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浓度过大,或用量过多,发生药害,引起卷叶或形成类似病毒病症状的蕨叶。
病毒性卷叶病:番茄感染病毒后,从下部叶片开始卷曲,比生理性的卷叶多,卷叶重,叶片变脆下垂,叶脉呈紫色,叶面呈灰色,植株变黄,果实发育不正常,提早成熟,须根变色腐烂,引起严重减产。
防治卷叶病应注意:一是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建温室,浇水量不宜过多,整枝打杈不能一次性太重,注意多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钙等肥料和铁素微肥。二是喷花和蘸花时用药浓度和用量应适宜,不可随意提高浓度和用量过多,造成药害发生。三是注意防治蚜虫为害和病毒侵染(参考病毒病防治)。
西红柿有的花开不成、不座果,即便结果也是裂嘴果,是什么原因内引起的?怎样预防?
这是低温引起的!西红柿花芽分化时遇到较长时间低于10℃的低温,其花芽分化不能正常进行,花芽质量差,难以座果,并且容易生成多心皮花、座果后成裂嘴果。
预防方法:一要提高设施温度,最低夜温维持在12℃左右,防止夜温低于10℃的情况出现。二要注意喷洒“天达—2116”提高西红柿植株的耐低温性能,减少这种现象发生。
西红柿新发的叶片细长、象蕨状,是不是病毒病?怎样防治?
这种现象一般不是病毒病,病毒病只能少量零星感病,若大面积发生,多是因蘸花时激素药液浓度过高、或用量过多、蘸花过勤引起的。
预防方法:以后蘸花不可天天进行,可先震动吊秧铁丝,使花穗震动进行授粉,待每花穗开足4朵花时一次性处理即可。这样做用药量少、用工少,且座果整齐。同时还要注意降低药液浓度。如果已经发生激素药害,要立即用600倍“天达—2116”喷洒植株,每10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缓解。
怎样识别、防治番茄苗期猝倒病?
苗期猝倒病是苗期的主要病害,可以为害茄子、番茄、辣椒、黄瓜、甘蓝、芹菜、洋葱、菜豆、莴苣等多种蔬菜幼苗。
症状:幼苗未出土或出土后均可发病。未出土时发病,胚茎和子叶腐烂。出土后幼苗发病,幼茎基部初呈水渍状病斑,后变褐色,缢缩成线状,幼苗倒地死亡,死亡时子叶尚未凋萎,仍为绿色。高温高湿时,病株附近的表土,可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猝倒病是由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侵入寄主,病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腐殖质中以菌丝体长期存活。病菌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传播。幼苗发病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向四周重复侵染,使病害不断蔓延。
苗床低温、高湿是猝倒病发生蔓延的主要条件,连续15℃以下的低温数天以上时,则易发生猝倒病。苗床光照弱,通气性差则发病严重。子叶苗到第一真叶抽生阶段,最易发病,其真叶长大后发病较轻。
猝倒病防治应着重搞好土壤消毒和种子消毒,加强苗床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发病。
(1)种子和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可用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拌种,土壤消毒可采用1000倍30%天达恶霉灵水剂,或3000-5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细致喷洒苗床,或用68%甲霜灵锰锌、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克掺加苗床土10千克,1/3药土撒苗床10米2,播种后2/3药土作覆土用,防治土壤病菌传染。
(2)以电热线加温苗床或用其他方法使床土增温至20-30℃,促进根系发育、促苗加速生长成壮苗。并要注意加强苗床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或苗床表土撒草木灰,降低湿度提高土温。
(3)及时拔除病苗深埋,再以96%天达恶霉灵,每1米2苗床用药1克,或特效杀菌王每1米2苗床用药2克,或甲霜灵锰锌、甲基托布津、乙磷铝等杀菌药剂,每1米2苗床用药3克。以上药剂各自掺加1千克细土,掺匀后撒苗床。撒后搂锄苗床,掸去幼苗叶片上的药土。
怎样识别、防治番茄苗期立枯病?
苗期立枯病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甘蓝、洋葱、芹菜、莴苣及豆类蔬菜幼苗。经常造成大面积缺苗和毁灭性的损失。
立枯病症状:幼苗从刚出土至移栽前均可发病。幼苗受害后,先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苗子白天萎蔫,初期早晨尚可恢复,严重时,病斑扩展至整个幼苗基部,病部缢缩,茎叶萎焉枯死;但病苗仍直立不倒伏。潮湿时,茎基部发生淡褐色蛛丝状霉。
立枯病是因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病菌腐生性较强,可存活2-3年。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7-28℃,12℃以下,30℃以上,生长受抑制。病菌借雨水、灌溉及农事活动传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高时,利于病害发生;光照不足,密度过大,幼苗衰弱易感此病。
防治立枯病方法同猝倒病。
怎样识别、防治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可以为害叶、茎、花、果实。叶片染病,初为针尖大小的黑点,后发展成轮纹状褐斑,潮湿时,病斑表面生黑色霉状物;茎部染病,多在分杈处产生褐色或黑褐色长圆形斑,稍凹陷,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青果染病,多从花萼附近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凹陷,病斑直径可扩展至10-20毫米,后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并密生黑色霉状物。
番茄早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气候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空气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室温达20-25℃,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发病较重。湿度低于70%以下时;发病较轻或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好农业、生态和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毛粉802、L402、佳粉15等;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定植前7天和当天,分别细致喷洒两次杀菌保护剂,做到净苗入室,减少病害发生。
(3)栽植前实行火烧土壤、高温焖室,铲除室内残留病菌,栽植以后,严格实行封闭型管理,防止外来病菌侵入和互相传播病害。
(4)结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每10—15天喷施一次600倍“天达…2116”,连续喷洒4—6次,提高番茄植株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健壮。
(5)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搞好肥水管理,调控好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健壮长势,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6)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调节好温室的温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使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夜晚维持在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番茄正常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发展,达到防治病害之目的。
(7)注意观察,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发现茎干发病,立即用200倍70%代森锰锌药液涂抹病斑,铲除病原。
(8)在化学防治上,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667米2喷洒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千克,或70%的甲霜灵锰锌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一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注意!不要喷洒开放的花蕾和生长点)。每2次 波尔多液之间,喷1次600倍瓜茄果专业型“天达—2116”(或5000康凯、或5000倍芸苔素内酯),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
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可选用以下药剂: 72。2%普力克800倍液,72%克露700-800倍,72%霜疫力克600—800倍液,70%甲霜灵锰锌或70%乙磷铝锰锌500倍液,25%瑞毒霉600倍 85%乙磷铝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 85%乙磷铝5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70%新万生或大生的600倍液,特立克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 85%乙磷铝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等。以上药液需交替使用,每57天一次,连续2—3次,每10—15天掺加1次600倍“天达—2116”,以便提高药效,增强植株的抗逆性能,提高防治效果。阴雨天气,改用百菌清粉尘剂喷粉,每667米2用药800—1000克;或用克露烟雾剂熏烟防治,每667米2用药300…400克。
怎样识别、防治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主要为害叶片与果实;亦可为害茎和叶柄。为害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出现不规则状暗绿色水渍状斑,扩大后变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病、健交界处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茎部染病,病斑褐色、凹陷,其边缘有较明显的白色霉状物。果实染病,病斑呈不规则形、灰绿色、水渍状硬斑块,后变黑褐色、云纹状,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斑产生稀疏白色霉状物,果实硬实,不软腐。
番茄晚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真菌、疫霉菌侵染所致,其病菌在越冬番茄和土豆块茎上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0-22℃,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常温下,相对湿度达75%以上时,开始发病,湿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
防治方法:同番茄早疫病。
怎样识别、防治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主要为害花果,亦可为害叶片与茎。幼果染病较重,柱头和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转移。果实多从果柄处向果面扩展。致病果皮呈灰白色、软腐,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脱落,失水后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有不明显的深浅相间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可产生灰霉,叶片枯死。茎染病,产生水渍状小点,后迅速扩展成长椭圆形,潮湿时,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可引起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该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其发病适宜温度为20-25℃,最高32℃,最低4℃。番茄灰霉病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同番茄早疫病。注意!摘除病果病叶时,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
如果已经开始发病,其化学用药如下:施美特600—800倍液, 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2000倍液,30%爱苗乳油4000—5000倍液,50%速克灵l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特立克600-800倍液、万霉灵8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天达裕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