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段真的很聪明。
叔段就这么自绝于郑国了,所有姓段的读者请默哀一分钟,因为叔段就是你们的祖先。为什么叔段的后代姓段呢?简单 介绍一下姓氏由来的规则。
周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姓并不多,譬如姬、姜、子等是姓。氏的由来主要是三种渠道。第一,父亲或者祖父的字;
第二,封邑的地名;第三,父亲或者祖父做官做得很出色,后代沿用官名。譬如前面的祭足,严格说应该是姓姬,祭只 是他的氏。不过后来姓氏不分,混为一潭了,祭足就姓祭了。
周王的儿子叫做王子,王子的儿子叫做王孙。诸侯的儿子叫做公子,公子的儿子叫做公孙,所以看到名字叫公子和公孙
的,一定都是国君的子孙。那么叔段为什么不叫公子段呢?其实,叔段原本就叫公子段,不过因为他的行为不像个公子 ,所以《左传》称他为叔段。
按照“五世亲绝,别为公族”的规矩,也就是说从国君开始算,没有继位的公子往下到第五代,就不能说自己跟国君是
一家了,只能算是个亲戚了,必须有自己的姓了。通常,从公孙的儿子开始,就以祖父的名字为姓了。所以,公孙滑的 儿子就姓段了。
——郑庄公的愤怒
共城城门大开,因为叔段已经死了。 郑庄公来了,其实他早就来了。 庄公进了城,直接来到了叔段的府邸。叔段躺在床上,已经断气。
庄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弟弟了,说心里话他很喜欢这个弟弟,他也只有这么一个同母的弟弟。弟弟聪明、英俊,也很 有礼貌,庄公经常会想起他。
如今,见到弟弟了,却是最后一面。 “兄弟,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庄公扑到了叔段的身上,放声大哭起来。 不是段想不开,是他真正想开了。
庄公的泪水不是装出来的,那一刻他真的有些后悔,兄弟情深啊。不管此前再怎么理智,此时见到兄弟的尸体,庄公还 是忍不住悲伤。 “段死前说什么?”庄公问叔段的近侍。
“他说娘害了他。” 庄公没有说话,他点点头,他知道叔段死得还算明白。
“娘啊,你害死了自己的小儿子,也害得自己的大儿子承担杀弟的罪名,你是什么娘?你比后娘还不如啊。”庄公愤怒 了。 忍到了头,就是忍无可忍。
第21节:第七章 黄泉相见(1)
第七章 黄泉相见
关于庄公和叔段这一段,史书上基本上是一个观点:郑庄公故意纵容弟弟,最后逼死弟弟。这样的说法并不公允,
事实上庄公给了叔段足够的时间去克制和改正,二十二年还短吗?庄公真的要杀弟弟,还需要二十二年的时间来找一个 理由吗?不需要。
万恶之源在于庄公有一个变态的母亲,她竟然能够因为一个根本与儿子无关的原因,而如此痛恨自己的儿子。庄公有选 择吗?庄公没有选择。他一直在退让,直到无法退让。
不错,他一直在伪装自己,但是所有的伪装都是在自我保护。 庄公,为什么叫庄公?因为他是坐庄的,而叔段不过是个散户,散户能斗过庄吗?
忍,忍者,忍者神龟,只要沾上忍的,祖师爷就是郑庄公。
——黄泉之约
太后在后宫里很着急,因为约好了叔段里应外合。可是宫门都被关起来了,谁也开不了。卫士守在门外,任何人不得进 出,管你太后还是公主。
太后隐约觉得有些不妙,她很慌乱。 终于,宫门开了,公子吕来了。 “嫂子,看看这些。”公子吕拿出来一堆绢。那时候写信用绢,够奢侈。
太后傻眼了,这些都是她写给叔段的信,上面都是在辱骂和诅咒庄公,鼓动叔段造反的内容。 到这个时候,太后知道自己看错了大儿子。 “段呢?”太后轻声问,声音颤抖着。
“死了。”公子吕冰冷地回答。 “怎么死的?” “上吊自杀。” “死前说什么?” “说你害死了他。” 太后哭了,边哭边说:“段啊,是娘害死了你啊。”
到了这个时候,太后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寤生呢?” “他说他没脸见你,因此,请你搬到颍去住。”
“是娘没脸见他。”太后此时想起来,自己真是太对不住大儿子了,“他还说什么?”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中这样记载,意思是:到看到黄泉了,咱们再相见吧。换句话说,就是到死也不见 你。
悲痛、惭愧、自责,太后上路了。颍,在现在河南省临颍县境内。
——郑庄公的烦恼
叔段死了,太后被赶去颍城了。 芒刺在背的感觉没有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可是,郑庄公反而睡不着觉了。
习惯了斗争,没有斗争了反而不习惯。毛泽东后来说: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没办法,斗争惯了的人, 没有斗争简直活不下去。
可是,庄公后来发现,自己固然有失去斗争目标的苦恼,但是更大的苦恼是:亲娘被自己赶走了,就算娘再怎么不对, 那也是亲娘啊。
庄公后悔了,就像他当初后悔逼弟弟自杀一样。 所以他很苦恼,他常常借酒浇愁,喝多了就唱歌,唱什么已经无从考证,大致相当于: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 根草。
庄公很想把太后接回荥阳,可是,自己发过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要知道,古人发誓是很讲究的,因为古人敬
鬼神,发过誓绝不敢随意反悔,不像很多后人那样把发誓当成放个屁。 怎么办? 庄公没有一点办法,越是没有办法,就越是想方设法,也就越是苦恼。
于是,他找来了两个人帮忙想办法。谁?叔叔公子吕和祭足。 “那个老妖婆,想她干什么?要是我,把她送回申国去了。”一提太后,公子吕就来气,想当初哥哥活着的时候,这个
嫂子也没给过自己什么好脸。 “主公,家务事啊,我也没办法。”一向足智多谋的祭足也没了主意。 “唉。”庄公叹口气,祭足都没办法了,看来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可是,庄公没有注意到,祭足先说了“家务事”,他不是没有办法,他只是不愿意掺和家务事。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凡
聪明的人,谁愿意管别人的家务事?说明白点,如果这次帮郑庄公把太后弄回来了,万一庄公又后悔呢?万一太后又找 事呢?那最后不都是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整个郑国,没有人能比祭足更精明。 可是,不愿意管庄公的家务事,并不等于不会帮郑庄公,祭足有更好的办法。
第22节:第七章 黄泉相见(2)
——祭足的妙计
形容一下,祭足就是周武王的姜太公。 所谓黄泉相见,简单至极,祭足分分钟搞定。但是他知道,这样的事情不是应该自己去做的。一来家务事不好管,二来
就算管好了,功劳太大也招人嫌。 祭足回到家里,洗了个脚,洗脚的工夫有了好主意。 所以,常洗脚是有好处的,如今洗脚屋盛行,不是没有道理。
祭足在家里排行老二,因此也叫祭仲。祭足这个名字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好好伺候脚”,再加上祭足特别喜欢洗脚,如
果当今洗脚行业还没有找到祖师爷的话,不如就拜祭足做开山鼻祖算了。 “去,把考叔给我请来。”祭足令手下去。
考叔是谁?不是专门考试的叔叔。此人住在颍城,因此就姓颍,名考,就叫考叔了。考叔是祭足的远房亲戚,在颍城做 一个小官,家里穷得一屁潦倒。
有人问了,当个小官也穷?没办法,春秋那阵子,贪污、腐败、受贿这些词还没有进化出来,祖先们比较傻,还不会这
些。别说考叔,就是比他再大的官,也都过得很艰难,后面讲到孙叔敖、子产的时候大家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你娘好吗?”考叔来了,祭足问。为什么开口就问候她娘?因为考叔是个孝子,孝到什么程度?君子曰:颍考叔,纯
孝也。(《左传》)你要是第一句话不问候他娘,他跟你急。如今东北人喜欢说“纯爷们”,这个纯字就是这里来的。 “我娘好。” “想升官吗?”
“想。”考叔是个实在人,官做大了,能多分好几斗谷子。 “想发财吗?” “想。”发财了,娘就能吃上肉了。 “那我教你怎么升官发财。”
——考叔的猫头鹰
转眼间事情过去了一年,这一年,庄公的心情很不好。 这一天,有人来报,说是从颍来了一个基层干部,名叫考叔的,不知从哪里弄了两头猫头鹰说要献给庄公。
“烦着呢,不见。”庄公说,说完,犹豫一下,突然觉得有些奇怪,又说:“让他来吧。” 为什么庄公觉得奇怪?普及一下周朝的知识。
那个时候的人们,初次见面,是要送礼物的。 天子送的礼物是祭祀用的酒,因为酒是粮食酿的,送你酒就是预祝你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诸侯送什么礼物呢?送圭玉。圭玉坚硬但是不会刺伤人,有瑕疵都会反映出来,代表公开公平公正。 卿送的礼物是羔羊,因为羊合群但是不结党营私,代表和谐。
大夫的礼物是雁,雁飞起来有秩序,有长幼的礼数,代表知理。 士人用野鸡作为礼物,野鸡不能用贪欲引诱,不能关在笼子里,代表高傲和自由。
老百姓用鸭子作为礼物,鸭子朴实单纯,代表良民。 周朝,一个多么可爱的朝代啊。
考叔算什么?考叔应该算个士。他本来应该送野鸡,可是却送了猫头鹰,为什么?这就是庄公感到奇怪的地方了。 于是,庄公决定在官邸接见考叔。
现在说说春秋时期诸侯怎样接见客人。 虽说考叔是庄公的臣民,但是人家是来献猫头鹰的,那就是客人。 考叔进得殿来,躬身施礼。记住,庄公也要回礼。
宾主于是面对面坐下,怎么坐?实际上就是跪,准确说就是跪坐,两膝跪下,屁股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人中间是一个茶 几,当然,那时候不叫茶几,那时候中原诸侯还很少喝茶。
就这么简单,没有后来那么多臭规矩。 春秋战国为什么那么多贤能之士能够一步登天?因为他们与君主交谈的时候大家是平起平坐的,基本没有压力,因此能
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到后来臭规矩多了,君主的架子越摆越足了,他坐在上面你跪在下面,还没说话就先吓回去了 。
“大老远的,给我送两头鹰过来,辛苦啊。”庄公先表示感谢,其实他对猫头鹰没啥兴趣,何况还是死的。 “主公啊,这两头鸟叫做鸮①
鸟,俗称猫头鹰。猫头鹰呢,白天眼神不好使,它晚上好使;看大的东西看不清楚,看
小的东西看得仔细。最可恶的是什么?这东西从小吃娘嘴里的虫子长大,长大了就把它娘给吃了。所以,这是个恶鸟,
我特地把它们给宰了,送给主公吃它们的肉。”考叔一边喝酒,一边说。 为什么考叔过了一年才来,因为这一年去抓猫头鹰了,不好抓啊。
这里要先声明一下,猫头鹰其实是不吃母亲的,是我们的古老传说冤枉了它们,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特此平反昭雪。
庄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考叔的每句话好像都是在说自己,好像自己就是猫头鹰一般。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你
心存惭愧,对批评你的人你会畏惧;如果你不知惭愧,那么对讽刺你的人你就会愤怒。庄公是心存羞愧的,因此他对考 叔陡生敬畏。
庄公决定回赠考叔,回赠什么?圭玉?当然不会,虽然诸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