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判引《摄论、所知相分》论文:欧阳氏在《摄论大意》里;引《摄论》欲造大乘法释,略有三相的论文,以为第一相(由缘起说)是唯识宗,第二相(从缘所生法)是法相宗。大师以为这种论据是不能成立的。缘起与缘生只能一宗,缘起为有法之宗,是所宗,缘生为有宗之法,是能宗,离开缘起则缘所生法无法起缘,离开缘生则能起缘无所生法,所以法相与唯识不能分宗。

  4,判画龙点睛喻:《摄论大意》进一步喻法相如龙的全身,唯识如龙的睛,而分法相与唯识不同。大师的看法恰恰相反,以为点睛,义即宗义,法相画龙,必须唯识点睛,说明了法相必宗唯识。

  虚大师还撰有《读梁漱溟君唯识学与佛学》,《略评新唯识论》等,本着大乘各宗平等无二,但建言与制行门径不同的观点。反击梁氏以为唯识学高小乘一等而逊于般若的说法,同时也破斥了熊十力对唯识的错误看法,申张唯识正义,恢复唯识在佛教中应有的地位,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以三性抉择一切佛法

  欧阳竟无撰《唯识抉择谈》,站在唯识宗的立场,斥贤首,非《起信》。大师认为这是对一味平等的佛法,未能融会贯通的结果,遂依唯识宗的三性思想,撰《佛法总抉择谈》,批判竟无层士的错误观点。

  三性,不但是唯识宗的基本理论,也是佛法的全体。大师以三性抉择一切佛法。认为在三性中,唯略说依他起的浅相而未遣遍计执相,是人天乘的罪福因果教,依据遍计的我法执,以破除遍计之人的人我执而弃舍依他起相,是声闻乘的四谛教。至于不共大乘佛法,都圆说三性无不周尽,但施设言教,不无遍于三性。一、偏依遍计所执身自性施设言教,惟破无立,以扫荡一切遍计执尽,证圆成实而了依他起。此以《十二门论》、《中论》,《百论》为代表,所宗尚在一切法智都无得,其教以能起行趣证为最胜用。二、偏依依他起自性施设言教,有破有立,以能将依他起法如实明了,则遍计执自遣而圆成实自证。此以《成唯识论》等为代表,所宗尚在一切法皆唯识变,其教以建理发行为最胜用。三、偏依圆成实自性施设言教,唯立无破,以开示果地证得圆成实令起信,当通达圆成实时,则遍计所执自然远离依他起自然了达。此以《华严》、《法华》等经,《起信》、《宝性》等论为代表,所宗尚在一切法皆真如,其教以能起信求证为最胜用。

  三宗各统摄一切法无遗,然在方便施设言教方面,对于三性各有扩大缩小。般若宗最扩大遍计执性而缩小余二性,凡名想所及都摄入遍计执,唯以绝言无得为依他起、圆成实性。故此宗说三性,遍计固遍计,依他、圆成也是遍计。唯识宗最扩大依他起而缩小余二性,以佛果有无为漏及遍计执之所遍计都摄入依他起,唯以能遍计而起的能所执为遍计执,无为体为真如。故此宗说三性,依他固依他,遍计,圆成也是依他。真如宗最扩大圆成实性而缩小余二性,以有为无漏及离执遍计摄入圆成实,归真如无为之主,唯以无咀杂染为依他、遍计执相。故此宗说三性,圆成固圆成,遍计、依他也是圆成。

  三宗在作用方面也各有所长。从策发观行伏断妄执言之,以般若宗为最适宜,譬建都要塞便于攘外安内。从建立学理印持胜解言之,以唯识宗为最适宜,譬建都中部便于交通照应。从决定信愿直趋极果言之,以真如宗为最适宜,譬建都高处便于瞻望趋向。

  用三性抉择一切佛法,这又是虚大师的一大发现,在佛教史上:印度有大小乘分河饮水,中国有宗派纷争,唇枪舌剑,水火不容,表现在各家典藉中,都是以已所宗为究竟,其它为不究竟。独我大师对八宗持平等态度,普遍宏扬,又以三性抉择,说明各宗理论的立足点不同,显其并非矛盾,这种真知灼见,真乃千古一人也。

  五、会通《楞严》、《起信》

  在近代学术界,由于唯识宗的盛行,掀起了一阵排斥《楞严》、《起信》的浊浪。尤其是对《大乘起信论》的作者、译者问题,日本人从考证的立场,最早提出怀疑,以为非马鸣造,非真谛译是中国人撰述的。国人梁启超也同情这种观点,撰《大乘起信论考证》,为中国人能撰写此书,而引以为自豪。接着又有支那内学院师生,站在唯识立场,贬低《起信》,甚至斥为升端邪说。如欧阳竟无的《唯识抉择谈》,王恩洋的《大乘起信论料简》等,引起了一场《起信论》真伪之争。

  内院师生之所以非议《起信》,是因为《起信论》的真如缘起与唯识的阿赖耶缘起,从表面上看,义有乖违。如《唯识抉择谈、抉择五法谈正智》说:

  真如是所缘,正智是能缘。能是其用,所是其体,诠法宗用,故主正

  智。用从熏习而起,熏习能生,无漏亦然。真如体义,不可说种,能

  熏,所熏都无其事。漏种法尔,无漏法尔,有种有因,斯乃无过。《起信论》不谈种子,却立常住真如能随缘生起万法,又主张真如与无明相熏,这从唯识理论来看,都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欧阳氏认为《起信论》是从小乘至大乘的过渡作品,立义粗浅,远逊后世,是不究竟的。更有甚者,王恩洋在《大乘起信论料简》中斥之“梁陈小儿,无知遍计,肤浅模棱,划尽慧命。”并以之同《金七十论》相等。

  《大乘起信论》是贤首宗根本论典,注疏丰富,影响至深,干百年来为国人所推崇。大师在普陀山闭关期间,温习台、贤、禅、净诸撰集,尤留意《楞严》、《起信》,于此得中国佛学纲要。又曾坐禅,闻前寺开大静的一声钟下,忽然心断,再觉,则见光明无际,从泯无内外能所中,渐现能所内外,远近久暂,回复根身坐舍的原状。……心空际断,心再觉渐现,苻《起信》、《楞严》所说。由于大师对《起信论》有着这样深刻的认识,在弘法热情和悲心的驱使下,撰写了《佛法总抉择谈》、《大乘起信论唯识释》,站在正统的佛教立场,为《起信论》辨护。

  大师在文章中肯定《起信论》是马鸣造,真谛译。对于义理方面的非议,用唯识的理论给予调和、会通。其内容分二点解说:

  l、对《起信论》立论依据的审定:世传马鸣是八地菩萨。而圣位菩萨造论,皆依自证现量智境。登地菩萨的心境,与异生心境及如来心境都不一样。异生心境是纯有漏,无分别智从未现行,如来心境是纯无漏,无分别智恒时现行。菩萨心境,有时有漏同异生,执障相应染法现行,有时无漏同如来,智证真如而无明现行暂断。《成唯识论》所说的等无间缘,第七转识有漏无漏容互相生,第六转识有漏无漏亦容互作等无间缘,皆依登地菩萨的心境说。此菩萨心有漏无间导生无漏,即可上同如来代表四圣;无漏无间导生有漏,复可下同异生代表六凡,这是地上菩萨心境的特点。《起信论》据此立说,所.以主张真如无明有熏习义,有缘起义,这与唯识家约因缘义,说有漏唯生有漏,无漏唯生无漏是不一样的。

  2、对于真如含义的解释;一切法共通的本体名真如,真如体上不离不灭相一一真如自体相,或曰如来藏,即无漏种子,也称本觉;从大乘相大所起现行,即真如用,为能生世出世间的大乘用。真如体上可离可断相一一无明,为一切染法不觉相,即有漏种,是违大乘体的逆相,所起现行为三细六粗等。凡夫无始以来本觉无漏种未起现行,有漏种恒起现行,故名阿赖耶识,所谓生灭不生灭和合体。

  又《起信论》所说的:“以有真如法,故有于无明”,“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自性清净,即心的真如体,亦兼指真如体不离的净相用,此净相用从本来未起现行,是无始法尔无漏种子,此心又具有无明,为无明染而有染心,即无始有漏种子恒起现行,成诸杂染法。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说虽然有漏现行,而真如体及无始无漏种不会变失。

  由此看来,《起信论》所说的真如与唯识家所说的真如不同。唯识家的真如,是偏于理性的,而《起信论》的真如,是包括理性与正智。又《起信论》虽然未说种子,其实已具足种子义。这样,  《起信论》与唯识不是不相矛盾了吧。《起信论》代表着中国传统佛教思想,如被人推翻,中国佛教将要受到很大的冲击。大师特为会通,尽力扶持,澄清了许多人对《起信论》的误会。

  与《起信论》一样,《楞严经》的真伪也为古今人们所争议,尤其是唯识法相学者一向疑为伪经。大师为维护《楞严经》在中国佛教的地位,撰写了《首楞严经摄论释》,《楞严经研究》。以为《楞严经》是中国佛学的大通量,未尝有一宗取为主经,未尝有一宗贬为权教,应量发明,平等普入。遂结合自身的悟境,沟通了《楞严经》与唯识不同之处,为《楞严经》的宏扬,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教观合一

  中国近代佛教有二种倾向:一种人不重视教理的学习,抓住一句佛号,或一句话头,便苦修终身,一种人虽然终生学教,但只作为学问研究,甚至用考证方法,妄议经论真伪,坏他信心。大师以为这二种都是偏执一端,特别是用日本传来的考证方法,治佛学是不适合的。如《评大乘起信论考证》中说:日本西洋人治佛学,丧本逐末,背内合外,愈趋愈远,愈说愈枝,愈走愈歧,愈钻愈晦,原因是一切佛法都从释尊朗然大觉心海中流出,后来应时机而起波澜变化,终不能逾越此觉源心海的范围,此与西洋学术进化史截然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西洋人治学方法来治佛学,应该依教起观,解行相应,否则终不能得到佛法真谛。

  唯识宗虽然理论丰富,但在观法方面只有见于《法苑义林唯识章》中的五重唯识观,而此书在学术界又很少有人注意。大师有感于此,依据唯识理论及实践过程,熔教观于一炉,撰《唯识观大纲》,立五种唯识观:

  1、五位百法的唯识观:百法总摄所观一切法,五位是百法的种类。观五位百法:一、八种心王,是识的自体,二、五十一心所,与识相应,随识而有,三、十一种色法,识所变现,见分所缘,心自证知,四、二十四种不相行法,在心,心所,色法上分位假立,无独立自体,五、六种无为,是识实性,也不离识。由此观见法界一切诸法,皆唯识所变,次离一切染唯识相,证唯识性,次由证唯识性,而能如实了诸行,  “犹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由是证得圆满清净转依,性相不二,身土如一,是为究竟唯识。

  2、依真有幻全幻即真的唯识观:包罗万有,唯是一心。此心性体,名曰真如,融贯凡圣,任持一切法种子、根身、器界,又名阿陀那识。有情的流转,由阿赖耶识为种子依,一念不觉,变现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变现根身、器界,为自所缘,变现意识,以意根为不共增上依,执根身器界为我,我所;变现五根,藏识摄为自体,安危与共,建立有情世间,变现器世间相,为赖耶见分所缘。又前六识在缘境时,以阿赖耶识所变的根身、器界为本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