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印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杂阿含经部类之整编-印顺法师-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修多罗」四品中分别出来。宋译『杂阿含经』,已别立「弟子所说诵品」;『杂事』已类集「如来所说」为一聚,名为「佛品」。「记说」,在说一切有系中,或列於最前,或位於「因缘」与「道品」的中间。本编依「修多罗」,「只夜」,「记说」的次第而叙列,虽不同古说,而实更为合理,合於经典结集的次第。如「弟子记说」,「如来记说」部分,已解说『波罗延那』,『义品』,「八众诵」的偈颂,「记说」原是比「只夜」迟一些的。这样的叙述,不致於误会为,修多罗的成 'P66' 立,比「只夜」为迟。『杂阿含经论会编』,就依此内容与次第,分为七诵(七品),再分为五一「相应」。相应的分立,上面已经说到,这里总列如下∶ 
图片

      ┌─一、「五阴诵」───── 一相应
修多罗┤  二、「六入处诵」──── 二相应
      │  三、「杂因诵」───── 三┅┅六相应
      └─四、「道品诵」───── 七┅┅一六相应
只夜───五、「八众诵」───── 一七┅┅二七相应
      ┌─六、「弟子所说诵」─── 二八┅┅三三相应
记说─┴─七、「如来所说诵」─── 三四┅┅五一相应

   


  三、『杂阿含经』是集众多短篇而成的,到底有多少经,从前没有人提到过。『大正藏』编次为一三六二经,如除去有关阿育王的三经──六0四,六四0,六四一,实得一三五九经。对於检查引用,是非常适用的!赤铜 部诵本──『相应部』,古代传说为「七千七百六十二修多罗」(3)。日译的『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开端,赤沼智善的『相应部总说』,仅二八七五经。经数的繁多,从『杂阿含』与『相应部』去了解,是∶一、结集的经文,来源不同,文句相同,或佛为阿难说,或佛为异比丘说的,或佛为比丘众说的,或佛问比丘而後说的,一律保留下来 'P67' ,一经就成为二经或三经。『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有这种情形,表示了原始结集的忠实性。二、如无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多作无常、苦、空、无我),可以别别的说,也可以结合的说。五阴;六内入处,六外入处等;因缘十一支;念处,正勤等道品,也是这样。所以同一内容的文句,如分别的说起来,经数就不少了。三、迟一些,佛教进入「类集」阶段。如『大正』一九五,一九六经∶「佛告诸比丘,一切无常」。次说∶「如说一切无常,如是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魔,一切魔势,┅┅皆如上二经广说」。那是以「一切无常」二经为例,「一切苦」等也都这样有二经。『相应部』(三五)「处相应」(五品·六品),三三──五二经,非常相近。烦恼的类集,如『大正』二0一经,与『相应部』「六处相应」的五三──五九经相当。这是以一经为例,而其馀同性质的,都这样说而成更多的经。四、如『相应部』(四三)「无为相应」,『南传大藏』本作四四经。其实,第一品修身念、止观、┅┅八支圣道以达无为,共一一经。第二品,从止,观,六种三昧,三十七道品(即前品止观等後十法的分别),共四五种达无为之道。无为;与无为同一内容(异名同实)的,如终极,无漏,┅┅到彼岸,共三三。一一修四五道,实得一四八五经,加第一品的一一经,应该共有一四九六经。又如(一二)「因缘相应」第九──「中略品」,说如实知老死┅┅行(十一支),当求(大)师,学,┅┅不放逸等十二法。『南传大藏』作一二经,其实摄颂明白的说∶「百三十二经」(4)。那是老死等每一支 'P68' ,修不放逸等十二法,分别说明,一一乘一二,就是一三二经。「中略品」第九,在第八品末,不但有第八品的摄颂,也有「因缘相应」八品的总颂,如说∶「佛陀,食,十力,┅┅沙门婆罗门」(5)。可见「因缘相应」,起初只有八品,「中略品」是以後附入的。又如(四五)「道相应」,前四品四0经,与『杂阿含经』相同的很多;四一经以下,及五──八品,为一独到的组织,是『杂阿含经』所没有的。这部分的内容,为∶ 
图片

异学广说('八经')
日轮广说───远离依止('七经').贪欲调伏('七经')
一法广说一──远离依止('七经').贪欲调伏('七经')
一法广说二──远离依止('七经').贪欲调伏('七经')
恒河广说───远离依止('一二经').贪欲调伏('一二经')
              不死究竟('一二经').趣向涅盘('一二经')
不放逸品('一0经')(一一经有四,实为四0经)
力所作品('一二经')(例上应为四八经)
寻觅品  ('一一经')(实为四0经)
瀑流品  ('一0经')(例)

   'P69' 


  「道相应」这一部分,『南传大藏』计算为一四0经,实际上应有二六六经。这样的组合,如(四六)「觉支相应」,(四八)「根相应」,(五0)「力相应」,都以「道相应」为例而简略些。从「恒河相应」起,到「瀑流品」,共五品,约「远离依止」与「贪欲调伏」来分别,每一相应约一一0经左右。(四七)「念处相应」,(四九)「正勤相应」,(五一)「神足相应」,(五二)「静虑相应」,这四种相应,大大的简化了,虽也分五品,却不分「远离」与「调伏」,每一相应为五四经。其实,都应该如「道相应」那样广说的,都是『杂阿含经』所没有的。『杂阿含经』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如「断知相应」(卷七下),主要为无常(分为八类)的五阴,应断,应知,。。。。。。应没(共八类),当求大师(六0类),应修四念处,。。。。。。止观(十类,实为五五法)等∶这样的分别组成,可得一万馀经;这正是『相应部』所没有的。这是类集纂组,决非早期集成的形态。因部派而所说不同,方法却是一致的,富有初期阿毗达磨论者,分别,类集,组合的特色。『杂阿含经』与『相应部』经数的众多,原因就在这里。『杂阿含经』到底有多少经?『大正藏』所编列的,据可见(「五阴诵」)的摄颂,显然每与经不合。如初颂十经,『大正藏』计为六经。如颂说∶「受与生及乐,亦说六入处,一一十二种,禅定三昧经」 (6)。受,生,乐,六入处──四经,一一都有「十二种」,就共有四八经了,但『大正藏』只计为四经。如依经文而计算确实数目,不但便於检查,对经文类集组合的意义,也能更明白的表示 'P70' 出来。本编分全经为七诵、五一相应。每一经文,上列在某一相应中的经数次第;中列全经次第的经数,下在( )中,编入『大正藏』所编列的经数,以便查对。全经共计为一三四一二经,与日本『国译一切经』所计,略有出入。 


  四、『杂阿含经』本是众多短篇所集成的。每一篇经文,本来是没有名目的。在现存『杂阿含经』中,仅绝少数有经名的。如『第一义空经』,『有因有缘有缚法经』,这是『相应部』所没有的。如『法镜经』,『转法轮经』,『四品法经』,『大空经』,『相应部』虽有经文,却没有称之为什麽经。惟有经名『清净乞食住』,『六六法经』,『六分别六入处经』,赤铜 部编入『中部』的,也有经的名称。此外,如『箧毒蛇喻经』,『尸婆修多罗』,『差摩修多罗』,『郁低迦修多罗』,那都是指述以前所已有的。总之,一篇篇的经文,本没有名目。其後,较长的或较重要的经文,(主要为「记说」),为了引述的便利,称之为什麽经。『南传大藏经』的『相应部』,似乎每一经都有名,其实名目是从摄颂来的。编集的摄颂,或取说经的地点,如「波陀」;或取说者与问者,如「阿难」;或取法义,如「无常」;或取经文的譬喻,如「泡沫」。摘取经的一、二字,代表该经而集为摄颂;後来就以摄颂的那一、二字,代表该经而演化为经名。如属长篇或特别著名的,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杂阿含经』(『相应部』)那样多的经篇,就不免有问题。如『相应部』(二二)「蕴相应」中,名「无常」的有七经;名「味」的有六 'P71' 经;名「阿难」的也有四经。试想,在『相应部』全部中,该有多少同名的!这样的经名,必须说某某相应,某某品第几经,否则,引用经名,是不能明了到底是那一经!以『杂阿含经』来说,摄颂仅存五卷;即使以『别译杂阿含经』摄颂来补充,也不到一半。所以本编虽采用「相应」与全经的数目,而没有仿照『相应部』那样的列举经的名目,因为这是徒劳而没有实用的! 


  五、『相应部』是『杂阿含经』的别部诵本。此对起来,有同有异,到底相同的很多;有些次第也是前後或相近的,表示了二本根源的同一,这是比对同异的重要部分。『大正藏』的『杂阿含经』,注出与『相应部』经的相同或相近;并注出与汉译经及巴利藏与『杂阿含经』相当的经、偈,这是便於对照研究的。本编对於异部经偈的对同,汉译的有『别译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壹阿含经』。巴利藏的(依日译本)有『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中的『经集』。至於『律』、『论』所说,及『杂阿含经』的别品异译,一概从略。本编与『相应部』等对同的,也有与『大正藏』所注不一致的,读者应更为比对,而采取更合於实际的! 


  六、『杂阿含经』译於宋元嘉年间,到宋代的雕刻印刷,已有五百多年了。长期的展转抄写,以致佚失了二卷,次第有错误,字句当然也不免有讹误。如『杂阿含经』的『转法轮经』,各种藏本一致说∶「尊者 陈如!知法未?拘邻白佛∶已知,善逝」(7)! 陈如与拘邻,同是 'P72' kaun!d!inya的音译,在同一经的上下文中,怎能译作 陈如,又忽而译作拘邻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原来「拘邻」是汉代古译,一定是古代的抄写者,将熟悉习用的拘邻,代替 陈如了。又如「苦集灭道」,古译或作「苦习灭道」。『杂阿含经』当然是译作「苦集灭道」的,但也偶有作「苦习灭道」的,这又是古译误入本译了。而且,古代写经,是不禁行草的,容易引起讹误。所以从译出,经展转传写到刻版印刷,即使是早期的宋藏本,高丽藏本,字句的讹误,也是不能免的。『大正藏经』以丽藏本为底本,用各种藏本来校勘同异,是极有价值的工作!本编依『大正藏』的丽藏本,不在乎各种藏本的对勘,而是舍短从长,希望能校成一较正确的本子。这又分为二类∶一、依各种藏本来校正∶凡丽本而意义可通,不违经义的,一概依丽本。如不及各本而是讹误的,依各本改正,下注「依某本改」──凡各本同於宋本的,作「依宋本改」;如取元本、明本所同的,作「依元本改」;但依明本的,作「依明本改」;或取日本所藏圣语本的,作「依圣本改」(以下「补」与「删」,均依此例)。如认为丽本脱落了的,依各本增补,下注「依某本补」。或文字有多馀的衍文,删去了,下注「依某本删」。以上,都是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