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謂離飲酒。重答也。論。何緣於彼至唯遮飲酒。縱是遮罪重問。自下半頌。第三明離飲酒所以。論曰至令離飲酒。釋所以也。論。寧知飲酒遮罪攝耶。問。
論。由此中無至能無染心。答。夫性罪者必染心行。為療病時分限飲酒。無染心故非是性罪。論。豈不先知至即是染心。難也。論。此非染心至故非染心。答。自知性多飲。自節力飲。豈非知量。染心寧有。論。諸持律者言至彼飲酒故。敘異說也。佛既唯除性罪。皆開供病比丘。既復有病佛不開酒。故知飲酒是性罪攝。第一證也。論。又契經說至是性罪攝。第二證也。論。又諸拢咧寥鐨⑸取5谌C也。既殺生拢环笟⒌仁切宰铩o嬀坡}不犯故亦是性罪。論。又經說是身惡行故第四證也。論。對法諸師言非性罪。立對法宗。論。然為病者至犯性罪故。通第一證。論。又令醉亂至所霑量。通第二證。不能飲者。乃至。茅端所霑量酒。亦醉亂故。若開能者此類亂故。所以總遮。
論。又一切拢亮繜o定故。通第三證。
論。又經說是至皆是性罪故。通第四證。五戒唯此一戒言放逸處餘四不言放逸處者。是性罪故。正理云。何緣此皆性罪。乃至。如為除病知量服毒能令無損。豈是罪耶。故非飲酒皆惡行攝。若為憍逸。或為歡娛。或知醉亂而貪故飲。此等皆託染污心生。約生經中說身惡行。應知此是性罪所攝。准此論文。若染心飲酒是性罪。又准此。染心斷草等亦是性罪。不染心方是遮罪。論。然說數習墮惡趣者。牒別文也。論。顯數飲酒至轉增盛故。通別文。有三因。如文可解。論。如契經說至依何義說。此問。經中依何義名窣羅酒迷麗耶酒。復皆言末陀及是放逸處耶。論。醞食成酒至所依處故。已下釋也。醞餘物成者。蒲桃等。所以經說三名。酒是放逸處言窣羅迷麗耶。簡檳榔等亦能令醉不制飲也。言末陀者。簡醞食為酒及醞餘成變壞。不能醉人者亦不制。飲醞食及餘物酒末陀者。無問多少。是放逸所依處。故制令不飲也。
俱舍論疏卷第十四
興福寺慈恩院本交了永賢
保延三年八月十四日夕於枺显狐c了
今日依中宮御惱於大佛殿有千僧御讀經云云
俱舍論疏卷第十五
沙門法寶撰
分別業品第四之三
論。此別解脫至不爾云何。此下一頌。大文第九明三種律儀所從得處。初之從字通其三節。從一切。從二。從現。第三句從字通二節。從根本。從恒時。總有五節。論曰至後起而得。釋第一節。謂別解脫律儀從一切根本·加行·後起處得。即是殺等加行·根本·後起。太法師取禮僧等加行。說重等後起。此恐非也。婆沙一百二十云。別解脫戒通於業道加行·後起處得。此是明發戒處。已發戒後方說重等。如何後起是發戒處。耶殺等加行·根本·後起為勝。戒防此三位故。論。從二得者至性罪遮罪。釋第二節。有二種二。謂情·非情。性罪遮罪。若唯染心發。是性罪攝。如殺生等。若通染不染。是遮罪攝。如飲酒等。正理論云。於情性罪謂殺生等。遮謂女人同室宿等。非情性罪謂盜外財。遮謂掘地壞生草等。
論。從現得者至有情處故。釋第三節。即離七惡業根本加行·後起得別解脫戒。七惡業道及加行·後起。既有情所依所止處。發戒亦合同。過去未來非是有情。非依處。及非止處故。於現在蘊界處得。正理論云。有情處者。謂諸有情。及諸有情所依止處。現蘊·處·界。內者即是有情所依。外者名為有情所止。非過未故(解云。有情即是六界之總名。所依即是內蘊界。有情所止者。即是外器·草·木·及財·食。此等皆是現在假聚。非過未故)婆沙一百二十云。彼別解脫戒唯於現在有情數蘊·界·處得不於過未。墮法數故。論。若得靜懀е翛r從遮罪。釋第四節。正理論云。若得靜懀Аo漏律儀。應知但從根本業道。以定中唯有根本業道故。非從前後近分而得。以在定位唯有根本。在不定位中無此律儀故(解云。此由六禪地中靜懀Ъ盁o漏。與欲惡戒作斷治等。翻此故有二種律儀。惡戒既唯根本七支。此亦唯根本業道。散心非彼斷等對治。由斯無有此類律儀。非如別解脫從別緣制)論。從恒時者至蘊·處·界得。釋第五節。正理論云。從恒時者。謂從過去·現在·未來·蘊處界得。如與此戒為共有心(解云。既心緣三世斷彼惡戒。所得律儀亦於彼處發)太法師云。理實而言。過去蘊處界自發過去定·道心俱戒。現在蘊·界·處自發現在定·道心俱戒。未來蘊處界自發未來定·道心俱戒。以戒從現在有情處得故。三世各別發。以定·道心通三世一時得。故戒亦三世一時得。故言從三世蘊處界得。故正理論。云從恒時者。謂從過去·未來現在蘊·處·界得。如與此戒為俱有心。法師此釋铡病
若如法師此釋。即是得恒時。非是恒時得。即與共有心別。如何論云如俱有心。又云以戒現在有情處得故。若爾與別解律儀何別。論。由此差別至加行·後起。已下四句分別。第一句是得別解律儀非定·道。第二句是得定·道非別解。第三俱句。第四俱非。如文可解。論。非於正得至防護過現。正婆沙文云。正得三種戒時。現無七支不善。言從現根本處得者。不分明也。應言從現起業處得。處是起業道處。正理論云。有言非得善律儀時可有現在惡業道等。故應別立此四句文。謂應說言。有一類法於彼唯得別解律儀非二律儀。乃至廣說。第一句者。謂於現在得前後近分及遮罪遠離。餘隨所應皆如是說(准此。加行·後起者是惡業加行·後記。非是受戒時加行·後起)於業道等處置業道等聲。故前四句義亦無失。由如是理亦能防護過現業道等。非唯防未來。以業道等聲。說彼依處故。若異此者。則應但說防護未來。律儀但能防未來罪令不起故。非防過現已滅。已生。律儀於彼無防用故。
論。諸有獲得至異相云何。下一頌。第十明律不律儀支。因多少。論曰至支因說不定。總釋有情必同支。因不定。八種律儀必普緣一切有情處發。支即不定。或四。或七。因或上·中·下等。論。支不定者至名律儀支故。釋支不定。此丘比丘尼具有七支。餘戒唯有身三·語一。謂五戒·八戒·十戒不同。四根本業道名律儀支故。論。因不定者至後三因說。釋因不定。因有二種。一無貪·無瞋·無癡三因。二上·中·下三因。若無貪等三因。若就體明別。即三因所發戒別。若就人明戒。無一住律儀者。不從三因發律儀者。必俱起故。若上·中·下因。無一住律儀者。發一種戒從三因發。上·中·下心不並起故。若就別戒。別時。即容有也。頌中言支。因。不定者。就上·中·下因說。論。或有一類至勤策戒。句數分別。如文可解。論。無有不遍至不全息故。釋定遍有情無不遍也。若一切眾生中。留一有情擬行殺盜婬等。戒總不發。以惡意樂不全息故。論。若人不作至別解脫律儀。釋全息惡意樂也。若不作五種定限。則惡意樂全息。若作五種定限隨有一定。則惡意不息。論。謂有情支處時緣定。列五名也。論。有情定者至當離殺等。釋有情定。若言家獸不殺。野獸即殺。非怨不殺。怨即殺等。是有情定。論。言支定者至當持不犯。釋支定也。謂若五戒二百五十戒等。於中。隨簡一戒云不能持。即不戒發。論。言處定者至當離殺等。釋處定也。謂我若於自國即不殺等。若於他國即行殺等。名處定也。論。言時定者至能離殺等。釋時定也。唯近住限一日夜。餘戒皆從盡形。若限年月戒即不發。
論。言緣定者至能離殺等。釋緣定也。如文可解。論。如是受者至相似妙行。總結也。若作上五種定限。律儀不發。但得妙行。諸經中說得戒者。是引持言。論。於非所能境如何得律儀。問也。若於此有情能殺等發願不殺等。可得律儀。他方拢思吧辖绲厮斜娚l洞艘磺斜囟ú荒軞ⅰH绾戊侗说貌粴⒌取4瞬粴⒌炔挥墒苄牟恍袣⒌取U摗S善侦队星橹凉实寐蓛x。答也。以發起增上於一切眾生不損命意樂故。於一切眾生得於律儀。論。毘婆沙師至有得捨過。敘婆沙釋也。婆沙反釋。若唯於能殺等境得律儀者。如此處羊是能殺境。上界天非是能殺境。於此生中。或有天作羊時應處得戒。羊作天時應捨於戒非此得捨緣。如何得捨。婆沙一百一十七第二師釋。大同此論。論。彼說不然至例亦應爾。難婆沙釋。若能境有增減。即戒有得·捨。如草有生枯。戒亦應增·減。論。彼言不爾至性不同故。婆沙釋也。能不能境。同一情性。若殺不殺。境有增減。戒有得捨。生草變枯其性有異。若生草枯損無罪故。戒無得捨。論。若爾有情至於理不然。重破釋也。若謂生草後枯不同故戒無減者。有情般涅槃已既無前性。如何不減。此是論主述古問答。雜心論中亦同此論。論。前所說因於理為善斷取前解不全捨惡意樂故因。論。若爾前佛至無減前過。敘婆沙問答也。此是其問。
論。以一切佛至無減前過。答也。婆沙一百二十云。問若別解脫律儀唯於現在有情處得。非於去來蘊界處者。則諸如來應正等覺律儀不等。所以者何。過去諸佛出現世時。無量有情為律儀境。彼有情類已入涅槃。釋迦牟尼於彼境上不得律儀境。今釋迦佛出現世時。無量有情為律儀境。彼有情類已入涅槃。慈氏如來於彼境上不得律儀。境有寬狹。律儀亦爾。豈不諸佛律儀不等(此是各別發戒家難)答應作是說。律儀境界雖有多·少。而律儀體前後無異。俱從一切有情境處總發得故(此第一師境別戒同答)有作是說。三世如來律儀不等亦無有失。問若爾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彼說。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悉平等。答由三事等故名平等。一修行等。謂諸如來皆皆於過去三無數劫勤修四種波羅蜜多究竟圓滿得菩提故。二利益等。謂諸如來等於無量應化有情作利樂事此究竟故。三法身等。謂諸如來皆具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等勝功德故。由此三義故言平等。非律儀體無多少異。又由根等故說等言。以一切如來皆住上品根故。又由戒等。一切如來皆得上品戒故。此是別別有情戒各別也。有餘師說。一切如來應正等所有律儀。皆於一切有情處得故說等言。非體無異。謂過去佛律儀所從諸有情境。設今猶在。釋迦牟尼從彼境上亦得律儀。然無此理。釋迦如來應正等覺律儀所從諸有情境。設當在者。慈氏如來從彼境上亦得律儀。然無此理。故說等言亦無有失(此第三師意。前後佛所發戒境各別不同。如一有情前年住現在蘊。與今年住現在蘊體各別故。前佛戒境至於後佛必無此理。假設至今亦能發戒。以力停故名之為等。今論主同第三釋也)。又次下文云。此中有說。彼七支戒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是一(云云。同前第一師)有說。此七支戒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各異。如有情數量。所得戒亦爾(此師所說一一有情各得七支。三善根同。是第二師也)有餘師說。別解脫律儀隨因差別成二十一。此中有說。二十一種。一一於一切有情處得而所得不異(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