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
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
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
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
的蠢事来。
宓子贱与巫马期
原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
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
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
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
回公堂。巫马期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
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
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
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
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
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当然使我自己安
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
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众人力量的重要吗?
狙公失猴
从前,楚国有个老头以饲养猴子为生,楚国人都把他叫作狙 (ju)公。
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子里给他的猴子们分配任务。他让老猴子带
着猴子们跳出去,采摘山里果树的果实。晚上,等猴子们回来了,狙公就逼
着猴子们交出它们所采果实的十分之一。光靠着这些猴子采来的果实,他就
可养活自己,而且还略有盈余。有一次几个猴子觉得自己白白辛苦一场,狙
公却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实,狙公就对它们棍棒相加,一阵毒打。猴子虽
然觉得每天采摘果实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违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只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问这群猴子:“山里果实累累,难道
是狙公亲手所种吗?”大伙都说:“不是呀,谁都知道这些果树并没有什么
人去栽种,都是天生的。”小猴子又问:“既然这样,我们干吗靠给狙公做苦
力过日子呢?”小猴子话还没说完,猴子都已经恍然大悟。
当天晚上,猴子们趁狙公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栅栏,弄坏笼子。然后,
它们拿上狙公积存的果实,手牵着手跑进了树林深处,从此再也不回去了。
狙公一觉醒来,才发觉猴子们都跑光了,他赖以生存的手段没有了,只得待
在家中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自食其力,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企图依赖
别人,或者靠剥削别人过活,最终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样活活饿死的下场。
射箭和倒油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
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
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
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
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
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
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
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
不够精吗?”
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的多了,
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
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
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
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
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
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
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
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呕心沥血谱华章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
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尽管李贺聪颖过人,
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
虎草率。
李贺写诗、作文,有与众不同的习惯,他不是闭门造车冥思苦想,而是
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积累心得、捕捉灵感,他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实地考察。
他习惯于每天早上骑着家里那匹瘦马外出游览,每每有了什么见闻或心得体
会,便当即记录下来,装进随身带的绣花锦囊之中。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李
贺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灯时分,家里人早已吃过晚饭了。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赶紧叫仆人端上热过的饭菜,可是李贺依然没有慌
着去吃饭,而是将白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
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李贺天天如此
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办重大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停止这样做。
一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
取过锦囊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
别无他物。他母亲想到这孩子一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
样子,十分心疼又担忧地叹息道:“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虽然很年轻时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人们喜爱的传世佳
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一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做文章不
能凭主观想象,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乐羊子求学
古时候有个叫作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
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妻子常常跟乐羊子说:“你是一个七尺男子汉,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
将来好做大事,天天呆在家里或者只在乡里四邻转悠一下,开阔不了眼界,
长不了见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不如带些盘缠,到远方去找名师学习本领
来充实自己,也不在活一世啊!”
日子一长,乐羊子被说动了,就按照妻子的话收拾好行李出远门去了。
自从那天和乐羊子依依惜别后,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记挂他在
异乡求学的情况,但她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织布干活来排
遣这份心情,好让乐羊子安心学习,不牵挂自己和家里。
一天,妻子正织着布,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她过去开了门一看,简直不
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兴极了,
忙将丈夫迎进屋坐下。可是惊喜了没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
“才刚刚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乐羊子望着妻子
笑答:“没什么事,只是离别的日子太久了,我对你朝思暮想,实在忍受不
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
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
“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
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
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
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错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
离开家去求学,整整过了7年才终于学成而返。
乐羊子妻以她的远见和勇气帮助丈夫坚定了求学的意志,而乐羊子也终
于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应该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努力。
詹何钓鱼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
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
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
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回头您再去看
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
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
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
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
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
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
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
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
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
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