印顺法师著《空之探究》
9 7 ∧第一章·第十节·胜解观与真实观∨第六九页。),顺、逆身作证(亲
9 8 身体验)成就游,亦慧观诸漏尽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俱解脱。」
9 9 又《长·十三》(大缘方便经)中说:「诸比丘于此法(指十二因缘
9 10 法以及名色与爱的非我)中,如实正观,无漏心解脱,阿难!此比丘当名
9 11 慧解脱。」
9 12 「佛告阿难:七识住、二入处。::若比丘知(七识住)二入处,知
9 13 集、知灭、知味、知过、知出要如实知者,彼比丘言:彼非我、我非彼,
9 14 如实知见。」
10 1 「复有八解脱,云何为八?色观色,初解脱。内色想观外色,二解脱
10 2 。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
10 3 。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灭尽
10 4 定,八解脱。阿难!诸比丘于此八解脱,逆、顺游行,入出自在,如是比
10 5 丘得俱解脱。」
10 6 依此,慧解脱阿罗汉,与俱解脱阿罗汉所能有的差别,可能就只在能
10 7 不能入各种禅定了。
10 8 有了正见,建立了正确而清晰的思惟模式与价值观,那么,便能清除
10 9 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目标、烦恼的真相、痛苦的根源、::等等的疑惑
10 10 (疑盖净),进而在修行上能够辨别正确、不正确的方法(道、非道),
10 11 而有所检择。所以「道、非道知见清净」在《增·三九·十》(三五四)
10 12 中也译为「行迹清净」。又如《漏尽经》(一O)中,世尊告诸比丘:「
10 13 以知以见故,诸漏则尽。」只有正见具足,才能正思惟,才不会「不应念
10 14 法而念;应念法而不念。」才能有「四正断」的精进修行,所以,经中会
11 1 说「七断烦恼忧戚法」的第一种,就是「有漏(烦恼忧戚)从『见』断」
11 2 。
11 3 得「道、非道知见清净」,大约就算得上是须陀洹果的圣者了。因为
11 4 到了这个阶段,在修行上自己已有能力去辨别正确、不正确的修行方法,
11 5 不会再去做一些与解脱不相干的修行与持戒,走冤枉路,所以必然是做到
11 6 了断「戒禁取」的。并且,由于是「以疑盖净故,得道、非道知见净」,
11 7 「以见净故,得疑盖净」,所以也必然也已经是断「疑」与「身见」的。
11 8 断「身见」、「疑」、「戒禁取」,正是须陀洹圣者的特徵。
11 9 「道迹」,就是已解脱者所留下来的修行足迹,表示了趣向解脱的道
11 10 路或修行方法,也就是指「八正道」了。如《释问经》(一三四)中,佛
11 11 陀回答三十三天王说:「拘翼!灭戏道迹者,谓八支圣道。」《杂·四二
11 12 》中说:「云何色(受、想、行、识)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道
11 13 迹知见净」就是对能契入解脱的修行方法,清清楚楚地明白,如《增·四
11 14 一·一》(三六五)世尊说:「如我众中最下道者,不过七死七生而尽苦
12 1 际(指到达『须陀洹』果的圣者,可以参考∧第二选∨)。若复勇猛精进
12 2 ,便为家家(『斯陀含』向,可以参考《望月》八五八中、《望月》一八
12 3 八五上),即得『道迹』。」所以,到了「道迹知见净」的阶段,可能就
12 4 是接近『斯陀含』果的圣者了。
12 5 「断」,是精进修行,也是修行圆满,做到了的意思。如《杂·五六
12 6 五》中说有「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解脱清净」等「四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