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白话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白话释-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辽代 五台山金河寺 沙门 道殿 集
民国 密宗 总持寺派 大阿阇梨 普方金刚 校订
传法阿阇梨 圆烈金刚 译白

(本文由 王武烈阿阇黎 授权刊登网路,欢迎网路流通,未经同意请勿印刷出版)

我们应当明白,释迦牟尼佛应化人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这一代言教虽然包含了许多论说,其中道理却是非常渊博深奥。这些都可以把显教和密教的重点,统括无 遗。显教所注重的是经藏、律藏、论藏三种藏集;密教所注重的是诸部陀罗尼藏。佛教的传入是在永平三年,后汉明帝夜梦金人后,派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秦景、王 遵等十八人出使天竺国(古印度国之一)后,邀同沙门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回洛阳成立白马寺后开始的。

从那时起,三藏经典便渐渐传布在中国了。随后善无畏金刚上师在唐朝时来到中国,使五密(五乘当中各各有密,五乘者: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等)在中国盛行,当时社会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人士都敬仰密法,尤其学佛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 弥、沙弥尼、男居士、女居士)也共遵修持。

佛法原本没有什么是是非非的言论,只是因为凡夫修这些尊贵的佛法,经过时间太长远了,便生出了错误的见解,而且越积越多,到了现在(唐善无畏金刚来华时是 西元七一六年,于开元廿三年圆寂时是西元七三五年。辽天佑皇帝是辽道宗尊号,王位四十七年,崩于西元一一○一年。道辰殳大师距唐约二百七十年,距今约九百 年),或有只看到显教经典的人,就轻视诬责修密宗的行者;或有专修密宗真言的人,便忽略了显教可贵的要旨。

于是在名相上绕圈子的人,便很少有人去求入道之门;专修学字声的人,少有懂得去作持明原来的轨范,最后使得甚深的观行法,也变成了名辞来讨论了。秘密神通 的密宗所修的是梵音陀罗尼,能够把梵音翻成中国音,那是不会缺乏人才的。也因为这些人才也很多了,所以我今天特地把我历生所研究出来的,显教和密教二宗之 中,能够修持成佛的心要,大略的标列出来,希望今后有人照着去修持,不久将来会有更多人修学到圆通的境界。

首先,依照教理,把它分成四门:一、显教心要。二、密教心要。三、显密双辨。四、庆遇述怀。(下文四段中,为求文章不显得繁杂,其中引用经典上的道理或文句,希望读者自行查阅,不再详加注明)共集成为这本心要集。

显教心要

关于显教心要所要谈到的,在唐代贤首清凉大师便把如来一代时教,分判成五种教乘。

第一、小乘教。小乘教的经典是依据原始佛典〈阿含〉等六百多卷经典、〈婆沙〉等六百多卷论典。这些经论是专门述说一切法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的道理,提示给 我们明白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仍是个不妥当安稳的地方,告诉我们去除我人执着的真理。所修持的是自行了断自利一方面的法门,修这些法的人都喜爱获 得小乘的圣果。

第二、大乘始教。大乘始教又有两种。

'法相宗':法相宗依据〈深密〉、〈佛地〉等数十种经典,〈瑜伽〉、〈唯识〉等数百卷论典,所谈到的是一切法都缘出唯识,告诉我们生空(众生空无)、法空 (事物空无)的真理,以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直趣向大乘佛果,其中大多谈到法相的道理。'无相宗':无相宗所注重的是所有 般若部等一千多卷的经典,〈中观〉、〈百法明门论〉等数本论典。告诉我们一切法本空,只因众生无始以来执着迷妄,认幻假事项为真实才受轮回。要想得证菩提 圣果,便要修习六度万行,其中大多所谈的是无相空义。而法相宗和无相宗,所以立为大乘始教,意思是说这两宗大乘教的初门。

第三、一乘终教。一乘终教所依据的是〈妙法莲华经〉、〈涅槃经〉等四十多部经典,〈宝性论〉、〈佛性论〉等十多部论典。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从本以 来便存有了,这佛性灵明不昧了了常知。可惜无始以来众生迷乱颠倒不能自觉开悟。若想修成佛果,一定要先了悟自家本具的佛性,然后称性修习本有无量妙行,这 些经典大多谈论法性,是大乘尽理之教,其所以称为大乘终教,意思是说尽理为最终目的。

第四、一乘顿教。一乘顿教所修习的是〈楞伽〉、〈思益经文〉,这顿教是禅宗始祖达摩尊者所传的,所谈的是一切妄相本是空,真心本来清净,没有什么烦恼,菩提佛性人人本来具有。专谈真性,不必依次修持,只要顿悟佛性,即心即佛,所以称之为大乘顿教。

第五、不思议乘圆教。不思议乘圆教所注重的是〈华严〉这一大部的经典,华严十地一论全是谈说毗卢佛法界、普贤菩萨行愿法海,其中所有事理因果,一具一切, 重重无尽,总含以上诸佛教化,没有一样不融合在其中,称言真性自在无所障碍。〈华严经〉所记载的,不落于特殊偏独之处均能十分圆满,所以叫做圆教。

以上分判的五教,越前面的是权宜之说,越后面所谈是甚深真实的教法,倘若以圆教的观点来看,前判四教只是因应那些根基的人所立权宜的教法而设立的。(不过 我们若缺了前判四教,专执圆教才是真实,对于佛法来讲便不算圆畅了,因为五教同时宏传,偏圆俱足,才能合适复杂根性的众生)现在我们再依圆教的修行,把它 又分成初悟毗卢法界及后修普贤行海两类来谈谈。

先讲初悟毗卢法界,即是〈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无障碍法界,或叫作一心无障碍法界。

这法界中本具三世间(一、器世间:一切国土。二、众生世间:一切有情世间。三、智正觉世间:一切圣人世间)

及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
一切有染纯净种种法,没有一样不是从这法界所出。这是一切凡夫和圣人的根本真心(也是根本真身)根本真心可以用一、同教真心及二、别教真心来代表,而在同教真心中又包含终教真心及顿教真心两种。关于终教真心在下面先谈到,再谈顿教真心。

〈首楞严经〉记载说:'当知道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自家真心好比太清之天,十方虚空好似一片云而已。可知道真心极大,虚 空极小。而诸世界是处于十方虚空中,那跟真心比起来更渺小得很。〈首楞严〉又记到:'虚空依大觉真心而生,好像海中冒出来的水泡而已,这有漏不完全的微尘 数般众多国土,都依十方虚空所生。'由此可知诸国土是小中之小了。更又记载:'真心遍圆,含裹十方。'反过来看父母所生的肉身,比如是十方虚空中甚为微细 的尘粒而已,吹一微尘若存若亡。

又记载:'只是不明白色身和身外的山河虚空大地,同样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说:'一切世间所有诸物,都是菩提妙明真心。'(当然这妙明真心,并不是说世间诸法在真心内另外有其体,而是说所有虚空大地,情与无情事物,完全都是一味妙明真心,凝然清净,不增也不减的。)

由于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把这真心迷忘了,妄认地水火风聚合的肉身是实实在在的,把攀缘思虑的妄想当作真心,好像百千个澄清大海不认,反去执着一颗小小 的浮泡。(倘是体会了这四大之身,缘虑之心,全是缘生无性,也都是真心。譬如明白了浮泡缘生无体,破了泡还是海水一体。)

可惜近来有些迂儒生徒,罕见佛经,突然听到了这种广大真心,吓昏了不敢相信。我说这些都是如来亲说的真理,只是我们凡夫自心迷倒不见,那里可以不信呢?就 〈庄子〉这本书上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叫鲲,其鱼身不知有几千里,这鱼可以变化为鸟,叫作鹏,就仅仅是鹏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宽,当鹏振翼飞起时,翅翼就像是 天上一片云,当它要飞移向南海时,水击三千里,一冲上天九万里高。〈列子〉书说:世上那里有这种庞然大物?但是大禹治水时亲眼看到,伯益把它命了名,夷坚 听到此事便记下来。所以不要因为没亲眼看见,便不相信有这种怪物。通俗书籍所说有相物尚且有人证实,何况如来亲说无相真心,应可由修持去体会。

〈宝性论〉说,裹在卵谷里不知道宇宙通泰博大,像井底之蛙的人也不少。

顿教一心者又叫绝待一心,这绝待一心,充满清净,没有杂物,一切妄相,本来是无,绝待真心本来清净。〈华严经〉记载:'法性本是空寂,无所取也无所见,性 空即是佛,不是用凡夫心可思量到的。'〈大乘起信论〉说:'一切诸法,从元本以来,离去能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从没有变易过,不可破 坏,只是一心,所以称为真如。'前面终教说法,为随众生根机,便说有色身山河虚空大地世间诸法,叫众生离去妄想归于真如一体,了达色身山河大地虚空世间诸 法,全身一味妙明真心。

现在谈到顿教中所说,本来没有什么色身山河大地虚空世间诸法,全是一味绝待真心。所以清凉大师说:'总不教说法相,唯有叫人辨得真性,便可了知一切法界。 本是一味绝待真心,寂静清净,不生也不灭,不增也不减。'如果想更进一步的了解周遍法界,就拿一颗晶莹清净的圆珠来说明,这真心像圆珠朗然光洁没有影像, 无有内外的分别。清凉大师又说:'照体独立,物我一如。'达磨祖师说:'我所传的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就是传这绝待真如本心。

〈曹溪宗记〉:'明镜本清净,不必再用拂子把尘拭擦。'也是说这真如一心。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明白此心,所见诸相都是虚妄,像是生了眼病,显得眼花撩 乱。所以〈圆觉经〉记说:'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若了真心本无诸相,比如虚空中本无诸花。

〈圆觉经〉记说:'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流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因造作故无,乃本性无故。今顿教中空花之比喻,甚为切要。现今缁素大德 修习禅门者极广众,但开解此心多不入神。如叶公好龙,逢真龙现前却愕然不顾。若未悟此心,非是真禅。所以修禅者要先悟此心。

再次谈别教一心,这别教一心就是一真无障碍大法界心,包含三世间,具有四法界,全然此心,没有障碍。即知包罗法界,圆裹十方,全是一真大法界心。在这一真大法界内,所有凡夫圣者,所有理事,随便举出一法,也都是含容在大法界心中,甚至于一粒微细尘粒,也都是大法界心。

〈华严经〉记载说:'华藏世界所有微尘,一一尘中又见法界。'一尘即是大法界,在这一尘中的大法界内,复又举出其一尘,也皆是大法界。若横若竖,重重举 出,重重都是大法界心。所以清凉大师于〈华严十地品疏〉说:'天帝珠网交摄无尽,一心是也。'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妄不知无尽法界是自身心,自身心中 本具帝网无尽色心功德,即与毗卢遮那身心齐等,却把自家无障无碍的佛性身心,弄得颠倒杂染而成为众生。

譬如金轮圣王能统治四天下,身体智慧都具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