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帝
曰∶相之奈何?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
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帝曰∶针入而肉着者何也?曰∶热气因于针,则
针热,热则着于针,故坚焉。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冶之二失也。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
,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
卷二上《灵》、《素》
二十八、血气不同形
属性: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
或气
与针相逢,或针以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
同形,愿闻其方。岐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重阳之人, 高高,言语
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重阳之人,而神不先
行者,此人颇有阴者也。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
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其阴气
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五内,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人之多阴而少阳
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针入而气逆者,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
浮沉之势也。此皆粗工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卷二上《灵》、《素》
二十九、十二络缪刺(缪如纰缪纪纲)
属性:帝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岐伯曰∶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
不得
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
,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
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曰∶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邪客于足少阴之
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左取右,右取左。
病新发者,取五日已。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
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
数日已。邪客于手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男子立已
,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
交者,各一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邪客于阳明之络令人
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
,如食顷已。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
数,月生一日一 ,二日二 ,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
痛从内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已。人有所堕坠,
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
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 ,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
左。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立闻
,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
左刺右,右刺左。凡痹往来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
,以为 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
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 ,二日一 ,渐多至十五日十五 ,十六日十四 ,渐少之。邪客
于足阳明之经,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趾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趾次者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不
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
,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 ,不可以仰息
,刺腰尻之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 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邪客于足太
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傍刺之三 立
已。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以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
死生为数,立已。治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通脉出耳
前者。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
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一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出之,足阳明中趾爪甲上一 ,手大指次指爪甲
上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
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趾内侧爪
甲
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趾爪甲上各一 ,后刺手大指内侧去端如韭叶,后刺手
心主少阴锐骨之端各一 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易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
美酒一怀,不能饮者,灌之立已。有痛而经不痛者,缪刺之,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
此缪刺之数也。身形有病,九候莫病,由缪刺之。
卷二上《灵》、《素》
三十、经刺
属性: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于孙络。留而不去,入于络脉
。留
而不去,入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肠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
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
者经刺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卷二上《灵》、《素》
三十一、巨刺(缪刺刺络脉巨刺刺经脉)
属性: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则巨刺之。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
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
卷二上《灵》、《素》
三十二、脉刺
属性: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
病在
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
,阴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
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
者,名曰溢阴,溢阳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
关格者与之短期。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
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二盛,泻中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
,疏取之,上气和乃止。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日二取之,必切而险
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
验之,疏而取,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
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
必切而验之,疏而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
直取之也。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
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是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卷二上《灵》、《素》
三十三、浅深上下所宜
属性: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 ,
无使
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
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刺诸痛者,其脉皆实。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
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
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得足重。治病者先
刺其病所从生者也。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各以其时为
齐。故刺肥人者秋冬之齐,刺瘦人者春夏之齐。病痛阴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
。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痒者阳也,浅刺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
;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
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刺二阴也,一阳者刺一阳也。久病者邪气入
深,刺此者深内而久留之,间日而后刺之。必先调其左右,去其血脉,刺道毕矣。凡刺之法
,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脉之所居,深不见者刺之,
微内针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
耳。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
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
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
卷二上《灵》、《素》
三十四、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
属性: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
人左
手足不如右强也。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
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关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
,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
静,神明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
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
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明之,
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风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
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